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综合题(主观)甲公司属于增值税一般纳税企业,该企业购进固定资产相关的增值税额可以抵扣,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甲公司2009年至2012年与固定资产有关的业务资料如下: (1)2009年2月1日,甲公司在生产经营期间以自营方式建造一条生产线。购入工程物资,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价款为2 200万元,增值税额为374万元;发生保险费78万元,款项均以银行存款支付;工程物资已经入库。 (2)2009年3月15日,甲公司开始以自营方式建造该生产线。工程领用工程物资2 278万元。安装期间领用生产用原材料实际成本为100万元,发生安装工人工资70.4万元,没有发生其他相关税费。该原材料未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工程建造过程中,由于火灾原因造成部分毁损,该部分工程实际成本为50万元(不考虑增值税问题),未计提在建工程减值准备;应从保险公司收取赔偿款10万元,该赔偿款尚未收到。 工程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进行试运转,领用生产用原材料实际成本为20万元。未对该批原材料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工程试运转生产的产品完工转为库存商品,该库存商品的估计售价(不含增值税)为40万元。 (3)2009年12月31日,该生产线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当日投入使用。该生产线预计使用年限为6年,预计净残值为26.4万元,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 (4)2010年12月31日,甲公司在对该生产线进行检查时发现其已经发生减值。甲公司预计该生产线在未来4年内每年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200万元、300万元、400万元、600万元,2015年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以及该生产线使用寿命结束时处置形成的现金流量净额合计为400万元;假定按照5%的折现率和相应期间的时间价值系数计算该生产线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该生产线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净额为1 500万元。 计提减值准备以后,该生产线的预计尚可使用年限为5年,预计净残值为25.12万元,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 已知部分时间价值系数如下:
(5)2011年6月30日,甲公司采用出包方式对该生产线进行改良。当日,该生产线停止使用,开始进行改良。在改良过程中,替换的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为100万元,甲公司以银行存款支付工程总价款343.88万元。 (6)2011年8月20日,改良工程完工验收合格并于当日投入使用,预计尚可使用年限为8年,预计净残值为20万元,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2011年12月31日,该生产线未发生减值。 (7)2012年4月30日,甲公司与丁公司达成协议,将该固定资产出售给丁公司,不含增值税的价款为1 500万元,增值税率为17%。预计处置费用为5万元,预计2012年6月30日办理完毕财产移交手续。 (8)2012年6月30日,甲公司与丁公司办理完毕财产移交手续,开出增值税发票并收到价款1 755万元,另实际发生清理费用为5万元。全部款项通过银行收付。 计算完工时该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并编制相关的分录。

扫码下载亿题库
精准题库快速提分

完工时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2 278+100+70.4-50+20-40=2 378.4(万元)
借:在建工程 2 278
贷:工程物资 2 278
借:在建工程 100
贷:原材料 100
借:在建工程 70.4
贷:应付职工薪酬 70.4
借:营业外支出 40
其他应收款 10
贷:在建工程 50
借:在建工程 20
贷:原材料 20
借:库存商品 40
贷:在建工程 40
借:固定资产 2 378.4
贷:在建工程 2 378.4

