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单选题
题干:一般资料:求助者,男性,16岁,高中一年级学生。案例介绍:求助者原来学习成绩一般,这学期成绩明显下降。父母亲反映求助者以前乐于助人,但现在与老师、同学的矛盾很深,有时甚至上课时喊叫。遂强行将其带来咨询。下面是心理咨询师与求助者的一段对话。心理咨询师:你的父母希望我帮助你,你想得到什么心理帮助呢?求助者:你能看出来我现在在想什么吗?心理咨询师:我不能,但我对你这个问题感兴趣,你能说说你怎么想到了这个问题吗?求助者:那你就不如我的同学了,他们知道我在想什么。心理咨询师:你能具体地说说你的同学怎么知道你在想什么吗?求助者:开学后总有同学在背后说我自不量力,非要考北大、清华,我就和他们解释,但他们都不相信,还撒谎说根本没有说过,我特别生气!你们学习好就看不起人啊!我向老师反映,可老师向着他们。心理咨询师:我听明白了,你没想考北大、清华,但你的同学却说你自不量力。可你是怎么知道他们在背后说你呢?求助者:我听见的啊!他们特别过分!在宿舍、教室,甚至在上课的时候都说,我特别烦,有时就在课堂上喊“别说了”,可老师总是批评我。心理咨询师:你刚才说你的同学知道你在想什么,可你又说你不想考北大、清华,你和同学们解释,他们不信,这说明你的同学不知道你想什么呀?求助者:他们确实知道我在想什么,就是不想承认。心理咨询师:好,按你说的,你同学在背后说你,你认为是什么原因使他们在背后说你呢?求助者:还不是同学们嫉妒我,学校里有很多女生喜欢我,连我们班长都喜欢我,近来还装作关心我的样子接近我。心理咨询师:有女生喜欢你,你是怎么知道的呢?求助者:傻子都看明白了!我初中的几个女同学,本来可以考别的学校,但她们非考到这个学校来,还不是喜欢我吗!我同桌的女生,时不时地就看我几眼,有时发了一些复习资料,我不在时都是她替我收好的,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呢。心理咨询师:我听明白了,请你先到精神科做些检查吧。求助者:做什么检查都行,反正我又没有病!
题目:求助者反映有同学在背后说他,最可能的是其出现了( )。 - A 、关系妄想
- B 、夸大妄想
- C 、被害妄想
- D 、自罪妄想

扫码下载亿题库
精准题库快速提分

【正确答案:A】
关系妄想的患者把现实中与他无关的事物认为与他本人有关系。夸大妄想的患者常常夸大自己的财富、地位、能力、权利等。被害妄想的患者坚信周围某人或某些团伙对他进行跟踪监视、打击、陷害,甚至在其食物和饮水中放毒等谋财害命的活动。自罪妄想的患者会毫无根据地坚信自己患了严重的错误和罪行,甚至觉得自己罪大恶极、死有余辜,应受惩罚,以至拒食或要求劳动改造以赎其罪。

- 1 【单选题】求助者丈夫反映求助者“说话反应慢”,这是()。
- A 、思维剥夺
- B 、思维贫乏
- C 、思维散漫
- D 、思维迟缓
- 2 【单选题】 同学们反映张某变了,可能是()。
- A 、同学过于敏感
- B 、张某紧张疲劳
- C 、同学嫉妒张某
- D 、张某个性改变
- 3 【单选题】不能反映求助者社会功能受损的是( )。
- A 、不敢坐家里车
- B 、骑自行车很害怕
- C 、不敢坐公交车
- D 、不甘心退学回家
- 4 【单选题】求助者反映所有女同学在路上看到他之后的微笑、寒喧等表现,最可能的是( )。
- A 、无法判定
- B 、关系妄想
- C 、客观事实
- D 、钟情妄想
- 5 【单选题】求助者最后的话所反映的是( )。
- A 、能认识自己
- B 、对检查存在顾虑
- C 、没有自知力
- D 、担心检查的结果
- 6 【单选题】求助者反映的入学时的情境,最可能的是( )。
- A 、客观事实
- B 、钟情妄想
- C 、关系妄想
- D 、无法判定
- 7 【单选题】求助者反映外校的学生知道自己的情况,最可能的是( )。
- A 、思维被播散
- B 、夸大妄想
- C 、思维被洞悉
- D 、被害妄想
- 8 【单选题】求助者反映老师偏向同学、批评自己,最可能的是( )。
- A 、老师确实偏心
- B 、老师根据情况做出反应
- C 、求助者感觉过敏
- D 、求助者出现思维行为异常
- 9 【单选题】求助者说“还不是同学们嫉妒我”,最可能的是其( )。
- A 、目前无法判定事实
- B 、出现了嫉妒妄想
- C 、对同学行为的解释
- D 、出现了钟情妄想
- 10 【单选题】求助者反映老伴与男邻居有说有笑的,最可能的是( )。
- A 、出现幻视
- B 、关系妄想
- C 、客观事实
- D 、难以判定
热门试题换一换
- 某求助者的中国修订版EPQ人格测评结果如下: 粗分 T分 P 9 70 E 3 35 N 16 65 L 14 45根据求助者EPQ的测验结果,该求助者的个性特征是( )。
- 运用解释技术的技巧正确的是( )。
- 心理咨询师欲结束咨询关系,适宜的条件是()。
- 韦氏智力量表V-P差异没有实际意义,有时是因为言语能力对( )有补偿作用。
- 对受测者施测16PF,主要目的是为了()。
- 在MMPI及MMPI-2剖面图中,如果L和K量表很高,F量表相当低,则为()模式。
- 多选:埃利斯ABC理论中不合理信念的特征是( )。
- 多选:心理咨询师问 :“那你见过有一家三日每天一起上下学的吗?”其目的包括( )。

亿题库—让考试变得更简单
已有600万用户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