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单选题
题干:案例三一般资料:求助者,男性,26岁,某学校教师。案例介绍:求助者在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后,来到某中学任教。班里的学生经常不听自己的,因此对学生不满意,经常批评学生,要求学生必须听自己的。因师生关系苦恼,前来寻求帮助。心理咨询师观察了解到的情况:求助者自尊心较强,争强好胜,容不得失败,追求完美。下面是心理咨询师和求助者的一段咨询对话:咨询师:你生气的具体原因是什么呢?求助者:我经常为学生的事苦恼,他们干什么总不合我的意,我特别看不惯他们做的事,我说他们,他们不听,说我太认真。这哪象我年轻的时候,我上学时成绩门门都是优秀。我对学生要求很严,学习必须好。但他们不听我的。咨询师:噢,我明白了,你的学生不太听你的话,这使你很生气,是这样吗?求助者:对,就是因为他们不听我的话,惹我生气。咨询师:按你所说,你说话别人就应该听。求助者:是的,我是老师,他们当然应该听我的。咨询师:您信奉的是老师讲话,学生就应该听。求助者:对呀,学生必须听老师的。咨询师:因此,你老师说的话,你肯定听,他说学生不谈恋爱,你就不谈,他说应该考博士,你就考博士。求助者:对……噢,不是这样的,(沉默)好象不是,我老师让我读博士,我也没读。咨询师:你刚讲过学生必须听老师的,而你又讲了你老师让你考博士,但你没考,这似乎有些矛盾,请你解释解释好吗?求助者:(沉默)……可我说的是对的,他们就应该听我的呀。咨询师:你老师让你考博士,是对还是错呢?求助者:(沉默)难道他们真的可以不听?咨询师:你认为你生气是由于学生不听你的话,不按你的意思去办事,其实学生不按你的要求做是一件事,你要求学生必须象您一样来要求自己是你的信念。你的信念有的是合理的,有的是不合理的,不同的信念会导致不同的情绪状态。如果你认识到自己现在的情绪状态是一些不合理的信念所造成的,通过改变它,你就能控制自己的情绪。求助者:我好象明白了。咨询师:明白了吗?说不说由你,听不听由他们,以后可别多管闲事,自找没趣了。
题目: 按ABC理论的观点,本案例中的C是()。 - A 、学生不听话
- B 、学生应该听话
- C 、自己很优秀
- D 、自己非常生气

