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观案例题
题干:一般资料:求助者,男性,76岁,退休干部。案例介绍:求助者年轻时曾到外国留学,成绩非常优秀,回国后担任技术干部,是非常出色的业务领导,获得了很多荣誉。退休后对自己的生活不满意,和老伴经常吵嘴,认为老伴总是不听自己的,干什么都不合自己的意。不喜欢儿孙们回来,对他们有些看不惯。求助者目前最大的烦恼是,总觉得事事不如自己的意,家里人都反对他,心里十分痛苦,前来寻求帮助。心理咨询师观察了解到的情况:求助者自尊心较强,在业务上取得了突出成绩,容不得失败,追求完美。下面是心理咨询师和求助者的一段咨询对话:心理咨询师:您能具体说说您生气的原因吗?求助者:我和老伴常为一些家庭琐事吵架。她干什么总不合我的意,我说她,她也不听,说我太较真。女儿烦我,说干脆送我到养老院去。唉!我都快成孤家寡人了。我也不愿意孩子们回来,闹腾的很,他们做的很多事我都看不惯。我对自己要求很严,上学时,我的成绩非常优秀,门门都要求自己得一百分。工作后也非常出色,我们的科研成果总是走在行业的前列。我对两个女儿要求也很严,学习必须好,工作也要出色。社区里的老人我也看不上,他们不如我。但自己也苦恼,很多方面都不如以前了。心理咨询师:噢,我明白了,您的老伴、儿女都不太听您的话,这样使您很生气,是这样吗?求助者:那当然是,如果他们听我的话,我怎么会生气?心理咨询师:按您所说,您说话别人就应该听。求助者:是的,我说的都对,他们当然应该听我的。心理咨询师:您坚持认为一个人讲话,另一个人就应该听从,对吗?求助者:对呀,他们必须听正确的。心理咨询师:因此,别人讲的正确,您肯定听,为您的健康劝您戒烟,您肯定听了,肯定戒烟了。求助者:对,……噢,不对,(沉默)好像不是,我女儿劝我戒烟,我也没戒。心理咨询师:您刚讲过一个人说的正确的话,另一个人应该听从,而您又讲了您女儿劝您戒烟,但您并没有戒,这似乎有些矛盾,请问您怎么解释?求助者:(沉默)可我说的是对的,他们应该听我的。心理咨询师:您女儿劝您戒烟,是对还是错?求助者:(沉默)心理咨询师:您想想,我们都有到餐馆吃饭的经历,您觉得回锅肉好吃,别人都要和您一样都吃回锅肉吗?是不是可以各取所需,允许别人吃别的菜?求助者:那倒是。心理咨询师:您对自己要求严格,别人也非要这样吗?求助者:是的。心理咨询师:实际上呢?求助者:(语塞)恰好不是这样,我说了他们不听。心理咨询师:怎么会您说了而他们不听?求助者:你的意思是我说了他们,他们也可以不听?心理咨询师:您说呢?求助者:难道他们真的可以不听?心理咨询师:请您想一下,拿来几个土豆,都可以有几种吃法?求助者:可以炒土豆丝,可以土豆烧牛肉,可以……我好像明白了,本来有多种可能的事,我就要求了一种。心理咨询师:您对别人提出要求,要求他们必须听您的,这是一种绝对化的要求,一种不合理的信念。如果您把对别人的“要求”变成了“希望”,当您不希望的事情发生时,最多是一种失望,自己也就不会生气了。求助者:你讲的很对。心理咨询师:明白了吗?说不说由您,听不听由他们,以后可别多管闲事,自找没趣了。
题目:多选:埃利斯合理情绪疗法可以帮助求助者达到( )。 - A 、自我关怀
- B 、自我指导
- C 、自我批评
- D 、自我接受

扫码下载亿题库
精准题库快速提分

【正确答案:A,B,D】
埃利斯等人认为合理情绪疗法可以帮助个体达到以下几个目标:一是自我关怀,二是自我指导,三是宽容,四是接受不确定性,五是变通性,六是参与,七是敢于尝试,八是自我接受。