- 1 【综合题(主观)】A公司为一般纳税企业,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A公司2010年和2011年采用自营方式在厂区内建造一条生产线及其配套的简易仓库。有关资料如下。 (1) 2010年7月1日,为建造一条生产线和仓库,从银行取得专门借款4 000万元,3年期,利率为6%,款项已经存人银行。 (2) 2010年8月1日,生产线及其配套的简易仓库正式开工,预计工期为1年3个月。为建造一条生产线,购人相关工程物资,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设备价款为4 000万元,增值税进项税额为680万元,款项已通过银行支付,已验收入库。 (3) 2010年8月4日,为建造简易仓库,购人工程物资,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设备价款为200万元,增值税进项税额为34万元,支付的运输费为6万元,款项已通过银行支付,已验收入库。 (4) 2010年8月31日,生产线建造时,领用上述8月1日购人的工程物资3 900万元;简易仓库建造时,全部领用上述8月4日购人的工程物资。 (5) 2010年12月31日,生产线建造时,领用生产用原材料一批,价值300万元,购进该批原材料时支付的增值税进项税额为51万元;应付安装工人的职工薪酬为20万元。 (6) 2010年12月31日,简易仓库建造时,领用生产用原材料一批,价值100万元,购进该批原材料时支付的增值税进项税额为17万元;领用自己生产的产品,成本180万元,计税价格为200万元。应付安装工人的职工薪酬为9万元;假定不考虑其他相关税费。 (7) 2011年7月31日,在试运行中耗用原材料费用支出共计330万元,取得试运行收入220万元已存人银行。假定不考虑其他相关税费。 (8) 2011年9月30日,生产线工程完工前对工程物资进行清查,发现工程物资减少10万元,经调查属保管员过失造成的被盗损失,根据企业管理规定,保管员应赔偿1万元,剩余工程物资转用于正在建设的简易仓库。 (9) 2011年10月30日,生产线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预计使用年限为10年,净残值为9 78万元。简易仓库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预计使用年限为10年,净残值为4.3万元,均采用直线法计算折旧。 要求: (1)编制2010年7月1日取得专门借款的会计分录。 (2)编制2010年8月1日为建造一条生产线购人工程物资的会计分录。 (3)编制2010年8月4日为建造简易仓库购人工程物资的会计分录。 (4)编制2010年8月31日领用工程物资的相关会计分录。 (5)编制2010年12月31日建造生产线相关会计分录。 (6)编制2010年12月31日建造简易仓库的相关会计分录。 (7)计算2010年12月31日有关专门借款的利息费用并编制会计分录。 (8)编制2011年7月31日试运行的会计分录。 (9)编制2011年9月30日工程物资进行清查相关会计分录。 (10)计算2011年10月30日有关专门借款的利息费用并编制会计分录。 (11) 2011年10月30日分配待摊支出。 (12)编制生产线和简易仓库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的会计分录。 (13)计算2011年生产线和简易仓库折旧额并编制会计分录。
- 2 【综合题(主观)】甲公司属于增值税一般纳税企业,该企业购进固定资产相关的增值税额可以抵扣,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甲公司2009年至2012年与固定资产有关的业务资料如下: (1)2009年2月1日,甲公司在生产经营期间以自营方式建造一条生产线。购入工程物资,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价款为2 200万元,增值税额为374万元;发生保险费78万元,款项均以银行存款支付;工程物资已经入库。 (2)2009年3月15日,甲公司开始以自营方式建造该生产线。工程领用工程物资2 278万元。安装期间领用生产用原材料实际成本为100万元,发生安装工人工资70.4万元,没有发生其他相关税费。该原材料未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工程建造过程中,由于火灾原因造成部分毁损,该部分工程实际成本为50万元(不考虑增值税问题),未计提在建工程减值准备;应从保险公司收取赔偿款10万元,该赔偿款尚未收到。 工程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进行试运转,领用生产用原材料实际成本为20万元。未对该批原材料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工程试运转生产的产品完工转为库存商品,该库存商品的估计售价(不含增值税)为40万元。 (3)2009年12月31日,该生产线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当日投入使用。该生产线预计使用年限为6年,预计净残值为26.4万元,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 (4)2010年12月31日,甲公司在对该生产线进行检查时发现其已经发生减值。甲公司预计该生产线在未来4年内每年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200万元、300万元、400万元、600万元,2015年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以及该生产线使用寿命结束时处置形成的现金流量净额合计为400万元;假定按照5%的折现率和相应期间的时间价值系数计算该生产线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该生产线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净额为1 500万元。 计提减值准备以后,该生产线的预计尚可使用年限为5年,预计净残值为25.12万元,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 已知部分时间价值系数如下:
