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单选题
题干:一般资料:求助者,男性,47岁,博士研究生,海归学者,某公司高级管理人员。案例介绍:求助者在某航空公司航班失事后,对乘飞机非常恐惧,已经影响了工作与生活,为此非常困恼,主动前来咨询。下面是心理咨询师与该求助者的一段咨询对话。心理咨询师:在上次咨询中,咱们已经明确了你的问题和原因,现在咱们讨论该解决什么和怎么解决吧,也就是咨询目标和所使用的方法。求助者:我就是要解决对于乘飞机的恐惧问题。心理咨询师:好,可以把它当作第一个目标,如果用0~100的分数来衡量你对乘飞机的恐惧,你现在是多少?希望咨询结束后是多少呢?求助者:我现在对乘飞机的恐惧至少在90分以上,我希望至少减少到20分以下,可以吗?心理咨询师:可以。求助者:我在国外听过几次讲座,知道有人本主义心理学,还知道有催眠疗法,我觉得很神奇,您就用催眠疗法吧。心理咨询师:我不擅长催眠疗法,但我可以用认知矫正的方法帮助你改变对乘飞机的认知,用系统脱敏法帮助你减轻乘飞机的恐惧。求助者:系统脱敏法是怎么回事啊?心理咨询师:系统脱敏法是一种行为治疗方法,帮助你解决焦虑恐惧情绪。行为主义的理论认为,让一个原本引起强烈焦虑恐惧的刺激,反复在你面前呈现,同时用放松代替,最终这个刺激将失去引起你焦虑恐惧的作用,你再乘飞机时就不会再感到焦虑恐惧了。求助者:我有点明白了,但具体怎么做呢?心理咨询师:系统脱敏法的具体步骤是:第一步,我帮助你学会放松;第二步,构建焦虑等级;第三步,实施系统脱敏;第四步,进行行为巩固。求助者:好的,我听您的。心理咨询师:第一步先学会放松,系统脱敏法非常强调放松,尤其强调精神放松,以及面部、四肢及颈部肌肉的放松。求助者:我明白了,焦虑等级怎么建啊?心理咨询师:构建焦虑等级就是对引起焦虑的刺激归纳整理,如最小的焦虑是0,最大的焦虑是100,通过排序建立焦虑等级表,每一个等级的级差不强求一致,可以由你自行决定,以免产生压力,影响放松。求助者:我懂了,怎么进行系统脱敏啊?心理咨询师:在实际脱敏中,按照从小到大次序,依次逐渐脱敏,逐渐用放松代替紧张,不断反复,直到不再恐惧。求助者:我知道了,系统脱敏就是用放松代替紧张,好像我站在悬崖边很害怕,我就想着拉着一位美女,感觉很美好,逐渐地就不再害怕悬崖了。道理我明白了,可我做不到啊。
题目:从双方对话判断,咨询师在制定咨询方案上表现正确的是( )。 - A 、态度温暖热情
- B 、坚持自己的方法
- C 、坚持双方商定
- D 、明示自己的不足

