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多选题
题干:一般资料:求助者,男性,29岁,自考本科毕业生。因与父母有矛盾,前来求助。以下是心理咨询师与求助者的咨询谈话:求助者:我最近一个月特烦。心理咨询师:你能对我详细讲讲烦恼的原因吗?求助者:老爸老妈结起伙来整天追着我说个没完,本来我就心烦,现在就更烦了。心理咨询师:你的父母向你说些什么呢?求助者:嫌我不出去找工作,晚上上网,白天睡觉。心理咨询师:噢,他们嫌你不出去找工作,嫌你晚上上网白天睡觉,由于整天说个没完,搞得你心里很烦,是这样吗?求助者:是呀。你说,就这样谁能不烦?心理咨询师:你为何不出去找工作呢?求助者:我找过,但是都不合适,我看好的单位都不要我。我原先是学计算机的,总不能让我去扫大街、看大门吧?心理咨询师:你最近一次找工作是在什么时间?求助者:大约两年前。心理咨询师:看来你并不着急找工作啊。求助者:谁说我不着急?我着急我自己知道。
题目:心理咨询师:你说自己着急,可是为什么两年以来一直没有行动?两年时间了,你一直在家里待着,靠爸爸妈妈养活,爸爸妈妈说你几句你还烦,你太有问题了!你知不知道自己已经成为“啃老族”? 求助者:(沉默)…… 该求助者面临的主要压力事件包括()。 - A 、就业困难
- B 、迷恋网络
- C 、整天心烦
- D 、父母期待

扫码下载亿题库
精准题库快速提分

【正确答案:A,D】
根据案例中求助者和咨询师的对话了解到,首先,求助者因就业事件引发心理问题。其次,通过“老爸老妈结起伙来整天追着我说个没完,本来我就心烦,现在就更烦了”反映出父母对他的反复询问也造成了求助者的心理压力。

- 1 【简答题】为什么咨询过程中求助者对心理咨询师有依赖和移情,你怎样区别它们?
- 2 【简答题】
作为心理咨询师,您根据什么形成对求助者的初步印象?判断顺序是什么?
- 3 【多选题】 心理咨询师:你说自己着急,可是为什么两年以来一直没有行动?两年时间了,你一直在家里待着,靠爸爸妈妈养活,爸爸妈妈说你几句你还烦,你太有问题了!你知不知道自己已经成为“啃老族”? 求助者:(沉默)…… “你能对我详细讲讲烦恼的原因吗?”心理咨询师使用的提问方式与技术包括()。
- A 、开放式提问
- B 、影响性技术
- C 、解释性问题
- D 、具体化技术
- 4 【多选题】心理咨询师:你说自己着急,可是为什么两年以来一直没有行动?两年时间了,你一直在家里待着,靠爸爸妈妈养活,爸爸妈妈说你几句你还烦,你太有问题了!你知不知道自己已经成为“啃老族”? 求助者:(沉默)…… “噢,他们嫌你不出去找工作,嫌你晚上上网,白天睡觉,由于整天说个没完,搞得你心里很烦,是这样吗?”心理咨询师使用的包括()。
- A 、释义
- B 、情感反应
- C 、解释
- D 、情感表达
- 5 【多选题】心理咨询师:你说自己着急,可是为什么两年以来一直没有行动?两年时间了,你一直在家里待着,靠爸爸妈妈养活,爸爸妈妈说你几句你还烦,你太有问题了!你知不知道自己已经成为“啃老族”? 求助者:(沉默)…… “你说自己着急,可是为什么两年来一直没有行动?”心理咨询师使用的是()。
- A 、面质
- B 、参与性技术
- C 、质疑
- D 、影响性技术
- 6 【单选题】心理咨询师:你说自己着急,可是为什么两年以来一直没有行动?两年时间了,你一直在家里待着,靠爸爸妈妈养活,爸爸妈妈说你几句你还烦,你太有问题了!你知不知道自己已经成为“啃老族”? 求助者:(沉默)…… “你太有问题了!你知不知道自己已经成为‘啃老族’?”心理咨询师这样说()。
