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答题
题干:一般资料:求助者,男性,55岁,退休工人,初中文化程度。案例介绍:求助者的父母都是普通工人,家庭经济条件较差。求助者家中兄妹6人,他排行第3,小时候他认为父母偏心,有好吃的都留给弟妹。初中毕业时和别的同学一起“上山下乡”,插队到农村。在农村劳动时,不慎受伤,求助者觉得自己很倒霉。后来有同学先期回城了,求助者怪自己的父母没有本事,不能将自己弄回城里。后来求助者终于回城当了工人,看到自己的同学有的考上了大学,求助者就责怪父母不支持自己上学,自己还得帮父母养育弟妹,心中很不痛快。求助者的哥哥姐姐顺利结婚了,求助者开始谈恋爱,但谈了多次,都以失败告终。求助者怪自己家庭中兄弟姐妹多,家中经济条件差。由于岁数大未婚,被单位同事戏称“老青年”,求助者愤愤不平,但很无奈。求助者的家人纷纷劝其不要条件太高,求助者恨自己命不好,在40岁时无奈地结婚。求助者所在工厂不景气,在45岁时就被买断工龄。虽然得到一笔钱,但求助者因失去工作始终高兴不起来,认为自己实在是倒霉透顶,一直郁郁寡欢。几年前求助者的女儿出车祸,被撞断了腿,求助者认为自己的霉运还没有过去。半年前求助者的妻子患了癌症,他认为老天对自己实在太不公平。在妻子女儿的劝说下前来咨询。心理咨询师观察了解到的情况:求助者自幼体质较差,父母对其很照顾,但家中兄弟姐妹多,经济条件差。求助者曾多次谈恋爱,但大多都因嫌弃女方容貌等条件不好而失败。多年来求助者内心痛苦,烦恼,没有什么想干的,对什么事都不感兴趣,总是闷闷不乐,经常借酒消愁。身体状况、人际关系等一般。经常不参加家庭、同学、同事间的聚会,就是春节也不愿与家人团聚。请根据以上案例,回答以下问题:
题目:按照贝克的观点,求助者的认知曲解有哪些?