扫码下载亿题库
精准题库快速提分

【正确答案:C】
“态度温暖热情”反映了建立咨询关系时的热情,明示自己的不足反映了咨询师的真诚。咨询方案由双方在互相尊重、平等的气氛中共同商定。

- 1 【单选题】
本段咨询中心理咨询师控制谈话方向使用了()。 - A 、释义
- B 、引导
- C 、中断
- D 、反射
- 2 【单选题】心理咨询师在这段咨询对话开始时使用的提问方式是()。
- A 、开放式提问
- B 、直接提问
- C 、封闭式提问
- D 、间接提问
- 3 【单选题】本段咨询对话中,心理咨询师所做的工作是()。
- A 、确定本次心理咨询的目标
- B 、了解求助者产生心理行为问题的原因
- C 、了解求助者问题发生的持续时间
- D 、帮助求助者进行认知改变
- 4 【多选题】本段咨询对话中,心理咨询师()。
- A 、正确理解了求助者讲述内容
- B 、正确体验了求助者的内心世界
- C 、较好地使用了自我开放技术
- D 、引导求助者了解自卑的真实原因
- 5 【客观案例题】心理咨询师在这段咨询对话开始时使用的提问方式是()。
- A 、开放式提问
- B 、直接逼问
- C 、封闭式提问
- D 、间接询问
- 6 【多选题】通过对话分析,心理咨询师在咨询中出现的失误包括( )。
- A 、缺乏共情
- B 、没有遵循价值中立原则
- C 、缺少知识
- D 、没有严格执行保密原则
- 7 【单选题】在本段咨询对话中,心理咨询师的失误主要表现在( )。
- A 、咨询理念
- B 、咨询态度
- C 、提问方式
- D 、咨询方法
- 8 【单选题】通过对话可以看出咨询师在咨询方法的具体步骤上( )。
- A 、具有咨询经验
- B 、擅长使用厌恶疗法
- C 、操作步骤错误
- D 、不熟悉阳性强化法
- 9 【多选题】通过对话判定,心理咨询师正确的做法包括( )。
- A 、不鼓励求助者宣泄情绪
- B 、理智对待求助者的遭遇
- C 、没有强化求助者的问题
- D 、致力于改变求助者处境
- 10 【单选题】通过对话可以判断,咨询师在厌恶疗法步骤上的失误出现在( )。
- A 、第一步
- B 、第二步
- C 、第三步
- D 、第四步
热门试题换一换
- 一病人的个性特征表现为爱社交,广交朋友,渴望兴奋,喜欢冒险,行动常受冲动影响,反应快,乐观,好谈笑,情绪倾向失控,做事欠踏实。若医生要这位病人填写艾森克人格问卷,其结果可能性最大的是( )。
- 某人进行MMPI测查,结果Hy量表得分高,表明求助者可能( )。
- 该求助者的最主要的心理问题是()。
- 案例四 一般资料:求助者,女性,54岁,退休教师。 案例分析:求助者兄弟姐妹多,父亲已多年前去世,自己主动把母亲接回家照顾,其大哥、大姐年龄较大,二哥体弱多病,二姐在国外,三姐照顾怀孕的女儿,因此都没有照顾母亲。求助者为赡养问题与哥哥、姐姐们发生矛盾,自己很生气,也为此很痛苦,主动来进行心理咨询。 下面是心理咨询师与求助者的一段对话: 心理咨询师:你能说说你生气的原因吗? 求助者:我是家里最小的,母亲已经由我照顾多年了,同样是母亲所生,他们怎么就不来照顾照顾呢?我即使能干,照顾母亲也不应该是我一个人的事呀!我说他们,他们不听,为这些事总发生矛盾,搞得关系很紧张。 心理咨询师:是别人不听你的话使你生气吗? 求助者:那当然是,如果他们听我的话,也来照顾母亲,我怎么会生气? 心理咨询师:按你所说,你说话别人就应该听,他们应该听你的话,来照顾母亲。 求助者:是的,我很生气,他们怎么这样不懂事! 心理咨询师:因此你信奉的是一个人讲话,另一个人就应该听。 求助者:对,他应该听。 心理咨询师:因此,别人讲话你肯定听。 求助者:对,……不对,(沉默)好像不是,别人说得对的我都听了,别人说得错我也没听。 心理咨询师:你刚说过一个人讲话,另一个人就应该听,而你又讲了别人说得对的你都听了,别人说得错的你也没听,这似乎有些矛盾,你能解释一下吗? 求助者:(沉默)……我照顾母亲是孝顺,他们也有责任,他们应该听我的。 心理咨询师:按你的意思,你照顾母亲,别人也必须听你的来照顾母亲。 求助者:是的。 心理咨询师:你对母亲怎样,你的哥哥姐姐就应该对你的母亲怎样。 求助者:是的。 心理咨询师:实际上呢? 求助者:(语塞)恰好不是这样,我说了他们不听。 心理咨询师:怎么会你说了而他们不听? 求助者:你的意思是我说了他们,他们也可以不听? 心理咨询师:你说呢? 求助者:(沉默)难道他们真的可以不听? 心理咨询师:你认为你生气是由于你的哥哥姐姐不听你的话,不来照顾你的母亲所造成的。其实别人不来照顾你的母亲只是一个事件,你要求别人必须像你一样来照顾你的母亲这是你的信念。你的信念有的是合理的,有的是不合理的,不同的信念会导致不同的情绪状态。如果你认识到自己现在的情绪是由一些不合理的信念所造成的,通过改变它,你就能控制自己的情绪。 求助者:真会这样么? 心理咨询师:你照顾母亲这件事,别人也可能遇到,但别人不一定像你现在这样子,你说这是怎么回事? 求助者:你是说我和他们不一样么?可我还没看出我要求他们照顾母亲有哪些不合理的地方。 心理咨询师:如果你把一枚硬币抛向天空,落回来时是怎样的? 求助者:当然有两种可能,一种字朝上,一种是徽朝上。 心理咨询师:当你提出要求时,是不是就像把硬币抛向天空一样? 求助者:我好像明白了,本来有两种可能的事,我就要求了一种? 心理咨询师:你对别人提出要求,要求他们必须听你的,这是一种绝对化的要求,一种不合理的信念,如果我们把别人的“要求”变成“希望”,当我们不希望的事发生时,最多是一种失望,不会过分的怨恨别人,自己也就不会生气了。 求助者:你讲的很对。 在本案例咨询过程中,心理咨询师所做的工作是( )。
- WISC-CR共有()项分测验。
- 对该求助者还可选用什么心理测验并说明理由?
- 在本案例中,儿子的主要情绪症状有()。
- 下列说法正确的包括( )。
- 根据本案例中求助者的情绪反应,咨询师最中性化的态度应该是表达( )。
- 单选:本案例中求助者最主要的心理问题是( )。
- 多选:求助者的求助动机不包括( )。

亿题库—让考试变得更简单
已有600万用户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