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单选题境外所得采用我国税法规定的简易办法计算抵免额的,则( )。
- A 、按照12.5%计算抵免
- B 、按照25%的法定税率计算抵免
- C 、按照10%预提税率计算抵免
- D 、不适用饶让抵免

扫码下载亿题库
精准题库快速提分

【正确答案:D】
境外所得采用我国税法规定的简易办法计算抵免额的,不适用饶让抵免。

- 1 【单选题】根据个人所得税法规定,在中国境内两处或两处以上取得的工资、薪金所得,其申报纳税地点的选择是()。
- A 、收入来源地
- B 、税务局指定地点
- C 、纳税人户籍所在地
- D 、纳税人选择并固定在其中一地税务机关
- 2 【综合题(主观)】赵某来源于境外的所得在我国应补缴的个人所得税。
- 3 【单选题】境外所得采用我国税法规定的简易办法计算抵免额的,则( )。
- A 、按照12.5%计算抵免
- B 、按照25%的法定税率计算抵免
- C 、按照10%预提税率计算抵免
- D 、不适用饶让抵免
- 4 【综合题(主观)】王某境外所得在我国应补个人所得税。
- 5 【综合题(主观)】李某来源于境外的所得在我国应补缴的个人所得税;
- 6 【计算分析题】赵某来源于境外的所得在我国应补缴的个人所得税。
- 7 【单选题】境外所得采用我国税法规定的简易办法计算抵免额的,则()。
- A 、按照12.5%计算抵免
- B 、按照25%的法定税率计算抵免
- C 、按照10%预提税率计算抵免
- D 、不适用饶让抵免
- 8 【单选题】我国对个人所得税纳税义务人的确定,采用的是( )。
- A 、属人主义原则
- B 、属地主义原则
- C 、折衷原则
- D 、属地兼属人原则
- 9 【单选题】以下属于我国个人所得税法中规定的专项扣除的项目是( )。
- A 、基本养老保险
- B 、子女教育支出
- C 、企业年金
- D 、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
- 10 【多选题】以下属于我国个人所得税法中规定的专项扣除的项目有( )。
- A 、基本医疗保险
- B 、住房公积金
- C 、大病医疗支出
- D 、继续教育支出
热门试题换一换
- 甲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甲公司)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所得税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按年确认暂时性差异的所得税影响金额,且发生的暂时性差异预计在未来期间内能够转回。按实现净利润的10%提取法定盈余公积。2010年度甲公司实现会计利润9 000万元。甲公司2010年度的所得税汇算清缴工作于2011年4月25日完成。2011年3月,中天会计师事务所对甲公司2010年度财务报表进行审计时,注册会计师张某注意到甲公司2010年以下交易或事项的会计处理。 (1)出于2009年度C产品实际未发生修理费用的考虑,2010年初,公司董事会决定自2010年起降低C产品预提产品质量保证费用的比例,将可能发生较大质量问题的保修费用预提比例改为按销售额的8%~9%;将可能发生较小质量问题的保修费用预提比例改为按销售额的2%~3%,同时追溯调整2009年度已预提的产品质量保证费用。C产品是2009年度甲公司新研制的产品,甲公司对售出的C产品提供一年的保修期,售出后的一年内若存在质量问题,甲公司负责免费修理(含更换零部件)。2009年度甲公司销售C产品实现销售收入5 000万元。2009年度甲公司根据C产品的质量测定,预计已售出的产品中有85%不会发生质量问题,有10%将会发生较小的质量问题,另有5%将会发生较大的质量问题。如果发生较大的质量问题,其发生的保修费用将为销售额的10%~12%;如果发生较小的质量问题,其发生的保修费用将为销售额的4%~5%。 (2)2009年年初,甲公司投资ABC公司,拥有ABC公司15%的股份,准备长期持有。除另一家W公司也持有ABC公司15%的股份外,ABC公司其他的股份相对分散。投资取得后,甲公司与W公司签订委托代管协议,由甲公司代理w公司行使其股东权利,W公司每年从ABC公司取得相应份额的股利。2009、2010年度,ABC公司均实现净利润680万元。2009、2010年度ABC公司分别从其实现的净利润中分派现金股利100万元和180万元,并已实际发放。ABC公司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对于此项投资,甲公司在ABC公司这两年宣告股利时,均按15%的投资比例确认了投资收益,未调整投资成本。 (3)2010年7月23日,甲公司接受X公司委托开发一套系统软件,合同总价款为2 000万元。