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单选题
题干:一般资料:求助者,女性,39岁,已婚,本科文化程度,某银行职员。案例介绍:求助者有一子,15岁,某重点中学学生,中考前期因遭遇车祸做过手术,术后恢复良好,但耽误了中考,只能休学一年再考。求助者担心孩子的身体,更担心休学对孩子造成不利影响,为此很紧张。经常说:“孩子要是因休学影响了学习可怎么办啊!”晚上难以入睡,经常做很着急的梦,半年多来时常没有胃口,吃什么都不香。曾到医院检查,没有发现明显器质性疾病。近来总是忧心忡忡的,担心儿子的学业,担心自己的工作,为房价上涨发愁,一天到晚提心吊胆的,害怕再发生什么可怕的事。受这种情绪困扰,感觉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时常心慌、气短、出汗,身心疲惫:求助者近来经常请病假,把能推掉的应酬都推掉了。有时也明明知道没有什么可担心害怕的,可就是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求助者为此内心十分痛苦,主动前来寻求帮助。心理咨询师观察了解到的情况:求助者性格外向,工作勤奋努力,人际关系良好,对自己要求很严格,自尊心较强。
题目:在本案例中,构建焦虑等级时,正确的做法是( )。 - A 、级差尽量大
- B 、级差尽量一致
- C 、级差尽量小
- D 、避免级差一致

扫码下载亿题库
精准题库快速提分

【正确答案:B】
正确的焦虑等级建构应当做到各等级之间级差要均匀,是一个循序渐进的系列层次。每一级刺激引起的焦虑,应小到能被全身松弛所拮抗的程度,这是系统脱敏治疗成败的关键之一。

