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案例分析题某房地产开发公司与市区某乡政府协商,准备利用该乡的土地搞开发经营。经过协商,乡政府与房地产开发公司签订了一份联合兴办公司的协议书。协议书规定:双方兴办联合公司,乡里提供50亩土地,房地产开发公司出资,在这块土地上修建60幢别墅,作为度假村以吸引城市客源,预计利润可观。联合公司开始运作后,由房地产开发公司全权管理,乡里不参与管理过程。双方联营年限为50年,不论盈亏,公司每年都要定期向乡里付给固定的利润和管理费。请做出评析。

扫码下载亿题库
精准题库快速提分

房地产开发公司与乡政府的这种合作,是极不合法的,表面上是合办联合公司,实质上却是变相出租土地。首先,签约主体资格不对,乡政府作为一级政府,行使行政管理职能,不能以自己的名义参与经济交易,更不能作为出资人成为公司股东。我国新修订的《土地管理法》第十条明确规定:“农村集体所有的土地依法属于村农民集体所有的,由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村民委员会经营、管理。”因此,乡政府不能单方面代表农民对土地进行处分并从中受益,不能与该房地产开发公司签订合办公司的契约。另外,该联办公司的协议内容也属违法无效。合同中约定的所谓乡里不参与公司任何管理过程,只定期收取利润、费用而不承担风险等等,完全不符合一般合营行为所遵循的共同出资、共同经营、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原则,说明乡里根本不是为了联营办公司,而是单纯想靠出让土地使用权赚取利益。由于我国《土地管理法》第六十三条规定:“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的使用权不得出让、转让或者出租用于非农业建设。”要想将农业用地变为非农业建设用地,必须先经国家征用,土地使用人也要向国家交纳土地出让金。乡政府明明是转让土地使用权或是出租土地,却声称是合办公司而不交国家有关税费,这份合办公司的协议其实是一种规避法律、脱逃税费、变相出租、转让土地的行为,其违法性显而易见。

- 1 【案例分析题】某房地产开发公司在已开发建设的居住区绿地边缘内拟建一座17500㎡的商业购物中心,解决居住内部分居民的就业问题。按程序,开发公司向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申请改变用地性质,但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拒绝了开发公司的申请,不得改变用地性质。【问题】该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拒绝开发公司改变用地性质申请的做法是否合理,并说明理由。
- 2 【案例分析题】某行政单位有一片空地,单位领导与某房地产开发公司经过协商签署协议,由房地产开发公司开发高级住宅小区,将来收益各得50%。市民贾某与开发公司签订了购房合同,并一次性付款18万元,工程完工半年后付剩余的10万元。贾某拿到钥匙后,持有关证件去市房地产管理局办理房屋产权登记手续时,被房地产管理局告知,此住宅小区属于行政单位的住宅小区,与房地产开发公司所签购房合同无效,不能办理住房权属登记。贾某于是起诉至人民法院,要求解除合同,赔偿购房损失。【问题】请问如何处理此案?
- 3 【案例分析题】某房地产开发公司与某市郊区的某乡政府签订了协议,乡政府同意将100亩规划乡镇企业用地划给该公司使用,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依据协议为该公司办理了集体土地使用权证。2008年,该市在调整城市总体规划时,将这100亩土地的规划使用性质变更为居住用地。国土主管部门在该公司缴纳了土地出让金后,又为该公司办理了国有土地使用权证,期间没有征求规划主管部门的意见。该房地产公司向城乡规划主管部门申请建设商品住宅,但是没有得到批准。【问题】试分析,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没有批准的原因。
- 4 【案例分析题】某房地产开发公司与某市郊区的某乡政府签订了协议,该乡政府同意将100亩规划乡镇企业用地划给该公司使用。国土资源和房屋行政主管部门依据协议为该公司办理了集体土地使用权证,随后,在该公司缴纳了土地出让金后,又为该公司办理了国有土地使用权证。该市在调整城市总体规划时,将这100亩土地的使用性质变更为居住用地。该公司向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申请建设住宅楼,但是,没有得到批准。【问题】试分析,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没有批准的原因。
- 5 【案例分析题】某房地产开发公司在已开发建设的居住区绿地边缘内拟建一座17 500㎡的商业购物中心,解决居住区内部分居民的就业问题。按程序,开发公司向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申请改变用地性质,但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拒绝了开发公司的申请,不得改变用地性质。 该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拒绝开发公司改变用地性质申请的做法是否合理,说明理由。
- 6 【案例分析题】某房地产开发公司在已开发建设的居住区绿地边缘内拟建一座17 500㎡ 的商业购物中心,解决居住区内部分居民的就业问题。按程序,开发公司向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申请改变用地性质,但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拒绝了开发公司的申请,不得改变用地性质。 该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拒绝开发公司改变用地性质申请的做法是否合理,并说明理由。
- 7 【案例分析题】某房地产开发公司与某市郊区的某乡政府签订了协议,该乡政府同意将1 0 0亩规划乡镇企业用地划给该公司使用。国土资源和房屋行政主管部门依据协议为该公司办理了集体土地使用权证,随后,在该公司缴纳了土地出让金后,又为该公司办理了国有土地使用权证。该市在调整城市总体规划时,将这1 00亩土地的使用性质变更为居住用地。该公司向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申请建设住宅楼,但是,没有得到批准。【问题】试分析,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没有批准的原因。
- 8 【案例分析题】某行政单位有一片空地,单位领导与某房地产开发公司经过协商签署协议,由房地产开发公司开发高级住宅小区,将来收益各得50%。市民贾某与开发公司签订了购房合同,并一次性付款18万元,工程完工半年后付剩余的10万元。贾某拿到钥匙后,持有关证件去市房地产管理局办理房屋产权登记手续时,被房地产管理局告知,此住宅小区属于行政单位的住宅小区,与房地产开发公司所签购房合同无效,不能办理住房权属登记。贾某于是起诉至人民法院,要求解除合同,赔偿购房损失。【问题】请问如何处理此案?
- 9 【单选题】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确定的镇人民政府在城乡规划实施管理中具有依法核发()的职能。
- A 、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
- B 、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
- C 、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 D 、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
- 10 【案例分析题】附图为南方一城市某房地产开发商通过土地出让方式所获得的住宅商品房建设用地。规划条件如下:容积率不超过2.5;建筑间距系数不低于1:1.11;配套公共服务设施及市政设施齐全;该房地产开发商根据规划条件提供了以高层为主的总平面设计方案。图1-11-8 总平面设计方案示意图【问题】假如你为规划管理人员,应该重点审查哪些内容?并指出方案存在的主要问题?
- 城市交通需求的增长与( )以及城市人口分布有关。
- 1959年,林德布罗姆发表了《“得过且过”的科学》一文,从政策研究角度提出了渐进方法的 优势所在,从而促进了渐进规划方法的发展。从这些比较可以看到渐进规划方法所强调的内容主要有( )。
- 根据《风景名胜区条例》规定,国务院建设主管部门负责的是( )。
- 根据《城市消防规划规范》,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 根据《行政处罚法》的规定,行政处罚的设定和实施行政处罚必须以( )为依据。
- 风景名胜区管理的根本目的是( )。
- 分散式布局的优点包括( )。
- 城市规划实施监督检查中对城市土地使用情况的监督检查的范围不包括()。
- 机动车净空:小汽车的净高要求为( )m。公共汽车为( ),大货车(载货)为( )m。
- 数据的质量问题或数据的误差主要有() 。

亿题库—让考试变得更简单
已有600万用户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