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证有效性分析 分析下述论证中存在的缺陷和漏洞,选择若干要点,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对该论证的有效性进行分析和评论。(论证有效性分析的一般要点是:概念特别是核心概念的界定和使用是否准确并前后一致,有无各种明显的逻辑错误,论证的论据是否成立并支持结论,结论成立的条件是否充分等等。) 如果你要从股市中赚钱,就必须低价买进股票,高价卖出股票,这是人人都明白的基本道理。但是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判断股票价值的高低。只有正确的判断股价的高低,上述的基本道理才有意义,否则就毫无实用价值。 股价的高低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只有通过比较才能显现。一般来说,要正确判断一支股票的高低,唯一的途径就是看它的历史表现。但是有人在判断当前某一股票的高低时,不注重股票的历史表现,而是注重股票今后的走势,这是一种危险的行为,因为股票的历史表现是一种客观事实,客观事实具有无可争辩的确定性;股票的今后走势只是一种主观预测,主观预测具有极大的不确定性。我们怎么可以只凭主观预测而不顾客观事实呢? 再说,股价的未来走势充满各种变数,它的涨和跌不是必然的,而是或然的。我们只能借助概率进行预测。假如宏观经济、市场态势和个人股表现均好,它的上涨概率就大;假如宏观经济、市场态势和个股表现均不好,它的上涨概率就小;假如宏观经济、市场态势和个股表现不相一致,它的上涨概率就需要酌情而定。 由此可见,要从股市获取利益,第一是要掌握股价涨跌的概率,第二还是要掌握股价涨跌的概率,第三也还是要掌握股价涨跌的概率。掌握了股价涨跌的概率,你就能赚钱;否则,你就会赔钱。

扫码下载亿题库
精准题库快速提分

1.“要正确判断某一股票的价格高低,唯一的途径就是看它的历史表现”,显然欠妥当,股票价格的高低由多种要素影响构成,论证者显然忽略其他影响要素。
2.“只注重股票今后的走势,这是一种危险的行为。”不必然推出“唯一的途径就是看它的历史表现”,因为,投资者完全可以二者兼顾。
3.“ 股票的历史表现是一种客观事实”,“股票的今后走势只是一种主观预测”,不必然推出“我们怎么可以只凭主观预测而不顾客观事实呢?”的结论。论述者“忽略发展”,历史的表现未必能够代表该股票未来的走势。所谓的客观事实是过去的,并不能完全代表未来的“客观事实”。
4.“我们只能借助概率进行预测”,与论证者原有的论证自相矛盾。
5.“宏观经济、市场态势和个股表现”是股票价格的决定因素的部分因素,还需要考虑其他因素,再有他们之间的关系未必是简单的线性关系。
6.“掌握了股价涨跌的概率,你就能赚钱;否则,你就会赔钱。”。该论证欠妥当,概率具有或然性不具有必然性,因此得不出必然赚钱或赔钱的结论。

- 1 【论证有效性分析】分析下述论证中存在的缺陷和漏洞,选择若干要点,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对该论证的有效性进行分析和评论。(论证有效性分析的一般要点是:概念特别是核心概念的界定和使用是否准确并前后一致,有无各种明显的逻辑错误,论证的论据是否成立并支持结论,结论成立的条件是否充分等等。 上半年经济数据出来之后,关于中国经济能否回升的争议依然很大。乐观者认为中国经济的去库存已近尾声,故三季度开始经济将回升;悲观者认为中国经济已经进入长期下降轨道。其实,这两种观点都未必错,因为一个是看短周期波动,另一个是看长周期趋势。短周期波动会引发政策的预调、微调,让经济增长更加平稳;而长周期下行则会倒逼经济改革与结构调整,提高经济运行质量,也未必是坏事。 不过,即便是对短周期是否触底回升的判断,也不应只看全国GDP增速的数据,因为中国东部与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差异较大,增长模式也不相同。如重庆、贵州等地数据反映经济还完全处在上升周期中,中西部地区上半年的GDP增速也普遍在10%以上。但不少东部沿海省份的经济增速却低于7.5%的水平。由于中国GDP总量超过50%的比重在东部12个省市中,东部经济对全国举足轻重,中国经济是否回升关键是要看东部,而不应该看中西部。东部地区经济如果回升乏力,则中国经济即便见底,回升也难有持久性。其中的原因不仅是经济总量问题,更是经济增长的质量问题。如前年出台的四万亿投资计划中,中西部固定资产投资资金来自国家预算内资金增长率分别为60.2%、89.2%,分别比东部高13.8和42.8个百分点。正是由于这种行政性的资金划拨,其投资效益也必将大大低于东部地区。 今年上半年,贵州经济增速达到14.5%,位居已公布数据的各省市中第一,但该省上半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竟达60%,拉动经济增长9.6个百分点。这样的投资能否形成规模经济,能否有效拉动内需,却是值得怀疑的,因为过去10年贵州人口是净减少50多万,而全国人口增加了7千多万。投资向西,人口向东,这一现象值得反思。
