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综合题(主观)
题干:甲公司系ABC会计师事务所的常年审计客户,主要从事电子产品的生产和销售。ABC会计师事务所委派X注册会计师担任甲公司2010年度财务报表审计项目合伙人。在审计存货时,X注册会计师编制了相关工作底稿,部分内容摘录如下:资料一:[002-004-003-000-9787509531471-image/002-004-003-000-9787509531471-001-005.jpg]注释1:A原材料主要用于生产A产品。A原材料2010年末结存数量与2009年末基本保持一致,但结存金额比2009年末有所减少。主要原因是:A原材料供应商从2010年初开始向甲公司提供采购折扣(年末一次性结算)。甲公司在2010年12月31日收到A原材料供应商支付的2010年度采购折扣60万元,并相应冲减A原材料2010年末结存成本60万元。我们检查了采购合同、供应商出具的采购折扣结算明细表以及相关的银行进账单据,没有发现异常。审计处理建议:无须提出审计调整建议。注释2:B原材料主要用于生产B产品。根据B原材料盘点结果,2010年末结存金额未包括于2010年12月31日已入库但尚未收到采购发票的50万元B材料。审计处理建议:已提出审计调整,于2010年末补计已入库的B原材料50万元。注释3:C原材料主要用于生产C产品。根据C原材料盘点结果,2010年末结存金额中有20万元的C原材料在2010年12月31日收到采购发票,但于2011年1月1日才实际收到入库。审计处理建议:已提出审计调整建议,于2010年末冲回尚未收到入库的C原材料20万元。资料二:[002-004-003-000-9787509531471-image/002-004-003-000-9787509531471-001-006.jpg]注释1:A产品是甲公司目前最畅销的产品,2010年平均每月销售约20000件,并且预计2011年的售价和销量都将有所上升。根据A产品盘点结果,2010年结存金额中未包括已于2010年12月31日对外开具销售发票但未发货的1000件产品(成本30万元)。据甲公司销售经理介绍,客户实际于2010年12月31日向甲公司采购共计2000件A产品,甲公司已于2010年12月31日向客户开具2000件的销售发票,并确认销售收入。其中1000件已于2010年12月31日交付客户。由于甲公司仓库于2010年末工作繁忙,剩余1000件实际于2011年1月10日交付客户。甲公司销售经理表示客户知道甲公司延迟发货的安排,且未提出异议。我们检查了甲公司于2010年12月31日开具的销售发票,以及于2011年1月10日的交货记录,没有发现异常。审计处理建议:无须提出审计调整建议。注释2:B产品曾经是甲公司的主要产品之一,但随着A产品的推出,月销量已由2010年1月的约10000件下降至2010年12月的约3000件,并且预计2011年的售价和销量都将继续下跌。事实上,甲公司已于2011年2月初宣布B产品降价10%。2010年12月末销售的1000件B产品(成本为40万元)在2011年1月5日被退回。甲公司相应冲减了2011年1月份的主营业务收入。我们检查了相关销贷退回协议以及2011年1月5日的入库记录,没有发现异常。审计处理建议:已提出审计调整建议,冲回该1000件B产品于2010年度所确认的相关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和应收账款,并相应调整增加2010年末B产品余额40万元。注释3:C产品已于2011年2月起停产。我们对C产品于2010年12月31日的发出计价进行了测试(见索引号(略)),注意到C产品于2010年12月结转主营业务成本所用的单位成本计算有误,导致多转主营业务成本20万元。审计处理建议:已提出审计调整建议,冲回C产品于2010年度多结转的主营业务成本20万元,并相应调整增加2010年末C产品余额20万元。资料三:[002-004-003-000-9787509531471-image/002-004-003-000-9787509531471-001-007.jpg]注释1:原材料可变现净值按照于2010年12月31日的相关原材料市场价格扣除对外转让原材料的预计销售费用和相关税费确定。我们核对了相关原材料供应商于2010年12月31日的报价、预计销售费用和税费的计算表(索引号(略)),没有发现差异。审计处理建议:无须提出审计调整建议。注释2:产成品可变净值按照于2010年12月31日的相关产品销售价格扣除必要销售费用和相关税费确定。我们核对了甲公司相关产品于2010年12月31日的售价目录以及预计销售费用和税费的计算表(索引号(略)),没有发现差异。审计处理建议:无须提出审计调整建议。
题目:针对资料二的注释1至注释3,假定不考虑其他条件,逐项指出相关审计处理建议是否存在不当之处,并简要说明理由。如果存在不当之处,简要提出改进建议。将答案直接填入相应的表格内。

扫码下载亿题库
精准题库快速提分

注释1存在缺陷。对于尚未发出的存货,虽然已经开具发票,但不满足收入确认条,因此应当纳入存货盘点范围,并在账面中反映,同时不能作为收入加以确认。
建议:对该存货纳入企业年末存货的范围,并反映在企业年末的账面记录中,同时调整在年底确认的收入。
注释2存在不当之处。对于B,期后发生产品的销售退回和售价的下调,存在存货的减值迹象,因此可能存在存货跌价的可能性,但未作存货计价测试。
建议:结合期末存货售价的情况计算存货的可变现净值,考虑存货跌价准备的计提。
注释3存在不当之处。期后C产品已经停产,存在跌价的可能性,因此计价测试中应考虑跌价准备的问题。
建议:计算C产品的可变现净值,考虑存货跌价准备的计提。

