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观案例题
题干:一般资料:男,29岁,海外归国留学生。公司技术主管。求助问题:认为自己已感染艾滋病病毒,伴有心慌、失眠、烦躁7个月来就诊。案例介绍:求助者7个月前,因其海外同学被诊断为艾滋病患者后,联想到自己在海外也曾有过不洁性行为,故非常担心自己也感染了艾滋病。为此,出现食欲减退,失眠,并感觉全身无力。自己偷偷去医院做化验,检查结果为阴性。心情暂时放松了一段时间,后来又听说感染艾滋病后一段时间内,化验结果也可能为阴性。这样,求助者的心情再次紧张起来,多次反复去不同的医院化验检查,检查结果皆为阴性。尽管专家已保证未感染,但求助者仍不放心,认为自己已感染了艾滋病,目前的仪器不够灵敏,所以查不出。整日担心害怕,并伴有烦躁不安,失眠多梦,心慌盗汗等症状,感觉工作生活没有了意义,工作中多次出现差错,险些造成重大经济报失。求助者性格较内向、敏感、多疑、好幻想。家人观察到他的变化后反复追问其原因,才告知家人,求助者在家人的督促下怀着半信半疑的心情来心理科咨询。
题目:多选:求助者的自知力表现不包括( )。 - A 、对躯体疾病判断正确
- B 、对内心感受判断正确
- C 、对心理问题判断正确
- D 、主动求治心理医生

扫码下载亿题库
精准题库快速提分

【正确答案:A,B】
求助者的自知力表现不包括对躯体疾病判断正确和对内心感受判断正确。

- 1 【客观案例题】该求助者的自知力表现在对()。
- A 、躯体疾病的了解
- B 、心理问题的解释
- C 、内心感受的觉察
- D 、生活现实的分析
- 2 【客观案例题】多选:求助者的症状不包括( )。
- A 、抑郁
- B 、焦虑
- C 、害怕
- D 、强迫
- 3 【客观案例题】多选:求助者的行为症状不包括( )。
- A 、生活难以自理
- B 、做事犹豫不决
- C 、工作生活受影响
- D 、反复洗涤
- 4 【客观案例题】多选:求助者的感知症状包括( )。
- A 、感到前途很渺茫
- B 、工作生活没有意思
- C 、对婚姻悲观失望
- D 、认为现实很冷酷
- 5 【客观案例题】多选:求助者躯体症状不包括( )。
- A 、失眠
- B 、厌食
- C 、心慌
- D 、多汗
- 6 【客观案例题】单选:求助者的感知症状不包括( )。
- A 、感到前途渺茫
- B 、觉得生活没意思
- C 、不愿意出去见人
- D 、认为都因为乙肝
- 7 【客观案例题】多选:求助者的自知力表现为( )。
- A 、对身体疾病判断正确
- B 、对心理问题判断正确
- C 、对内心感受判断正确
- D 、对生活现实判断正确
- 8 【客观案例题】多选:求助者的症状包括( )。
- A 、错觉
- B 、幻觉
- C 、幻想
- D 、自责
- 9 【客观案例题】多选:该求助者的临床表现可能包括( )。
- A 、对自己的身体功能过分地关心
- B 、依赖、外露、幼稚及自我陶醉
- C 、忧郁、悲观、思想与行动缓慢
- D 、内向、退缩、过分自我控制
- 10 【客观案例题】多选:求助者的求助动机不包括( )。
- A 、请心理咨询师为其找男友
- B 、请心理咨询师为其分析心理问题
- C 、请心理咨询师帮助解决心理问题
- D 、请心理咨询师协助自己成长
热门试题换一换
- 某男,34岁,每天早上穿衣服,要照一定的次序,稍稍感到不合适,就要脱下来重新再穿,甚至重复多次。此症状最有可能是( )。
- 一求助者,患高血压一年,并服降压药利血平,近一个月来出现早醒、心情不好,并感工作压力大,无信心,甚至感到悲观等。咨询师最先应考虑求助者的病因是( )。
- 心理咨询师在这段咨询中的主要目的是帮助求助者()。
- 一般资料:求助者,女性,27岁,公司职员。 案例介绍:求助者不合群,经常和父母、同事、客户发生矛盾,人际关系紧张。最近又因琐事与同事发生矛盾,很生气,也为此痛苦,主动来心理咨询。 下面是心理咨询师与求助者的一段咨询谈话。 心理咨询师:你认为你生气的原因是什么? 求助者:主要是和同事搞不好关系,有些人总爱挑我的毛病,我比较能干,在公司的业绩不错,别人嫉妒我,就常常因为一些小事和我过不去。 心理咨询师:是别人挑你的毛病造成你生气吗? 求助者:那当然是,如果别人不挑我的毛病,我怎么会生气? 心理咨询师:我们来看一个例子,假若某一天,你在咖啡店里喝咖啡,这时走过来一个人把你的咖啡碰洒了,你会怎样想? 求助者:我会很生气,这个人怎么这样不小心。 心理咨询师:但如果你知道他是个盲人,你又会怎样呢? 求助者:盲人啊……盲人是看不见的,我想我会原谅他。 心理咨询师:你看,咖啡洒了无论什么原因它就是一件事,但由于不同的认知结果,就会产生不同的情绪。所以,对事物的认知,才是引起情绪的真正原因。 求助者:是这样吗?(沉默)你说的好像有道理。 心理咨询师:人对生活中发生的事件都会有些看法,有的是合理的,有的是不合理的,不同的认识会导致不同的情绪状态。如果你认识到自己现在的情绪状态是一些不合理的认知所造成的,通过改变它你就能控制自己的情绪。 求助者:真会这样吗? 心理咨询师:你遇到的那些事,别人也可能遇到,但别人不一定都像你现在这样子,你说这是怎么回事? 求助者:你是说我和他们的认识不一样吗?可我还没看出我对别人挑我毛病的认识有哪些不合理的地方。 心理咨询师:这正是下一步要讨论的问题。你冷静地想一下,你和同事关系很紧张的原因是什么? 求助者:那些人总爱挑我的毛病。 心理咨询师:你不许人家挑你毛病的理由是什么呢? 求助者:我工作做得好,客户多,他们凭什么挑我的毛病? 心理咨询师:你可以希望别人不挑你的毛病,但你不能不许别人挑你的毛病。 求助者:对别人不能提出要求吗? 心理咨询师:你可以对别人提出要求,但是你要求你对别人怎样,别人就应该对你怎样,这是一种不合理的信念,一种绝对化的要求,因为我们无法要求别人必须为我们做什么。如果我们把对别人的“要求”变成“希望”,当我们不希望的事发生时,最多是一种失望,不会过分地怨恨别人,自己也就不会生气了。 求助者:您讲得很对,但我担心自己做不到这点。您说这毛病能改吗? 心理咨询师:你的问题是长期形成的,要想很快改变是困难的。但是只要在实践中不断改变,从一点一滴做起,出现反复不要灰心,贵在坚持,一定会达到理想效果的。 “人对生活中发生……通过改变它你就能控制自己的情绪”,在这里心理咨询师使用的技术包括( )。
- 引发该求助者心理问题的原因包括()。
- 对该求助者除了可选用SCL-90、MMPI进行测试外,还可有针对性地选做()。
- 根据案例描述回答下列问题:在本案例中,对确定的咨询目标的有效性如何进行评价?
- 心理咨询师在本次治疗中的失误是()。
- 在咨询过程中,心理咨询师以()角色对求助者提供帮助。

亿题库—让考试变得更简单
已有600万用户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