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造师案例题
题干:某城市桥梁工程,采用钻孔灌注桩基础,梁体为现浇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箱梁,0号块采用墩顶混凝土现浇施工,临时固结构造示意图和成孔钻机如下图。施工中发生如下事件:事件一:1号桩桩身混凝土灌注时,导管埋深保持在0.5-1.0m左右。灌注过程中,拔管指挥人员因故离开现场。后经检测表明1#桩出现断桩。事件二:项目部新购买了一套性能较好、随机合格证齐全的张拉设备,并立即投入使用。事件三:为加强质量管理,项目部对挂篮施工等特殊工序缺少经验,因此设置了工序质量控制点;编制了专门的作业指导书。事件四:项目部编制的合龙段施工方案如下:(1)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合龙顺序一般是先中跨、后次跨、再边跨。(2)合龙前应按设计规定,将两悬臂端合龙口予以临时连接,并将合龙跨一侧墩的临时锚固放松或改成活动支座。(3)合龙宜在一天中正午时分进行。(4)梁跨体系转换时,支座反力的调整应以反力为主。事件五:桥墩高度平均为20m,墩顶0号块采用支架法浇筑。张拉0号块预应力钢绞线时,操作平台临边外侧下方是城市主干路,施工人员设置了防护栏杆,人员随运载钢筋的物料提升机上下。
题目:操作平台临边外侧下方是城市主干道时,敞口立面必须如何处理才能满足高处安全作业相关要求?人员随运载钢筋的物料提升机上下是否符合高处作业的规定?说明理由。

扫码下载亿题库
精准题库快速提分

敞口立面必须设置安全立网做全封闭处理,并设置限高、限宽、限速的安全标示牌和防撞设施。
人员随运载钢筋的物料提升机上下不符合高处作业规定,因为高处必须设置供作业人员上下的安全通道和扶梯。

- 1 【建造师案例题】某城市主干道改扩建工程,道路结构层为:上面层4厘米厚沥青混合料,中面层5厘米厚中粒式沥青混凝土,底面层6厘米厚粗粒式沥青混凝土,基层36厘米厚石灰粉煤灰稳定碎石,底基层30厘米厚12%石灰土,结构总厚度81厘米。线路长度1.98千米,随路铺设雨、污水和燃气管线,施工红线范围内需拆迁较多房屋,合同的工期为当年5月16日至9月15日。由于该工程施工环境复杂,管线与道路施工互相干扰,施工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1)管线施工遇地下障碍物,依据变更涉及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变更方案,经项目经理审批后执行。(2)实验员取沟槽挖方的暂存土作为道路石灰土底基层填方用土进行轻型击实试验。(3)为保证摊铺石灰粉煤灰稳定碎石基层的施工进度,在现场大量暂存二灰碎石,摊铺碾压时已超过24小时,基层成型后,发现二灰基层表面松散,骨料明显离析。(4)为防止刮风扬尘,现场对基层采取洒大水方式,碾压后发现表面不平整,局部有水渍和坑凹现象,现场采用薄层贴补二灰碎石进行找平,保证基层的平整度。受拆迁影响,道路二灰基层摊铺计划拖延10天,后期增加人员和机械进行抢工,但总工期仍然滞后3天完成主干道路的施工。施工组织设计变更审批程序是否妥当?如不妥当,写出正确审批程序。
- 2 【建造师案例题】某城市主干道改扩建工程,道路结构层为:上面层4厘米厚沥青混合料,中面层5厘米厚中粒式沥青混凝土,底面层6厘米厚粗粒式沥青混凝土,基层36厘米厚石灰粉煤灰稳定碎石,底基层30厘米厚12%石灰土,结构总厚度81厘米。线路长度1.98千米,随路铺设雨、污水和燃气管线,施工红线范围内需拆迁较多房屋,合同的工期为当年5月16日至9月15日。由于该工程施工环境复杂,管线与道路施工互相干扰,施工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1)管线施工遇地下障碍物,依据变更涉及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变更方案,经项目经理审批后执行。(2)实验员取沟槽挖方的暂存土作为道路石灰土底基层填方用土进行轻型击实试验。(3)为保证摊铺石灰粉煤灰稳定碎石基层的施工进度,在现场大量暂存二灰碎石,摊铺碾压时已超过24小时,基层成型后,发现二灰基层表面松散,骨料明显离析。(4)为防止刮风扬尘,现场对基层采取洒大水方式,碾压后发现表面不平整,局部有水渍和坑凹现象,现场采用薄层贴补二灰碎石进行找平,保证基层的平整度。受拆迁影响,道路二灰基层摊铺计划拖延10天,后期增加人员和机械进行抢工,但总工期仍然滞后3天完成主干道路的施工。底基层土样试验标准是否正确?如不正确,写出正确标准。