合同约定:在项目开发过程中,甲公司应严格按照X公司所提出的技术要求进行项目开发,如甲公司不能按照X公司的规定或要求开发软件,由此造成的损失和责任均由甲公司承担。同时还约定,该开发项目应于2011年3月1日前开发完成;甲公司如不能按期完成开发任务,应每日按合同总价款0.2%向X公司支付违约金。软件开发完成后,由X公司派专人及时进行测试和验收。协议签订后至2010年12月31日,X公司应向甲公司支付合同总价款的65%;余款于甲公司完成项目开发并由X公司验收合格后7个工作日内付清。如果X公司不能按期付款,每日加付合同总价款0.4%的违约金。2010年8月10日,甲公司为上述项目开发又与X公司签订了设备的购买协议。根据该协议,甲公司向X公司购买用于上述项目开发的设备,总价款为500万元。2010年9月10日,甲公司收到X公司运来的上述设备,并于2010年12月25日向X公司支付上述设备款500万元。假定该设备只能用于上述项目开发,且无净残值。至2010年12月31日,甲公司收到X公司支付合同总价款的65%。经X公司软件技术人员测量,该项目开发已完成70%。本年除支付购买设备价款以外,甲公司另发生该项目的其他开发费用500万元。预计完成项目开发需发生的总成本为1 400万元。甲公司已于2010年年末将该合同的总价款2 000万元确认为2010年度的劳务收入,并将购买设备的成本500万元以及其他的开发费用500万元全部结转为劳务成本。对相关的应收账款未计提坏账准备。假定税法确认收入、成本的时间与会计一致。 (4)2009年年末,甲公司在对一项管理用固定资产计提减值准备时,多计提了固定资产减值准备42万元。至2009年末,该固定资产尚可使用7年。假定除固定资产减值因素外,该项固定资产会计与税法不存在其他差异。 (5)2007年7月,甲公司为其长期供货商提供一项银行贷款担保,被担保贷款本金为900万元,期限3年,年利率4%。根据合同,甲公司为该供货商取得的贷款本金及利息承担全额担保责任;此外,如甲公司代供货商偿付款项,则甲公司可向供货商全额追偿。因该供货商经营情况不佳,资金周转困难,无法按期偿付到期贷款本息。银行于2010年10月6日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供货商及甲公司赔付到期债务。2010年12月31日,该案件尚在审理过程中,甲公司预计很可能代供货商偿还的贷款本息金额为800万元。鉴于甲公司代供货商偿付的款项按合同规定可以向供货商追偿,甲公司在其2010年12月31日的资产负债表中确认了一项800万元的预计负债,同时确认了一项800万元的应收款项。假定该担保损失实际发生时,税法上也不允许扣除。 (6)2011年2月3日,甲公司收到退回产品一批。该产品系2010年11月销售给丙公司,销售价格为400万,成本为250万,价款已收到。丙公司使用该产品时发现存在严重的质量问题。根据合同的条款,丙公司将所购产品退回甲公司。甲公司收到税务部门开具的退货证明,但退回产品的价款尚未支付。在收到退回的产品时,甲公司冲减了2011年2月份的销售收入、销售成本及相关的增值税销项税额。 此外,在2011年初至2011年3月31日期间,甲公司还发生以下交易或事项。 (1)甲公司2010年12月销售给丁公司一批产品。该批产品的销售价格为300万元,销售成本为180万。产品已经发出,并已开出增值税专用发票,货款尚未收到。丁公司收到该产品后,经验收发现商品外观存在质量问题,遂与甲公司交涉,至2010年年末尚无结果。至2011年2月5日甲公司同意丁公司提出的按售价8%给予折让要求。当日,收到丁公司交来的税务机关开具的索取折让证明单,并开具红字增值税专用发票。 (2)3月2日,甲公司接到法院的一审判决,甲公司和B公司败诉,甲公司需为B公司偿还借款本息的60%。此项诉讼是因甲公司替B公司提供5 000万元的银行借款担保而引起的。B公司于2007年5月向银行借入该项借款,于2010年5月到期,到期日应偿还的本息金额为5 200万元。甲公司为B公司此项银行借款的本息提供60%的担保。B公司由于与该银行的另一项贷款纠纷未得到解决,因此未偿还本项到期债务,债权银行于2010年7月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B公司及为其提供担保的甲公司偿还借款本息,同时要求支付罚息150万元(因甲公司偿债能力较强,银行要求甲公司在承担债务本息60%之外,全额承担罚息)。至2010年12月31日,法院尚未作出判决,当时甲公司预计承担此项债务的可能性为50%,甲公司未确认预计负债。对法院的判决,B公司和甲公司均表示不服,于2011年3月10日上诉至二审法院。至2010年财务会计报告批准报出前,二审法院尚未作出终审判决。甲公司律师预计替B公司偿还债务及支付罚息的可能性为60%,预计替B公司偿还借款本息能收回的可能性为80%。(按税法规定,在担保损失实际发生时,税法上也不允许扣除)(3)3月22日,甲公司撤回法律诉讼。该项诉讼是因甲公司与乙公司签订一项购货合同引起的。合同中规定乙公司应在2010年12月份供应给甲公司一批原料。