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条件充分性判断A、B两地相距S千米,甲、乙两人同时分别从A、B两地出发,甲每小时走的距离与乙每小时走的距离之比为3:2。() (1)甲、乙相向而行,两人在途中相遇时,甲走的距离与乙走的距离之比为3:2 (2)甲、乙同向而行,甲追上乙时,乙走的距离为2S
- A 、条件(1)充分,但条件(2)不充分
- B 、条件(2)充分,但条件(1)不充分
- C 、条件(1)和(2)单独都不充分,但条件(1)和条件(2)联合起来充分
- D 、条件(1)充分,条件(2)也充分
- E 、条件(1)和(2)单独都不充分,条件(1)和条件(2)联合起来也不充分

扫码下载亿题库
精准题库快速提分

【正确答案:D】
设甲的速度为千米/小时,乙的速度为
千米/小时,题干要求推出
。
由条件(1),设t小时后两人相遇,则有,从而条件(1) 是充分的。
由条件(2),当乙走的距离为2S时,甲走的距离应为3S,从而成立,条件(2)也是充分的。

- 1 【问题求解】甲乙两人同时从A点出发,沿400米跑道同向均匀行走,25分钟后乙比甲少走了一圈,若乙行走一圈需要8分钟,甲的速度是(单位:米/分钟)()。
- A 、62
- B 、65
- C 、66
- D 、67
- E 、69
- 2 【问题求解】 汽车和自行车分别从A、B两地相向而行,汽车每小时行50千米,自行车每小时行10千米,两车相遇后,各自沿原方向行驶,当汽车到达B地后返回到两车相遇地时,自行车在前面10千米处正向A地行驶,则A、B两地的距离是()千米。
- A 、150
- B 、160
- C 、180
- D 、200
- E 、210
- 3 【问题求解】甲、乙两人同时从A点出发,沿400米跑道同向匀速行走,25分钟后乙比甲少走了一圈,若乙行走一圈需要8分钟,则甲的速度是(单位:米/分)()。
- A 、62
- B 、65
- C 、66
- D 、67
- E 、69
- 4 【条件充分性判断】某人从A地出发,先乘时速为220千米的动车,后转乘时速为100千米的汽车到达B地.则A,B两地的距离为960千米。() (1)乘动车时间与乘汽车的时间相等 (2)乘动车时间与乘汽车的时间之和为6小时
- A 、条件(1)充分,但条件(2)不充分
- B 、条件(2)充分,但条件(1)不充分
- C 、条件(1)和(2)单独都不充分,但条件(1)和条件(2)联合起来充分
- D 、条件(1)充分,条件(2)也充分
- E 、条件(1)和(2)单独都不充分,条件(1)和条件(2)联合起来也不充分
- 5 【问题求解】在一条公路上,汽车A、B、C分别以80千米/小时、70千米/小时、50千米/小时的速度匀速行驶,汽车A从甲站开向乙站。同时汽车B、汽车C从乙站出发与汽车A相向而行开往甲站,途中汽车A与汽车B相遇2小时后再与汽车C相遇,那么甲、乙两站相距 ()。
- A 、2010千米
- B 、2005千米
- C 、1690千米
- D 、1950千米
- E 、1876千米
- 6 【问题求解】甲、乙两人分别从相距27千米的A、B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3小时相遇,相遇后两人各用原来的速度继续前进,甲到达B地比乙到达A地快1小时21分,则甲、乙两人的速度分别为 ()。
- A 、6千米/小时,3千米/小时
- B 、5千米/小时,4千米/小时
- C 、7千米/小时,2千米/小时
- D 、3千米/小时,6千米/小时
- E 、4千米/小时,5千米/小时
- 7 【条件充分性判断】一轮船沿河航行于相距48千米的两码头间,则往返一共需10小时(不计到达码头后停船的时间)。() (1)轮船在静水中的速度是10千米/小时 (2)水流的速度是2千米/小时
- A 、条件(1)充分,但条件(2)不充分
- B 、条件(2)充分,但条件(1)不充分
- C 、条件(1)和(2)单独都不充分,但条件(1)和条件(2)联合起来充分
- D 、条件(1)充分,条件(2)也充分
- E 、条件(1)和(2)单独都不充分,条件(1)和条件(2)联合起来也不充分
- 8 【问题求解】王先生和李先生同时驾车自A市到B市,两市相距500千米,王先生的车速较李先生快20千米/小时,结果王先生早到1小时15分钟。王先生的车速是李先生的()。
- A 、2倍
- B 、
- C 、
- D 、
- E 、
- 9 【问题求解】A、B两架飞机同时从相距1755千米的两机场起飞匀速相向飞行,经过45分钟后在途中到达相同地点,如果A机的速度是召机的
倍,那么两飞机的速度差是()。