- 3 【建造师案例题】某城市主干道改扩建工程,道路结构层为:上面层4厘米厚沥青混合料,中面层5厘米厚中粒式沥青混凝土,底面层6厘米厚粗粒式沥青混凝土,基层36厘米厚石灰粉煤灰稳定碎石,底基层30厘米厚12%石灰土,结构总厚度81厘米。线路长度1.98千米,随路铺设雨、污水和燃气管线,施工红线范围内需拆迁较多房屋,合同的工期为当年5月16日至9月15日。由于该工程施工环境复杂,管线与道路施工互相干扰,施工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1)管线施工遇地下障碍物,依据变更涉及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变更方案,经项目经理审批后执行。(2)实验员取沟槽挖方的暂存土作为道路石灰土底基层填方用土进行轻型击实试验。(3)为保证摊铺石灰粉煤灰稳定碎石基层的施工进度,在现场大量暂存二灰碎石,摊铺碾压时已超过24小时,基层成型后,发现二灰基层表面松散,骨料明显离析。(4)为防止刮风扬尘,现场对基层采取洒大水方式,碾压后发现表面不平整,局部有水渍和坑凹现象,现场采用薄层贴补二灰碎石进行找平,保证基层的平整度。受拆迁影响,道路二灰基层摊铺计划拖延10天,后期增加人员和机械进行抢工,但总工期仍然滞后3天完成主干道路的施工。二灰碎石的使用是否正确?如不正确,写出正确做法。
- 4 【建造师案例题】某城市主干道改扩建工程,道路结构层为:上面层4厘米厚沥青混合料,中面层5厘米厚中粒式沥青混凝土,底面层6厘米厚粗粒式沥青混凝土,基层36厘米厚石灰粉煤灰稳定碎石,底基层30厘米厚12%石灰土,结构总厚度81厘米。线路长度1.98千米,随路铺设雨、污水和燃气管线,施工红线范围内需拆迁较多房屋,合同的工期为当年5月16日至9月15日。由于该工程施工环境复杂,管线与道路施工互相干扰,施工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1)管线施工遇地下障碍物,依据变更涉及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变更方案,经项目经理审批后执行。(2)实验员取沟槽挖方的暂存土作为道路石灰土底基层填方用土进行轻型击实试验。(3)为保证摊铺石灰粉煤灰稳定碎石基层的施工进度,在现场大量暂存二灰碎石,摊铺碾压时已超过24小时,基层成型后,发现二灰基层表面松散,骨料明显离析。(4)为防止刮风扬尘,现场对基层采取洒大水方式,碾压后发现表面不平整,局部有水渍和坑凹现象,现场采用薄层贴补二灰碎石进行找平,保证基层的平整度。受拆迁影响,道路二灰基层摊铺计划拖延10天,后期增加人员和机械进行抢工,但总工期仍然滞后3天完成主干道路的施工。指出碾压过程有哪些违规之处?有什么主要危害?
- 5 【建造师案例题】某城市主干道改扩建工程,道路结构层为:上面层4厘米厚沥青混合料,中面层5厘米厚中粒式沥青混凝土,底面层6厘米厚粗粒式沥青混凝土,基层36厘米厚石灰粉煤灰稳定碎石,底基层30厘米厚12%石灰土,结构总厚度81厘米。线路长度1.98千米,随路铺设雨、污水和燃气管线,施工红线范围内需拆迁较多房屋,合同的工期为当年5月16日至9月15日。由于该工程施工环境复杂,管线与道路施工互相干扰,施工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1)管线施工遇地下障碍物,依据变更涉及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变更方案,经项目经理审批后执行。(2)实验员取沟槽挖方的暂存土作为道路石灰土底基层填方用土进行轻型击实试验。(3)为保证摊铺石灰粉煤灰稳定碎石基层的施工进度,在现场大量暂存二灰碎石,摊铺碾压时已超过24小时,基层成型后,发现二灰基层表面松散,骨料明显离析。(4)为防止刮风扬尘,现场对基层采取洒大水方式,碾压后发现表面不平整,局部有水渍和坑凹现象,现场采用薄层贴补二灰碎石进行找平,保证基层的平整度。受拆迁影响,道路二灰基层摊铺计划拖延10天,后期增加人员和机械进行抢工,但总工期仍然滞后3天完成主干道路的施工。结合项目进度控制问题指出采取的控制措施。进度控制的最终目标是什么?