(5)2011年6月30日,甲公司采用出包方式对该生产线进行改良。当日,该生产线停止使用,开始进行改良。在改良过程中,替换的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为100万元,甲公司以银行存款支付工程总价款343.88万元。 (6)2011年8月20日,改良工程完工验收合格并于当日投入使用,预计尚可使用年限为8年,预计净残值为20万元,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2011年12月31日,该生产线未发生减值。 (7)2012年4月30日,甲公司与丁公司达成协议,将该固定资产出售给丁公司,不含增值税的价款为1 500万元,增值税率为17%。预计处置费用为5万元,预计2012年6月30日办理完毕财产移交手续。 (8)2012年6月30日,甲公司与丁公司办理完毕财产移交手续,开出增值税发票并收到价款1 755万元,另实际发生清理费用为5万元。全部款项通过银行收付。 要求:编制购入工程物资的会计分录。
- 3 【综合题(主观)】甲公司属于增值税一般纳税企业,该企业购进固定资产相关的增值税额可以抵扣,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甲公司2009年至2012年与固定资产有关的业务资料如下: (1)2009年2月1日,甲公司在生产经营期间以自营方式建造一条生产线。购入工程物资,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价款为2 200万元,增值税额为374万元;发生保险费78万元,款项均以银行存款支付;工程物资已经入库。 (2)2009年3月15日,甲公司开始以自营方式建造该生产线。工程领用工程物资2 278万元。安装期间领用生产用原材料实际成本为100万元,发生安装工人工资70.4万元,没有发生其他相关税费。该原材料未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工程建造过程中,由于火灾原因造成部分毁损,该部分工程实际成本为50万元(不考虑增值税问题),未计提在建工程减值准备;应从保险公司收取赔偿款10万元,该赔偿款尚未收到。 工程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进行试运转,领用生产用原材料实际成本为20万元。未对该批原材料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工程试运转生产的产品完工转为库存商品,该库存商品的估计售价(不含增值税)为40万元。 (3)2009年12月31日,该生产线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当日投入使用。该生产线预计使用年限为6年,预计净残值为26.4万元,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 (4)2010年12月31日,甲公司在对该生产线进行检查时发现其已经发生减值。甲公司预计该生产线在未来4年内每年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200万元、300万元、400万元、600万元,2015年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以及该生产线使用寿命结束时处置形成的现金流量净额合计为400万元;假定按照5%的折现率和相应期间的时间价值系数计算该生产线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该生产线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净额为1 500万元。 计提减值准备以后,该生产线的预计尚可使用年限为5年,预计净残值为25.12万元,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 已知部分时间价值系数如下:
(5)2011年6月30日,甲公司采用出包方式对该生产线进行改良。当日,该生产线停止使用,开始进行改良。在改良过程中,替换的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为100万元,甲公司以银行存款支付工程总价款343.88万元。 (6)2011年8月20日,改良工程完工验收合格并于当日投入使用,预计尚可使用年限为8年,预计净残值为20万元,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2011年12月31日,该生产线未发生减值。 (7)2012年4月30日,甲公司与丁公司达成协议,将该固定资产出售给丁公司,不含增值税的价款为1 500万元,增值税率为17%。预计处置费用为5万元,预计2012年6月30日办理完毕财产移交手续。 (8)2012年6月30日,甲公司与丁公司办理完毕财产移交手续,开出增值税发票并收到价款1 755万元,另实际发生清理费用为5万元。全部款项通过银行收付。 计算2010年末该资产计提的减值准备。