- A 、250千米/小时
- B 、260千米/小时
- C 、270千米/小时
- D 、280千米/小时
- E 、285千米/小时
- 10 【问题求解】A,B两地相距15千米,甲中午12时从A地出发,步行前往B地,20分钟后乙从B地出发骑车前往A地,到达A地后乙停留了40分钟后骑车从原路返回,结果甲、乙同时到达B地,若乙骑车比甲出行每小时快10千米,则两人同时到达B地的时间是()。
- A 、下午2时
- B 、下午2时半
- C 、下午3时
- D 、下午3时半
热门试题换一换
- You cannot imagine how()I feel with my duties sometimes.
- 地壳中的沉积岩随着层状物质的聚集以及上层的物质的压力使下层的物质变为岩石而硬化。某一特定沉积岩层中含有异常数量的钇元素被认为是6000万年前一陨石撞击地球的理论的有力证据。与地壳相比,陨石中富含钇元素。地质学家创立的理论认为,当陨石与地球相撞时,会升起巨大的富钇灰尘云。他们认为那些灰尘将最终落到地球上,并与其他的物质相混,当新层在上面沉积时,就形成了富含钇的岩石层。 下述哪一项如果正确的话,能反对短文中所声称的富含钇的岩石层是陨石撞击地球的证据()。
- 分析下述论证中存在的缺陷和漏洞,选择若干要点,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对该论证的有效性进行分析和评论。(论证有效性分析的一般要点是:概念特别是核心概念的界定和使用是否准确并前后一致,有无各种明显的逻辑错误,论证的论据是否成立并支持结论,结论成立的条件是否充分等等。) 日前,多地密集出台高考改革方案,有不少省市拿英语开刀。但一个数万人的在线调查显示,竟然有七成网友支持“数学滚出高考”,看来许多人厌恶数学甚于英语。 为什么数学应该滚出高考?因为初高中学的那些数学几乎没什么用。大多数人工作后基本不用数学,用也不过仅限于加减乘除四则运算的范围。中学生花大量的时间学习立体几何的公理与证明,添辅助线的特殊技巧,椭圆、双曲线与抛物线的表达式,微积分……牺牲了多少脑细胞,浪费了多少青春。为什么要学这些以后根本用不上的东西? 当然有人说,学数学能够训练我们的逻辑思维呀。但不学数学难道就不能掌握逻辑思维了吗?有心掌握逻辑思维的人,学点逻辑学就够了。何况大部分工作是重复性、事务性的工作,第一对数学基本没有要求,第二对逻辑思维基本无特殊要求,能够按照上级的指示或规定的流程去做就行了。在这个意义上,让中学生普遍学那么高深的数学根本没有必要,他们完全可以学习对以后工作更有用的课程,比如礼仪呀、驾驶呀等等。 其实,学数学只是考试的需要而已。但正是遴选的考虑导致了数学教育的异化。不就是要确定哪些人有资格上大学,哪些人没资格吗?为了把大家的差距拉开,就加大课程的难度。这就把所有中学生都卷进来了。须知,以后真正会走上学术道路的是少数,大部分人是常人,从事一份通常的工作,中学课程就得为这个服务,而不是异化成为了高考。
- 一高中英语教师在最近一次试验中,把一些真正的、通常使用的格言散置于几个他自己编造的、无意义的听起来像格言的句子之中。接着他让学生们对所有列出的句子进行评价。学生们普遍都认为伪造的格言与真正的格言一样地具有哲理和含意。这个老师于是就推论出格言之所以得到了格言的地位,主要是因为他们经常被使用,而不是因为它们具有内在的哲理。 下面哪一点如果正确的话,最能质疑那个老师的结论()。
- 一个医生在进行健康检查时,如果检查得足够彻底,就会使那些本没有疾病的被检查者无谓地饱经折腾,并白白地支付昂贵的检查费用;如果检查得不够彻底,又可能错过一些严重的疾病,给病人一种虚假的安全感而延误治疗。问题在于,一个医生往往很难确定会把一个检查进行到何种程度。因此,对普通人来说,没有感觉不适就去接受医疗检查是不明智的。 以下各项如果为真,都能削弱上述论证,除了()。
- 有些房地产交易涉及偷税漏税,因而,不是所有房地产交易都是合法的。以下哪项可以使上述论证成立()。
- 中西医对于细菌感染都有相应的抗生素。不同于中医,西医抗生素通常只有一种成分,而中医的抗生素都含有多种成分。因此,考虑到细菌的耐药性,中医比西医的抗生素更有效。一种细菌很容易对西医抗生素产生耐药性,但很难对中医抗生素产生耐药性,就如同饭店中的一个厨师,一道菜肴不难满足某个顾客,但很难满足所有顾客,即所谓“一味难调众口”。 在上述类比中,西医抗生素最可能比作以下哪项()。
- Anti-hungercampaigns are successful in

亿题库—让考试变得更简单
已有600万用户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