扫码下载亿题库
精准题库快速提分

【正确答案:D】
ABC理论中的C是指由诱发事件A所引起的结果。

- 1 【单选题】按照埃利斯的ABC理论,本案例中的B是()。
- A 、同事不同意借钱
- B 、同事应该像我怎么对她一样对我
- C 、因借钱产生矛盾
- D 、同事怎样对待我我就怎样对待她
- 2 【单选题】 按ABC理论的观点,本案例中的A是()。
- A 、学生不听话
- B 、学生应该听话
- C 、自己是老师
- D 、自己非常生气
- 3 【单选题】按照埃利斯的ABC理论,本案例中的C是( )。
- A 、公婆不讲理
- B 、父母非常气愤
- C 、丈夫不听话
- D 、求助者很生气
- 4 【单选题】按照埃利斯的ABC理论,本案例中的B是( )。
- A 、丈夫意外去世
- B 、内心痛苦,情绪低落
- C 、自己身患癌症
- D 、我是世上最倒霉的
- 5 【单选题】按照埃利斯的ABC理论,本案例中的C是( )。
- A 、母亲意外去世
- B 、为母亲出钱办手续
- C 、自己非常痛苦
- D 、飞机出现意外事故
- 6 【单选题】根据合理情绪疗法的ABC理论,本案例中A是( )。
- A 、没有时间陪母亲
- B 、母亲去世后内疚自责
- C 、母亲因车祸去世
- D 、母亲去世是我造成的
- 7 【单选题】根据合理情绪疗法的ABC理论,本案例中B是( )。
- A 、没有时间陪母亲
- B 、母亲去世后内疚自责
- C 、母亲因车祸去世
- D 、母亲去世是我造成的
- 8 【客观案例题】单选:根据ABC理论,本案例中的A是( )。
- A 、自己没有考军校
- B 、儿子不考军校
- C 、工作压力大
- D 、夫妻感情不和
- 9 【客观案例题】单选:按ABC理论的观点,本案例中的A是( )。
- A 、学生不听话
- B 、学生应该听话
- C 、自己是老师
- D 、自己非常生气
- 10 【客观案例题】单选:按ABC理论的观点,本案例中的C是( )。
- A 、学生不听话
- B 、学生应该听话
- C 、自己很优秀
- D 、自己非常生气
热门试题换一换
- 心理咨询师赋予资料具体意义时的方法是()。
- 一般资料:求助者,女性,27岁,公司职员。 案例介绍:求助者不合群,经常和父母、同事、客户发生矛盾,人际关系紧张。最近又因琐事与同事发生矛盾,很生气,也为此痛苦,主动来心理咨询。 下面是心理咨询师与求助者的一段咨询谈话。 心理咨询师:你认为你生气的原因是什么? 求助者:主要是和同事搞不好关系,有些人总爱挑我的毛病,我比较能干,在公司的业绩不错,别人嫉妒我,就常常因为一些小事和我过不去。 心理咨询师:是别人挑你的毛病造成你生气吗? 求助者:那当然是,如果别人不挑我的毛病,我怎么会生气? 心理咨询师:我们来看一个例子,假若某一天,你在咖啡店里喝咖啡,这时走过来一个人把你的咖啡碰洒了,你会怎样想? 求助者:我会很生气,这个人怎么这样不小心。 心理咨询师:但如果你知道他是个盲人,你又会怎样呢? 求助者:盲人啊……盲人是看不见的,我想我会原谅他。 心理咨询师:你看,咖啡洒了无论什么原因它就是一件事,但由于不同的认知结果,就会产生不同的情绪。所以,对事物的认知,才是引起情绪的真正原因。 求助者:是这样吗?(沉默)你说的好像有道理。 心理咨询师:人对生活中发生的事件都会有些看法,有的是合理的,有的是不合理的,不同的认识会导致不同的情绪状态。如果你认识到自己现在的情绪状态是一些不合理的认知所造成的,通过改变它你就能控制自己的情绪。 求助者:真会这样吗? 心理咨询师:你遇到的那些事,别人也可能遇到,但别人不一定都像你现在这样子,你说这是怎么回事? 求助者:你是说我和他们的认识不一样吗?可我还没看出我对别人挑我毛病的认识有哪些不合理的地方。 心理咨询师:这正是下一步要讨论的问题。你冷静地想一下,你和同事关系很紧张的原因是什么? 求助者:那些人总爱挑我的毛病。 心理咨询师:你不许人家挑你毛病的理由是什么呢? 求助者:我工作做得好,客户多,他们凭什么挑我的毛病? 心理咨询师:你可以希望别人不挑你的毛病,但你不能不许别人挑你的毛病。 求助者:对别人不能提出要求吗? 心理咨询师:你可以对别人提出要求,但是你要求你对别人怎样,别人就应该对你怎样,这是一种不合理的信念,一种绝对化的要求,因为我们无法要求别人必须为我们做什么。如果我们把对别人的“要求”变成“希望”,当我们不希望的事发生时,最多是一种失望,不会过分地怨恨别人,自己也就不会生气了。 求助者:您讲得很对,但我担心自己做不到这点。您说这毛病能改吗? 心理咨询师:你的问题是长期形成的,要想很快改变是困难的。但是只要在实践中不断改变,从一点一滴做起,出现反复不要灰心,贵在坚持,一定会达到理想效果的。 该求助者的心理问题包括( )。
- 对于采用0~4评分的SCL-90量表,因子分的分界值是大于或等于()。
- 本案例中求助者出现的躯体症状包括()。
- 对引导概念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实施内容反应技术时,要注意()。
- 在SCL-90的评定中,如果受测者自觉常有该项症状,并对其有相当程度的影响,则应评为()。
- 关于梅肯鲍姆压力接种训练的三阶段模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对该求助者需做哪些鉴别诊断?
- 对于该求助者作初步诊断的主要依据包括()。
- 单选:钟某听到别人议论自己,是属于( )。

亿题库—让考试变得更简单
已有600万用户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