- 4 【综合题(主观)】甲公司属于增值税一般纳税企业,该企业购进固定资产相关的增值税额可以抵扣,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甲公司2009年至2012年与固定资产有关的业务资料如下: (1)2009年2月1日,甲公司在生产经营期间以自营方式建造一条生产线。购入工程物资,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价款为2 200万元,增值税额为374万元;发生保险费78万元,款项均以银行存款支付;工程物资已经入库。 (2)2009年3月15日,甲公司开始以自营方式建造该生产线。工程领用工程物资2 278万元。安装期间领用生产用原材料实际成本为100万元,发生安装工人工资70.4万元,没有发生其他相关税费。该原材料未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工程建造过程中,由于火灾原因造成部分毁损,该部分工程实际成本为50万元(不考虑增值税问题),未计提在建工程减值准备;应从保险公司收取赔偿款10万元,该赔偿款尚未收到。 工程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进行试运转,领用生产用原材料实际成本为20万元。未对该批原材料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工程试运转生产的产品完工转为库存商品,该库存商品的估计售价(不含增值税)为40万元。 (3)2009年12月31日,该生产线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当日投入使用。该生产线预计使用年限为6年,预计净残值为26.4万元,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 (4)2010年12月31日,甲公司在对该生产线进行检查时发现其已经发生减值。甲公司预计该生产线在未来4年内每年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200万元、300万元、400万元、600万元,2015年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以及该生产线使用寿命结束时处置形成的现金流量净额合计为400万元;假定按照5%的折现率和相应期间的时间价值系数计算该生产线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该生产线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净额为1 500万元。 计提减值准备以后,该生产线的预计尚可使用年限为5年,预计净残值为25.12万元,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 已知部分时间价值系数如下:
(5)2011年6月30日,甲公司采用出包方式对该生产线进行改良。当日,该生产线停止使用,开始进行改良。在改良过程中,替换的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为100万元,甲公司以银行存款支付工程总价款343.88万元。 (6)2011年8月20日,改良工程完工验收合格并于当日投入使用,预计尚可使用年限为8年,预计净残值为20万元,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2011年12月31日,该生产线未发生减值。 (7)2012年4月30日,甲公司与丁公司达成协议,将该固定资产出售给丁公司,不含增值税的价款为1 500万元,增值税率为17%。预计处置费用为5万元,预计2012年6月30日办理完毕财产移交手续。 (8)2012年6月30日,甲公司与丁公司办理完毕财产移交手续,开出增值税发票并收到价款1 755万元,另实际发生清理费用为5万元。全部款项通过银行收付。 计算2011年该固定资产计提的折旧额。