- 2 【论证有效性分析】分析下述论证中存在的缺陷和漏洞,选择若干要点,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对该论证的有效性进行分析和评论。(论证有效性分析的一般要点是:概念特别是核心概念的界定和使用是否准确并前后一致,有无各种明显的逻辑错误,论证的论据是否成立并支持结论,结论成立的条件是否充分等等。) 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设计要遵循的重要原则是权力的制衡与监督,只要有了制衡与监督,企业的成功就有了保证。 所谓的制衡,指对企业的管理权进行分解,然后使要分解的权力相互制约达到平衡,它可以使任何人不能滥用权力。至于监督,指对企业管理进行严密观察,使企业运营的各个环节处于可控范围之内,而且所有环节都在可控范围之内,那么企业的经营就不可能产生失误。 同时以制衡与监督为原则所设计的企业管理制度还有一个固有特点,即能保证其实施者的有效性,因为环环相扣的监督机制能确保企业内部各级管理者无法敷衍塞责,万一有人敷衍塞责也会受到这一机制的制约。 再者,由于制衡的核心是权力平衡,而企业管理的权力又是企业运营的动力与起点,因此权力平衡就可以使企业运营保持平衡。 另外,从本质上来说,权力平衡就是权力平等,因此,这一观念本身蕴含平等的观念。平等观念一旦成为企业管理理念,必将促成企业内部和谐与稳定。 由此可见,如果权利的制衡与监督这一管理原则付诸实践,就可以使企业运营避免失误,确保其管理制度的有效性,日常运营的平衡以及内部的和谐与稳定,这样企业一定能够成功。
- 3 【论证有效性分析】分析下述论证中存在的缺陷和漏洞,选择若干要点,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对该论证的有效性进行分析和评论。(论证有效性分析的一般要点是:概念,特别是核心概念的界定和使用是否准确并前后一致,有无各种明显的逻辑错误,论证的论据是否成立并支持结论,结论成立的条件是否充分等) 我国古代很多智慧结晶都表现在众多成语中。“蚍蜉撼树”、“以卵击石”都表明实力相差悬殊的搏斗只能是以弱小的一方失败而告终。这个规律在今天的经济生活中同样适用。大企业无论在资金、人才、技术、信息等各个方面都有着小企业无法比拟的优势。所以,小企业若想生存,只能依托大企业,作为大企业的附庸而存在。那些不自量力,试图通过竞争与大企业分庭抗礼的做法,正是走上了一条自我毁灭的不归路。
- 4 【论证有效性分析】 分析下述论证中存在的缺陷和漏洞,选择若干要点,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对该论证的有效性进行分析和评论。(论证有效性分析的一般要点是:概念,特别是核心概念的界定和使用是否准确并前后一致,有无各种明显的逻辑错误,论证的论据是否成立并支持结论,结论成立的条件是否充分等) 如果我们把古代荀子、商鞅、韩飞等人的一些主张归纳起来,可以得出如下一套理论: 人的本性是"好荣恶辱,好利恶害"的,所以人们都会追求奖赏,逃避刑罚。因此拥有足够权力的国君只要利用赏罚就可以把臣民治理好了。 既然人的本性是好利恶害的,那么在选拔官员,既没有可能,也没有必要去寻求那些不求私利的廉洁之士,因为世界上根本不存在这样的人。廉政建设的关键其实只在于任用官员之后有效地防止他们以权谋私。 怎样防止官员以权谋私呢?国君通常依靠设置监察官的方法,这种方法其实是不合理的。因为监察官也是人,也是好利恶害的,所以依靠监察官去制止其他官吏以权谋私,就是让一部分以权谋私者去制止另一部分人以权谋私。结果只能使他们共谋私利。 既然依靠设置监察官的方法不合理,那么依靠什么呢?可以利用赏罚的方法来促使臣民去监督,谁揭发官员的以权谋私,就奖赏谁。谁不揭发官员的以权谋私就惩罚谁,臣民出于好利恶害的本性就会揭发官员的以权谋私。
