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C】
未造成人员伤亡的一般事故,县级人民政府也可以委托事故发生单位组织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
【正确答案:C】
根据工程质量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或者直接经济损失,将工程质量事故分为4个等级:
(1)特别重大事故,是指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伤,或者1亿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2)重大事故,是指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0人以下重伤,或者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3)较大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4)一般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万元以上1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该等级划分所称的"以上"包括本数,所称的"以下"不包括本数。
【正确答案:A】
选项A,因管理原因引发的质量事故。由于管理不完善或失误而引发的质量事故。主要包括:施工单位的质量管理体系不完善;质量检验制度不严密,质量控制不严;质量管理措施落实不力;检测仪器设备管理不善而失准;进料检验不严格等引发的质量事故。
选项C,因技术原因引发的质量事故。主要包括:结构设计计算错误,地质情况估计错误;盲目采用技术上未成熟、实际应用中未得到充分实践检验验证其可靠的新技术;采用不适宜的的施工方法或工艺等引发的质量事故。
选项D,社会、经济原因引发的质量事故。由于社会、经济因素及社会上存在的弊端和不良风气引起建设中的错误行为,导致出现质量事故。
【正确答案:D】
分部工程质量验收合格应符合下列规定:
(1)所含分项工程的质量均应验收合格。
(2)质量控制资料应完整、真实。
(3)有关安全、节能、环境保护和主要使用功能的抽样检验结果应符合相应规定。
(4)观感质量应符合要求。
【正确答案:C】
检验批应由专业监理工程师组织施工单位项目专业质量检查员、专业工长等进行验收。
分项工程应由专业监理工程师组织施工单位项目专业技术负责人等等进行验收。
分部工程应由总监理工程师组织施工单位项目负责人和项目技术负责人等进行验收。勘察、设计单位项目负责人和施工单位技术、质量部门负责人应参加地基与基础分部工程的验验收,设计单位项目负责人和施工单位技术、质量部门负责人应参加主体结构、节能分部工程的验收。
【正确答案:C】
选项A,约束机制取决于各质量责任主体内部的自我约束能力和外部的监控效力。
选项B,反馈机制。运行状态和结果的信息反馈,是对工程质量管理系统的能力和运行效果进行评价,并为及时作出处置提供决策依据。
选项C,动力机制是工程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核心机制。
选项D,持续改进机制。在项目实施的各个阶段,不同的层面、不同的范围和不同的质量责任主体之间,应用PDCA循环原理展开质量控制。
【正确答案:B】
关键线路为①-③-⑤-⑥,计算工期为16天。
【正确答案:D】
该工作的最早完成时间=最早开始时间+持续时间=5+3=8天。
该工作的最迟完成时间=紧后工作的最迟开始时间的最小值=14天。,
即该工作的总时差=最迟完成时间-最早完成时间=14-8=6天。
【正确答案:D】
选项A,网络图应只有一个起点节点和一个终点节点(任务中部分工作需要分期完成的网络计划除外)。
选项B,严禁在箭线上引入或引出箭线。
选项C,在双代号网络图中,有时存在虚箭线,虚箭线不代表实际工作,称为虚工作。
选项D,网络图中严禁出现从一个节点出发,顺箭头方向又回到原出发点的循环回路。如果出现循环回路,会造成逻辑关系混乱,使工作无法按顺序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