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综合题(主观)甲上市公司(以下简称甲公司)经董事会批准于2010年1月1日溢价发行50万份可转换公司债券,面值总额50 000万元,取得总收入52 400万元。该债券期限为5年,票面年利率为5%;每份债券均可在债券发行1年后的任何时间按照面值转换为100股普通股。自2011年起,每年1月1日付息。其他相关资料如下。 (1)2010年1月1日,甲公司收到发行价款52 400万元,所筹资金用于补充流动资金,债券利息不符合资本化条件,直接计入当期损益,所得税税率为25%。2010年甲上市公司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为30 000万元,2010年发行在外普通股加权平均数为40 000万股。 (2)2011年1月1日,该可转换公司债券的50%转为甲公司的普通股,相关手续已于当日办妥;未转为甲公司普通股,的可转换公司债券持有至到期。假定2010年后利息已用银行存款支付。 假定:①甲公司采用实际利率法确认利息费用,甲公司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时二级市场上与之类似的没有附带转换权的债券市场利率为4%; ②每年年末计提债券利息和确认利息费用; ③不考虑其他相关因素;④(P/A,4%,5)=4.4518,(P/F,4%,5)=0.8219。 要求: (1)计算可转换公司债券中负债成份的公允价值和权益成份的公允价值,并编制甲公司发行该可转换公司债券的会计分录。 (2)计算甲公司2010年12月31日应计提的可转换公司债券利息和应确认的利息费用,并编制相关会计分录。 (3)计算甲公司2010年基本每股收益和稀释每股收益。 (4)计算2011年1月1日可转换公司债券转为甲公司普通股的股数,并编制有关的会计分录。

扫码下载亿题库
精准题库快速提分

(1)可转换公司债券中负债成份的公允价值=50 000×0.8219+50 000×5%×4.4518=52 224.50(万元)
权益成份的公允价值=52 400-52 224.5=175.50(万元)
借:银行存款 52 400 贷:应付债券-可转换公司债券(面值)50 000-可转换公司债券(利息调整) 2 224.50 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175.50
(2)2010年12月31日计提可转换公司债券利息=50 000×5%=2 500(万元)
应确认的利息费用=52 224.5×4%=2 088.98(万元)
借:财务费用 2 088.98 应付债券-可转换公司债券(利息调整)411.02 贷:应付利息 2 500
(3)基本每股收益=30000/40 000=0.75(元/股)
稀释每股收益的计算:假设转股调整增加的净利润=52 224.5×4%×(1—25%)=1 566.74(万元),假设转股所增加的普通股股数=50×100=5 000(万股),增量股的每股收益=1 566.74/5 000=0.31(元股),增量股的每股收益小于原每股收益,则该可转换公司债券具有稀释作用。
稀释每股收益=(30 000+1 566.74)/(40 000+5 000)=0.70(元/股)
(4)转换的股数=25×100=2 500(万股)
借:应付债券-可转换公司债券(面值)25 000-可转换公司债券(利息调整)906.74 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87.75 贷:股本 2 500 资本公积-股本溢价 23 494.49
解析:2011年1月1日,将50%的可转换公司债券转为甲公司的普通股,则应结转“应付债券-面值”的金额=50 000/2=25 000(万元);
应结转“应付债券-利息调整”的金额=(2224.5-411.02)/2=906.74(万元);
应结转“其他权益工具”的金额=175.50/2=87.75(万元)。

- 1 【多选题】甲上市公司(以下简称甲公司)2010年度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为8 000万元,2010年1月1日发行在外普通股股数为2 700万股。2010年6月10日,该企业发布增资配股公告,向截止2010年6月30日(股权登记日)所有登记在册的老股东配股,配股比例为每3股配1股,配股价格为每股5元,除权交易基准日为2010年7月1日。假设行权前一日的市价为每股11元,2009年度基本每股收益为2.9元。下列关于甲公司每股收益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
- A 、每股理论除权价格为9.5元
- B 、调整系数为1.1
- C 、重新计算的2009年每股收益为2.5元
