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
【正确答案:C】
2023 年度应纳税所得额=610+140(事项)-116(事项②)+(200-150)事项④)+[(700-660)+(56.8-52.8)](事项⑤)-10(事项⑥)=718(万元),应交企业所得税=718x25%=179.5(万元)。
事项(1)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720-580=140(万元),应纳税调增 140 万元,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140x25%=35(万元);
事项(2)产生应纳税暂时性差异=116-0=116(万元),应纳税调减 116 万元,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116x25%=29(万元);
事项(3)不产生暂时性差异,不确认递延所得税;
事项(4)预计负债的账面价值为 200 万元,计税基础为 0,负债的账面价值大于计税基础,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200 万元,应纳税调增 200 万元,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 50 万元。应收退货成本的账面价值为 150 万元,计税基础为 0,资产的账面价值大于计税基础,产生应纳税暂时性差异 150 万元,应纳税调减 150 万元,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 37.5 万元;
事项(5)可当期扣除的工资薪金为 660 万元,即应付职工薪酬的账面价值为700 万元,计税基础为 660 万元,负债的账面价值大于计税基础,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700-660=40(万元),应纳税调增 40 万元,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40x25%=10(万元)。
职工教育经费的扣除限额-660x8%=52.8(万元),
会计上实际扣除金额 56.8 万元,应纳税调增金额=56.8-52.8=4(万元),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4x25%=1(万元);
事项(6)收到免税现金股利 10 万元属于永久性差异应纳税调减 10 万元。其他权益工具投资的账面价值为 520 万元,计税基础为 500 万元,形成应纳税暂时性差异 20 万元,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对应其他综合收益)=20x25%=5(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