由于乙公司未履行合同,使甲公司蒙受经济损失。甲公司已于2011年1月20日通过法律程序要求乙公司赔偿经济损失50万元。根据甲公司法律顾问的经验估计,公司胜诉的可能性为80%。经反复协商,最后乙公司同意赔付20万元,并立即支付,甲公司已收到赔偿款并撤回诉讼。 假定: (1)甲公司2010年度财务报表于2011年4月10日对外公布; (2)除上述交易或事项外,甲公司不存在其他纳税调整事项; (3)不考虑除所得税、增值税以外的其他相关税费; (4)各项交易或事项均具有重大影响; (5)甲公司在所得税汇算清缴前未确认2010年度发生或转回的暂时性差异的所得税影响; (6)不考虑2010年度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的结转,涉及2009年以前年度损益调整应逐笔调整留存收益。 要求: (1)针对注册会计师张某在审计时发现的事项,逐项判断甲公司会计处理是否正确,并简要说明存在的问题及理由。对于不正确的会计处理,编制相应的调整分录。 (2)说明2011年初至2011年3月31日期间发生的交易或事项中,哪些是调整事项?哪些是非调整事项?同时针对调整事项编制相应的调整分录。 (3)计算确定2010年度甲公司的应交所得税、递延所得税发生额及所得税费用。 (4)计算上述调整事项对2010年度利润表中利润总额的影响金额。
- 2010年6月,A研究所研制成功一种“近视眼治疗仪”,经试验效果良好。同年8月,在我国政府举办的“科学仪器国际展览会”上,作为一项重要的科研成果,A研究所在展览会上展示了“近视眼治疗仪”。同年10月,A研究所向专利行政管理部门申请了实用新型专利。2011年2月,专利行政管理部门授予“近视眼治疗仪”专利权。此后,A研究所积极寻找合作厂商,准备开始生产该产品。2011年3月,A研究所发现市场上出售的“近视眼治疗仪”与自己的专利相同,经调查得知,这批“近视眼治疗仪”的制造商是B公司。B公司是根据2010年8月的“科学仪器国际展览会”上取得的技术资料仿造了该产品,现已售出2000台,销售额为200万元,获利40万元。于是,A研究所向法院起诉要求B公司停止侵权行为,并要求B公司赔偿损失。B公司认为,A研究所的“近视眼治疗仪”在申请专利前就已通过展览会为公众所知,已丧失新颖性,要求专利行政管理部门宣告该专利权无效。要求:根据以上事实并结合法律规定,回答下列问题:(1)B公司的行为是否构成侵权?说明理由。(2)B公司申请专利行政部门宣告A研究所的专利权无效的理由能否成立?说明理由。(3)如果认定B公司侵权行为成立,应如何确定其赔偿额?说明理由。(4)B公司若想合法生产该产品,应办理哪些手续?说明理由。
- 某企业生产甲、乙两种产品,运用品种法计算产品成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均为甲、乙产品共同耗用,直接材料分产品领用。直接材料在生产开工时一次投入。有关资料如下: (1)甲产品期初在产品成本为3735元,其中,直接材料1740元,直接人工及辅助车间转入的生产成本840元,制造费用1155元。(2)本期费用资料:本期发出材料13200元,其中,产品生产领用9000元,企业行政管理部门领用4200元。本期应付工资9850元,其中,生产人员工资5460元,行政管理部门人员工资2630元,生产部门管理人员工资1760元。本期生产部门使用的固定资产应提折旧费13150元,企业行政管理部门使用的固定资产折旧费5000元。生产管理部门用现金支付的其他支出944.6元。(3)消耗记录:甲产品消耗工时770小时,乙产品消耗工时630小时。甲产品消耗材料2600公斤,乙产品消耗材料1000公斤。(4)产量资料:甲产品生产由三个工序完成,本期产成品600件,期末在产品200件。期末在产品在第一、第二、第三工序的数量分别为60件、40件和100件。三个工序的单位产品定额工时分别为3小时、2小时和5小时。(5)该企业设有供电、机修两个辅助生产车间,本期归集的费用和提供的劳务数量等资料见下表:要求: (1)采用交互分配法分配辅助生产车间的成本费用,并写出相应的会计分录; (2)按消耗量比例在甲、乙产品之间分配资料(2)的费用以及第(1)问产生的制造费用; (3)按约当产量比例法计算甲产品完工成本、单位成本、期末在产品成本; (4)假设乙产品完工产品成本为11000元,编制该企业完工产品入库的会计分录。
- 说明以投资报酬率和剩余收益作为投资中心业绩评价指标的优缺点。
- 下列有关作业成本法的表述正确的有( )。
- 王某转让境外上市公司股票应纳个人所得税;
- 对管理信息系统(狭义)在组织信息系统中的角色表述正确的有( )。
- 丙是否有权要求A公司清偿未到期债务?并说明理由。
- 下列有关职业怀疑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亿题库—让考试变得更简单
已有600万用户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