- D 、2010年基本每股收益为2.38元
- E 、重新计算的2010年基本每股收益为2.38元
- 2 【综合题(主观)】甲上市公司(以下简称甲公司)2010年度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为37500万元,发行在外普通股加权平均数为125 000万股。年初已发行在外的潜在普通股有: (1)股份期权12000万份,每份股份期权拥有在授予日起五年后的可行权期间以8元的行权价格购买1股本公司新发股票的权利; (2)按面值发行的5年期可转换公司债券630 000万元,债券每张面值100元,票面年利率为2.6%,按债券面值转股,转股价格为每股12.5元; (3)按面值发行的3年期可转换公司债券1 100 000万元,债券每张面值100元,票面年利率为1.4%,按债券面值转股,转股价格为每股10元。当期普通股平均市场价格为12元,年度内没有期权被行权,也没有可转换公司债券被转换或赎回,所得税税率为25%。假设不考虑可转换公司债券在负债和权益成份的分拆,且债券票面利率等于实际利率。 要求: (1)计算甲公司2010年基本每股收益。 (2)计算甲公司2010年稀释每股收益。
- 3 【综合题(主观)】甲上市公司(以下简称甲公司)主要从事丁产品的生产和销售。自2009年以来,由于市场及技术进步等因素的影响,丁产品销量大幅度减少。该公司在编制2010年半年度财务报告前,对生产丁产品的生产线及相关设备进行减值测试。(1)丁产品生产线由专用设备A、B和辅助设备C组成。生产出丁产品后,经包装车间设备D进行整体包装后对外出售。①减值测试当日,设备A、B的账面价值分别为900万元、600万元。除生产丁产品外,设备A、B无其他用途,其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的净额及未来现金流量现值均无法单独确定。②减值测试当日,设备C的账面价值为500万元。如以现行状态对外出售,预计售价为340万元(即公允价值),另将发生处置费用40万元。设备C的未来现金流量现值无法单独确定。③设备D除用于丁产品包装外,还对甲公司生产的其他产品进行包装。甲公司规定,包装车间在提供包装服务时,按市场价格收取包装费用。减值测试当日,设备D的账面价值为1200万元。如以现行状态对外出售,预计售价为1160万元(即公允价值),另将发生处置费用60万元;如按收取的包装费预计,其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为1180万元。(2)丁产品生产线预计尚可使用3年,无法可靠取得其整体公允价值。根据甲公司管理层制定的相关预算,丁产品生产线未来3年的现金流量预计如下(有关现金流量均发生于半年末):①2010年7月至2011年6月有关现金流入和流出情况:
②2011年7月至2012年6月,现金流量将在①的基础上增长5%。③2012年7月至2013年6月,现金流量将在①的基础上增长3%。除上述情况外,不考虑其他因素。(3)甲公司在取得丁产品生产线时预计其必要报酬率为5%,故以5%作为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折现率。其中5%的部分复利现值系数如下:
(4)根据上述(1)至(3)的情况,甲公司进行了生产线及包装设备的减值测试,计提了固定资产减值准备。①丁产品销量大幅度减少表明丁产品生产线及包装设备均存在明显减值迹象,因此对设备A、B、C、D均进行减值测试。②将设备A、B、C作为一个资产组进行减值测试。该资产组的可收回金额=(1500 - 500 - 400 -80 -20)×0.9524+ (1500 -500 -400 - 80 -20) ×105%×0.9070+(1500 -500 - 400 - 80-20)×103%×0.8638= 476.2+476.175+444.857 =1397.23(万元);该资产组应计提的减值准备=(900+600+500) -1397.23=602.77(万元);其中:设备C应计提的减值准备=500 - (340-40)=200(万元)设备A应计提的减值准备=(602.77 - 200)×900÷1500=241.66(万元);设备B应计提的减值准备=402.77 -241.66=161.11(万元)。③对设备D单独进行减值测试。设备D应计提的减值准备=1200 -(1160 -60) =100(万元)。要求:(1)分析、判断甲公司将设备A、B、C认定为一个资产组是否正确,并简要说明理由;如不正确,请说明正确的认定结果。(2)分析、判断甲公司计算确定的设备A、B、C、D各单项资产所计提的减值准备金额是否正确,并简要说明理由;如不正确,请计算确定正确的金额。