- A 、违背价值中立原则
- B 、背离心理咨询方案
- C 、未能保护对方隐私
- D 、帮助指出认知误区
- 7 【单选题】 心理咨询师:你说自己着急,可是为什么两年以来一直没有行动?两年时间了,你一直在家里待着,靠爸爸妈妈养活,爸爸妈妈说你几句你还烦,你太有问题了!你知不知道自己已经成为“啃老族”? 求助者:(沉默)…… 该求助者的沉默,可能是()。
- A 、思考
- B 、疑惑
- C 、阻抗
- D 、移情
- 8 【多选题】 心理咨询师“你来这里想解决什么心理问题?”所使用的提问方式包括()。
- A 、开放式提问
- B 、直接提问
- C 、封闭式提问
- D 、间接提问
- 9 【单选题】咨询中,心理咨询师曾说“你刚才说自己真笨,但我记得你之前提到过,你从小到大学习成绩优异,进入大学后,每年都获得一等奖学金,你前后的表达似乎有些矛盾,你觉得呢?”心理咨询师使用的技术是( )。
- A 、解释
- B 、重复
- C 、面质
- D 、积极关注
- 10 【客观案例题】多选:“你说自己着急,可是为什么两年来一直没有行动?”心理咨询师使用的是( )。
- A 、面质
- B 、参与性技术
- C 、质疑
- D 、影响性技术
热门试题换一换
- 心理咨询师:今天你先回去思考一下怎么与人更好地交往,我们下次再谈好吗? 求助者:好的,谢谢您! 本案例中,咨询方案确定以后()。
- 一般资料:求助者,女性,30岁,大学毕业,医院技术员。 案例介绍:求助者与母亲关系不和,情绪低落一个月。 心理咨询师了解求助者的基本情况后,使用了合理情绪疗法,下面是咨询过程片断。 心理咨询师:你觉得是什么原因使你一直处于目前这种情绪状态中? 求助者:那还用说吗?我们俩经常吵架,从小我妈就打我,直到我20多岁了还打我。不久前,她在生日那天穿了件旧衣服,说是子女不给买新的。还经常为一些小事给我打电话,哪怕是我在出差时也不例外。她还在我婆婆面前说我父亲老不正经……,还有比这更糟糕的吗? 心理咨询师:你想改变与母亲的关系吗? 求助者:想,但很难改变,而且我讨厌她。 心理咨询师:假设你母亲是老年痴呆、半身不遂、还骂人,你怎么办? 求助者:当然要管她了,是自己的母亲嘛。 心理咨询师:那现在你母亲还不到这个程度吧。你前面说的,都是生活中发生的一些事,但它们可能并不是你情绪低落的直接原因。 求助者:那是什么原因呢? 心理咨询师:是你对这些事的看法。人们对事物都有一些自己的看法,有的是合理的,有的是不合理的,不同的想法可能会导致不同的情绪结果。如果你能认识到你现在的情绪状态是你头脑中的一些不合理的想法造成的,那么你或许就能控制你的情绪。 求助者:(沉默)怎么会是这样呢? 心理咨询师:你觉得我们的情绪是不是会受想法控制呢?认为是好事,就高兴;认为是坏事,就生气。 求助者:的确是这样,看样子我的问题也可能是因为我的一些想法在作怪。 心理咨询师:就你的问题来说,别人也可能遇到。都是一些很平常的事,问题是你总是用自己的标准和价值观去要求别人。要想改善同母亲的关系,你不能要求她怎么做,而只能从你做起。 求助者:可我还是不知道我的想法里有哪些不合理的地方。v 心理咨询师:应该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而不是站在自己的角度。你还要明确,如果想改善和母亲的关系该做些什么? 求助者:看来我的态度方面是有些问题。 按照埃利斯ABC理论,引发求助者心理问题的直接原因不是( )。