- 1 【单选题】建构焦虑等级表是( )。
- A 、对引发求助者特定焦虑的刺激因素归纳整理
- B 、对焦虑水平进行评估
- C 、对焦虑情境进行确定
- D 、对焦虑症进行诊断
- 2 【多选题】对焦虑等级之间的级差,理解正确的是()。
- A 、跨度尽量小
- B 、避免等级一致
- C 、跨度尽量大
- D 、等级尽量一致
- 3 【单选题】建构理想的焦虑等级,应当注意做到的是()
- A 、每一级焦虑,应小到能被全身松弛所拮抗的程度
- B 、各焦虑等级之间级差尽量均匀
- C 、焦虑等级的设定主要取决于求助者本人
- D 、以上三点
- 4 【单选题】建构焦虑等级时,应当避免的是()。
- A 、求助者说出引起焦虑的事件或情境
- B 、将引起焦虑的事件或情境排序
- C 、给引起焦虑的事件或情境打分
- D 、咨询师给事件或情境指定焦虑分数
- 5 【单选题】建构焦虑等级时,应当避免的是()。
- A 、求助者说出引起焦虑的事件或情境
- B 、求助者将引起焦虑的事件或情境排序
- C 、求助者给引起焦虑的事件或情境打分
- D 、咨询师给事件或情境指定焦虑分数
- 6 【单选题】建构理想的焦虑等级,应当注意做到的是()。
- A 、每一级焦虑,应小到能被全身松弛所拮抗的程度
- B 、各焦虑等级之间的级差尽量地均匀
- C 、焦虑等级的设定主要取决于求助者本人
- D 、以上三点
- 7 【多选题】建构焦虑等级的方法包括()。
- A 、求助者说出引起焦虑的事件或情境
- B 、求助者将引起焦虑的事件或情境排序
- C 、求助者按照引起焦虑的程度,从大到小地给事件或情境排序
- D 、求助者本人给引起焦虑的事件或情境打分
- 8 【单选题】对焦虑等级之间的级差,理解正确的是( )。
- A 、跨度尽量小
- B 、避免等级一致
- C 、跨度尽量大
- D 、级差尽量一致
- 9 【单选题】在构建的焦虑等级中,对级差理解正确的是( )。
- A 、跨度尽量小
- B 、避免等级一致
- C 、跨度尽量大
- D 、等级尽量一致
- 10 【单选题】在构建焦虑等级时,对级差理解正确的是( )。
- A 、避免级差一致
- B 、级差尽量小
- C 、级差尽量一致
- D 、级差尽量大
热门试题换一换
- 在本次初诊接待中,涉及的谈话内容应包括()。
- 引发求助者心理问题的主要事件包括()。
- 韦氏儿童智力量表最早是由( )教授于1949年编制出版。
- 案例五 一般资料:求助者,女性,32岁,某单位职工。 案例介绍:求助者春节前到商场购物,人多拥挤,燥热,觉得透不过气来,胸闷、心慌,突然感到“自己快不行了”,有一种快要死了的感觉,因此非常紧张、害怕,手脚发麻、浑身颤抖。迅速离开商场,乘出租车到医院看急诊,经检查未发现明显病变。正月十五参加一个晚会,又有类似症状发生,经治疗后缓解。春节后求助者专门住院检查,未查出器质性病变。从此症状经常发作,多时每周2~3次,少时每月4~5次,时间持续十分钟,时间地点场合均无规律可循,也无明显发作征兆,能自行缓解,曾多次到医院就诊,服过安定类药物,仍时有发作。发作时头脑清楚,客观环境并无相应可怕的事物和情境,不发作时生活、工作均正常。目前害怕一个人待在家里,怕自己死去了别人不知道,外出也需要亲人陪同。求助者曾对家人表示这样活着真是活受罪,不如死了算了。 心理咨询师观察了解到的情况:求助者9岁时曾经被自行车撞过,当时非常害怕,以后就把这件事忘了。24岁时,其母因突发心脏病去世,求助者异常痛苦。求助者性格较内向,做事认真细致,人际关系良好,夫妻恩爱,有一女儿上小学,家庭经济状况一般。 对该求助者可选用的量表是( )。
- 案例八 一般资料:李某,男性,21岁,大学三年级学生。 案例介绍:李某在学校里人际关系紧张,不善与人交流.却对别人求全责备,觉得同学衣服或鞋子脏了,必定反复提醒其换洗,不厌其烦。八个月前,李某和同学就学校附近新建成的高楼层数打赌,同学们都说是二十四层,但他坚信是二十五层。从那以后,每天课余时间他都绕道到楼下反复数,每次数十遍,数不对或记不清都要重新数起,从不间断,明知没有必要,也觉得无聊和厌烦,但始终控制不了自己,非常痛苦。同学发现后也不知怎么办,都远远地躲着他。三个月前排练校庆节目,李某甚感疲劳,出现失眠,突然明显话多,滔滔不绝,但同学反映他说话前言不搭后语。李某对同学说看见别人身边有鬼,好心提醒同学,同学还不相信;上课时突然拍桌子扔书,说“老师讲红外线和紫外线可用来打飞机,我手下有开飞机的玉皇大帝,所以我发火”;吃猪头肉时将肉往外扔,他说:“看到猪头肉就想到别人骂我牛头马面,心里不高兴。” 心理咨询师观察了解到的情况:学校要求李某休学,由父母带来就诊。李某从小自我要求严格,非常在意家里物品的摆放,位置不对或不在原来的地方,一定要改过来;出门前总是反复检查衣柜里的衣服是否按“规定顺序”摆放,鞋架上的鞋子是否摆放整齐;吃饭前看到餐具上有可疑水渍,必定重新清洗,觉得一尘不染了才罢手。李某进门后又退回去,之后又进来,进来后又退回去,反复五六次之后才坐下来,谨慎地四下张望,若有所思。 李某的行为不包括( )。
- 该求助者的社会功能受损的表现是()。
- 系统脱敏法的基本步骤是()。
- 多选:在本案例咨询过程中,心理咨询师所做的工作包括( )。
- 单选:求助者产生负性情绪的最主要原因是( )。

亿题库—让考试变得更简单
已有600万用户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