- 1 【单选题】合理情绪疗法无法帮助求助者达到的目标是()。
- A 、自我关怀
- B 、自我指导
- C 、自我批评
- D 、自我接受
- 2 【多选题】埃利斯合理情绪疗法可以帮助求助者达到()。
- A 、自我关怀
- B 、自我指导
- C 、自我批评
- D 、自我接受
- 3 【多选题】艾利斯认为合理情绪疗法可以帮助个体达到的目标是()。
- A 、自我关怀
- B 、自我指导
- C 、自我批判
- D 、自我接受
- 4 【客观案例题】多选:按照埃利斯ABC理论,该求助者的C包括( )。
- A 、情绪低落
- B 、讨厌母亲
- C 、照顾母亲
- D 、体谅母亲
- 5 【客观案例题】单选:合理情绪疗法无法帮助求助者达到的目标是( )。
- A 、自我关怀
- B 、自我指导
- C 、自我批评
- D 、自我接受
- 6 【客观案例题】多选:合理情结疗法可以帮助求助者达到( )。
- A 、变通性
- B 、宽容
- C 、参与
- D 、自我接受
- 7 【客观案例题】多选:合理情绪疗法可以帮助个体达到的目标是( )。
- A 、自我关怀
- B 、自我指导
- C 、自我批判
- D 、自我接受
- 8 【客观案例题】多选:按照埃利斯ABC理论,求助者的C包括( )。
- A 、失眠
- B 、反复化验检查
- C 、烦躁
- D 、工作生活失去意义
- 9 【客观案例题】多选:按照埃利斯ABC理论,求助者的B包括( )。
- A 、婆婆不应该来儿子家住
- B 、丈夫应完全支持自己
- C 、婆婆的到来
- D 、丈夫不支持自己
- 10 【客观案例题】多选:按照埃利斯ABC理论,求助者心理问题的直接原因包括( )。
- A 、歪曲的认知
- B 、合理的想法
- C 、不合理信念
- D 、评价性观念
热门试题换一换
- 求助者自我陈述中出现的症状有()。
- 下面是某求助者的WAIS-RC的测验结果: 该求助者“积木”分测验成绩高于常模平均数( )个标准差。
- 赵某的心理健康水平属于()。
- 在HAMD评分过程中,依据观察进行评分的项目包括项目( )。
- 该求助者“曾对家人表示活着真是受罪,不如死了算了”,说明其()。
- 案例二(2004年12月二级真题) 王某,男性,33岁,已婚,硕士研究生,单身在外工作(夫妻分居)。 自我陈述:担心、紧张、烦躁不安、怀疑自己生病2年,自己就诊。2年前,由于工作应酬陪客人喝酒。可能是喝多的原因,我糊涂地与一个歌厅小姐发生了一次性关系,以后再未往来,也无其他类似经历,但我在很长一段时间都非常后悔,后悔自己那次糊涂,并担心会因此染上性病。半年前,我在报纸上看到有关艾滋病的报道后,更加担心,担心自己会不会因此染上艾滋病,而且越担心越觉得有可能,为此我整天想着这件事情,心烦意乱、紧张不安。经过多方了解有关艾滋病的知识,知道自己得艾滋病的可能性非常小,但我仍很害怕,很担心,搞得上班也不能全神贯注。后来曾经几次偷偷地去医院检查过,虽然结果都很正常,我还是紧张害怕,担心自己因为不能集中注意力影响工作,害怕工作失败。加上近一周来工作压力较大,应酬比较多,感到不能适应,情绪就越加不好,担心这个,担心那个,以致到后来我自己也不知自己在担心什么,烦躁不安的,晚上也睡不好,经常想着自己不好的一些事情。虽然如此,工作尚能胜任完成,生活也还没有乱套,只是心烦多想而已。了解资料:求助者既往无重大躯体疾病史,家族遗传史是阴性。求助者自小个性好强,脾气急躁,而且敏感多疑,比较在乎别人对自己的评价。一直以来从读书到就业都很顺利,工作也做得很不错。在家中排行老大,家里人都以他为骄傲。咨询过程中观察求助者服装整洁,仪表大方得体,讲话思路清晰,逻辑推理也正常。自认自己有心理问题,但解决不了。 心理测验:SCL-90检查结果: 阳性项目数:40;躯体化:1.3;强迫:1.4;人际关系:1.4;抑郁:1.8;焦虑:2.9;敌对性;1.2;恐怖:1.9;精神病性:1.4。 咨询过程:本案例在了解情况后进行了三次咨询,第一次与求助者讨论了目前所表现的主要症状及其产生的主要原因,站在理解的角度上予以心理疏导和解释,并指导一些放松的方法。通过分析求助者明白了产生其心理问题的根本原因是自己的认识和态度,自己一贯的思维方式,“过于相信自己的感觉,而忽视现实”。后两次与求助者一起讨论了如何调整自己的心态,使求助者明白了要想解决其问题首先从认识上调整自己,对自己担心的事情,要去详细了解其相关的知识,改变某些错误的观念,而对自己要有客观的评价,要面对现实,而不是任凭自己的猜想臆断;对自己的某些一贯的思维方式也要进行调整。通过咨询,求助者认为获益不小,咨询结束时自己觉得很轻松,对咨询结果感到满意。 求助者的症状主要表现为( )。
- 初诊接待时,应该正确把握的内容是()。
- CBCL一般通过对儿童的观察和了解,填写其最近()内的情况。
- 为确定咨询目标,应围绕()个问题来收集该求助者的资料。
- 咨询师在第一段谈话中使用了( )。
- 多选:本案例中求助者的症状包括( )。

亿题库—让考试变得更简单
已有600万用户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