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造师案例题 某建筑工程项目,经相关部门的批准采用了公开招标的方式确定了中标单位,并以《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签订了合同。 1.该工程合同条款中部分内容规定如下: (1)由于部分设计工作未及时完成,承包范围内待施工的工程虽然性质明确,但具体工程量不能准确确定,双方商定采用固定总价合同形式签订施工合同,以减少双方的风险。 (2)施工单位按建设单位驻地代表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组织施工,施工单位由此不承担因此引起的工期延误和费用增加的责任。 (3)建设单位确定工程水准点与坐标控制点,供施工单位参考使用。 (4)施工单位不能将工程转包,但允许分包,也允许分包单位将分包工程再次分包给其他施工单位。 2.在施工招标文件及投标文件中,规定建设单位供应设备现场保管费用另行协商确定,但在施工合同中,双方在专用条款中约定该费用包含在合同总价中。 该工程合同条款除合同价形式的约定外,有哪些条款存在不妥之处?请指出并说明理由。

扫码下载亿题库
精准题库快速提分

该合同条款存在不妥之处和具体理由如下:
(1)施工单位按照经建设单位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施工,并不免除后续施工过程中所产生的责任,只是不应承担由于非自身原因引起的工期延误和费用增加的责任。
(2)建设单位提供的测量基准仅供施工单位参考不妥。建设单位应保证基准(数据)的真实、准确性,作为施工单位施工的依据。
(3)分包单位不能将分包工程再次分包给其他施工单位。其违背了《招标投标法》和《建筑法》关于分包工程禁止再次分包的规定。