- 5 【综合题(主观)】甲公司属于增值税一般纳税企业,该企业购进固定资产相关的增值税额可以抵扣,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甲公司2009年至2012年与固定资产有关的业务资料如下: (1)2009年2月1日,甲公司在生产经营期间以自营方式建造一条生产线。购入工程物资,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价款为2 200万元,增值税额为374万元;发生保险费78万元,款项均以银行存款支付;工程物资已经入库。 (2)2009年3月15日,甲公司开始以自营方式建造该生产线。工程领用工程物资2 278万元。安装期间领用生产用原材料实际成本为100万元,发生安装工人工资70.4万元,没有发生其他相关税费。该原材料未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工程建造过程中,由于火灾原因造成部分毁损,该部分工程实际成本为50万元(不考虑增值税问题),未计提在建工程减值准备;应从保险公司收取赔偿款10万元,该赔偿款尚未收到。 工程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进行试运转,领用生产用原材料实际成本为20万元。未对该批原材料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工程试运转生产的产品完工转为库存商品,该库存商品的估计售价(不含增值税)为40万元。 (3)2009年12月31日,该生产线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当日投入使用。该生产线预计使用年限为6年,预计净残值为26.4万元,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 (4)2010年12月31日,甲公司在对该生产线进行检查时发现其已经发生减值。甲公司预计该生产线在未来4年内每年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200万元、300万元、400万元、600万元,2015年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以及该生产线使用寿命结束时处置形成的现金流量净额合计为400万元;假定按照5%的折现率和相应期间的时间价值系数计算该生产线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该生产线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净额为1 500万元。 计提减值准备以后,该生产线的预计尚可使用年限为5年,预计净残值为25.12万元,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 已知部分时间价值系数如下:
(5)2011年6月30日,甲公司采用出包方式对该生产线进行改良。当日,该生产线停止使用,开始进行改良。在改良过程中,替换的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为100万元,甲公司以银行存款支付工程总价款343.88万元。 (6)2011年8月20日,改良工程完工验收合格并于当日投入使用,预计尚可使用年限为8年,预计净残值为20万元,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2011年12月31日,该生产线未发生减值。 (7)2012年4月30日,甲公司与丁公司达成协议,将该固定资产出售给丁公司,不含增值税的价款为1 500万元,增值税率为17%。预计处置费用为5万元,预计2012年6月30日办理完毕财产移交手续。 (8)2012年6月30日,甲公司与丁公司办理完毕财产移交手续,开出增值税发票并收到价款1 755万元,另实际发生清理费用为5万元。全部款项通过银行收付。 计算2012年6月30日处置该资产产生的净损益并编制相关的分录。
- 6 【综合题(主观)】 甲公司为一般纳税企业,增值税税率为17%。2011年1月1日向乙公司销售保健品1 000件,每件不含税价格5万元,每件成本4万元,增值税发票已开出。协议约定,购货方应于2月1日前付款;本年6月30日前有权退货。甲公司根据经验,估计退货率为20%。2月1日收到全部货款存入银行,假定销售退回实际发生时可冲减增值税额。 要求:编制甲公司会计分录,并假定6月30日分别退货为200件、210件和160件三种情况编制甲公司有关退货的会计分录。
- 7 【单选题】甲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企业,采用交易发生日的即期汇率折算外币业务。2011年外购商品有关的资料如下: (1)8月10日进口甲产品100件,价款共计1 500万美元,交易发生日的即期汇率为1美元=6.58元人民币,另用人民币支付进口关税为1 867.50万元人民币,支付进口增值税243.41万元人民币,货款尚未支付。 (2)国内市场仍无甲产品供应,12月31日甲产品在国际市场的价格已降至9.8美元/台。至年末累计售出甲产品60件,假设12月31日的即期汇率是1美元=6.31元人民币。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不考虑其他因素,回答以下问题。 甲产品的入账价值为()。
- A 、11 737.5万元
- B 、15 251.5万元
- C 、10 950万元
- D 、12 019.5万元
- 8 【单选题】甲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企业,采用交易发生日的即期汇率折算外币业务。2011年外购商品有关的资料如下: (1)8月10日进口甲产品100件,价款共计1 500万美元,交易发生日的即期汇率为1美元=6.58元人民币,另用人民币支付进口关税为1 867.50万元人民币,支付进口增值税243.41万元人民币,货款尚未支付。 (2)国内市场仍无甲产品供应,12月31日甲产品在国际市场的价格已降至9.8美元/台。至年末累计售出甲产品60件,假设12月31日的即期汇率是1美元=6.31元人民币。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不考虑其他因素,回答以下问题。 2011年12月31日甲产品应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为()。
