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条件充分性判断一轮船沿河航行于相距48千米的两码头间,则往返一共需10小时(不计到达码头后停船的时间)。() (1)轮船在静水中的速度是10千米/小时 (2)水流的速度是2千米/小时
- A 、条件(1)充分,但条件(2)不充分
- B 、条件(2)充分,但条件(1)不充分
- C 、条件(1)和(2)单独都不充分,但条件(1)和条件(2)联合起来充分
- D 、条件(1)充分,条件(2)也充分
- E 、条件(1)和(2)单独都不充分,条件(1)和条件(2)联合起来也不充分

扫码下载亿题库
精准题库快速提分

【正确答案:C】
条件(1)和条件(2)单独都不充分,联合条件(1)和条件(2),则
轮船顺水行驶需,逆水流行驶需
,从而往返共需4 +6 =10(小时)。

- 1 【逻辑推理】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海洋上航行的商船常常遭到德国轰炸机的袭击,许多商船都先后在船上架设了高射炮。但是,商船在海上摇晃得比较厉害,用高射炮射击天上的飞机是很难命中的。战争结束后,研究人员发现,从整个战争期间架设过高射炮的商船的统计资料看,击落敌机的命中率只有4%。因此,研究人员认为,商船上架设高射炮是得不偿失的。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削弱上述研究人员的结论()。
- A 、在战争期间,未架设高射炮的商船,被击沉的比例高达25%;而架设了高射炮的商船,被击沉的比例只有不到10%
- B 、架设了高射炮的商船,即使不能将敌机击中,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将敌机吓跑
- C 、架设高射炮的费用是一笔不小的投入,而且在战争结束后,为了运行的效率,还要再花费资金将高射炮拆除
- D 、一般地说,上述商船用于高射炮的费用,只占整个商船的总价值的极小部分
- E 、架设高射炮的商船速度会受到很大的影响,不利于逃避德国轰炸机的袭击
- 2 【问题求解】已知船在静水中的速度为28千米/小时,河水的流速为2千米/小时,则此船在相距78千米的两地间往返一次所需时间是 ()。
- A 、5.9小时
- B 、5.6小时
- C 、5.4小时
- D 、4.4小时
- E 、4小时
- 3 【条件充分性判断】某人从A地出发,先乘时速为220千米的动车,后转乘时速为100千米的汽车到达B地.则A,B两地的距离为960千米。() (1)乘动车时间与乘汽车的时间相等 (2)乘动车时间与乘汽车的时间之和为6小时
- A 、条件(1)充分,但条件(2)不充分
- B 、条件(2)充分,但条件(1)不充分
- C 、条件(1)和(2)单独都不充分,但条件(1)和条件(2)联合起来充分
- D 、条件(1)充分,条件(2)也充分
- E 、条件(1)和(2)单独都不充分,条件(1)和条件(2)联合起来也不充分
- 4 【问题求解】在一条公路上,汽车A、B、C分别以80千米/小时、70千米/小时、50千米/小时的速度匀速行驶,汽车A从甲站开向乙站。同时汽车B、汽车C从乙站出发与汽车A相向而行开往甲站,途中汽车A与汽车B相遇2小时后再与汽车C相遇,那么甲、乙两站相距 ()。
- A 、2010千米
- B 、2005千米
- C 、1690千米
- D 、1950千米
- E 、1876千米
- 5 【问题求解】甲、乙两人分别从相距27千米的A、B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3小时相遇,相遇后两人各用原来的速度继续前进,甲到达B地比乙到达A地快1小时21分,则甲、乙两人的速度分别为 ()。
- A 、6千米/小时,3千米/小时
- B 、5千米/小时,4千米/小时
- C 、7千米/小时,2千米/小时
- D 、3千米/小时,6千米/小时
- E 、4千米/小时,5千米/小时
- 6 【问题求解】A、B两架飞机同时从相距1755千米的两机场起飞匀速相向飞行,经过45分钟后在途中到达相同地点,如果A机的速度是召机的
