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造师案例题某一级公路全长55.28km,双向4车道,路幅宽24.5m,设计车速80km/h,路面基层为水泥稳定土无机结合料基层,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及施工单位人力、设备条件,施工单位采用了路拌法水泥稳定土基层施工工艺。摊铺水泥日进度1.5km(单向),K5+700~K10+700路段具体施工过程如下:(1)施工放样,恢复中线;根据施工布料需要在下承层上划布料网络。(2)对水泥稳定土基层施工所需的土料、集料、水泥等按要求进行备料。(3)确定松铺系数后,施工单位共用5d时间完成摊铺土任务。某日摊铺土2.5km。(4)按规定洒水闷料,整平轻压。(5)按规定摆放水泥,用刮板将水泥均匀摊开。(6)为保证拌合质量,按规定采用了稳定土拌合机进行拌合。为了避免损坏下承层,拌合深度保持在下承层顶面5~10mm。(7)拌合料拌合均匀后,立即用平地机初步整形,为保证整形质量,全路段平地机均由两侧路肩向路中心进行刮平。(8)整形后,当混合料的含水量为最佳含水量(±1%~±2%)时,按规定用轻型压路机配合12t以上的压路机进行碾压。直线和平曲线段,由两侧路肩向路中心碾压,设超高的平曲线段,由外侧路肩向内侧路肩碾压。请指出本项目具体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改正。

扫码下载亿题库
精准题库快速提分

该项目水泥稳定土基层具体施工过程中存在下列问题。
1)第(3)点中摊铺土的进度与摊铺水泥的进度不符合,进度太快。按背景材料相关要求摊铺土每天应为1.5km(单向)为宜,这样保持在摊铺水泥的前一天完成。
2)第(6)点稳定土拌合机械的拌合深度有问题,拌合深度应达到稳定层底并宜侵入下承层5~10mm,以利上下层粘结。
3)第(7)点平地机全路段均由两侧路肩向路中心刮平不对,直线段应这样施工,但在曲线段应由内侧向外侧进行刮平。
4)第(8)点超高的平曲线段的碾压不对,应该由内侧路肩向外侧路肩碾压。

