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单选题
题干:一般资料:求助者,女性,28岁,无业。案例介绍:求助者由于孩子的问题前来咨询。下面是心理咨询师与求助者之间的一段咨询对话:求助者:我儿子今年4岁了,他胆子太小,到现在还不敢一个人去卫生间。我试着改掉他这个毛病,曾和孩子约定,他每次自己去卫生间后,我就给他讲个有趣的故事。可这孩子一旦自己进入卫生间就怕得不行,有时气急了,我也打他几巴掌,但除了哭得更厉害以外,根本没效果。因为这个毛病,他根本无法适应幼儿园生活。可是他总要上学的,到时候这个毛病还改不了可怎么办?一想到这事我就急得不行,您一定要帮帮我啊!心理咨询师:您的孩子4岁了,不敢自己去卫生间,一定要有您的陪伴才敢如厕,针对这个问题您尝试了一些方法,但都不奏效,这让您很焦虑,对吗?求助者:是啊!我现在就是干着急!心理咨询师:我也是个母亲,所以我非常理解您作为母亲的这种心情,也替您感到着急。既然您所用的方法都不奏效,那您愿意尝试一种新方法吗?求助者:当然愿意,什么方法啊?心理咨询师:该方法的具体步骤包括,当孩子进入卫生间的时候,①您陪在他旁边,但要把卫生间的门打开;②您陪着他进入卫生间,把卫生间的门打开,您站在卫生间里面靠近门口的位置;③您不再进入卫生间,而是把卫生间的门打开,站在卫生间外面靠近门口的位置;④您站在卫生间外面靠近门口的位置,把卫生间的门半掩上;⑤您站在卫生间外面靠近门口的位置,把卫生间的门关上;⑥您把卫生间的门关上,然后离开。
题目:在本案例中,心理咨询师建议求助者尝试的新方法属于( )。 - A 、消退法
- B 、阳性强化法
- C 、代币管制法
- D 、行为渐隐技术

扫码下载亿题库
精准题库快速提分

【正确答案:D】
行为渐隐技术就是通过利用明显刺激(线索),改变非适应性行为,建立新的适应性行为的方法。此方法先利用明显线索,帮助形成正确的反应,然后逐渐消退这些线索,使它们达到与自然环境相同的水平,再让行为者利用这些自然线索,做出正确反应。