- 4 【综合题(主观)】甲上市公司(以下简称甲公司)经批准于2011年1月1日以50400万元的价格(不考虑相关税费)发行面值总额为50000万元的可转换公司债券。该可转换公司债券期限为5年,票面年利率为3%,实际年利率为4%。自2012年起,每年1月1日付息。自2012年1月1日起,该可转换公司债券持有人可以申请按债券面值转为甲公司的普通股股票(每股面值为1元),初始转换价格为每股10元,即按债券面值每10元转换1股股票。其他相关资料如下:(1)2011年1月1日,甲公司收到发行价款50400万元,所筹资金用于某机器设备的技术改造项目,该技术改造项目于2011年1月1日之前已经开始,并在2011年12月31日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2)2012年1月1日,债券持有者将可转换公司债券的50%转为甲公司的普通股股票,相关手续已于当日办妥;将未转为甲公司普通股的可转换公司债券持有至到期,其本金及最后一期利息一次结清。假定:①甲公司采用实际利率法确认利息费用;②每年年末计提债券利息和确认利息费用;③2011年该可转换公司债券借款费用的100%计入该技术改造项目成本;④不考虑发行费用和其他相关因素;⑤(P/A,4%,5)=4.4518,(P/A,4%,5)=0.8219。要求:(1)编制甲公司发行该可转换公司债券的会计分录。(2)计算甲公司2011年12月31日应计提的可转换公司债券利息和应确认的利息费用。(3)编制甲公司2011年12月31日计提可转换公司债券利息和应确认的利息费用的会计分录。(4)编制甲公司2012年1月1日支付可转换公司债券利息的会计分录。(5)计算2012年1月1日可转换公司债券转为甲公司普通股的股数。(6)编制甲公司2012年1月1日与可转换公司债券转为甲公司普通股有关的会计分录。(7)计算甲公司2012年12月31日至2015年12月31日应计提的可转换公司债券利息、应确认的利息费用和“应付债券一可转换公司债券”科目余额。(8)编制甲公司2016年1月1日未在2012年1月1日转换为股份的可转换公司债券到期时支付本金及利息的会计分录。(“应付债券”科目要求写出明细科目)
- 5 【综合题(主观)】乙上市公司(以下简称乙公司)2010年至2012年度发生以下业务: (1)2010年12月采用分期付款方式购买需要安装的大型生产设备,设备总价款20000万元,合同约定设备到货时乙公司支付4000万元,其余货款分3年支付,乙公司需要在2011年年末支付货款6000万元,2012年年末和2013年年末各支付5000万元,乙公司已于2010年年末收到设备且支付了4000万货款。假设银行3年期贷款年利率为6%。 (2)该设备预计使用20年,假设按照有关规定乙公司在设备使用期满承担弃置义务,将发生预计弃置费用2000万元,折现率为5%。 (3)2011年12月31日用银行存款支付其他建筑安装费用3000万元后该设备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并交付使用,乙公司在2011年年末按照合同支付货款并摊销未确认融资费用。 (4)乙公司从2012年1月开始对该项固定资产按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预计使用年限为20年,预计净残值为0。 (5)乙公司从2012年开始确认弃置义务应承担的利息费用。假定不考虑增值税等相关税费。 要求: (1)计算2010年12月31日购入设备的现值; (2)计算预计弃置费用的现值; (3)计算2011年年末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时该设备的入账价值; (4)编制从购入设备的2010年年末至2011年年末与该项固定资产相关的会计分录; (5)编制2012年与该项固定资产相关的会计分录。
- 6 【综合题(主观)】甲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甲公司)董事会由7名董事组成。某日,公司董事长张某召集并主持召开董事会会议,出席会议的共6名董事,董事会会议作出如下决议:(1)增选职工代表李某为监事;(2)为拓展市场,成立乙分公司;(3)决定为其子公司丙与A企业签订的买卖合同提供连带责任保证,该保证的数额超过了公司章程规定的限额。在讨论该保证事项时,只有董事赵某投了反对票,其意见已被记载于会议记录。其他董事均认为丙公司经营状况良好,信用风险不大,对该保证事项投了赞成票。出席会议的全体董事均在会议记录上签了名。乙分公司依法成立后,在履行与丁公司的买卖合同过程中与对方发生纠纷,被诉至法院。法院判决乙分公司赔付货款并承担诉讼费用。乙分公司无力清偿,丁公司转而请求甲公司承担责任。丙公司在其与A企业签订的买卖合同债务履行期届满后未履行债务,A企业要求甲公司承担保证责任。甲公司因承担保证责任而遭受严重损失。要求:根据《公司法》的规定,回答下列问题:(1)董事会会议决议增选职工代表李某为监事是否符合法律规定?简要说明理由。(2)丁公司请求甲公司承担责任是否符合法律规定?简要说明理由。(3)对于甲公司因承担保证责任而遭受的损失,与会董事应如何承担法律责任?