- 1 【建造师案例题】某一级公路全长55.28km,双向4车道,路幅宽24.5m,设计车速80km/h,路面基层为水泥稳定土无机结合料基层,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及施工单位人力、设备条件,施工单位采用了路拌法水泥稳定土基层施工工艺。摊铺水泥日进度1.5km(单向),K5+700~K10+700路段具体施工过程如下:(1)施工放样,恢复中线;根据施工布料需要在下承层上划布料网络。(2)对水泥稳定土基层施工所需的土料、集料、水泥等按要求进行备料。(3)确定松铺系数后,施工单位共用5d时间完成摊铺土任务。某日摊铺土2.5km。(4)按规定洒水闷料,整平轻压。(5)按规定摆放水泥,用刮板将水泥均匀摊开。(6)为保证拌合质量,按规定采用了稳定土拌合机进行拌合。为了避免损坏下承层,拌合深度保持在下承层顶面5~10mm。(7)拌合料拌合均匀后,立即用平地机初步整形,为保证整形质量,全路段平地机均由两侧路肩向路中心进行刮平。(8)整形后,当混合料的含水量为最佳含水量(±1%~±2%)时,按规定用轻型压路机配合12t以上的压路机进行碾压。直线和平曲线段,由两侧路肩向路中心碾压,设超高的平曲线段,由外侧路肩向内侧路肩碾压。本项目路拌法水泥稳定土基层施工准备中少了什么重要环节?并简述这一环节主要工作。
- 2 【建造师案例题】某高速公路全长88km,双向6车道,路幅宽33.5m,设计车速100km/h,路面基层为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及施工单位条件,施工单位采用了在中心站用厂拌设备进行集中拌合法施工,并采用专用稳定土集中厂拌机械拌制混合料。其施工工艺有:①施工放样。②准备下承层。③混合料拌合与运输。④布置基准线钢丝。⑤混合料摊铺与碾压。⑥自检验收。⑦质检。⑧养护。施工工艺流程按①→②→③→④→⑤→⑥→⑦→⑧的顺序进行。由于路面较宽,在摊铺时,分两幅摊铺,中间设一条纵缝,纵缝采用45度斜接。碾压时,先用轻型两轮压路机跟在摊铺机后及时进行碾压,后用重型振动压路机继续碾压密实。施工单位的施工工艺流程是否正确?如果不正确,将其改正。
- 3 【建造师案例题】某高速公路全长88km,双向6车道,路幅宽33.5m,设计车速100km/h,路面基层为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及施工单位条件,施工单位采用了在中心站用厂拌设备进行集中拌合法施工,并采用专用稳定土集中厂拌机械拌制混合料。其施工工艺有:①施工放样。②准备下承层。③混合料拌合与运输。④布置基准线钢丝。⑤混合料摊铺与碾压。⑥自检验收。⑦质检。⑧养护。施工工艺流程按①→②→③→④→⑤→⑥→⑦→⑧的顺序进行。由于路面较宽,在摊铺时,分两幅摊铺,中间设一条纵缝,纵缝采用45度斜接。碾压时,先用轻型两轮压路机跟在摊铺机后及时进行碾压,后用重型振动压路机继续碾压密实。施工过程中存在什么问题?结合该项目的实际情况考虑,最好的摊铺方法是什么?
- 4 【建造师案例题】某一级公路,全长52.34km,设计车速为100km/h,路面基层采用乳化沥青碎石基层进行施工。该工程的施工单位对基层的施工方法和出现的情况报告如下:(1)拌合过程是在现场用人工拌制;(2)施工人员在拌合混合料时的时间为80s;(3)乳化沥青碎石混合料拌合均匀后,经过一段时间的破乳后,即进行摊铺;(4)混合料摊铺后,采用轻型筒式压路机进行初压两遍又用5t的轻型压路机进行复压两遍。施工单位摊铺乳化沥青碎石混合料的时间是否合理?说明理由。
- 5 【建造师案例题】某公路隧道为单洞双向行驶两车道隧道,全长4279m,最大埋深1049m。隧道净空宽度9.14m,净空高度6.98m,净空面积为56.45m2。该隧道其围岩主要为弱风化硬质页岩,属Ⅳ~Ⅴ级围岩,稳定性较差。根据该隧道的地质条件和开挖断面宽度,承包人拟采用台阶分部法施工。隧道开挖过程中,由于地下水发育,洞壁局部有股水涌出,特别是断层地带岩石破碎,裂隙发育,涌水更为严重。在该隧道施工过程中进行了监控量测。承包人采用的开挖施工方法是否合理?说明理由。
- 6 【建造师案例题】某一高速公路标段长10km,路段包含一座大桥和一个互通式立交,涵洞通道18个,路基土方均为路堤填筑。承包人进场后,项目部明确了各部门、各施工队和班组项目成本考核内容,制订了降低施工项目成本的方法和途径。项目部制订的项目成本考核内容应包括哪些内容?
- 7 【建造师案例题】某一高速公路标段长10km,路段包含一座大桥和一个互通式立交,涵洞通道18个,路基土方均为路堤填筑。承包人进场后,项目部明确了各部门、各施工队和班组项目成本考核内容,制订了降低施工项目成本的方法和途径。请说明项目部制订的降低施工项目成本的主要方法和途径。
- 8 【建造师案例题】西南地区某一级公路全长19km,路面结构形式为:底基层采用填隙碎石、基层采用水泥稳定碎石、面层采用C30水泥混凝土。按施工计划,6月份铺筑面层,施工单位5月中旬施工了一段试验路,施工时最高气温33℃,在浇筑混凝土路面时,将基层和模板浇水湿透,坍落度测定为5~7cm,抹面时砂浆层厚度控制在1cm范围内,试验路铺筑完的第2天,部分路段的水泥混凝土路面表面产生网状、浅而细的发丝裂缝,呈小的六角形花纹,深度为5~10mm。施工单位经过分析总结,认为产生裂缝的原因是:(1)混凝土路面浇筑后,用潮湿材料覆盖不及时。(2)路基发生不均匀沉陷。(3)混凝土表面过度振捣。施工单位分析的3个原因,你认为正确吗?说明理由。
- 9 【建造师案例题】西南地区某一级公路全长19km,路面结构形式为:底基层采用填隙碎石、基层采用水泥稳定碎石、面层采用C30水泥混凝土。按施工计划,6月份铺筑面层,施工单位5月中旬施工了一段试验路,施工时最高气温33℃,在浇筑混凝土路面时,将基层和模板浇水湿透,坍落度测定为5~7cm,抹面时砂浆层厚度控制在1cm范围内,试验路铺筑完的第2天,部分路段的水泥混凝土路面表面产生网状、浅而细的发丝裂缝,呈小的六角形花纹,深度为5~10mm。施工单位经过分析总结,认为产生裂缝的原因是:(1)混凝土路面浇筑后,用潮湿材料覆盖不及时。(2)路基发生不均匀沉陷。(3)混凝土表面过度振捣。上述病害的名称叫什么?从背景材料来看,还有哪些原因造成上述病害?
- 10 【建造师案例题】某道路工程,全长4.01 km,路基宽度6.5 m,路面宽5.5 m,路肩宽2×0.5 m,路拱横坡3%,路肩横坡4%,路面结构层为“20 cm厚的水泥稳定砂砾基层+20 cm厚的水泥混凝土路面”。该段道路属于湿润气候类地区,以湿润气候为主,全年平均气温20摄氏度,最高气温36摄氏度,最低气温-2摄氏度,极端最高气温41摄氏度,年极端最低气温-5摄氏度。年降水量1400 mm,大多集中在5,6,7月份,占全年降水量的65%。施工单位在路基施工完毕,开始施工基层及面层时,正好是在5~8月份,施工单位制定了一系列的措施,保证基层及面层的施工质量。施工单位采用三辊轴机组铺筑混凝土面层,铺筑厚度20 cm,施工单位拟采用振捣梁振捣。路面施工完毕后,施工单位对路面进行7天养护后,即开放交通。 问题: 1.根据背景材料,基层与面层施工时,会有哪些不利因素? 2.若站在施工单位的角度,应采取哪些具体的措施,保证基层及面层的施工质量? 3.施工铺筑混凝土路面时有什么错误之处? 4.关于开放交通,施工单位有什么错误之处?
热门试题换一换
- 一般来说,原材料的质量检验要把住“三关”,其中不包括在内的是( )。
- 关于成本管理的原则,该项目经理的讲话有哪些不当之处?成本管理的原则还有哪些?
- 针对事件三所述的材料管理失控现象,项目部材料管理上应做哪些改进?
- 下列喷锚暗挖开挖方式中,防水效果较差的是( )。
- 施工组织总设计和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均应包括的主要内容有( )。
- 编制成本计划时,施工成本可以按成本构成分解为( )。
- 建设工程行政纠纷的特点有()。
- 甲、乙双方订立的合同经人民法院判决认定为无效合同,则该合同自( )时起不具有法律效力。
- 对某模板工程进行抽样检查,发现在表面平整度、截面尺寸、平面水平度、垂直度和标高等方面存在质量问题。按照排列图法进行统计分析,上述质量问题累计频率依次为41%、79%、89%、98%和100%,需要进行重点管理的A类问题有( )。

亿题库—让考试变得更简单
已有600万用户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