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多选题
题干:一般资料:求助者,男性,17岁,高中三年级学生。案例介绍:求助者要参加高考了,但目前成绩较差,知道原因,就是控制不住地老玩游戏,严重影响了学习成绩。求助者主动前来咨询,请求咨询师帮助自己改掉玩游戏的毛病。下面是心理咨询师与求助者之间的一段咨询对话:心理咨询师:在上次咨询中,你已经讲清楚了自己的问题,要高考了,还总是控制不住地老玩游戏,想管住自己但没有成功,你因此而苦恼,作为咨询师我能理解你内心的苦恼和急迫的心情,我愿意帮助你。以前我有很多成功的案例,我帮助他们解决了问题。你需要我怎样帮助你呢?现在咱们先讨论咨询目标吧!求助者:我想让您帮助我改掉这个毛病,今后不再玩了。心理咨询师:今后不再玩游戏啦?你觉得这个目标是否有些高呢?休闲的时候也不能玩吗?求助者:应该是不该玩的时候不玩,休闲的时候应该可以玩。心理咨询师:好的,玩游戏是人的行为,而行为是可以改变的。你现在每天玩游戏的情况是怎样呢?求助者:该玩和不该玩的时候都在玩,按时间算我想一天总有4.5个小时吧。心理咨询师:通过咨询你想改变成什么样呢?就是目标是什么呢?求助者:不该玩的时候坚决不玩,比如做作业或看书的时候。心理咨询师:好吧,咱们就把不玩游戏作为第一个目标,不该玩时不玩。根据心理学的原理,改变行为有两种方法,一种是阳性强化法,一种是厌恶疗法,你准备用哪种方法呢?求助者:两种方法?我不懂,您替我选一个吧,我听您的。心理咨询师:好吧,我给你使用厌恶疗法吧。行为主义认为,人的行为是被行为结果所强化的,厌恶疗法就是我把你玩游戏的行为和厌恶刺激结合,产生生理、心理上痛苦的感觉,多次结合后使你产生条件反射,当你以后再玩游戏时,就会产生恐惧,就不敢再玩了,行为因此而改变了。具体这样做:第一步,明确目标行为,就是玩游戏。第二步,构建焦虑等级,看看你恐惧的程度。第三步,选择厌恶刺激。第四步,把玩游戏的行为和厌恶刺激结合起来。求助者:我明白了,那您选用的厌恶刺激可别太大啊!心理咨询师:你放心吧,我给你噪音刺激再加注射催吐剂,强度可以小一些。求助者:那好吧,大约需要做多长时间啊?这种方法会不会没效啊?心理咨询师:这种方法肯定有效。求助者:我知道了,万一效果不好,还有其他方法吗?心理咨询师:还有其他方法,如阳性强化法、认知行为疗法等。
题目:对玩游戏的行为实施厌恶疗法,正确的操作步骤应该包括( )。 - A 、商讨评估标准
- B 、明确厌恶刺激
- C 、构建焦虑等级
- D 、实施厌恶刺激