- A 、9 263.98万元
- B 、5 251.5万元
- C 、2 221.48万元
- D 、2 473.52万元
- 9 【多选题】万华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企业,增值税税率17%,万华公司财务报表批准报出日为4月30日。万华公司所得税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所得税税率25%,按净利润的15%计提盈余公积。20×9年2月15日完成了20×8年所得税汇算清缴。自20×9年1月1日至4月30日财务报表报出前发生如下事项: (1)1月30日接到通知,债务企业A公司宣告破产,其所欠账款200万元预计只能收回40%。万华公司在20×8年12月31日以前已被告知A公司资不抵债,面临破产,并已经计提坏账准备20万元。 (2)20×9年2月20日公司董事会决议通过提请批准的利润分配方案为:分配现金股利400万元;分配股票股利400万股 。 (3)20×9年3月万华公司收到某常年客户退回的于20×9年1月10日销售的N产品,该销售退回系N产品质量未达到合同规定的标准所致。退回商品售价总额为300万元,销售总成本为240万元。 (4)20×9年3月15日,万华公司收到D企业通知,被告知D企业于1月20日遭洪水袭击,整个企业被淹,预计所欠万华公司的120万元货款全部无法偿还。 (5)20×9年2月10日万华公司发现20×8年对一条发生永久性损害的E生产线的处理有误。该生产线账面原价为6 000万元,累计折旧为4 600万元,此前未计提减值准备,可收回金额为零。假定税法规定的折旧年限、折旧方法等与会计规定相同。E生产线发生的永久性损害尚未经税务部门认定。20×8年12月31日,万华公司对该项业务会计处理如下: ①按可收回金额低于账面价值的差额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1400万元。 ②对E生产线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之间的差额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350万元。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不考虑其他情况,回答下列问题。 关于事项⑤的账务处理,不正确的有( )。
- A 、借: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1400
累计折旧 4600
贷:固定资产 6000 - B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1400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1400 - C 、借: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1400
贷:固定资产 1400 - D 、借: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1400
贷:累计折旧 1400 - E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350
贷:盈余公积 350
- 10 【单选题】甲公司和乙公司均属于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甲公司于2013年7月1日销售给乙公司一批笔记本电脑,含增值税的价款总额为80000万元,乙公司于当日开出六个月不带息的商业承兑汇票。乙公司到2013年12月31日尚未支付货款。由于乙公司财务发生困难,短期内不能支付货款。2014年1月10日甲公司和乙公司签订协议,甲公司同意乙公司以其所拥有的丙公司股票和一批产品偿还债务,乙公司持有丙股票作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核算,该股票的账面价值为40000万元(成本为41000万元,公允价值变动贷方余额1000万元),债务重组日该股票的公允价值为39000万元,乙公司用以抵债的产品成本为20000万元,未计提减值准备,公允价值和计税价格均为30000万元,甲公司和乙公司已于2014年1月20日办理了相关转让手续,并于当日办理了债务解除手续。乙公司(债务人)因该债务重组业务影响利润总额的金额为()万元。
- A 、14000
- B 、14300
- C 、5900
- D 、13900
热门试题换一换
