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造师案例题某18层办公楼,建筑面积32 000平方米,总高度71m,钢筋混凝土框架一剪力墙结构,脚手架采用悬挑钢管脚手架,外挂密目安全网,塔式起重机作为垂直运输工具,2006年11月9日在15层结构施工时,吊运钢管时钢丝绳滑扣,起吊离地20m后,钢管散落,造成下面作业的4名人员死亡,2人重伤。经事故调查发现:1.作业人员严重违章,起重机司机因事请假,工长临时指定一名机械工操作塔式起重机,钢管没有捆扎就托底兜着吊起,而且钢丝绳没有在吊钩上挂好,只是挂在吊钩的端头上。2.专职安全员在事故发生时不在现场。3.作业前,施工单位项目技术负责人未详细进行安全技术交底,仅向专职安全员口头交代了施工方案中的安全管理要求。指出本次事故的直接原因。

扫码下载亿题库
精准题库快速提分

本次事故的直接原因:作业人员违规操作;专职安全员未在现场进行指导。

- 1 【建造师案例题】沿海地区某高层办公楼,建筑面积125 000平方米,地下3层,地上26层,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基坑开挖深度16.30m。建设单位与施工总承包单位签订了施工总承包合同。 合同履行过程中,发生了如下事件: 事件一:施工总承包单位将地下连续墙工程分包给某具有相应资质的专业公司,未报建设单位审批;依合同约定将装饰装修工程分别分包给具有相应资质的三家装饰装修公司。上述分包合同均由施工总承包单位与分包单位签订,且均在安全管理协议中约定分包工程安全事故责任全部由分包单位承担。 事件二:施工总承包单位将深基坑支护设计委托给专业设计单位,专业设计单位根据地质勘察报告选择了地下连续墙加内支撑支护结构形式。施工总承包单位编制了深基坑开挖专项施工方案,内容包括工程概况、编制依据、施工计划、施工工艺技术、劳动力计划。该方案经专家论证,补充了有关内容后,按程序通过了审批。 事件三:施工总承包单位为了提醒、警示施工现场人员时刻认识到所处环境的危险性,随时保持清醒和警惕,在现场出入口和基坑边沿设置了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 事件四:本工程二层多功能厅设计为铝合金龙骨中密板材隔墙,下端为木踢脚。装饰装修公司在施工前编制了装饰装修施工方案,明确了板材组装和接点处理措施。 指出事件一中的不妥之处,分别说明理由。
- 2 【建造师案例题】某18层办公楼,建筑面积32 000平方米,总高度71m,钢筋混凝土框架一剪力墙结构,脚手架采用悬挑钢管脚手架,外挂密目安全网,塔式起重机作为垂直运输工具,2006年11月9日在15层结构施工时,吊运钢管时钢丝绳滑扣,起吊离地20m后,钢管散落,造成下面作业的4名人员死亡,2人重伤。经事故调查发现:1.作业人员严重违章,起重机司机因事请假,工长临时指定一名机械工操作塔式起重机,钢管没有捆扎就托底兜着吊起,而且钢丝绳没有在吊钩上挂好,只是挂在吊钩的端头上。2.专职安全员在事故发生时不在现场。3.作业前,施工单位项目技术负责人未详细进行安全技术交底,仅向专职安全员口头交代了施工方案中的安全管理要求。指出该项目安全技术交底工作存在的问题。
- 3 【建造师案例题】某办公楼工程,建筑面积153000平方米,地下2层,地上30层,建筑物总高度136.6m,地下钢筋混凝土结构,地上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基础埋深8.4m。 施工单位项目经理根据《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GB/T 50326主持编制了项目管理实施规划,包括工程概况、组织方案、技术方案、风险管理计划、项目沟通管理计划、项目收尾管理计划、项目现场平面布置图、项目目标控制措施、技术经济指标等十六项内容。 风险管理计划中将基坑土方开挖施工作为风险管理的重点之一,评估其施工时发生基坑坍塌的概率为中等,且风险发生后将千万重大损失。为此,项目经理部组织建立了风险管理体系,指派项目技术部门主管风险管理工作。 项目经理指派项目技术负责人组织编制了项目沟通计划,该计划中明确项目经理部与内部作业层之间依据《项目管理目标责任书》进行沟通和协调;外部沟通可采用电话、传真、协调会等方式进行;当再现矛盾和冲突时,应借助政府、社会、中介机构等各种力量来解决问题。 工程进入地上结构施工阶段,现场晚上23时后不再进行土建作业,但安排了钢结构焊接连续作业。由于受城市交通管制,运输材料、构件的车辆均在凌晨3~6时之间进出现场。项目经理部未办理夜间施工许可证。附近居民投诉:夜间噪声过大,光线刺眼,且不知晓当日施工安排。项目经理派安全员接待了来访人员。之后,项目经理部向政府环境保护部门进行了申报登记,并委托某专业公司进行了噪声检测。 项目收尾阶段,项目经理部依据项目收尾管理计划,开展了各项工作。 项目管理实施规划还应包括哪些内容?