- 5 【论证有效性分析】分析下述论证中存在的缺陷和漏洞,选择若干要点,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对该论证的有效性进行分析和评论。(论证有效性分析的一般要点是:概念,特别是核心概念的界定和使用是否准确并前后一致,有无各种明显的逻辑错误,论证的论据是否成立并支持结论,结论成立的条件是否充分等) 除了中国,近期从欧洲到美国均出现了旱涝灾害天气。极端天气情况的不断出现引发世界对粮价飙升的担忧,粮食危机再度被提及。事实上,这种担忧不无基础。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天气因素并非粮价上涨的唯一因素。产粮大国的一举一动都牵引着全球粮价。比如,俄罗斯去年出现持续严重干旱和大面积野火,粮食严重减产。 世界上不存在孤立的小岛。联合国世界气象组织表示,未来10年之内,全球可能面临更多的极端气候。随着地球人口的不断增加,如何填饱所有地球人的肚子将是所有人不得不考虑的问题。国际救援组织乐施会指出,当今世界有9.25亿人在挨饿,相当于全球总人口的1/7,这个数字到年底可能突破10亿。飙升的粮价无异于雪上加霜。未来,除非世界各国采取行动对全球粮食系统进行改革,否则在10年内,一些主要粮食价格将暴涨一倍以上。 然而,合作谈何容易。各国政府对粮价上涨的原因看法不一,国际社会对是否应该联手干预粮价始终无法达成一致。据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联合发布的《未来十年农业展望》报告预测,未来10年全球农产品年均增长率将从前10年的2.6%降到1.7%。另外,能源价格上涨也将是粮食市场推波助澜的重要因素。
- 6 【论证有效性分析】分析下述论证中存在的缺陷和漏洞,选择若干要点,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对该论证的有效性进行分析和评论。(论证有效性分析的一般要点是:概念特别是核心概念的界定和使用是否准确并前后一致,有无各种明显的逻辑错误,论证的论据是否成立并支持结论,结论成立的条件是否充分等。) 我们现在准备了一些太阳能发电设备,所以成本已经开始下降了。另外,现在人们正在研究、开发新的利用太阳能的技术。因此可以预计,用太阳能发电将要比用煤、石油更具有成本有效性和吸引力。所以,我们应该鼓励对生产太阳能产品的索拉瑞奥公司进行投资。毕竟索拉瑞奥公司的首席执行官曾经是雷得威软件公司财务规划组的成员,而该软件公司自不久前成立以来一直在迅猛发展。
- 7 【论证有效性分析】分析下述论证中存在的缺陷和漏洞,选择若干要点,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对该论证的有效性进行分析和评论。(论证有效性分析的一般要点是:概念特别是核心概念的界定和使用是否准确并前后一致,有无各种明显的逻辑错误,论证的论据是否成立并支持结论,结论成立的条件是否充分等。) 专家认为:根据当前经济形势和企业实际,近期应该暂缓调整企业最低工资标准。该论点的前提是“提出切实措施,要把帮助企业渡过难关、稳定就业局势作为当前头等大事来抓。” 为了稳定劳动关系,因此暂缓调整企业最低工资标准是支持企业发展的最好的方法。日本20世纪90年代的经济衰退,被称为“失去的一个10年”,其根本原因就是不断调整的最低工资标准。如果我们采用这个做法,那么在这场全球性的经济危机中,我们将无路可走。 企业运行的好坏,工资的因素很重要。在经济周期低谷中,我们应该帮助那些快要倒闭的企业,利用降低工资的方法来降低成本。新《劳动法》就没有限制企业根据自己的经营情况发放合理的工资,虽然对最低工资有一定的限制,但是,我们必须考虑新《劳动法》出台的背景,此一时彼一时,如今,在经济萧条时期,显然需要我们灵活的应用。在中央的“十大政策”里,既有4万亿宏观的数字,也有涉及财政、税收、信贷制度的改革。这些,都是国家在经济萧条的背景下对企业的保护措施。那么,在这场危机中,暂缓调整企业最低工资标准是政府系列政策的一个最佳选择。
- 8 【论证有效性分析】分析下述论证中存在的缺陷和漏洞,选择若干要点,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对该论证的有效性进行分析和评论。(论证有效性分析的一般要点是:概念特别是核心概念的界定和使用是否准确并前后一致,有无各种明显的逻辑错误,论证的论据是否成立并支持结论,结论成立的条件是否充分等。) 有一段时期,我国部分行业出现了生产过程过剩现象,一些经济学家对此忧心忡忡,建议政府采取措施加以应对,以免造成资源浪费,影响国民经济正常运行。这种建议看似有理,其实未必正确。 首先,我国部分行业出现生产过剩,并不是真正的生产过剩。道理很简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过剩实际上只是一种假象。只要生产企业开拓市场,刺激需求,就能扩大销售,生产过剩马上就可以化解。退一步说,即使出现了真正的生产过剩,市场本身也会进行自动调节。 