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单选题
题干:一般资料:求助者,女性,28岁,无业。案例介绍:求助者由于孩子的问题前来咨询。下面是心理咨询师与求助者之间的一段咨询对话:求助者:我儿子今年4岁了,他胆子太小,到现在还不敢一个人去卫生间。我试着改掉他这个毛病,曾和孩子约定,他每次自己去卫生间后,我就给他讲个有趣的故事。可这孩子一旦自己进入卫生间就怕得不行,有时气急了,我也打他几巴掌,但除了哭得更厉害以外,根本没效果。因为这个毛病,他根本无法适应幼儿园生活。可是他总要上学的,到时候这个毛病还改不了可怎么办?一想到这事我就急得不行,您一定要帮帮我啊!心理咨询师:您的孩子4岁了,不敢自己去卫生间,一定要有您的陪伴才敢如厕,针对这个问题您尝试了一些方法,但都不奏效,这让您很焦虑,对吗?求助者:是啊!我现在就是干着急!心理咨询师:我也是个母亲,所以我非常理解您作为母亲的这种心情,也替您感到着急。既然您所用的方法都不奏效,那您愿意尝试一种新方法吗?求助者:当然愿意,什么方法啊?心理咨询师:该方法的具体步骤包括,当孩子进入卫生间的时候,①您陪在他旁边,但要把卫生间的门打开;②您陪着他进入卫生间,把卫生间的门打开,您站在卫生间里面靠近门口的位置;③您不再进入卫生间,而是把卫生间的门打开,站在卫生间外面靠近门口的位置;④您站在卫生间外面靠近门口的位置,把卫生间的门半掩上;⑤您站在卫生间外面靠近门口的位置,把卫生间的门关上;⑥您把卫生间的门关上,然后离开。
题目:“我试着想办法改掉他这个毛病,曾和孩子约定,他每次自己去卫生间后,我就给他讲个有趣的故事。”这表明求助者对孩子不敢如厕的行为采取了( )。 - A 、增强法
- B 、惩罚法
- C 、消退法
- D 、代币管制法

扫码下载亿题库
精准题库快速提分
参考答案【正确答案:A】
增强法有两种方式:正强化和负强化。正强化是给予人所喜欢的刺激物(给孩子讲故事);负强化是撤销让人厌恶的刺激物,两者都可用来鼓励求助者产生受欢迎的行为和抑制不受欢迎的行为。
您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1 【单选题】一个孩子晚上上床有哭闹行为,他的父母就到他的房间给予安慰,结果这个孩子上床睡觉前的哭闹更频繁。孩子哭闹行为的增加是( )行为学习机制。
- A 、正强化
- B 、负强化
- C 、消退
- D 、惩罚
- 2 【单选题】“你瞧我现在这个样子……我这一辈子算是完了!”这段话反映求助者()。
- A 、分析问题透彻
- B 、看待问题客观
- C 、存在认知错误
- D 、敢于面对现实
- 3 【单选题】“是别人挑你的毛病造成你生气吗?”,在这里心理咨询师使用了()。
- A 、开放式提问
- B 、具体化技术
- C 、封闭式提问
- D 、摄入性谈话
- 4 【客观案例题】“是别人挑你的毛病,造成你生气吗?”这里心理咨询师使用了()。
- A 、开放式提问
- B 、具体化技术
- C 、封闭式提问
- D 、修饰性反问
- 5 【单选题】“有时气急了,我也打他几巴掌……”这表明求助者对孩子不敢如厕的行为采取了( )。
- A 、增强法
- B 、惩罚法
- C 、消退法
- D 、代币管制法
- 6 【多选题】“从孩子上学一直到现在,您一直为孩子的学习习惯问题着急。”咨询师所使用的技术包括( )。
- A 、释义技术
- B 、情感反应技术
- C 、解释技术
- D 、情感表达技术
- 7 【单选题】一对青年夫妇,想生孩子又怕麻烦,这种矛盾心理属于()。
- A 、双趋式冲突
- B 、双避式冲突
- C 、趋避式冲突
- D 、双重趋避式冲突
- 8 【客观案例题】 单选:该求助者拿掉孩子的零食试图改变孩子的行为。这属于阳性强化法中的( )。
- A 、正强化
- B 、负强化
- C 、消退法
- D 、惩罚法
- 9 【客观案例题】 单选:“您想改变这种状态,那么您都做了什么呢?”咨询师使用的是( )。
- A 、解释技术
- B 、指导技术
- C 、影响性概述
- D 、面质技术
- 10 【客观案例题】单选:“是别人挑你的毛病,造成你生气吗?”这里心理咨询师使用了( )。
- A 、开放式提问
- B 、具体化技术
- C 、封闭式提问
- D 、修饰性反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