- 4 【建造师案例题】 某办公楼工程,建筑面积153000平方米,地下2层,地上30层,建筑物总高度136.6m,地下钢筋混凝土结构,地上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基础埋深8.4m。 施工单位项目经理根据《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GB/T 50326主持编制了项目管理实施规划,包括工程概况、组织方案、技术方案、风险管理计划、项目沟通管理计划、项目收尾管理计划、项目现场平面布置图、项目目标控制措施、技术经济指标等十六项内容。 风险管理计划中将基坑土方开挖施工作为风险管理的重点之一,评估其施工时发生基坑坍塌的概率为中等,且风险发生后将千万重大损失。为此,项目经理部组织建立了风险管理体系,指派项目技术部门主管风险管理工作。 项目经理指派项目技术负责人组织编制了项目沟通计划,该计划中明确项目经理部与内部作业层之间依据《项目管理目标责任书》进行沟通和协调;外部沟通可采用电话、传真、协调会等方式进行;当再现矛盾和冲突时,应借助政府、社会、中介机构等各种力量来解决问题。 工程进入地上结构施工阶段,现场晚上23时后不再进行土建作业,但安排了钢结构焊接连续作业。由于受城市交通管制,运输材料、构件的车辆均在凌晨3~6时之 间进出现场。项目经理部未办理夜间施工许可证。附近居民投诉:夜间噪声过大,光线刺眼,且不知晓当日施工安排。项目经理派安全员接待了来访人员。之后,项 目经理部向政府环境保护部门进行了申报登记,并委托某专业公司进行了噪声检测。 项目收尾阶段,项目经理部依据项目收尾管理计划,开展了各项工作。 评估基坑土方开挖施工的风险等级,风险管理体系应配合项目经理部哪两个管理体系进行组织建立?指出风险管理计划中项目经理部工作的不妥之处。
- 5 【建造师案例题】 某办公楼工程,建筑面积153000平方米,地下2层,地上30层,建筑物总高度136.6m,地下钢筋混凝土结构,地上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基础埋深8.4m。 施工单位项目经理根据《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GB/T 50326主持编制了项目管理实施规划,包括工程概况、组织方案、技术方案、风险管理计划、项目沟通管理计划、项目收尾管理计划、项目现场平面布置图、项目目标控制措施、技术经济指标等十六项内容。 风险管理计划中将基坑土方开挖施工作为风险管理的重点之一,评估其施工时发生基坑坍塌的概率为中等,且风险发生后将千万重大损失。为此,项目经理部组织建立了风险管理体系,指派项目技术部门主管风险管理工作。 项目经理指派项目技术负责人组织编制了项目沟通计划,该计划中明确项目经理部与内部作业层之间依据《项目管理目标责任书》进行沟通和协调;外部沟通可采用电话、传真、协调会等方式进行;当再现矛盾和冲突时,应借助政府、社会、中介机构等各种力量来解决问题。 工程进入地上结构施工阶段,现场晚上23时后不再进行土建作业,但安排了钢结构焊接连续作业。由于受城市交通管制,运输材料、构件的车辆均在凌晨3~6时之 间进出现场。项目经理部未办理夜间施工许可证。附近居民投诉:夜间噪声过大,光线刺眼,且不知晓当日施工安排。项目经理派安全员接待了来访人员。之后,项 目经理部向政府环境保护部门进行了申报登记,并委托某专业公司进行了噪声检测。 项目收尾阶段,项目经理部依据项目收尾管理计划,开展了各项工作。 根据《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 12523—1990,结构施工阶段昼间和夜间的场界噪声限值分别为多少?针对本工程夜间施工扰民事件,写出项目经理部应采取的正确做法。
- 6 【建造师案例题】 某办公楼工程,建筑面积153000平方米,地下2层,地上30层,建筑物总高度136.6m,地下钢筋混凝土结构,地上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基础埋深8.4m。 施工单位项目经理根据《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GB/T 50326主持编制了项目管理实施规划,包括工程概况、组织方案、技术方案、风险管理计划、项目沟通管理计划、项目收尾管理计划、项目现场平面布置图、项目目标控制措施、技术经济指标等十六项内容。 风险管理计划中将基坑土方开挖施工作为风险管理的重点之一,评估其施工时发生基坑坍塌的概率为中等,且风险发生后将千万重大损失。为此,项目经理部组织建立了风险管理体系,指派项目技术部门主管风险管理工作。 项目经理指派项目技术负责人组织编制了项目沟通计划,该计划中明确项目经理部与内部作业层之间依据《项目管理目标责任书》进行沟通和协调;外部沟通可采用电话、传真、协调会等方式进行;当再现矛盾和冲突时,应借助政府、社会、中介机构等各种力量来解决问题。 工程进入地上结构施工阶段,现场晚上23时后不再进行土建作业,但安排了钢结构焊接连续作业。由于受城市交通管制,运输材料、构件的车辆均在凌晨3~6时之 间进出现场。项目经理部未办理夜间施工许可证。附近居民投诉:夜间噪声过大,光线刺眼,且不知晓当日施工安排。项目经理派安全员接待了来访人员。之后,项 目经理部向政府环境保护部门进行了申报登记,并委托某专业公司进行了噪声检测。 项目收尾阶段,项目经理部依据项目收尾管理计划,开展了各项工作。 项目收尾管理主要包括哪些方面的管理工作?