- 丽岛实业是香港一家餐饮企业集团,已经在香港经营餐饮业30余年。丽岛实业在香港开设了20多家“丽岛大酒楼”、“丽岛皇宫”等命名的传统粤菜酒楼,丽岛实业的酒楼面向中、高档消费者,虽然菜式价格高于一般粤菜酒楼,但其菜式以高质量取胜,生意门庭若市,已经形成了一批忠实的老客户。“丽岛”品牌酒楼已经成为香港传统粤菜的著名品牌,占有较高的市场份额。除了粤菜酒楼外,丽岛实业还在香港各地区开设了100余家“丽岛”品牌的快餐店。虽然是快餐生意,但其经营模式仍以高质量为主,因此“丽岛”就是品牌的快餐店在中式快餐行业取得了领导地位。在香港餐饮界,“丽岛”就是品质的标志。丽岛实业的大股东蔡大福已临近退休年龄,其女儿蔡家伦在取得工商管理硕士学位后已经在丽岛实业工作了一段时间,蔡大福遂任命蔡家伦为丽岛实业的总经理。蔡家伦接任后,首先分析了丽岛实业餐饮业务现状及市场情况。按照蔡家伦的分析,香港目前的年轻人以及中年的中产阶层更崇尚新鲜事物,在餐饮方面不再专注于传统菜。蔡家伦还发现,丽岛实业各酒楼的主要收入来源为各类喜庆筵席,但近几年来很多年轻人婚宴均在场面较为宏大的五星级饭店举行,丽岛实业酒楼目前的主要顾客群为中、老年的忠实熟客,顾客群已经开始出现缓慢的萎缩趋势。同时,一些竞争对手模仿丽岛实业的高质量、高档次经营模式,对丽岛实业的酒楼形成了较大竞争压力,同时对其菜式价格也产生了一定的压力。一些较弱的传统粤菜竞争对手则选择了放弃,退出了传统粤菜市场。根据蔡家伦的调查,中式快餐的顾客群主要为午饭时段的各类顾客,以及习惯在外用晚餐的单身人士,用餐人数较为稳定。虽然丽岛实业的快餐店在质量方面领先竞争对手,但其余两家主要竞争对手已经开始采用提高质量并降低价格的方式招揽顾客,对丽岛实业的快餐店形成了较大竞争压力。同时由于各类快餐店的产品差异很小,新的快餐不断出现,因此快餐店竞争日趋激烈。蔡家伦将其在硕士课程中学到的生命周期理论与波士顿矩阵结合起来,得出一个新的矩阵(其中包括“引入期的婴儿产品”等四类),据此分析丽岛实业的业务形势。经过分析后,蔡家伦认为,为保持并提高盈利能力,丽岛实业必须改变企业战略和经营方式。蔡家伦将其父亲一直采用的稳定型战略变革为成长型战略,并采取了一系列的变革措施。丽岛实业与某银行结成战略联盟,凡使用该银行发行信用卡在丽岛实业的粤菜酒楼结账均可获得9折优惠,另外,对消费满3000元的顾客派发礼券,可于下次用餐时免费获得一碗鱼翅。同时,各酒楼在不同月份推出广东不同地区的传统粤菜专题系列。例如,1月份为顺德菜,2月份为潮州菜,3月份肇庆菜等。各酒楼还按季节和传统节日推出丽岛品牌的粽子、月饼、年糕等,并销售各种调料,供顾客购买回家食用等。除此之外,丽岛实业的酒楼营业区域从中央商业区及富裕住宅区扩大到各大型中产阶层住宅区。为了避免破坏丽岛实业一贯的高档形象,所有在中产阶层住宅区新开设的粤菜酒楼均不使用“丽岛”名称,而是各自使用不同的名称,如彩云楼、九月花、金月居等。蔡家伦同时意识到,年轻人喜欢尝新。为了进一步扩大市场,蔡家伦招聘了一批有相关经验的员工,以不同名称开设了京菜、川菜、上海菜等不同地方风格的酒楼,而且还将菜系拓展到日本菜、韩国菜、越南菜等外国特色餐饮。在快餐店方面,蔡家伦在最高档次的商业和办公大楼内开设多家新的高档快餐店,店名不使用“丽岛”,而改用“朝九晚五”。与丽岛品牌快餐店及其竞争对手的档次不同,这些“朝九晚五”快餐店装修高档豪华,主要面向高薪白领阶层,销售高质量快餐菜式和健康食品,因此价格偏高。为吸引原顾客群以外的家庭主妇及学生顾客,现有的丽岛品牌快餐店还在非繁忙时段推出了各类优惠套餐。由于酒楼和快餐店数量的快速增加,丽岛实业在数量和品种上对食品原料的需求都大幅增加。为了确保稳定的食品原料供应,削弱竞争对手的食品原料供应,蔡家伦收购了丽岛实业的两家主要食品原料供应商。蔡家伦上任总经理后不久就推出了上述一系列的战略变革措施,引起了不少在丽岛实业追随蔡大福多年的创业元老们的不满。他们联合起来,一同向蔡大福表达了对蔡家伦的作风及其新战略的不满和疑虑,包括:一是丽岛实业进入很多新的、不同的地方菜系领域,可能导致丽岛实业一贯注重的食品质量无法得到有效保证;二是开设大量新的酒楼、餐馆和快餐店,对丽岛实业的资金链产生巨大的压力,蔡家伦这些激进的做法,可能导致丽岛实业因资金短缺出现倒闭危机。当蔡大福与蔡家伦讨论这些创业元老们的不满和疑虑时,蔡家伦认为这些创业元老们跟不上潮流,只是为了个人私利而投拆,而且,蔡家伦认为改革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果,新业务均已经为丽岛实业带来了较为丰厚的利润。蔡家伦因此希望蔡大福和她一样,不要理会这些创业元老们的不满和疑虑,并希望蔡大福支持她进行更深层次的改革。 要求: (1)列示将生命周期理论与波士顿矩阵结
- 满足销售额增加引起的资金需求增长的途径主要有( )。
- 根据内部控制规范的要求,不相容职务应当相互分离。下列各项中,属于不相容职务的有()。
- 在确定明显微小错报的临界值时,注册会计师可能考虑的因素有()。
- 说明扣缴义务人向其主管税务机关申报办理扣缴税款登记的时间
- 计算该企业2018年度应缴纳的企业所得税。
- 北方草原公司是羊肉生产、加工及零售企业。最近该公司开始考虑将其业务扩展到国际市场,在劳工成本较低的外蒙古设立统一羊肉加工厂,并在多个国家从事牛肉加工食品零售业务。为确保羊肉加工食品的质量,北方草原公司计划将所有原料牛在韩国农场饲养。根据上述表述可知该公司采取的国际化经营战略是()。
- 证券交易所终止甲公司上市的决定是否符合证券法律制度的规定?并说明理由。
- 某企业生产一种产品,每月固定成本是20000元,单价为10元,单位变动成本为8元,本月计划销售20000件,本月的边际贡献是()元。

亿题库—让考试变得更简单
已有600万用户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