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计算分析题
题干:甲公司生产A、B两种产品。A产品是传统产品,造价高、定价低、多年亏损,但市场仍有少量需求,公司一直坚持生产。B产品是最近几年新开发的产品,由于技术性能好,质量高,颇受用户欢迎,目前市场供不应求。2019年末,公司计划、销售和财务部门一起编制下一年的生产计划,在该计划基础上,财务部门预测收入、成本和利润。相关信息如下∶经财务部门测算,A、B产品的变动成本率分别为70%和40%。公司领导根据财务部门预测,提出如下几个问题∶(1)2020年公司税前营业利润能否达到100万元?(2)A产品亏损40万元,可否考虑停产?(3)若能添置设备,扩大生产能力,增产能否增利?根据公司领导提出的问题,财务部门和相关部门共同研究,提出如下三个方案∶方案一∶停止生产A产品,按原计划生产B产品。方案二∶停止生产A产品,调整生产计划,平衡生产能力,使B产品增产80%。方案三∶在2020年原生产计划基础上,投资50万元购置一台设备,用于生产B产品,B产品增产10%。预计该设备使用年限5年,按直线法计提折旧,无残值。
题目:分别计算三个方案的税前营业利润,并据以选择最优方案。 - A 、null

扫码下载亿题库
精准题库快速提分

【正确答案:null】
企业固定成本总额=(1260-854)+(440-224)= 622(万元)
方案一的税前营业利润=336-622=-286 (万元)
方案二的税前营业利润= 560×(1+80%)×(1-40%)-622=-17.2(万元)
方案三的税前营业利润=80+560×10%×(1-40%)-50/5=103.6(万元)
方案三的税前营业利润最大,应选择方案三。