- 7 【综合题(主观)】甲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甲公司)董事会由7名董事组成。某日,公司董事长张某召集并主持召开董事会会议,出席会议的共6名董事,董事会会议作出如下决议: (1)增选职工代表李某为监事;(2)为拓展市场,成立乙分公司; (3)决定为其子公司丙与A企业签订的买卖合同提供连带责任保证,该保证的数额超过了公司章程规定的限额。在讨论该保证事项时,只有董事赵某投了反对票,其意见已被记载于会议记录。其他董事均认为丙公司经营状况良好,信用风险不大,对该保证事项投了赞成票。出席会议的全体董事均在会议记录上签了名。乙分公司依法成立后,在履行与丁公司的买卖合同过程中与对方发生纠纷,被诉至法院。法院判决乙分公司赔付货款并承担诉讼费用。乙分公司无力清偿,丁公司转而请求甲公司承担责任。丙公司在其与A企业签订的买卖合同债务履行期届满后未履行债务,A企业要求甲公司承担保证责任。甲公司因承担保证责任而遭受严重损失。要求:根据《公司法》的规定,回答下列问题:(1)董事会会议决议增选职工代表李某为监事是否符合法律规定?简要说明理由。(2)丁公司请求甲公司承担责任是否符合法律规定?简要说明理由。(3)对于甲公司因承担保证责任而遭受严重损失,与会董事应如何承担法律责任?
- 8 【综合题(主观)】为上市公司(以下简称长城公司),该公司内部审计部门在2010年12月份对2010年度的财务报表进行内部审计时,对下列交易事项的处理存在疑问: (1)2010年11月2日,长城公司以一项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与甲公司一项长期股权投资和原材料进行置换。长城公司换出的投资性房地产的账面价值为280万元,其中成本明细240万元,公允价值变动明细40万元,公允价值为350万元,税务机关核定的营业税为7万元。甲公司换出的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为150万元,公允价值为200万元;换出原材料的成本为100万元,计提的跌价准备为20万元,公允价值(等于计税价格)为150万元,同时收到银行存款25.5万元。换入资产不改变其用途。长城公司为换入长期股权投资支付相关手续费2万元。假设该交换具有商业实质,增值税税率17%。长城公司当年相关的会计处理如下: 借:长期股权投资 204 原材料 153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25.5 管理费用 2 贷:其他业务收入 350 应交税费——应交营业税 7 银行存款 27.5 借:其他业务成本 280 贷:投资性房地产——成本 240 ——公允价值变动 40 (2)2010年12月10日,长城公司以一台生产设备和一项专利权换入乙公司一项可供出售金融资产。长城公司换出生产设备的账面原价为100万元,累计折旧为25万元,公允价值为78万元;换出专利权的账面原价为120万元,累计摊销为24万元,计提减值准备10万元,公允价值为100万元。乙公司换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账面价值为180万元,公允价值为178万元。长城公司为换入资产支付相关税费3万元,将换入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作为交易性金融资产管理。假设该交换不具有商业实质,不考虑增值税等其他相关税费。长城公司当年相关的会计处理如下: 借:固定资产清理 75 累计折旧 25 贷:固定资产 100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 181 累计摊销 24 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10 贷:无形资产 120 固定资产清理 78 营业外收入 14 银行存款 3 借:固定资产清理 3 贷:营业外收入 3 (3)2010年12月20日,长城公司以一项长期股权投资与丙公司一台设备和商标权进行置换。长城公司换出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为300万元,其中成本明细240万元,损益调整明细40万元,其他权益变动明细20万元,公允价值为400万元。丙公司换出设备的账面原价为200万元,累计折旧50万元,未计提减值准备,公允价值为200万元,该设备系2009年5月份购入,商标权的账面原价为250万元,已计提摊销80万元,公允价值200万元,未计提减值准备。长城公司向丙公司支付银行存款34万元,为换入设备支付相关费用10万元,换出长期股权投资支付相关手续费2万元。假设该交换具有商业实质,增值税税率17%。长城公司当年相关的会计处理如下: 借:固定资产 206 无形资产 206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34 贷:长期股权投资——成本 240 ——损益调整 40 ——其他权益变动 20 投资收益 100 银行存款 46 要求: 判断上述资料(1)和(3)中长城公司的会计处理是否正确;如不正确,简要说明理由,并编制相关的更正分录。(答案中的金额单位用万元表示)
- 9 【综合题(主观)】甲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甲公司)董事会由7名董事组成。某日,公司董事长张某召集并主持召开董事会会议,出席会议的共6名董事,董事会会议作出如下决议: (1)增选职工代表李某为监事;(2)为拓展市场,成立乙分公司; (3)决定为其子公司丙与A企业签订的买卖合同提供连带责任保证,该保证的数额超过了公司章程规定的限额。在讨论该保证事项时,只有董事赵某投了反对票,其意见已被记载于会议记录。其他董事均认为丙公司经营状况良好,信用风险不大,对该保证事项投了赞成票。出席会议的全体董事均在会议记录上签了名。乙分公司依法成立后,在履行与丁公司的买卖合同过程中与对方发生纠纷,被诉至法院。法院判决乙分公司赔付货款并承担诉讼费用。乙分公司无力清偿,丁公司转而请求甲公司承担责任。丙公司在其与A企业签订的买卖合同债务履行期届满后未履行债务,A企业要求甲公司承担保证责任。甲公司因承担保证责任而遭受严重损失。要求:根据《公司法》的规定,回答下列问题:(1)董事会会议决议增选职工代表李某为监事是否符合法律规定?简要说明理由。(2)丁公司请求甲公司承担责任是否符合法律规定?简要说明理由。(3)对于甲公司因承担保证责任而遭受严重损失,与会董事应如何承担法律责任?