其次,经济运行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产品的供求不可能达到绝对的平衡状态,因而生产过剩是市场经济的常见现象。既然如此,那么生产过剩也就是经济运行的客观规律。因此,如果让政府采取措施进行干预,那就违背了经济运行的客观规律。 再次,生产过剩总比生产不足好。如果政府的干预使生产过剩变成了生产不足,问题就会更大。因为生产过剩未必会造成浪费,反而可以因此增加物资储备以应对不时之需。如果生产不足,就势必会造成供不应求的现象,让人们重新去过缺衣少食的日子,那就会影响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总之,我们应该合理定位政府在经济运行中的作用,政府要有所为,有所不为。政府应该管好民生问题。至于生产过剩和生产不足,应该让市场自行调节,政府不必干预。
- 9 【论证有效性分析】分析下述论证中存在的缺陷和漏洞,选择若干要点,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对该论证的有效性进行分析和评论。(论证有效性分析的一般要点是:概念特别是核心概念的界定和使用是否准确并前后一致,有无各种明显的逻辑错误,论证的论据是否成立并支持结论,结论成立的条件是否充分等。) 汉语能力测试怎么看? 从今年开始,教育部、国家语委将在某些城市试点推出一项针对国人的汉语水平考试——“汉语能力测试(HNC)”。该测试主要针对汉语为母语的人的听、说、读、写四方面的综合能力,并将按照难度分为各个等级,其中最低等级相当于小学四年级水平(扫盲水平),最高等级相当于大学中文专业毕业水平。考生不设职业、学历、年龄限制,可直接报考。公众对于这项新事物,支持和反对的意见都有。 支持者认为,在世界各地掀起学习汉语热潮的今天,孔子学院遍地开花,俨然一个“全世界都在说中国话”的时代就要来临。但是国人的汉语能力令人担忧,如提笔忘字、中英文混杂、网络用语不规范等现象普遍存在。目前大家都感到母语水平下降,但是对差到何种程度,差在哪里,怎么入手解决无人能言。而汉语能力测试有一个科学的评测标准,可以帮助应试者了解其汉语水平在特定人群、地域中的位置。这样的测试一定会唤起大家对母语文化的重视。 以下几种是代表反对观点。观点一,汉语学习更多的是培养一种读书氛围,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不能太功利;汉语要保存,要维系,需要培养的是修养而不是一种应试能力;在当前汉语衰退的环境下,要让汉语重新“热”起来,应从维系汉语文化的长远发展着手,营造一种大众的、自由的、向上的母语学习环境。观点二,中国的孩子在中国的土地上学习母语有完整的教育体系,在这种情况下,这项测试的诞生不仅是一种浪费,还严重干扰了当前的汉语教学;汉语的综合水平量化,就是使得原本丰富生动的语言扭曲化、简陋化。观点三,对于把汉语作为母语的中国人来说,汉语会用会说就可以了,不是人人都要成为作家,汉语类的能力测试更适合外国人来考。 (摘编自《汉语考试族群成员汉语能力测试怎么看?》(人民日报海外版)2011年8月8日;《国家汉语能力测试10月份在江苏等地试点》(中国日报)2011年8月14日。)
- 10 【论证有效性分析】分析下述论证中存在的缺陷和漏洞,选择若干要点,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对该论证的有效性进行分析和评论。(论证有效性分析的一般要点是:概念特别是核心概念的界定和使用是否准确并前后一致,有无各种明显的逻辑错误,论证的论据是否成立并支持结论,结论成立的条件是否充分等。) 如何解决网络假货问题? 2014年11月,在中国互联网大会上,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马云和京东集团创始人刘强东,围绕网络假货问题各自发表了看法。刘强东已多次指责淘宝“假货”和“逃税问题”,大会开幕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直言不讳:中国互联网假货流行已严重影响消费者网购信心,这是整个电子商务行业最重要的“瓶颈”。目前,网络售卖假货、水货的大多是大型的有组织化的,动辄千万、几个亿规模的公司。 马云说:“你想想,25块钱买一个劳力士表,这是不可能的,原因是你自己太贪。”他指出:卖假货的商家害怕在淘宝上卖假货,阿里巴巴很容易就可以查出谁在卖。近一两年中国电商发展迅猛,若靠假货,每天的交易额不可能达到六七十亿元。阿里巴巴每年支出逾1610万美元用来打击假货,打假行动也获得了国际上的认可,所以,美国贸易代表将淘宝从2012年恶名市场名单中移除。 刘强东指出解决网络假货问题要依靠行业合作,政府监管。他建议一方面要在整个电子商务行业推广使用电子发票,另一方面,推进卖家进行电子工商注册。