- 7 【建造师案例题】某办公楼工程,建筑面积为23 723 平方米,框架剪力墙结构,地下1层,地上12层,首层高4.8m,标准层高3.6 m。顶层房间为轻钢龙骨纸面石膏板吊顶,工程结构施工采用外双排落地脚手架。工程于2008年6月15日开工,计划竣工日期为2010年5月1日。 事件一:2009年5月20日7时30分左右,因通道和楼层自然采光不足,瓦工陈某不慎从9层未设门槛的管道井坠落至地下一层混凝土底板上,当场死亡。 事件二:在检查第5、6层填充墙砌体时,发现梁底位置都出现水平裂缝。 事件三:顶层吊顶施工时,施工单位沿房间长向安装主龙骨,并按主龙骨长度的1/1 000起拱。在固定纸面石膏板时,从板的一边向另一边进行固定。 问题: 1.本工程结构施工脚手架是否需要编制专项施工方案?说明理由。 2.脚手架专项施工方案的内容应有哪些? 3.事件一中,分析导致这起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4.对落地的竖向洞口应采用哪些方式加以防护? 5.分析事件二中,第5、6层填充墙砌体出现梁底水平裂缝的原因,并提出防治措施。 6.事件三中,吊顶施工是否有不妥之处?说明理由。
- 8 【建造师案例题】某18层办公楼,建筑面积32 000 平方米高度71m,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脚手架采用悬挑钢管脚手架,外挂密目安全网,塔式起重机作为垂直运输工具,2006年11月9日在15层结构施工时,吊运钢管时钢丝绳滑扣,起吊离地20 m后,钢管散落,造成下面作业的4名人员死亡,2人重伤。经事故调查发现: (1)作业人员严重违章,起重机司机因事请假,工长临时指定一名机械工操作塔吊,钢管没有细扎就托底兜着吊起,而且钢丝绳没有在吊钩上挂好,只是挂在吊钩的端头上。 (2)专职安全员在事故发生时不在现场。 (3)作业前,施工单位项目技术负责人未详细进行安全技术交底,仅向专职安全员口头交代了施工方案中的安全管理要求。 问题: 1.针对现场伤亡事故,项目经理应采取哪些应急措施? 2.指出本次事故的直接原因。 3.对本起事故,专职安全员有哪些过错? 4.指出该项目安全技术交底工作存在的问题。
- 9 【建造师案例题】某办公楼工程,建筑面积18 500 平方米,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筏板基础。该工程位于市中心,场地狭小,开挖土方需上运至指定地点,建设单位通过公开招标方式选定了施工总承包单位和监理单位,并按规定签订了施工总承包合同和监理委托合同,施工总承包单位进场后按合同要求提交了总进度计划,如图所示(时间单位:月),并经过监理工程师审查和确认。
合同履行过程中,发生了下列事件。 事件1,施工总承包依据基础形式、工程规模、现场和机具设备条件以及土方机械的特点,选择了挖土机、推土机、自卸汽车等土方施工机械,编制了土方施工方案。 事件2,基础工程施工完成后,在施工总承包单位自检合格、总监理工程师签署“质量控制资料符合要求”的审查意见基础上,施工总承包单位项目经理组织施工单位质量部门负责、监理工程师进行了分部工程验收。 事件3,当施工进行到第5个月时,因建设单位设计变更导致工作B延期2个月,造成施工总承包单位施工机械停工损失费13 000元和施工机械操作人员窝工费2 000元,施工总承包单位提出一项工期索赔和两项费用索赔。 问题 (1)施工总承包单位提交的施工总进度计划和工期是多少个月?指出该工程总进度计划的关键线路(以节点编号表示)。 (2)事件1中,施工总承包单位选择土方施工机械的依据还应有哪些? (3)根据《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事件2中,施工总承包单位项目经理组织基础工程验收是否妥当?说明理由。本工程地基基础分部工程验收还应包括哪些人员? (4)事件3中,施工总承包单位的三项索赔是否成立?并分别说明理由。