- 10 【多选题】甲上市公司(以下简称“甲公司”)2010年度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为8 000万元,2010年1月1日发行在外普通股股数为2 700万股。2010年6月10日,该企业发布增资配股公告,向截止2010年6月30日(股权登记日)所有登记在册的老股东配股,配股比例为每3股配1股,配股价格为每股5元,除权交易基准日为2010年7月1日。假设行权前一日的市价为每股11元,2009年度基本每股收益为2.9元。下列关于甲公司每股收益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
- A 、 每股理论除权价格为9.5元
- B 、 调整系数为1.1
- C 、 重新计算的2009年基本每股收益为2.5元
- D 、 2010年基本每股收益为2.38元
- 甲公司用账面价值为165万元,公允价值为192万元的长期股权投资和原价为235万元,已计提累计折旧100万元,公允价值128万元的固定资产(不动产)与乙公司交换其账面价值为240万元,公允价值为300万元的库存商品一批(公允价值等于计税价格)。乙公司增值税税率为17%。乙公司收到甲公司支付的银行存款31万元,同时为换入固定资产支付相关费用10万元。在该项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具有商业实质的情况下,不考虑其他相关税费,乙公司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和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分别为()。
- 同时给某民间艺术团表演提供场地取得收入50000元,假定当地规定的游艺场的营业税税率为20%,则该公园本月应纳营业税为()。
- 注册会计师在对某公司财务报表审计过程中,发现存在下列事项: (1)大额债务到期且不能偿还;(2)过去几年连年亏损;(3)净资产出现负数。目前,公司正在实施重整计划。注册会计师在评估了管理层的重整计划后认为,公司编制财务报表时运用持续经营假设是适当的,但重整计划的成功实施仍具有重大不确定性。公司已接受注册会计师的建议,在财务报表中对此作出了充分披露。假设公司无任何导致注册会计师出具非标准审计报告的其他事项,注册会计师应当出具的审计报告类型为( )。
- 根据票据法律制度的规定,公示催告期间届满以及在判决作出前,没有利害关系人申报权利的,人民法院作出的下列裁定中不正确的有( )。
- 某有限责任公司由甲、乙、丙三方各出资450万元设立,2015年年末该公司所有者权益项目的余额为:实收资本1350万元,资本公积345万元,盈余公积150万元,未分配利润90万元。为扩大经营规模,甲、乙、丙三方决定重组公司,吸收丁投资者加入,且甲、乙、丙三方投资比例均为30%,丁的投资比例为10%。丁投资者应投入资金总额为()。
- 年度预算的编制关键和起点是( )。
- 甲公司为一家ST公司。2×16年8月,乙公司购买甲公司40万股股份,持股比例0.2%。2×17年9月,甲公司定向增发3.6亿股普通股取得乙公司持有全资子公司丙公司100%的股权。交易完成后,乙公司持有甲上市公司30%的股权,同时,甲公司原控股股东丁公司的持股比例下降至3%,甲公司其他股东持股比例非常分散,乙公司有权提名甲公司董事会中过半数的董事,乙公司因此成为甲公司新的控股股东。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 某工艺品厂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018年7月2日销售给甲企业200套工艺品,每套不含税价格510元。为了鼓励甲企业及时付款,该工艺品厂提出2/20,n/30的付款条件,甲企业于当月15日付款。该工艺品厂此项业务的销项税额为( )元。
- 计算业务(4)应缴纳的消费税。
- 当前,在国内上市公司中,经理人对于股东的“内部人控制”问题有多种表现形式。下列属于违背忠诚义务导致的内部人控制问题的主要表现有( )。

亿题库—让考试变得更简单
已有600万用户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