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答题
题干:案例五一般资料:张某,男,47岁,大学毕业,中学教师,未婚。求助者主述:患者思考困难、疲劳、失眠,症状时轻时重近二十年之久。求助者自述:自幼单纯、善良、心细,严于克己,勇于负责,乐于助人。大学毕业后在某中学任教,一腔心血均倾注于教育事业,但因家庭出身有“问题”,总受冷遇。婚姻问题因此迟迟未能解决。文革中被批斗打骂,受尽侮辱,曾有过轻生的念头。终因患者没有“重大”问题,被从宽发落,调到一所偏僻的乡村中学。此后患者忍气吞声,任劳任怨。白天辛辛苦苦,小小心心,夜里担惊受怕,辗转难眠,担心飞来横祸。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易集中,脑子不太清晰,读书撰文均不能持久。后因落实政策调回某市中学,并委以教研室主任之职。虽踌躇满志,却力不从心。看到反映文革时期的伤痕文学,每每不禁泪下,很难自制。脑子里思绪如云,剪不断,理还乱。有时紧张、着急,常叹自己报国无门,但又不甘拜下风,自恃天生我才必有用。一遇到人际纠纷或工作紧张,脑内就左思右想,杂乱无章,而且不由自主,想不想也不行,难以入睡,甚至彻夜不眠。白天则精力疲乏,哈欠不断,昏昏欲睡。自诉“一拿起书就想睡,一上床就清醒起来”。又诉全身无力,一动就想停,一停就想坐,一坐就想躺,躺下来又睡不着,很是难受。咨询师观察了解的情况:求助者顶部脱发较多,爱直抒己见,爱打抱不平,同事反映其方法简单,易激动,易发怒;常常满腹牢骚,仿佛带有一种弥散性的敌意,瞧什么人都不顺眼,遇什么事都不顺心。
题目:根据案例描述回答下列问题:如何确定本案例的咨询目标?

扫码下载亿题库
精准题库快速提分

确定咨询目标的步骤如下:
(1)首先应全面掌握求助者的有关资料,列出求助者的全部问题,明确求助者想要解决问题的来龙去脉,求助者的真实想法及其深层原因,判断求助者心理问题的类型和严重程度。选择优先解决的问题。
(2)找出求助者的主要问题,就是求助者最关心、最困扰、最需要解决的问题。有时求助者急于解决的问题不只一个,目标的确立就要分轻重缓急。一种是先解决主要的,再解决次要的,首先解决的问题,需要求助者与咨询师的共同参与、共同配合。
(3)本案例的近期咨询目标主要有:
①改变该求助者认为自己报国无门、力不从心的错误认知评价。
②改善该求助者注意力状况。
③改变该求助者精神紧张的情绪。
④改变该求助者的社会交往状况。
⑤改变该求助者的睡眠状况。在达到上述具体目标的基础上,最终达到促进该求助者心理的健康和发展,达到人格完善的终极目标。

- 1 【简答题】根据案例描述回答下列问题: 对该求助者的个人成长资料进行整理。
- 2 【简答题】根据案例描述回答下列问题: 对该求助者目前的身心和社会功能状态进行整理。
- 3 【简答题】 根据案例描述回答下列问题: 该求助者的主要症状是什么?
- 4 【简答题】根据案例描述回答下列问题:本案例最可能的诊断是什么?诊断的依据是什么?
- 5 【简答题】 根据案例描述回答下列问题: 心理咨询过程中,使用面质技术的目的是什么?
- 6 【简答题】 根据案例描述回答下列问题: 该求助者的主要症状是什么?
- 7 【简答题】根据案例描述回答下列问题:对该案例应该选择何种量表进行检查?
- 8 【简答题】根据案例描述回答下列问题:在本案例中,对确定的咨询目标的有效性如何进行评价?
- 9 【简答题】根据案例描述回答下列问题:该求助者出现上述问题的原因是什么?
- 10 【简答题】 根据案例描述回答下列问题: 与该求助者进行摄入性谈话时,怎样选择切入点?
热门试题换一换
- 咨询目标应该具备的特征包括()。
- 与该求助者商定咨询方案时,内容应包括()。
- 一般资料:一对夫妇,均是机关公务员,儿子15岁,初中三年级学生,为儿子前来咨询。 案例介绍:儿子从小比较听话,遵守纪律,聪明,平时学习成绩优秀。但上初三后迷上网络游戏,经常偷偷到网吧玩游戏。孩子也明明知道面临中考,应该好好学习,曾多次发誓要坚决改掉玩游戏的坏毛病,但仍抵制不住游戏的诱惑。为此情绪低落,烦躁不安,经常发脾气,晚上多梦,看不进去书,自称记不住,学习成绩明显下降。夫妇二人对此非常着急,采用了各种手段,都没有使孩子改掉玩游戏的坏毛病。现在感到力不从心,疲惫不堪,常常失眠,晚上睡不着觉时总在讨论如何教育孩子,没有心思做其他事。听从他人建议,夫妇二人从单位请假来向咨询师求助,解决儿子的问题。 心理咨询师观察了解到的情况:该夫妇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都有所成就,是单位的顶梁柱。对儿子期望很高,要求很严。他们与孩子的老师有很好的沟通,希望能共同把孩子培养成才。 对于此次咨询,较适宜的心理治疗方法是( )。
- 我还常常用丝巾勒自己的脖子,直到快窒息,还用矿泉水瓶砸自己的脸,我太烦了,公路上的各种车还老跟着我,他们干嘛老跟着我! 王某的特点包括()。
- 关于CBCL的评分标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该求助者的临床表现可能包括()。
- 如果对求助者采用阳性强化法,其基本原理是( )。
- 根据ABC理论,该求助者的不合理信念的特征包括( )。
- 多选:在本案例中,如果测量结果与临床观察、会谈法的结论不一致时,心理咨询师应( )。

亿题库—让考试变得更简单
已有600万用户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