- 本案例远期咨询目标可以包括()。
- ()属于植物神经功能紊乱。
- 案例一一般资料:莫某,男性,高二学生,自己来咨询。求助者自述:两年前一个夏天的晚上,我在看一部二战时期电影,看到日本士兵在一个孤岛上杀当地居民并吃人肉。当时我心里感到非常恐怖,想不通人为什么会吃同类,不敢再看下去就把电视机关了。可是那种镜头反复在脑海里浮现出来,很可怕,让我很难受。还有一次我在街上走,无意中看到一张宣传有关“艾滋病”防治的图片,那个可怕的又黑又干的非洲小孩的形象老是出现在我脑海里,我心里有一种很强烈的厌恶感,努力不去想它但做不到。从那以后,凡是恐怖的电视,图片或有杀人之类的报道我都不敢看。我从小就受“与人为善”的家庭教育,平时我喜欢看一些孔子孟子的关于“仁义道德礼仪孝顺”方面的书,做事严谨仔细,一丝不苟,每次考试要争第一,追求完美,不能容忍自己有一点杂念。同时对社会上的很多事情看不惯,但又感到社会现实与我的理想有太大的差距。平时生活中经常听到别人谈一些有关性方面的事,我会想这是不是人肉或人的心脏;明明看清楚了也知道是猪肉,但就是这样想。家里人烧的肉类我也不敢放心吃,怕吃的是人肉;这些想法让我感到很痛苦。其实,我的问题很多很多,要反复掰自己的手指关节,一定要掰响,一天要掰数十次,不掰就难受;做作业要反复检查,特别是做选择题,心里明知选好了A,但就是不放心,生怕选的是B,要反复核对,一门考试下来,人感到特别累,题目经常做不完。看到刀剪也很紧张,但并不是怕刀剪本身,而是看到以后会突然产生一种“要拿刀剪砍人”的冲动,站在高楼上时也会突然冒出一个“跳下去”的念头。我肯定不会真的那样做,但这些想法太恐怖了,却无法控制它们。我曾想过一些办法但没有用。我只有17岁,别人都没有这样的想法,活得很愉快,可我却有这么多的烦恼,人都快疯了,有时真感到这样生活太累了,还不如死掉,但想想含辛茹苦的父母又于心不忍。希望医生你能帮帮我。心理测验:SCL-90:MMPI报告:咨询过程与效果评定:全面了解其情况后共同制定了具体的咨询方案,共进行了8次咨询,首先咨询明确其心理紊乱的性质、程度、并进行了有关的心理测验。第二次咨询采用精神分析理论对求助者心理紊乱形成的人格因素进行探讨,让其领悟到“超我”的力量过于强烈,过分压制了“本我”的能量。告诉他可采取适当的发泄途径来进行“本我”能量的释放,同时调整其认知评价系统,缩小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后面5次进行放松训练、系统脱敏,布置心理作业记录在治疗过程中的主观想法和情绪体验。咨询结束时,SCL-90测验显示:强迫分为2.3分,焦虑分为2.4分,其他因子为阴性。尽管求助者的上述症状表现尚未完全消失,但对其学习、生活无明显影响,已取得了显著改善。根据以上案例,请回答以下问题:该求助者的诊断应与哪些疾病相鉴别?
- 引发该求助者心理问题的可能原因包括()。
- 咨询师自己56岁,自己的孩子早已大学毕业,面对该求助者,咨询师在建立咨询关系上应该注意什么?
- 对于该求助者,近期的咨询目标包括( )。
- 在本案例中,咨询师还可使用的技术包括( )。
- 多选:本案例中求助者的躯体化症状有( )。
- 多选:求助者的情绪症状主要有( )。

亿题库—让考试变得更简单
已有600万用户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