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观案例题
题干:一般资料:男性,18岁,艺术学校三年级学生求助者自述:从小喜欢绘画,一心想报考中央美术学院。认为上文化课纯粹是学杂费时间,帮从一年级就经常借故逃避上文化课。自认为应该用这些时间练习自己的绘画技巧,但家长不同意,理由是文化课必须要有一定的分数才能录取。自认为只要稍微看看就能通过,用不着花费那么多时间,为此经常与父母冲突,很是心烦,即使在家作画,也没有好心情。进入高三后,发现自己绘画的水平没有多大提高,三个月前,文化课的一次摸底考试语文成绩很糟糕,排在了班里倒数第三名,从来没有考过这么差,恐怕自己考中央美院的理想要落空。从些以后很是焦急,睡眠开始不好(主要是入睡困难),总是担心语文课考试,后来也害怕英语、历史、政治课考试,越害怕越考不好。父母更是经常责备自己不听家长的意见,自己心中有些后悔,但表面上还要装出理直气壮的样子,不肯承认。还有几个月就要参加毕业考试了,一家人都着急,自己更感到希望渺茫,不知道还参加不参加高考。对生活中的其他事情,也打不起精神。拿起画笔,经常发呆,也在担心文化课考试,觉得画笔很沉重,而听课时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很差,学习效率很差。该求助者的母亲证实儿子所说的内容属实。曾经到几家医院看病,各项检查均无异常,有位神经内科专家建议,让他看心理医生,便随母亲来到咨询中心,希望心理咨询师帮助他克服对文化课考试的害怕担心。
题目:多选:求助者的求医行为表明( )。 - A 、自知力完整
- B 、自知力缺失
- C 、主动性求医
- D 、被子动性求医

扫码下载亿题库
精准题库快速提分

【正确答案:A,C】
求助者是主动性,说明他自知力完整。

- 1 【客观案例题】多选:该求助者的求助行为表现出( )。
- A 、自知力完整
- B 、主动性
- C 、自知力缺失
- D 、被动性
- 2 【客观案例题】单选:该求助者的求医行为属于( )。
- A 、被动求医
- B 、主动求医
- C 、家人强迫
- D 、同学强迫
- 3 【客观案例题】多选:求助者沉默后的话表明求助者( )。
- A 、领悟
- B 、修正信念
- C 、表白
- D 、自我探索
- 4 【客观案例题】多选:求助者的求医行为表明( )。
- A 、自知力完整
- B 、自知力缺失
- C 、主动性求医
- D 、被动性求医
- 5 【客观案例题】多选:求助者的行为症状有( )。
- A 、生活难以自理
- B 、做事犹豫不决
- C 、工作消极
- D 、回避婚姻有关电视节目
- 6 【客观案例题】单选:该求助者的求医行为属于( )。
- A 、被动求医
- B 、主动求医
- C 、家人强迫
- D 、转介而来
- 7 【客观案例题】多选:该求助者的行为症状是( )。
- A 、摔东西
- B 、喝闷酒
- C 、不上班
- D 、打孩子
- 8 【客观案例题】单选:求助者的求医行为表现为( )。
- A 、主动求医
- B 、被动求医
- C 、家人强迫
- D 、医生转介
- 9 【客观案例题】多选:求助者的求医行为表明其( )。
- A 、自知力完整
- B 、自知力缺失
- C 、主动性求医
- D 、被动性求医
- 10 【客观案例题】单选:该求助者的求医行为属于( )。
- A 、被动求医
- B 、主动求医
- C 、家人强迫
- D 、转介而来
热门试题换一换
- 本段咨询中使用的评估方法是()。
- 心理咨询师:你想想,你不知道该选哪个人结婚,不就是像不知道怎样走路一样吗?因为两个人各有利弊,你不是不知道怎样做,你是选哪个都只要利,不要弊,是吗? 求助者:好像是这样的,我明白了,您的意思是说我太追求完美了吗? 心理咨询师:你觉得呢? 求助者:我懂了,我知道该怎么办了…… 心理咨询师:你看,通过心理咨询,你获得了成长,解决了自身的问题,我为你高兴,你最后选了谁,告诉我一声好吗? 心理咨询师没有告诉求助者该怎么办,表明心理咨询师要()。
- 下列选项中属于多动(注意缺陷)障碍的诊断要点的有( )。
- 多种心脏疾患引起脑血流量减少,可引发心理行为障碍,具体可表现为( )。
- 所谓乱用心理测验,并不是指()。
- 给临床资料赋予意义的方法包括()。
- 八种影响性技术中并不包括()。
- 该求助者心理状况的改善应主要归功于( )。
- 单选:本案例谈话的最后两句属于( )。
- 多选:梁某心理问题的特点是( )。

亿题库—让考试变得更简单
已有600万用户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