- 1 【多选题】 心理咨询师在本案例中应重点询问求助者的内容是()。
- A 、婚姻史
- B 、对身体的看法
- C 、成长史
- D 、目前情绪体验
- 2 【简答题】心理咨询师在本案例中可使用求助者中心疗法,简述求助者中心疗法的人性观。
- 3 【多选题】在本案例中,心理咨询师可引导求助者()。
- A 、转移注意
- B 、学习掌握生理常识
- C 、批评自我
- D 、保持正常异性交往
- 4 【单选题】 针对本案例,心理咨询师最应视()为求助者。
- A 、父亲
- B 、老师
- C 、母亲
- D 、女儿
- 5 【简答题】心理咨询师在本案例中可使用求助者中心疗法,简述求助者中心疗法的人性观。
- 6 【单选题】在本案例中,心理咨询师建议求助者尝试的新方法的理论基础是( )。
- A 、人本主义
- B 、认知科学
- C 、行为主义
- D 、精神分析
- 7 【多选题】在本案例中,求助者请求心理咨询师到家中对其女儿进行帮助,心理咨询师恰当的做法是( )。
- A 、婉言拒绝
- B 、应邀前往
- C 、请示上级咨询师
- D 、请求助者带女儿前来咨询
- 8 【单选题】在本案例中,心理咨询师建议求助者对孩子尝试的新方法属于( )。
- A 、增强法
- B 、代币管制法
- C 、消退法
- D 、阳性强化法
- 9 【简答题】在本案例咨询中,咨询师还使用了求助者中心疗法,请说出按照艾根(Egan)的观点,坦诚交流包括哪些内容
- 10 【客观案例题】多选:在本案例中,心理咨询师对求助者的态度应该是( )。
- A 、接纳
- B 、热情
- C 、真诚
- D 、平等
热门试题换一换
- 案例十一 下面是某求助者的SCL-90测验结果 总分:269 阳性项目数:57 通过计算,该求助者的阳性项目均分约为( )
- 该求助者行为方面的主要症状是()。
- 周某的行为不包括()。
- 下面是某求助者的WAIS-RC的测量结果: 根据测验结果,可以判断该求助者算术成绩的百分等级是( )。
- 从心理方面探察心理问题的根源,应该分析()。
- 案例二 一般情况:求助者,男性,43岁,高中学历,公司经理,因不能控制的长时间洗手,过分爱干净多年前来咨询。 求助者自述:我觉得自己得了一种“怪病”,老是觉得自己染上了病菌,可能会得癌症。因此,每天必须多次、长时间地洗手、洗衣,为此非常痛苦,别人也称我为“洗手狂”。我在卫生清洁上对自己的要求很严,别人都说我不像一位企业高级管理人员,倒像是哪家熟食店里的营业员。是的,我就像是绝对不允许将一点点细菌带进操作间里一样,不能容忍办公室和家里有不洁之处。每天我上班时,首先就是把办公室里里外外、上上下下、角角落落……打扫三遍以上,然后才能安安心心坐下来办公。而且必须是我亲自擦,清洁工阿姨擦我是不放心的。总觉得别人擦的不干净。 我最恨的事情就是:三遍清洁尚未做完,就有部下进来和我商讨或请示工作。我认为这样的话就前功尽弃了,我就会重新做三遍清洁。待到晚上要上床休息了,我的这双脚洗完之后是绝对不能让它再落地的。怎么办呢,一般是坐在床上洗,洗完后拭干,然后赶紧钻入被窝睡觉。如果半夜里我要上厕所,脚穿拖鞋落地后,那么这一双脚就必须重新洗过。我最烦的是出差,哪怕是五星级宾馆我也嫌它脏!每逢出差在外,进了宾馆我先不管别的条件,首先考察厕所干不干净。如果厕所干净,其他一律不管,马上洗漱解便。在使用抽水马桶之前,不管它是否已消过毒,我自己必须“加工”好几道程序:首先要把坐垫圆圈用我自带的消毒手纸擦上两遍,然后用自带的酒精棉球擦两遍,接着再用消毒手纸沿坐圈垫上一层,这还没完,我怕马桶内的水溅上来,还要往水面上漂上几张手纸,最后才安心地坐上去。 我任何时候都担心病菌侵袭,而且这种担心逐日加重。在路上远远见到穿孝服戴黑纱的人,就想:他们家中死了人,他们身上必定有病菌,而且已经把病菌传给我了。我就会赶紧回家,回家后不但反复洗手洗头,还要把外衣扔掉。渐渐地,我已经发展到不敢出门,不敢听别人谈到癌症或死亡的事,不敢到医院去看病,因为医院有各种病菌。妻子和女儿都不理解我,我们时常为此发生争吵,弄得家庭关系很紧张。几年来,两次住进本市的精神病院治疗,服过中西药物,但都没有什么效果。 心理咨询师观察了解到的情况:求助者的家教比较严格,求助者对自己要求也严格,做事认真负责。工作能力强,病前工作业绩突出。目前已不能上班,家庭关系也很紧张,求助者的求助愿望十分强烈。求助者自述八年前,一位要好的同事死于癌症,当时他很悲痛。这位同事在病死前半年曾在他家的床上睡过一次午觉,于是担心自己也会传染上癌症,当即把被褥大洗一遍。以后还不放心,总觉得身上沾上了致癌的东西,每天要洗手多次。 经心理咨询师的帮助,求助者最终克服了洁癖,已能重新回到工作岗位,家庭关系良好。请依据以上案例,回答以下问题: 简述认知行为疗法的共同特点和几种有代表性的理论观点。
- 根据ABC理论,求助者的C是( )。
- 对于CBCL量表的内容包括( )。
- 单选:求助者中心疗法的哲学理论基础是( )。

亿题库—让考试变得更简单
已有600万用户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