- 6 【建造师案例题】某拟建道路,规划为城市主干路,道路总长5.6 km,主线道设计路基宽度为35 m,横截面布置:1.0 m(土路肩)+3.0 m(硬路肩)+12 m(行车道)+3.0m(中央分隔带)+12.0m(车行道)+3.0(硬路肩)+1.0(土路肩)。路基为填土路基,基层为45 cm石灰粉煤灰稳定砂砾。行车道沥青路面结构为“4 cm的SMA改性沥青混合料表面层+5 cm的中粒式沥青混凝土中面层+6 cm的粗粒式沥青混凝土下面层”。某施工单位中标后,由项目负责人主持编制了施工组织设计,并由企业技术负责人审批后执行;后根据实际的施工情况,项目技术负责人变更了施工组织设计的部分内容,变更后直接用于施工。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采取了以下技术措施: (1)填方路基采用重型击实试验确定填土的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量。 (2)路基填土施工时,碾压前检查铺筑层的宽度与厚度,合格后方可碾压,碾压“先轻后重”,最后碾压采用不小于10 t的压路机,并保证在最佳含水量范围内碾压。 (3)路基施工质量检查与验收的主控项目为压实度和弯沉值。 (4)沥青混合料面层施工质量检测与验收项目有压实度、厚度、弯沉值、平整度、宽度、中线高程、横坡、井框与路面的高差等八项。 (5)沥青混合料的压实度为关键实测项目,要求该路面压实度应达到试验段钻孔芯样密度的96%。 问题: 1.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与审批程序是否正确?为什么? 2.石灰粉煤灰稳定砂砾基层的拌合与运输有什么要求? 3.施工单位施工时,采取的技术措施中,有哪些错误的地方? 4.路基压实度的检测方法有哪几种?
- 7 【单选题】某瓦斯隧道,凿岩台车操作平台的高度为3.5m,在平台上进行凿岩作业,属于()高处作业。
- A 、I级
- B 、II 级
- C 、III级
- D 、IV级
- 8 【单选题】级配砂砾及级配砾石基层用作城市次干道及其以下道路基层时,含泥量不应大于砂质量(粒径小于 5mm)的( )。
- A 、10%
- B 、20%
- C 、30%
- D 、35%
- 9 【多选题】下列关于操作平台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明显位置设置标明允许负载值的限载牌及限定允许的作业人数
- B 、每旬不少于3次定期检查
- C 、移动式操作平台移动时,操作平台上不得站人
- D 、斜拉方式的悬挑操作平台,平台两侧各一道钢丝绳
- E 、悬臂梁式的操作平台,设置4个吊环,外侧应略低于内侧
- 10 【建造师案例题】操作平台临边外侧下方是城市主干道时,敞口立面必须如何处理才能满足高处安全作业相关要求?人员随运载钢筋的物料提升机上下是否符合高处作业的规定?说明理由。
热门试题换一换
- 某省重点工程项目计划于2004年12月28日开工,由于工程复杂,技术难度高,一般队伍难以胜任,业主自行决定采取邀请招标方式。与2004年9月8日 向通过资格预审的甲、乙、丙、丁、戊5家施工承包企业发出了投标邀请书。该5家企业均接受了邀请,并于规定时间9月20日~22日购买了招标文件。招标文 件中规定—— (1)投标保证金为人民币100万元;投标保证金的有效期同投标有效期; (2)评标方法:经评审的最低投标价法; (3)投标截止日期:10月18日下午4时; (4)中标通知书11月10日发出。 在投标截止时间前,甲、乙、丙三家企业在指定地点提交了投标文件,丁企业在投标截止时间之前通过邮局邮递,10月18日下午4时30分送达;而戊企业于10 月18日下午5时才送达,原因是中途堵车。10月21日下午由当地招投标监督管理办公室主持进行了公开开标。由于时间紧迫,评标委员会成员由业主指定7人 组成,其中有技术经济方面专家4人。评标时发现甲企业投标文件虽无法定代表人签字和委托人授权书,但投标文件均已有项目经理签字并加盖了单位公章。经评标 委员会认定甲企业的投标为废标。由于剩下两家的报价相等评标委员会建议乙企业降价100万元,乙企业表示同意。10月28日评标委员会提出了书面报告,乙 企业为第一中标候选人。 11月10日招标人向乙企业发出了中标通知书,并于12月12日签订了书面合同。 请指出开标工作的不妥之处,并说明理由。
- 民用建筑工程验收时,环境污染物浓度现场的检测,不符合《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 50325—2010检测要求的是( )。
- 土石坝的土石料场规划中的基本内容是( )。
- 政府对建设工程施工质量监督的职能主要有( )。
- 各工序的持续时间的计算是正确否?有错请改正。
- 根据《煤矿井巷工程质量验收规范》,不应作为分项工程进行质量验收的是()
- 关于技术方案的资本金,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小导管注浆施工应根据土质条件选择注浆法,在淤泥质软土层中宜采用()。

亿题库—让考试变得更简单
已有600万用户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