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答题
题干:一般资料:张某,男,16岁,某重点中学高中一年级学生,学习成绩优秀,家庭条件良好,身体健康,无重大躯体疾病史。从小性格内向,不善与人交流,学习认真刻苦,家教严格,父亲常年在外工作,与母亲生活。无家族精神病史。求助者主诉:两个月以来不愿上学,没有学习兴趣,晚上睡不着觉。求助者自述:半年前,在学校游泳馆游泳时,看到学校游泳队的女队员正在训练,发现其中一名女队员长相漂亮,而且很有气质。所以萌发了与她交往的想法,后来每天都在游泳馆门前等待这位女队员,想等待机会与其相识。有一次在校园遇到这位女队员,开始与她攀谈,后来两人放学后一路回家,二人彼此逐渐熟悉。三个月前,向这位女同学表达自己的情感,希望与其建立恋爱关系,遭到拒绝。女方称现在年龄还小,而且还处于在学生阶段,根本不能谈恋爱。并且要求以后减少见面的次数。很受打击,上课开始走神,不完成作业。一次班主任见到张某与这个女同学在学校吵架,后来找到自己谈话并请来家长询问情况并询问最近为什么学习成绩下降,在老师和家长的压力下,自己说明了事情的经过。老师听后,对自己进行了教育,但是回到家,母亲却认为自己在早恋,而严厉的责骂了自己。张某感到内心委屈。两月前,开始不愿意去上学,在家里开始还能够自己看书学习,但后来在家也没有心气看书学习了,仍然不想再去学校上学,晚上睡不着觉。最近又临近期末考试,自己知道自己的状态很不好,但是无法摆脱,怎么努力也没有了继续学习的动力,在家经常玩电脑游戏,希望自己不再想恋爱的事情,但始终无法摆脱,放不下这份感情,内心十分焦虑与痛苦。在母亲的陪伴下,前来咨询。咨询师的观察和他人反映:张某衣着整洁,情绪低落,但能够进行正常的交流,意识清楚。无幻听,妄想,无智能障碍,自知力完整。有很强的求助动机,希望自己早日摆脱这种不良的情绪。张某从小性格内向,不愿与人交流,很听话,学习认真刻苦。家庭条件良好没有遇到过很大的挫折。最近开始情绪低沉,有时候爱发脾气,不愿意与家长说话。白天常常玩电脑游戏。心理测验结果:选择测试SCL-90、EPQ:SCL-90量表各项因子分:躯体化2.4,强迫症状1.7,人际敏感2.5,抑郁2.6,焦虑3.8,敌对1.3,恐怖1.3,偏执1.0,精神病性1.7,其他1.6;总分195;阳性项目数47个,躯体化,人际敏感,焦虑,抑郁因子分明显高于常模。EPQ:N:65E:30P:40L:30求助者为内向不稳定性人格。
题目:如何评定一种心理诊断是否具有科学性质?

扫码下载亿题库
精准题库快速提分

一种心理诊断是否具有科学性质,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评定:
(1)任何单项测定均应有可比较的常模,常模必须是通过信度和效度都靠得住的量表或测验做出的。
(2)诊断几乎无法根据一个单项测定而得出,它只能是对多项测定进行综合分析的结果,这就要求各单项测定之间必须有内在逻辑性。同时,测定结果与临床症状应有相对一致性,为此,测定必须接受上述所谓内在逻辑性和相对一致性的检验。
(3)心理学各基础学科所验证了的规律是心理诊断方法的出发点,所以,心理诊断的提出和方法设计都应以各基础学科的规律和操作原则为依据。
(4)心理诊断应接受临床实践的检验。

- 1 【单选题】心理诊断的目标是( )。
- A 、寻求人类共同心理特征与规律
- B 、研究某些心理特征在人群中的分布情况
- C 、研究各种群体心理特征与规律
- D 、探求个体心理特征并找到个体在群体中的分布位置
- 2 【单选题】 心理诊断一词,最早是()提出的,这一概念当时专用于精神病学领域。
- A 、冯特
- B 、罗夏
- C 、罗杰斯
- D 、皮亚杰
- 3 【多选题】 狭义的心理诊断包括()。
- A 、对正常人的知、情、意及个人特点进行评估
- B 、对有心理问题的人进行心理评估
- C 、对有心理疾病的人进行心理评估
- D 、相关的医学诊断
- 4 【单选题】判断心理诊断是否具有科学性的依据是()
- A 、测定结果与临床症状应有绝对的一致性
- B 、诊断有时可以根据一个单项测定而得出
- C 、诊断是对多项测定进行综合分析的结果
- D 、任何单项测定不一定有可以比较的常模
- 5 【单选题】判断心理诊断是否具有科学性的依据是()。
- A 、测定结果与临床症状应有绝对的一致性
- B 、诊断有时可以根据一个单项测定而得出
- C 、诊断是对多项测定进行综合分析的结果
- D 、任何单项测定不一定有可以比较的常模
- 6 【单选题】对心理诊断的理解正确的是()。
- A 、外延方面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
- B 、不采用心理评估一诊断的概念
- C 、不应限制在临床心理学的范围内
- D 、能确切地说明治疗前的决策过程
- 7 【多选题】心理诊断的内容包括()。
- A 、获取临床资料
- B 、评定心理状态
- C 、制定咨询方案
- D 、评估咨询效果
- 8 【多选题】心理诊断中应该()。
- A 、注意避免“贴标签”
- B 、注重现实临床表现
- C 、选择恰当的干预性措施
- D 、通过会诊解决疑难问题
- 9 【客观案例题】单选:对求助者的心理诊断最可能是( )。
- A 、一般性心理问题
- B 、神经症性心理问题
- C 、严重性心理问题
- D 、精神病性精神障碍
- 10 【客观案例题】单选:对求助者心理诊断最可能是( )。
- A 、一般性心理问题
- B 、严重性心理问题
- C 、神经症性心理问题
- D 、精神病性精神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