扫码下载亿题库
精准题库快速提分

【正确答案:B,D】
厌恶疗法的基本程序包括确定目标行为、选用厌恶刺激、把握时机实施厌恶刺激。

- 1 【单选题】如果用厌恶疗法改变强迫行为,厌恶刺激必须是()。
- A 、意外的
- B 、柔和的
- C 、强烈的
- D 、快速的
- 2 【单选题】实施厌恶疗法时,应注意使厌恶体验出现在不良行为()。
- A 、之前
- B 、之后
- C 、同时
- D 、前后
- 3 【多选题】厌恶疗法中施加厌恶刺激时,应注意()。
- A 、必须将厌恶体验与不良行为紧密相连
- B 、厌恶体验应在不良行为出现之前
- C 、厌恶体验应在不良行为出现之后
- D 、厌恶体验应与不良行为同步
- 4 【单选题】实施厌恶疗法时,对厌恶刺激的选择,理解正确的是( )。
- A 、只能选用一种
- B 、根据求助者的行为而定
- C 、可以多种叠加
- D 、根据咨询师的习惯而定
- 5 【多选题】实施厌恶疗法帮助求助者改变行为的前提条件是咨询师具有( )。
- A 、咨询经验
- B 、相关资质
- C 、理论基础
- D 、使用条件
- 6 【单选题】通过厌恶刺激改变求助者玩游戏的行为,最核心的内容是( )。
- A 、产生严重恐惧
- B 、改变行为习惯
- C 、产生不良体验
- D 、建立条件反射
- 7 【单选题】对求助者玩游戏的行为实施厌恶刺激,正确的做法是( )。
- A 、可以多种刺激叠加
- B 、刺激强度根据求助者的行为决定
- C 、只能选用其中一种
- D 、刺激强度根据咨询师的习惯决定
- 8 【单选题】对玩游戏的行为实施厌恶刺激时,刺激的强度应该是( )。
- A 、温和到不伤害求助者
- B 、依求助者耐受程度而定
- C 、强烈到引起负性情绪
- D 、根据咨询师的习惯而定
- 9 【单选题】实施厌恶疗法帮助求助者改变玩游戏的行为,其效果是( )。
- A 、肯定有效
- B 、难以有效
- C 、肯定无效
- D 、可能有效
- 10 【单选题】实施厌恶疗法帮助求助者改变行为的前提条件是具有( )。
- A 、咨询经验
- B 、相关资质
- C 、理论基础
- D 、使用条件
热门试题换一换
- 试述谈话法的种类。
- 一个孩子晚上上床有哭闹行为,他的父母就到他的房间给予安慰,结果这个孩子上床睡觉前的哭闹更频繁。孩子哭闹行为的增加是( )行为学习机制。
- 智力属于中常或接近中常(IQ在80~120之间)约占人群的( )。
- 在本案例中恰当的咨询目标包括()。
- 一般资料:求助者,女性,27岁,公司职员。 案例介绍:求助者不合群,经常和父母、同事、客户发生矛盾,人际关系紧张。最近又因琐事与同事发生矛盾,很生气,也为此痛苦,主动来心理咨询。 下面是心理咨询师与求助者的一段咨询谈话。 心理咨询师:你认为你生气的原因是什么? 求助者:主要是和同事搞不好关系,有些人总爱挑我的毛病,我比较能干,在公司的业绩不错,别人嫉妒我,就常常因为一些小事和我过不去。 心理咨询师:是别人挑你的毛病造成你生气吗? 求助者:那当然是,如果别人不挑我的毛病,我怎么会生气? 心理咨询师:我们来看一个例子,假若某一天,你在咖啡店里喝咖啡,这时走过来一个人把你的咖啡碰洒了,你会怎样想? 求助者:我会很生气,这个人怎么这样不小心。 心理咨询师:但如果你知道他是个盲人,你又会怎样呢? 求助者:盲人啊……盲人是看不见的,我想我会原谅他。 心理咨询师:你看,咖啡洒了无论什么原因它就是一件事,但由于不同的认知结果,就会产生不同的情绪。所以,对事物的认知,才是引起情绪的真正原因。 求助者:是这样吗?(沉默)你说的好像有道理。 心理咨询师:人对生活中发生的事件都会有些看法,有的是合理的,有的是不合理的,不同的认识会导致不同的情绪状态。如果你认识到自己现在的情绪状态是一些不合理的认知所造成的,通过改变它你就能控制自己的情绪。 求助者:真会这样吗? 心理咨询师:你遇到的那些事,别人也可能遇到,但别人不一定都像你现在这样子,你说这是怎么回事? 求助者:你是说我和他们的认识不一样吗?可我还没看出我对别人挑我毛病的认识有哪些不合理的地方。 心理咨询师:这正是下一步要讨论的问题。你冷静地想一下,你和同事关系很紧张的原因是什么? 求助者:那些人总爱挑我的毛病。 心理咨询师:你不许人家挑你毛病的理由是什么呢? 求助者:我工作做得好,客户多,他们凭什么挑我的毛病? 心理咨询师:你可以希望别人不挑你的毛病,但你不能不许别人挑你的毛病。 求助者:对别人不能提出要求吗? 心理咨询师:你可以对别人提出要求,但是你要求你对别人怎样,别人就应该对你怎样,这是一种不合理的信念,一种绝对化的要求,因为我们无法要求别人必须为我们做什么。如果我们把对别人的“要求”变成“希望”,当我们不希望的事发生时,最多是一种失望,不会过分地怨恨别人,自己也就不会生气了。 求助者:您讲得很对,但我担心自己做不到这点。您说这毛病能改吗? 心理咨询师:你的问题是长期形成的,要想很快改变是困难的。但是只要在实践中不断改变,从一点一滴做起,出现反复不要灰心,贵在坚持,一定会达到理想效果的。 这种疗法强调了( )的重要性。
- 居丧障碍的特点是()。
- 单选:合理情绪疗法是由谁提出来的( )。
- 单选:按许又新教授的评分标准,对该求助者社会功能受损程度的评分是( )。

亿题库—让考试变得更简单
已有600万用户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