扫码下载亿题库
精准题库快速提分

按照贝克的观点,求助者的认知曲解有哪些?
1)主观推断。
2)选择性概括。
3)个性化。
4)夸大和缩小。

- 1 【单选题】本案例中该求助者的认知曲解属于()。
- A 、主观推论
- B 、情绪推理
- C 、应该倾向
- D 、乱贴标签
- 2 【多选题】 按照贝克(A. T. Beck)的观点,该求助者表现出的认知曲解包括()。
- A 、主观推断
- B 、选择性概括
- C 、过度概括
- D 、夸大或缩小
- 3 【多选题】 按照贝克(A. T. Beck)的观点,检验该求助者表层错误观念的技术包括()。
- A 、引导
- B 、模仿
- C 、建议
- D 、演示
- 4 【单选题】 按照贝克(A. T. Beck)的观点,语义分析技术主要针对的是()。
- A 、行为模式
- B 、个性特征
- C 、情绪反应
- D 、自我概念
- 5 【单选题】 按照贝克(A. T. Beck)的观点,不属于认知疗法专门技术的是()。
- A 、认知重建
- B 、重新体验
- C 、灾变祛除
- D 、重新归因
- 6 【多选题】按照贝克的观点,检验该求助者表层错误观念的技术包括( )。
- A 、引导
- B 、模仿
- C 、建议
- D 、演示
- 7 【单选题】按照贝克的观点,语义分析技术主要针对的是( )。
- A 、行为模式
- B 、个性特征
- C 、情绪反应
- D 、自我概念
- 8 【单选题】按照贝克的观点,不属于认知治疗的专门术语的是( )。
- A 、认知重建
- B 、重新体验
- C 、灾变祛除
- D 、重新归因
- 9 【简答题】按照贝克的理论,求助者出现的认知曲解有哪些?
- 10 【简答题】按照贝克的理论,说出该求助者的歪曲认知及其特点
热门试题换一换
- 试述初诊接待中的注意事项。
- 心理咨询师为柳某做的心理测验结果如下: SDS EPQ SCL-90 总粗分:48 E:3 焦虑:2.8 标准分:60 P:10 抑郁:3.5 N:6 敌对:2.6 L:8 恐怖:1.8 偏执:1.6 躯体化:3.2 人际敏感:2.8 精神病性:1.4 对求助者实施测验时,正确的是( )。
- 关于系统脱敏法基本原理的前后衔接描述,错误的是( )。
- 在本案例中,心理咨询师以()角色对求助者提供帮助。
- 案例五 一般资料:求助者,男性,76岁,退休干部。 案例介绍:求助者年轻时曾到外国留学,成绩非常优秀,回国后担任技术干部,是非常出色的业务领导,获得了很多荣誉。退休后对自己的生活不满意,和老伴经常吵嘴,认为老伴总是不听自己的,干什么都不合自己的意。不喜欢儿孙们回来,对他们有些看不惯。求助者目前最大的烦恼是,总觉得事事不如自己的意,家里人都反对他,心里十分痛苦,前来寻求帮助。 心理咨询师观察了解到的情况:求助者自尊心较强,在业务上取得了突出业绩,容不得失败,追求完美。 下面是心理咨询师和求助者的一段咨询对话: 心理咨询师:您能具体说说您生气的原因吗? 求助者:我和老伴常为一些家庭琐事吵架,她干什么总不合我的意,我说她,她也不听,说我太较真。女儿烦我,说干脆送我到养老院去。唉!我都快成孤家寡人了。我也不愿意孩子们回来,闹腾得很,他们做的很多事我都看不惯。我对自己要求很严,上学时,我的成绩非常优秀,门门都要求自己得一百分。工作后也非常出色,我们的科研成果总是走在行业的前列。我对两个女儿要求也很严,学习必须好,工作也要出色。社区里的老人我也看不上,他们不如我。但自己也苦恼,很多方面都不如以前了。 心理咨询师:噢,我明白了,您的老伴、儿女都不太听您的话,这使您很生气,是这样吗? 求助者:那当然是,如果他们听我的话,我怎么会生气? 心理咨询师:按您所说,您说话别人就应该听。 求助者:是的,我说的都对,他们当然应该听我的。 心理咨询师:您坚持认为一个人讲话,另一个人就应该听从,对吗? 求助者:对呀。他们必须听正确的。 心理咨询师:因此,别人讲的正确,您肯定听,为您的健康劝您戒烟,您肯定听了,肯定戒烟了。 求助者:对,……噢,不对,(沉默)好像不是,我女儿劝我戒烟,我也没戒。 心理咨询师:您刚讲过一个人说的正确的话,另一个人应该听从,而您又讲了您女儿劝您戒烟,但您并没有戒,这似乎有些矛盾,请问您怎么解释? 求助者:(沉默)可我说的是对的,他们应该听我的。 心理咨询师:您女儿劝您戒烟,是对还是错? 求助者:(沉默) 心理咨询师:您想想,我们都有到餐馆吃饭的经历,您觉得回锅肉好吃,别人都要和您一样都吃回锅肉吗?是不是可以各取所需,允许别人吃别的菜? 求助者:那倒是。 心理咨询师:您对自己要求严格,别人也非要这样吗? 求助者:是的。 心理咨询师:实际上呢? 求助者:(语塞)恰好不是这样,我说了他们不听。心理咨询师;怎么会您说了而他们不听? 求助者:你的意思是我说了他们,他们也可以不听? 心理咨询师:您说呢? 求助者:(沉默)难道他们真的可以不听? 心理咨询师:请您想一下,拿来几个土豆,都可以有几种吃法? 求助者:可以炒土豆丝,可以土豆烧牛肉,可以……我好像明白了,本来有多种可能的事,我就要求了一种。 心理咨询师:您对别人提出要求,要求他们必须听您的,这是一种绝对化的要求,一种不合理的信念。如果您把对别人的“要求”变成“希望”,当您不希望的事发生时,最多的一种失望,自己也就不会生气了。 求助者:你讲得很对。 心理咨询师:明白了吗?说不说由您,听不听由他们,以后可别多管闲事,自找没趣了。 本案例中,心理咨询师最为强调的是( )。
- 在摄入性会谈中,心理咨询师易出现的错误包括()。
- 对该求助者的初步诊断是()。
- 单选:本案例中求助者心理健康水平属于( )。
- 多选:对该求助者可选用的心理测验包括( )。

亿题库—让考试变得更简单
已有600万用户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