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综合题(主观)
题干:甲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甲公司”)的注册会计师在对其20×3年财务报表进行审计时,就以下事项的会计处理与甲公司管理层进行沟通:(1)20×3年12月,甲公司收到财政部门拨款2000万元,系对甲公司20×3年执行国家计划内政策价差的补偿。甲公司A商品单位售价为5万元/台,成本为2.5万元/台,但在纳入国家计划内政策体系后,甲公司对国家规定范围内的用户销售A商品的售价为3万元/台,国家财政给予2万元/台的补贴。20×3年甲公司共销售政策范围内A商品1000件。甲公司对该事项的会计处理如下(会计分录中的金额单位为万元,下同):借:应收账款 3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3000借:主营业务成本 2500 贷:库存商品 2500借:银行存款 2000 贷:其他收益 2000(2)20×3年,甲公司尝试通过中间商扩大B商品市场占有率。甲公司与中间商签订的合同分为两类。第一类合同约定:甲公司按照中间商要求发货,中间商按照甲公司确定的售价3000元/件对外出售,双方按照实际售出数量定期结算,未售出商品由甲公司收回,中间商就所销售B商品收取提成费200元/件;该类合同下,甲公司20×3年共发货1000件,中间商实际售出800件。第二类合同约定:甲公司按照中间商要求的时间和数量发货,甲公司出售给中间商的价格为2850元/件,中间商对外出售的价格自行确定,未售出商品由中间商自行处理;该类合同下,甲公司20×3年共向中间商发货2000件。甲公司向中间商所发送B商品数量、质量均符合合同约定,成本为2400元/件。甲公司对上述事项的会计处理如下:借:应收账款 870 贷:主营业务收入 870借:主营业务成本 720 贷:库存商品 720借:销售费用 20 贷:应付账款 20(3)20×3年6月,董事会决议将公司生产的一批C商品作为职工福利发放给部分员工。该批C商品的成本为3000元/件,市场售价为4000元/件。受该项福利计划影响的员工包括:中高层管理人员200人、公司正在进行的某研发项目相关人员50人,甲公司向上述员工每人发放1件C商品。研发项目已进行至后期开发阶段,甲公司预计能够形成无形资产,至20×3年12月31日,该研发项目仍在进行中。甲公司进行的会计处理如下:借:管理费用 75 贷:库存商品 75(4)20×3年7月,甲公司一未决诉讼结案。法院判定甲公司承担损失赔偿责任3000万元。该诉讼事项源于20×2年9月一竞争对手提起的对甲公司的起诉,编制20×2年财务报表期间,甲公司曾在法院的调解下,与原告方达成初步和解意向。按照该意向,甲公司需向对方赔偿1000万元,甲公司据此在20×2年确认预计负债1000万元。20×3年,原告方控股股东变更,新的控股股东认为原调解决定不合理,不再承认原初步和解相关事项,向法院请求继续原法律程序。因实际结案时需赔偿金额与原确认预计负债的金额差别较大,甲公司于20×3年进行了以下会计处理: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2000 贷:预计负债 2000借:盈余公积 200 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1800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2000其他资料:假定本题中有关事项均具有重要性,不考虑相关税费及其他因素。甲公司按照净利润的10%提取法定盈余公积,不提取任意盈余公积。
题目:判断甲公司对事项(1)至事项(4)的会计处理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对于甲公司会计处理不正确的,编制更正20×3年度财务报表相关项目的会计分录。

扫码下载亿题库
精准题库快速提分

(1)甲公司对事项(1)的会计处理不正确。
理由:甲公司自财政部门取得的款项不属于政府补助,该款项与具有明确商业实质的交易相关,不是公司自国家无偿取得的现金流入,应作为企业正常销售价款的一部分,并不是自政府无偿取得的现金流入,不属于政府补助。
借:其他收益 2 000
贷:营业收入(主营业务收入) 2 000
(2)甲公司对事项(2)的会计处理不完全正确。
理由:第一类合同本质上属于收取手续费方式的委托代销,在中间商未对外实际销售前,与所转移商品所有权相关的风险和报酬并未实际转移,不能确认收入,也不能确认与未售商品相关的手续费。
借:存货(发出商品) 48(200×0.24)
贷:营业成本(主营业务成本) 48
借:营业收入(主营业务收入) 60(200×0.3)
贷:应收账款 60
借:应付账款 4(200×0.02)
贷:销售费用 4
(3)甲公司对事项(3)的会计处理不正确。
理由:以自产产品用于职工福利,应按照产品的售价确认收入,同时确认应付职工薪酬。同时,应按照员工服务的受益对象进行分配,服务于研发项目人员相关的部分应计入所研发资产的成本。
借:开发支出(研发支出——资本化支出) 20(50×0.4)
管理费用 80(200×0.4)
贷:应付职工薪酬 100
借:应付职工薪酬 100
贷:营业收入(主营业务收入) 100
借:营业成本(主营业务成本) 75
贷:管理费用 75
(4)甲公司对事项(4)的会计处理不正确。
理由:甲公司在编制20×2年财务报表时,按照当时初步和解意向确认的1 000万元预计负债不存在会计差错。后因情况变化导致法院判决结果与原预计金额存在的差额属于新发生情况,所承担损失的金额与原预计负债之间的差额应计入发生当期损益,不应追溯调整以前期间。
借:营业外支出 2 000
贷:盈余公积 200
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1 800

