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师
报考指南考试报名准考证打印成绩查询考试题库

重置密码成功

请谨慎保管和记忆你的密码,以免泄露和丢失

注册成功

请谨慎保管和记忆你的密码,以免泄露和丢失

首页心理咨询师考试题库正文
  • 简答题
    题干:案例一一般资料:求助者,男,22岁,高中学历,未婚,公司职员。求助者主述:近一年来,求助者感觉心烦意乱,什么也做不了,腹部有时疼痛,但又说不上具体是哪里,最近头疼越来越厉害了,感觉像要炸开了一样。总认为自己有罪,经常说:“我活不了几天了,我有罪。”听到火车鸣响就害怕,见到鸡鸣狗叫也恐慌,见到公安人员就称“我有罪”,回家后就问家人:“公安局的人和你们谈过话吗?为什么我想的事别人都知道?”不时侧耳倾听“地球的隆隆响声”,看见小汽车就恐惧地问他人:“那是不是来逮捕我的?”心理咨询师观察和了解到的情况:求助者的衣着不是很整洁,头发比较凌乱,紧张不安,言行怪异,举止慌张,不时东张西望。求助者的母亲反映,求助者自小沉默寡言,交往少,脾气暴躁,与父亲关系极好,1年前因父亲病故和失恋,开始失眠、呆滞、郁郁不乐。求助者记忆智能无障碍,只是孤独离群;生活懒散,时而恐惧、激越,时而自语自笑、凝神倾听。一次,突然对电风扇下跪,说听到电风扇里有一男声责骂他是“叛徒和内奸”。认为自己脑子想的事被别人知道了,“监视器就是邻居家的录音机和自己的手表”。问求助者为什么时哭时笑,求助者回答:“我脑子被一死者控制,我哭笑不受自己支配。”求助者现在已经不能上班了,整天呆在家里。经常发呆,做事丢三落四,很少与人交流。原来母子的关系很好,现在当母亲身体不舒服时,关系和体贴很少。曾经出现过一次外跑,三天后回家,问其三天去哪了,求助者无法回答。目前未出现打人毁物。劝其来心理咨询,说自己心理没病,干吗去看心理咨询,这次是来检查身体,检查显示各项生理指标正常,无脑器质性病变。骗他说是来看看脑子是不是被别人控制,才勉强前来。
    题目:根据以上案例内容,回答以下问题。 试述判断正常与异常的心理活动的三项原则。

扫码下载亿题库

精准题库快速提分

参考答案

判断正常与异常的心理活动的三项原则如下:

(1)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统一性原则

①因为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所以任何正常心理活动和行为,在形式和内容上必须与客观环境保持一致性。如果一个人坚信他看到或听到了什么,而客观世界中,当时并不存在引起他这种感觉的刺激物,那么就可以认定,他的精神活动不正常了,他产生了幻觉。

②如果一个人的思维内容脱离现实,或思维逻辑背离客观事物的规定性,并且坚信不移.那么就可以认定,他的精神活动不正常了,他产生了妄想。这些都是观察和评价人的精神与行为的关键,称为同一性(或统一性)标准。人的精神或行为只要与外界环境失去同一性,必然不能被人理解。

③在精神病学临床上,常把有无“自知力”作为判断精神障碍的指标,其实这一标准已涵盖在以上标准之中。“无自知力”或“自知力不完整”,是一种患者对自身状态的错误反映或成为自我认知统一性的丧失。

(2)精神活动的内在协调一致性原则

人类的精神活动虽然可以被分为知、情、意等部分,但它自身确实是一个完整的统一体,各种心理过程之间具有协调一致的关系,这种协调一致性保证人在反映客观世界过程中的高度准确和有效。比如一个人用低沉的语调,向别人述说令人愉快的事,或是对痛苦的事做出快乐的反应,就可以说他的心理过程失去了协调一致性,转为异常状态。

(3)个性的相对稳定性原则

在长期的生活道路上,每个人都会形成自己独特的人格心理特征。这种人格心理特征一旦形成,便有相对的稳定性;在没有重大外界变革的情况下,一般是不易改变的。如果在没有明显外部原因的情况下,一个人的个性相对稳定性出现问题,那么就要怀疑这个人的心理活动出现了异常。即人格的相对稳定性也是区分心理活动正常与异常的标准之一。

您可能感兴趣的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