- 单选题
题干:案例八一般资料:求助者,男,24岁,某部士官,班长。案例介绍:求助者自述在抗震救灾中,目睹了地震后果的惨烈。救灾任务结束后,他救出的第一个灾区群众的样子像刀刻一般印在脑子里,很恐怖,一闭上眼就是他的样子,怎么赶也赶不出去。受此困扰,一个多月来一直闷闷不乐,睡眠不好,食欲下降,身体疲乏,甚至想哭都哭不出来。抗震救灾归来,虽然受到上级表彰,但高兴不起来,心里烦恼,内心痛苦,想找战友好好说说,但又怕他们笑话。想摆脱但摆脱不了,那个灾区群众的影子还是控制不住地出现,现在越来越重,以至于严重失眠,吸烟量明显增加。求助者为此非常痛恨自己,焦虑不安,情绪烦躁,严重地影响了训练,内心十分痛苦,迫切要求治疗。心理咨询师观察了解到的情况:求助者自我要求严格,做事情总要做到最好,在抗震救灾任务中荣立三等功。
题目:被救灾区群众的样子在该求助者的脑海里挥之不去,提示其出现()。 - A 、强迫性印象
- B 、强迫性思维
- C 、强迫性错觉
- D 、强迫性回忆

扫码下载亿题库
精准题库快速提分

【正确答案:D】
强迫性回忆是指患者对经历过的事件,不由自主地在意识中反复出现,虽自知无此必要,但无法自控。被救灾区群众的样子在该求助者的脑海里挥之不去,正是求助者一遍遍地体验创伤的场面,是一种强迫性回忆。

- 1 【单选题】求助者询问同学后得知,之所以这样叫他只是因为他长得黑,而不是指他的为人。当他明白这个原因后,再听到有人这样叫他,也没有觉得不舒服。通过这几次咨询,求助者与心理咨询师在开始所制定的咨询目标都已经达到了,心理咨询师对咨询结果进行了评估。心理咨询师首先让求助者做了四个心理测验,结果如下:
SDS:
总分:38,标准分:47
SAS:
总分:37,标准分:46
EPQ:
E:3,P:9,N:6,L:8
SCL-90:
焦虑:2.0,抑郁:1.8,敌对:1.8,恐怖:1.7,偏执:1.6,躯体化:1.6,
人际关系:1.9,精神病性:1.4
对此测验结果,上级心理咨询师解释说,求助者焦虑,抑郁情绪得到缓解,人际关系得到了改善。
本段咨询中使用的评估方法是( )。 - A 、咨询前后心理测验
- B 、求助者自我报告
- C 、求助者同学报告
- D 、求助者家人报告
- 2 【多选题】求助者说:“我的孩子学习上不去,他父亲也不管,为这事我经常与他吵,可是不管用,不知该怎么办。”从这句话中,至少要清楚两个方面的内容,即( )。
- A 、孩子学习状况到底如何
- B 、孩子的老师是不是有问题
- C 、夫妻之间的关系如何
- D 、丈夫是否有外遇
- 3 【单选题】求助者:(沉默)…… 心理咨询师给求助者举山里缺水的例子,表明心理咨询师要()。
- A 、讲题外话
- B 、启发思考
- C 、转移话题
- D 、引导想象
- 4 【单选题】该求助者脑海里出现被救灾区群众的样子,提示其出现()。
- A 、幻视
- B 、闪回
- C 、错觉
- D 、印象
- 5 【多选题】求助者躲在家里不去上班,甚至不肯出门,表明其可能存在( )。
- A 、焦虑情绪
- B 、社会功能受损
- C 、恐惧情绪
- D 、人际关系不良
- 6 【单选题】求助者“我同桌的女生……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呢”最可能的是( )。
- A 、特殊意义妄想
- B 、嫉妒妄想
- C 、无法判定意义
- D 、夸大妄想
- 7 【单选题】求助者的老伴不认账,子女认为求助者不对,这些资料表明( )。
- A 、求助者的家庭矛盾复杂
- B 、求助者可能出现精神病性障碍
- C 、求助者的老伴拒不认错
- D 、收集的资料无法做出判断
- 8 【客观案例题】 单选:求助者:我呆在家里,哪也不去了,求助者这句话说明求助者的行为( )。
- A 、意志消沉
- B 、意志减退
- C 、意志缺乏
- D 、意志一直增强
- 9 【客观案例题】单选:该求助者脑海里出现被救灾区群众的样子,提示其出现( )。
- A 、幻视
- B 、闪回
- C 、错觉
- D 、印象
- 10 【客观案例题】单选:被救灾区群众的样子在该求助者的脑海里挥之不去,提示其出现( )。
- A 、强迫性印象
- B 、强迫性思维
- C 、强迫性错觉
- D 、强迫性回忆
热门试题换一换
- “我必须获得成功”,“我应该是最优秀的”,“别人应该像我对待他那样对待我”,这些是( )的不合理信念。
- 心理咨询师:你想想,你不知道该选哪个人结婚,不就是像不知道怎样走路一样吗?因为两个人各有利弊,你不是不知道怎样做,你是选哪个都只要利,不要弊,是吗? 求助者:好像是这样的,我明白了,您的意思是说我太追求完美了吗? 心理咨询师:你觉得呢? 求助者:我懂了,我知道该怎么办了…… 心理咨询师:你看,通过心理咨询,你获得了成长,解决了自身的问题,我为你高兴,你最后选了谁,告诉我一声好吗? 心理咨询师在最后一段话中所使用的技术包括()。
- 关于满灌法,以下哪几项是正确的?( )
- 一般资料:求助者,男性,25岁,未婚,饭店服务员。 求助者自述:因感情问题而苦恼,伴有失眠,一月余。 案例介绍:求助者高中时曾经与班里一位女同学关系很好,毕业后成为恋人。因离开家乡到城市打工,彼此不常见面。半年前在老乡聚会时认识了一个长得很漂亮的女孩,开始只是作为一般朋友相处。有一次他发烧,女孩来看他,给他做饭、洗衣服,他很感动,对女孩产生感情并开始约会。一个多月前家乡的女朋友突然来了,提出要在这里找工作,还讨论准备结婚的事。求助者很矛盾,两个女朋友自己都喜欢,舍去谁都觉得为难,现在不知该怎么办,有时很内疚,觉得对不起她们。有时觉得自己不道德,为此很苦恼,烦躁不安。最近多半个月,经常失眠,不想吃饭,偶尔心慌,出汗,做噩梦。虽然能每天工作,但效率下降,觉得活着真难。有时会出现离奇的想法,比如,自己要是能分身就好了。近来越来越紧张不安,还曾经把两个女朋友认错,担心自己会得精神病,因此来寻求帮助。 心理咨询师观察了解到的情况:求助者外形较好,高中毕业后,没有考上大学,来城市打工。希望心理咨询师能够指导他该怎么办,选择哪个女朋友好。 对该求助者的交友行为,心理咨询师恰当的做法包括( )。
- 实际上自知力涵盖在()标准中。
- 引发该求助者心理问题的可能原因包括( )。
- 单选:“那你能将你想的都说出来吗?”心理咨询师使用的技术是( )。
- 单选:根据本案例资料,对该求助者的初步诊断是( )。
- 多选:本案例中心理咨询师在咨询中没有使用的技术是( )。
- 单选:韩某说自己没有病,说明她()。

亿题库—让考试变得更简单
已有600万用户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