- 10 【建造师案例题】某18层商住楼,总建筑面积39 800 平方米,建筑高度60 m,全现浇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筏板基础,脚手架采用外爬架外挂密目安全网。施工过程中,某工人由办公室去材料库房,经过施工现场时,被从10层爬架上掉下的一块重约1 kg,体积为120 mm ×120 mm×35 mm的混凝土块击中头部,安全帽被砸破约8 cm的洞,造成头部右侧骨折,后经抢救保住性命。经过现场调查发现,是由于有工人在清理10层爬架过程中不慎将混凝土块碰落,坠落至下方搭设水平安全挑网的脚手杆后弹出网外,击中在下方行走的工人。 问题 (1)试述该事故发生的原因。 (2)安全生产的六大纪律是什么? (3)项目经理在施工中应把好安全生产的哪“六关”? (4)事故隐患该如何控制? (5)建筑工程中何谓“三宝”、“四口”?
热门试题换一换
- 水平走道应与列架保持平行或直角相交,水平度每米偏差不超过( )。
- 建设工程施工合同分析往往由企业的( )或项目中的( )负责。
- 某办公楼工程,地下2层,地上24层,现浇混凝土框架结构,建设单位与施工总承包单位签订了施工总承包合同。在合同履行工程中,发生了如下事件: 事件一:当主体结构施工完成后,建设单位因销售需要,须对原楼层的布局分隔进行调整,所以需要对原结构进行主体结构加固,以满足建筑物结构功能要求,随即要求施工总承包按照经过审图的加固图纸进行主体结构的加固组织施工,施工总承包随后将该主体结构的加固工程分包给了符合资质要求的专业分包单位,并取得了建设单位的同意。 事件二:主体结构加固的专业分包单位因人员不够,经总承包方同意将劳务作业又分包给了符合资质要求的劳务作业单位,监理工程师在审核资料时发现情况后,认为该劳务作业单位违法,随要求其停工。 事件三:加固工程完成后,在砌筑一堵填充墙时,因考虑到后期的装饰效果,须在原来的基线处往外移5 cm,与设计沟通后,设计认为不影响使用安全,同意了施工总承包的请求,随后施工总承包单位按外移5 cm进行施工。 事件四:在装饰阶段,为满足进度要求,须加快各层顶棚抹灰、墙面抹灰和楼面抹灰的进行,其在每层的持续时间分别为2天、4天、4天。 问题: 1.事件一中的建设单位与施工总承包的做法是否正确?分别说明理由。 2.事件二中,监理工程师的做法有无不妥?说明理由。 3.事件三中,施工总承包单位的做法有无不妥?说明理由。 4.事件四中,采用成倍流水节拍计算某办公楼的粉刷抹灰工期。
- 招标方提供的工程量清单中,投标人可以根据拟建项目的施工方案进行调整的是().
- 某市火电站建设项目进行招标,招标人规定投标人提交的投标文件截止日期为2012年11月20日,投标人在投标文件截止日期已提交投标文件。2012年11月18日,投标人向招标人提出撤回提交的投标文件。此时()。
- 下列喷锚暗挖法掘进方式中,结构防水效果差的是( )。
- 给出事件二中见证取样和送检的正确做法,并根据《城镇供热管网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CJJ28-2014规定,补充预制保温管检测项目。
- 某建设工程发承包双方按照中标金额1.2亿元签订了施工合同,并办理了备案手续。后双方根据招标期间达成的合作意向,订立了一份补充协议作为实施合同,约定工程价款为1亿元。后在结算时,双方就工程价款产生纠纷。在此情况下,工程价款应以( )为准。
- 关于和解的说法,正确的是( )。
- 关于用时间——成本累计曲线编制成本计划的说法,正确的是( )。

亿题库—让考试变得更简单
已有600万用户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