倍,那么两飞机的速度差是()。
- A 、250千米/小时
- B 、260千米/小时
- C 、270千米/小时
- D 、280千米/小时
- E 、285千米/小时
- 7 【条件充分性判断】A、B两地相距S千米,甲、乙两人同时分别从A、B两地出发,甲每小时走的距离与乙每小时走的距离之比为3:2。() (1)甲、乙相向而行,两人在途中相遇时,甲走的距离与乙走的距离之比为3:2 (2)甲、乙同向而行,甲追上乙时,乙走的距离为2S
- A 、条件(1)充分,但条件(2)不充分
- B 、条件(2)充分,但条件(1)不充分
- C 、条件(1)和(2)单独都不充分,但条件(1)和条件(2)联合起来充分
- D 、条件(1)充分,条件(2)也充分
- E 、条件(1)和(2)单独都不充分,条件(1)和条件(2)联合起来也不充分
- 8 【问题求解】某人以6千米/小时的平均速度上山,上山后立即以12千米/小时的平均速度原路返回,那么此人在往返过程中的每小时平均所走的千米数为()。
- A 、9
- B 、8
- C 、7
- D 、6
- E 、以上结论均不正确
- 9 【问题求解】A,B两地相距15千米,甲中午12时从A地出发,步行前往B地,20分钟后乙从B地出发骑车前往A地,到达A地后乙停留了40分钟后骑车从原路返回,结果甲、乙同时到达B地,若乙骑车比甲出行每小时快10千米,则两人同时到达B地的时间是()。
- A 、下午2时
- B 、下午2时半
- C 、下午3时
- D 、下午3时半
- 10 【条件充分性判断】一艘轮船发生漏水事故,发现时已漏进水600桶,且每分钟还将漏进24桶水,甲、乙两台抽水机,要在50分钟内把水排完。() (1)甲机每分钟排水22桶,乙机每分钟排水14桶 (2)甲机每分钟排水20桶,乙机每分钟排水18桶
- A 、条件(1)充分,但条件(2)不充分
- B 、条件(2)充分,但条件(1)不充分
- C 、条件(1)和(2)单独都不充分,但条件(1)和条件(2)联合起来充分
- D 、条件(1)充分,条件(2)也充分
- E 、条件(1)和(2)单独都不充分,条件(1)和条件(2)联合起来也不充分
热门试题换一换
- In mountainous regions, much of the snow that falls is()into ice.
- 某公司总裁曾经说过:“当前任总裁批评我时,我不喜欢那感觉,因此,我不会批评我的继任者。” 以下哪项最可能是该总裁上述言论的假设()。
- We can draw a conclusion from the last paragraphthat().
- 当企业处于蓬勃上升时期,往往紧张而忙碌,没有时间和精力去设计和修建“琼楼玉宇”;当企业所有重要工作都已经完成,其时间和精力就开始集中在修建办公大楼上。所以一个企业的办公大楼设计得越完美,装饰越豪华,则该企业离解体时间就越近。当某个企业大楼设计和建造趋于完美之际,它的存在就逐渐失去意义,这就是所谓的“办公大楼法则”。 以下哪项为真,最质疑上述观点()。
- 为了加强学习型机关建设,某机关党委开展了菜单式学习活动,拟开设课程有“行政学”、“管理学”、“科学前沿”、“逻辑”和“国际政治”等5门课程,要求其下属的4个支部各选择其中两门课程进行学习。已知:第一支部没有选择“管理学”、“逻辑”,第二支部没有选择“行政学”、“国际政治”,只有第三支部选择了“科学前沿”。任意两个支部所选课程均不完全相同。 根据上述信息,关于第四支部的选课情况可以得出以下哪项()。
- 。() (1) (2)
- (10)
- According to Paragraph 1, most previous surveys found that home().
- George Annas would probably agree that doctors should be punished if they_____.

亿题库—让考试变得更简单
已有600万用户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