- 1 【综合题(主观)】要求: (1)针对资料一的注释1至注释3,假定不考虑其他条件,逐项指出相关审计处理建议是否存在妥当之处,并简要说明理由。如果存在不当之处,简要提出改进建议。
(2)针对资料二发现的各种情况,分别指出注册会计师应关注的可能存在或存在的问题。
- 2 【综合题(主观)】针对资料一(1)至(6)项,结合资料二,假定不考虑其他条件,逐项指出资料一所列事项是否可能表明存在重大错报风险。如果认为存在重大错报风险,简要说明理由,并说明该风险主要与哪些项目(仅限于营业收入、营业成本、销售费用、应收账款、坏账准备、存货和其他应付款)的哪些认定相关。将答案直接填入相应的表格内。
- 3 【综合题(主观)】针对资料一的注释1至注释3,假定不考虑其他条件,逐项指出相关审计处理建议是否存在不当之处,并简要说明理由。如果存在不当之处,简要提出改进建议。将答案直接填人相应的表格内。
- 4 【简答题】针对资料一(1)至(6)项,结合资料二,假定不考虑其他条件,请逐项指出资料一所列事项是否可能表明存在重大错报风险。如果认为存在,请简要说明理由,并分别说明该风险是属于财务报表层次还是认定层次。如果认为属于认定层次,请指出相关事项与何种交易或账户的何种认定相关。请将答案直接填入下表中。
- 5 【综合题(主观)】针对资料一第(1)至(6)项,结合资料二,假定不考虑其他条件,逐项指出资料一所列事项是否可能表明存在重大错报风险。如果认为存在重大错报风险,简要说明理由,并说明该风险属于财务报表层次还是认定层次。如果认为属于认定层次请指出相关事项主要与哪些财务报表项目(仅限于存货、应收账款、预付款项、其他应收款、应付账款、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资产减值损失和销售费用)的哪些认定相关。
- 6 【综合题(主观)】 针对资料一第(1)至(7)项,结合资料二,假定不考虑其他条件,逐项指出资料一所列事项是否可能表明存在重大错报风险。如果认为存在重大错报风险,简要说明理由,并说明该风险主要与哪些财务报表项目(仅限于存货、应付账款、预付款项、其他应收款、预提费用、营业成本和销售费用)的哪些认定相关。
- 7 【综合题(主观)】针对资料-(1)至(4)项,结合资料二,假定不考虑其他条件,逐项指出资料一所述事项是否可能表明存在重大错报风险。如果认为存在,简要说明理由,并说明财务报表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还是认定层的重大错报风险,如果是认定层的重大错报风险分别说明该风险主要与哪些财务报表项目(仅限于营业收入、营业成本、销售费用和预计负债)的哪些认定相关。
- 8 【综合题(主观)】针对资料一的注释1至注释3,假定不考虑其他条件,逐项指出相关审计处理建议是否存在妥当之处,并简要说明理由。如果存在不当之处,简要提出改进建议。
- 9 【材料分析题】针对资料一的注释1至注释3,假定不考虑其他条件,逐项指出相关审计处理建议是否存在不当之处,并简要说明理由。如果存在不当之处,简要提出改进建议。
- 10 【材料分析题】针对资料二的注释1至注释3,假定不考虑其他条件,逐项指出相关审计处理建议是否存在不当之处,并简要说明理由。如果存在不当之处,简要提出改进建议。
热门试题换一换
- 未发生减值的持有至到期投资如为分期付息、一次还本债券投资,应于资产负债表日按票面利率计算确定的应收未收利息,借记“应收利息”科目,按持有至到期投资期初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计算确定的利息收入,贷记“投资收益”科目,按其差额,借记或贷记( )科目。
- 在确定控制测试的范围时,A注册会计师通常考虑的主要因素有( )。
- 下列行为中,属于没有正当理由,以低于成本的价格销售商品的是( )。
- 计算进口小轿车、修理设备和进口卷烟应缴纳的关税;
- 根据有关规定,下列有关确定要约收购未挂牌交易股票的收购价格的选项中,正确的是()。
- 下列关于企业所得税中所得来源的确定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 我国原产地规定基本上采用了“全部产地生产标准”、“实质性加工标准”两种国际上通用的原产地标准。下列属于“实质性加工标准”的有()。
- 根据资料(1),计算购买日甲公司对乙公司长期股权投资的合并成本,并计算在编制购买日合并财务报表时因该项合并产生的商誉。
- 2×15年12月20日,经股东大会批准,甲公司向100名高管人员每人授予2万股普通股股票(每股面值1元)。根据股份支付协议的规定,这些高管人员自2×16年1月1日起在公司连续服务满3年,即可于2×18年12月31日无偿获得授予的普通股股票。甲公司普通股股票2×15年12月20日的市场价格为每股12元,2×15年12月31日的市场价格为每股15元。2×18年2月8日,甲公司从二级市场以每股10元的价格回购本公司普通股200万股,拟用于高管人员股权激励。在等待期内,没有高管人员离开甲公司。2×18年12月31日,高管人员全部行权。当日,甲公司普通股市场价格为每股13.5元。甲公司因高管人员行权增加的“资本公积一股本溢价”金额为()万元。

亿题库—让考试变得更简单
已有600万用户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