政府各部门联合起来加强跨平台联合监管,共同打击有组织有规模的假货公司。此外,他认为解决互联网假货问题要从征税根源问题上改进,一方面要将电商营业额起征点提高到100万元,另一方面,日常运营人数达百人以上的大商家要注册电子工商营业执照,并规定使用电子发票。 马云认为,解决网络假货问题要依靠生态系统和大数据。互联网技术为知识产权保护和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商品提供了便利条件。生态系统建设和大数据技术能够快速找出假货问题,在信用体系中弘扬正能量,从而有效地解决假货问题。马云还补充说,阿里巴巴集团正在建设一个互联网生态系统,该系统对知识产权保护和解决假货问题最有效。 (本篇改自《火药味!两个大佬互联网大会上互掐》广州日报2014年11月21日)
热门试题换一换
- Franklin D.Roosevelt argued that the depression stemmed from the American economy's()flaws.
- A cork will()in water, but a stone sinks.
- 设f(x)是二次多项式,且f(2)= f(-1)=0,f(1)=-4,则f(0)=()。
- 已知a,b>0,且a≠1,b≠1则 ,。 () (1)a<1 (2)b<a
- 所有免试进入北京大学攻读硕士学位的本科生,都已经获得所在学校的推荐资格。 以下哪项的意思和以上断言完全一样()。
- 2000年,宏发投资基金的基金总值40%用于债券的购买。近几年来,由于股市比较低迷,该投资基金更加重视投资债券,在2004年,其投资基金的60%都用于购买债券。因此,认为该投资基金购买债券比过去减少的观点是站不住脚的。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削弱上述论证()。
- 分析下述论证中存在的缺陷和漏洞,选择若干要点,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对该论证的有效性进行分析和评论。(论证有效性分析的一般要点是:概念特别是核心概念的界定和使用是否准确并前后一致,有无各种明显的逻辑错误,论证的论据是否成立并支持结论,结论成立的条件是否充分等等。) 一个国家的文化在国际上的影响力是该国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软实力是评判一个国家国际地位的要素之一,所以如何增强软实力就成了各国政府高度关注的大问题。 其实,这一问题不难解决。既然一个国家的文化在国际上的影响力是该国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增强软实力,只需搞好本部的文化建设并向世人展示就好了。 文化有两个特性,一个是普同性,一个是特异性,所谓普同性,是指不同背景的文化具有相似的伦理道德和价值取向,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都肯定善行,否定恶行。所谓特异性是指不同背景的文化具有不同的思想意识和行为方式。如西方文化崇尚个人价值,而东方文化固守道德意识,正因为文化具有普同性,所以一国文化就一定会被他国所接受,正因为文化具有特异性,所以一国文化就一定会被他国所关注。无论是接受还是关注,都体现了该国文化影响力的扩大,也即表明了该国软实力的增强。 文化作品当今也是有文化的本质属性。一篇小说,一出歌剧,一部电影等等。虽然一般以故事情节、人物形象、语言特色等艺术要素取胜,但在这些作品中,也往往锁定了一种生活方式,弘扬了一种道德观念,这种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不管是同一还是特异的,都会被他国所接受和关注。都能产生文化影响的。由此可知,只要创作更多的体现本国文化特色的文艺作品,那么文化影响的扩大就是无疑的,而且国家的软实力也必将同步增强。
- 若x,y是两个不同的正整数,且,则xy=()。
- 选民的素质可能会直接影响到一个民主政体的良好运转。这些素质是多方面的,但道德素质特别重要。此外,选民一般还必须是明白人。好心可能会办坏事,说的就是这个道理。这就是说,除非选民是道德而又明智的时候,否则一个民主政体就不可能良好地运转。 以下哪项能从上述主张中合乎逻辑地推导出来()。
- The traditional view of "human nature"was strongly challenged by().

亿题库—让考试变得更简单
已有600万用户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