- 1 【建造师案例题】某建筑工程项目,经相关部门的批准采用了公开招标的方式确定了中标单位,并以《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签订了合同。 1.该工程合同条款中部分内容规定如下: (1)由于部分设计工作未及时完成,承包范围内待施工的工程虽然性质明确,但具体工程量不能准确确定,双方商定采用固定总价合同形式签订施工合同,以减少双方的风险。 (2)施工单位按建设单位驻地代表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组织施工,施工单位由此不承担因此引起的工期延误和费用增加的责任。 (3)建设单位确定工程水准点与坐标控制点,供施工单位参考使用。 (4)施工单位不能将工程转包,但允许分包,也允许分包单位将分包工程再次分包给其他施工单位。 2.在施工招标文件及投标文件中,规定建设单位供应设备现场保管费用另行协商确定,但在施工合同中,双方在专用条款中约定该费用包含在合同总价中。 该工程合同采用固定总价形式是否恰当?请说明理由。
- 2 【建造师案例题】 某建筑工程项目,经相关部门的批准采用了公开招标的方式确定了中标单位,并以《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签订了合同。 1.该工程合同条款中部分内容规定如下: (1)由于部分设计工作未及时完成,承包范围内待施工的工程虽然性质明确,但具体工程量不能准确确定,双方商定采用固定总价合同形式签订施工合同,以减少双方的风险。 (2)施工单位按建设单位驻地代表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组织施工,施工单位由此不承担因此引起的工期延误和费用增加的责任。 (3)建设单位确定工程水准点与坐标控制点,供施工单位参考使用。 (4)施工单位不能将工程转包,但允许分包,也允许分包单位将分包工程再次分包给其他施工单位。 2.在施工招标文件及投标文件中,规定建设单位供应设备现场保管费用另行协商确定,但在施工合同中,双方在专用条款中约定该费用包含在合同总价中。 关于建设单位供应设备现场保管费用如何确定?请说明理由。
- 3 【建造师案例题】某机场工程建设项目,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后,开始对本项目筹集资金和施工图设计,该项目资金由自筹资金和银行贷款两部分组成,自筹资金已经全部到位,银行贷款预计于2007年7月30日到位。2007年3月18日设计单位完成了初步设计图纸,12日进入施工图图纸设计阶段,预计5月8日完成施工图设计,该空军部队考虑到该项目要在年底前竣工。遂决定于3月19日进行施工招标,招标方式采用邀请招标方式,并于3月20日向与其合作过的施工单位中选择了两家发出了投标邀请书。招标人在招标过程中的不妥之处有哪些?说明理由。
- 4 【多选题】工程建设标准批准部门应当对工程项目执行强制性标准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的方式包括( )。
- A 、重点检查
- B 、旁站检查
- C 、抽查检查
- D 、特殊检查
- E 、专项检查
- 5 【建造师案例题】某建设单位经相关主管部门批准,组织某建设项目全过程总承包(即EPC模式)的公开招标工作。根据实际情况和建设单位要求,该工程计划工期为2年,考虑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决定该工程在基本方案确定后即开始招标,确定的招标程序如下: (1)成立该工程招标领导机构。 (2)委托招标代理机构代理招标。 (3)发出投标邀请书。 (4)对报名参加投标者进行资格预审,并将结果通知合格的申请投标者。 (5)向所有获得投标资格投标者发售招标文件。 (6)召开投标预备会。 (7)招标文件的澄清与修改。 (8)建立评标组织,制定标底和评标、定标办法。 (9)召开开标会议,审查投标书。 (10)组织评标。 (11)与合格的投标者进行质疑澄清。 (12)决定中标单位。 (13)发出中标通知书。 (14)建设单位与中标单位签订承发包合同。 问题: 1.指出上述招标程序中的不妥和不完善之处。 2.该工程共有7家投标人投标,在开标过程中,出现如下情况: (1)其中1家投标人的投标书没有按照招标文件的要求进行密封和加盖企业法人印章,经招标监督机构认定,该投标作为无效投标处理。 (2)其中1家投标人提供的企业法定代表人委托书是复印件,经招标监督机构认定,该投标作为无效投标处理。 (3)开标人发现剩余的5家投标人中,有1家的投标报价与标底价格相差较大,经现场商议,也作为无效投标处理。指明以上处理是否正确,并说明原因。 3.在确定中标人前,招标人与投标人进行承包价格谈判,是否合法?发生了上述情况应如何处理? 4.在什么条件下,可以否决第1中标候选人中标?
- 6 【单选题】工程建设标准批准部门应当对工程项目执行强制性标准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监督检查可以采取的方式不包括 ()
- A 、重点检查
- B 、抽查
- C 、平行检查
- D 、专项检查
- 7 【单选题】工程建设标准批准部门应当对工程项目执行强制性标准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监督检查可以采取的方式不包括 ()
- A 、重点检查
- B 、抽查
- C 、平行检查
- D 、专项检查
- 8 【多选题】工程建设标准批准部门应当对工程项目执行强制性标准进行监督检查,监督检查的方式包括()。
- A 、重点检查
- B 、抽查
- C 、专项检查
- D 、书面审查
- E 、现场检查
- 9 【多选题】工程建设标准批准部门应当对工程项目执行强制性标准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监督检查的主要方式有()。
- A 、复查
- B 、重点检查
- C 、抽查
- D 、巡查
- E 、专项检查
- 10 【多选题】工程建设标准批准部门应当定期对实施强制性标准的监督进行检查,对监督不力的单位和个人,给予通报批评,建议有关部门处理。其检查的对象有()。
- A 、建设项目规划审查机关
- B 、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单位
- C 、建筑安全监督管理机构
- D 、工程质量监督机构
- E 、建设项目勘察单位
热门试题换一换
- 下列关于沉入桩施工的说法,错误的是( )。
- 关于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的概念,描述正确的是()
- 关于电缆线路敷设的基本要求,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期度汛前,应由()提出工程度汛标准、工程形象面貌及度汛要求。
- 中央补助和一般地方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由()负责审批开工权限。
- 工程量清单计价的工程编制竣工结算时,暂估价中的材料单价应按( )。
- 对产品进行价值分析,就是使产品每个构配件的价值系数尽可能趋近于1。为此,确定的改进对象包括( )。
- 根据《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GF-2013-0201),承包人应在首次收到发包人要求更换项目经理的书面通知后( )天内向发包人提出书面改进报告。

亿题库—让考试变得更简单
已有600万用户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