- 1 【综合题(主观)】计算三个方案下的每股收益、经营杠杆、财务杠杆和总杠杆(请将结果填写答题卷中给定的“计算三个方案下的每段收益、经营杠杆、财务杠杆和总杠杆”表格中,不必列示计算过程);
- 2 【计算分析题】计算三个方案下的每股收益、经营杠杆系数、财务杠杆系数和总杠杆系数;
- 3 【综合题(主观)】分别计算息税前利润为零、营业现金流量为零、净现值为零的年销售量。
- 4 【计算分析题】计算三个方案下的每股收益、经营杠杆系数、财务杠杆系数和联合杠杆系数;
- 5 【计算分析题】分别计算三个方案的税前营业利润,并据以选择最优方案。
- 6 【计算分析题】计算三个方案下的每股收益、经营杠杆系数、财务杠杆系数和联合杠杆系数;
- 7 【计算分析题】计算三个方案下的每股收益、经营杠杆系数、财务杠杆系数和联合杠杆系数;
- 8 【计算分析题】计算三个方案下的每股收益、经营杠杆系数、财务杠杆系数和联合杠杆系数;
- 9 【计算分析题】分别计算三个方案的税前营业利润,并据以选择最优方案。
- 10 【计算分析题】分别计算两个方案的净现值。
热门试题换一换
- 甲公司为上市公司,所得税税率为25%,2010年财务报表经董事会批准报出日为2011年4月15日,所得税汇算清缴于5月31日完成。2010年财务报告批准报出前,XYZ注册会计师事务所于2011年对该公司2010年度财务报表进行审计时,对以下交易或事项的会计处理提出疑问,并要求甲公司会计部门更正。 (1)2010年2月1日,甲公司以1 800万元的价格购入一项管理用无形资产,价款以银行存款支付。该无形资产的法律保护期限为15年,甲公司预计其在未来10年内会给公司带来经济利益。甲公司计划在使用5年后出售该无形资产,G公司承诺5年后按1 260万元的价格购买该无形资产。假定税法规定对该无形资产按照10年采用直线法进行摊销,预计净残值为0。甲公司对该无形资产的购入以及该无形资产2010年2月至12月累计摊销,编制会计分录如下:借:无形资产 1 800贷:银行存款 1 800借:管理费用 165贷:累计摊销 165 (2)2010年4月1日,甲公司与B公司签订资产置换合同,将位于市中心的作为投资性房地产核算的办公楼与B公司在郊区的500亩土地使用权置换,投资性房地产的原值为20 000万元;已计提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折旧1 000万元,公允价值为25 000万元,B公司土地使用权的公允价值为24 000万元,甲公司收到补价1 000万元。甲公司收到土地使用权作为无形资产入账,预计尚可使用年限为30年,净残值为零。该交换具有商业实质。假定税法处理与会计一致。甲公司2010年对上述交易或事项的会计处理如下:借:无形资产 18 000银行存款 1 000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折旧 1 000贷:投资性房地产 20 000借:管理费用 (18 000/30×9/12)450贷:累计摊销 450 (3)2010年4月25日,甲公司与C公司签订债务重组协议,约定将甲公司应收C公司货款450万元转为对C公司的投资。经股东大会批准,C公司于4月30日完成股权登记手续。债务转为资本后,甲公司持有C公司20%的股权,对C公司的财务和经营政策具有重大影响并且拟长期持有。该应收款项系甲公司向C公司销售产品形成,至2010年4月30日甲公司未计提坏账准备。4月30日,C公司20%股权的公允价值为360万元,C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为2 000万元(含甲公司债权转增资本增加的价值),除库存商品(账面价值为75万元、公允价值为150万元)外,其他可辨认资产和负债的公允价值均与账面价值相同。2010年5月至12月,C公司净亏损为30万元,除所发生的30万元亏损外,未发生其他引起所有者权益变动的交易或事项。甲公司取得投资时C公司持有的该库存商品中至2010年年末已出售40%。税法规定,债务重组损失允许税前扣除。甲公司拟长期持有C公司的股权。甲公司对上述交易或事项的会计处理为:借:长期股权投资-成本 330营业外支出 120贷:应收账款 450借:投资收益 6贷: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 6 (4)2010年6月18日,甲公司与P公司签订管理用固定资产的销售合同,该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为800万元,公允价值为900万元,售价1 000万元。同日,双方签订经营租赁协议,约定自2010年7月1日起,甲公司自P公司所售商品租回供管理部门使用,租赁期2.5年,每年租金按市场价格确定为60万元,每半年支付30万元。甲公司于2010年6月28日收到P公司支付的价款。当日,固定资产所有权的转移手续办理完毕。税法规定,该业务售价与账面价值的差额,应计入当期损益。甲公司对上述交易或事项的会计处理为:借:固定资产清理 800贷:固定资产 800借:银行存款 1 000贷:固定资产清理 800营业外收入 200借:管理费用 30贷:银行存款 30 (5)2010年7月1日,甲公司与D公司签订销售合同,向D公司销售一批商品,开出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销售价款为200万元,增值税额为34万元。该批商品成本为120万元;商品已经发出,款项已经收到。协议约定,甲公司应于2011年3月1日将所售商品购回,回购价为216万元(不含增值税额)。税法上的处理与会计上的处理相一致。甲公司对上述交易或事项的会计处理为:借:银行存款 234贷:主营业务收入 2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34借:主营业务成本 120贷:库存商品 120 (6)2010年11月1日,甲公司决定自2011年1月1日起终止与L公司签订的厂房租赁合同。该厂房租赁合同于2007年12月31日签订。合同规定:甲公司从L公司租入一栋厂房,租赁期限为4年,自2008年1月1日起至2011年12月31日止;每年租金为120万元,租金按季在季度开始日支付;在租赁期间甲公司不能将厂房转租给其他单位使用;甲公司如提前解除合同,应支付50万元违约金。甲公司对解除该租赁合同的事项未进行相应的会计处理。 甲公司对上述事项经过复核后,作出如下处理。 (1)计提的摊销金额不正确,正确的是[(1 800-1 260)/5/12×11]99万元。所以调整分录为:借:累计摊销 66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调整管理费用(165-99)66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调整所得税费用16.5贷:递延所得税负债 16.5 (2)由于该交换具有商业实质,无形资产的入账价值应该按照公允价值为基础计算并且需要确认投资性房地产的处置损益,所以调整分录为:借:无形资产(24 000-18 000)6 000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调整营业成本19 000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调整营业收入25 000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调整管理费用(6 000/30×9/12)150贷:累计摊销 150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调整所得税费用1 462.5贷:递延所得税负债[(6 000-150)×25%]1 462.5 (3)由于后续计量采用权益法,而应享有被投资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为(2 000×20%)400万元,所以应该对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进行调整,调整分录为:借:长期股权投资-成本 70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调整营业外收入70 (4)对于售价和账面价值的差额不应该确认营业外收入,应该计入递延收益,并进行摊销,所以调整分录为: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营业外收入 200贷:递延收益 200借:递延收益(200/2.5/2)40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调整管理费用40借:递延所得税资产[(200-40)×25%] 40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调整所得税费用40 (5)该事项不应该确认收入、结转成本。调整分录为: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调整营业收入200贷:其他应付款 200借:发出商品 120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调整营业成本120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一调整财务费用(16/8×6)12贷:其他应付款 12借: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200-120+12)×25%]23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调整所得税费用23 (6)由于需要提前解除合同,需要支付违约金,所以需要确认预计负债,调整分录为: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调整营业外支出50贷:预计负债 50借:递延所得税资产(50×25%)12.5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调整所得税费用12.5 要求:判断甲公司对上述事项进行复核后作出的调整分录是否正确,若不正确请简要说明理由并给出正确处理。(不考虑将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转入利润分配一未分配利润的分录,答案中的金额单位用万元表示)
- 在确定实质性分析程序的范围时,注册会计师最应当考虑的两个方面有( )。
- 根据企业破产法的规定,下列注册会计师中,不得担任管理人的有( )。
- 下列有关副产品的表述正确的是()。
- 作业成本法的局限性包括( )。
- 对于外省、自治区、直辖市来本辖区从事临时经营活动的单位和个人申请领购发票的,税务机关可要求提供保证人,或者缴纳( )的保证金。
- 根据以上资料和管理用资产负债表(简化)的已知数据,计算表中空缺的项目金额。
- 编制资产负债表日的合并报表调整和抵销分录。

亿题库—让考试变得更简单
已有600万用户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