- 1 【综合题(主观)】判断甲公司对事项(1)至事项(5)的会计处理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对于甲公司会计处理不正确的,编制更正2×14年度财务报表相关项目的会计分录。
- 2 【计算分析题】判断甲公司对事项(1)至事项(3)的会计处理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对于不正确的会计处理,编制更正的会计分录(无需通过“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不考虑当期盈余公积的计提)。
- 3 【综合题(主观)】判断甲公司对事项(1)至事项(4)的会计处理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对于甲公司会计处理不正确的,编制更正2×18年度财务报表相关项目的会计分录。(无须通过“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调整)
- 4 【计算分析题】判断甲公司对事项(1)至事项(3)的会计处理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对于不正确的会计处理,编制更正的会计分录(无需通过“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不考虑当期盈余公积的计提)。
- 5 【综合题(主观)】判断甲公司对事项(1)至事项(5)的会计处理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对于甲公司会计处理不正确的,编制更正20×3年度财务报表相关项目的会计分录(答案中的金额单位用万元表示)。
- 6 【计算分析题】判断甲公司对事项(1)至事项(3)的会计处理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对于不正确的会计处理,编制更正的会计分录(无需通过“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不考虑当期盈余公积的计提)。
- 7 【综合题(主观)】判断甲公司对事项(1)至事项(4)的会计处理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对于甲公司会计处理不正确的,编制更正20×3年度财务报表相关项目的会计分录。
- 8 【计算分析题】判断甲公司对事项(1)至事项(3)的会计处理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对于不正确的会计处理,编制更正的会计分录(无需通过“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不考虑当期盈余公积的计提)。
- 9 【计算分析题】判断甲公司对事项(1)至事项(4)的会计处理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对于甲公司会计处理不正确的,编制更正的会计分录。
- 10 【计算分析题】判断甲公司对事项(1)至事项(3)的会计处理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对于甲公司会计处理不正确的,编制更正的会计分录。
热门试题换一换
- 简述企业变革的阶段以及相应内容。
- 在确定审计证据的相关性时,下列事项不属于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的是()。
- 甲公司是一家日用化学品生产企业,在对本行业进行分析时,公司管理层认为行业竞争出现加剧的迹象。以下选项中,能够帮助该公司管理层判断行业竞争出现加剧现象的有()。
- 甲公司非法窃取竞争对手乙公司最新开发的一项技术秘密成果,与丙公司签订转让合同,约定丙公司向甲公司支付一笔转让费后拥有并使用该技术秘密。乙公司得知后,主张甲公司与丙公司之间的合同无效,并要求赔偿损失。根据合同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计算该工厂在5年后处置时的税后现金净流量。
- 甲公司和乙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 ,消费税税率为10%,本月发出一批材料委托乙公司加工A半成品,A半成品属于应税消费品(非金银首饰),该A半成品在受托方没有同类应税消费品的销售价格。甲公司收回A半成品后将用于生产非应税消费品。发出材料的实际成本为540万元,乙公司开具的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的加工费45万元、增值税7.65万元,另需支付运杂费10万元。则甲公司收回的委托加工A半成品入账价值为( )万元。
- 企业清偿预计负债所需支出全部或部分预期由第三方补偿的,其正确的处理方法有( )。
- 计算变动制造费用的耗费差异和效率差异;
- 企业同时生产甲、乙两种产品,其中甲产品是亏损产品,且甲产品的生产能力无法转移,那么以下表述正确的有( )。

亿题库—让考试变得更简单
已有600万用户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