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答题
题干:一般资料:患者,男,29岁,未婚,大学毕业后已工作一年。求助者自述:求助者大学毕业后已工作一年,月收入2000元。父母在农村务农,家庭经济一般,求助者从小性格内向,家教严格。此前没有患过重大的身体疾病和严重的心理障碍,无家族精神病史及遗传病史。目前仍身体健康,在单位基本能完成工作任务。一个月前的一天早晨,为了赶时间,就提前上班,但办公室里的其他同事还没到。于是他就问经理文件纸放在何处。经理批评他说:“难道要我把文件纸给你送到桌子上,你自己不会找吗?你自己做事怎么这么没谱……”由于平时就不怎么会和领导打交道,被领导一批评更不知道怎么办了,当时脸特别红,情绪也紧张起来。事后,自己非常后悔,觉得自己不该问,害怕得罪了领导。至今心情烦闷,自责,焦虑。精神很痛苦,失眠,工作能力有所下降,对未来也迷茫,从此认为自己能力低,素质差,有自卑心理。希望通过心理咨询走出困境。咨询师观察了解到的情况:求助者走进心理咨询室的时候是低着头,显得有些拘谨,但情绪稳定,待人接物比较有礼貌。坐下来说话的时候,双腿紧闭,眉头紧锁,眼神暗淡,显得有些紧张和不自信。目光接触中有接受咨询、改变现状的要求。心理测验结果:焦虑自评量表SAS:粗分48,标准分60,提示有中度焦虑。抑郁自评量表SDS:粗分44,标准分55,提示有轻度抑郁。SCL-90测试各因子分:焦虑因子分2.3,抑郁因子分1.6,人际关系分1.4,躯体症状分1.4,其余各因子分均小于1。
题目:简述心理咨询如何帮助求助者构建合理的行为模式。

扫码下载亿题库
精准题库快速提分

帮助求助者构建合理的行为模式是心理咨询的重要任务之一,帮助求助者构建合理的行为模式具体过程如下:
(1)选择适当的时机。心理咨询师帮助求助者建立“合理有效行为模式”的最佳时机是求助者的确形成了合理的想法,可是他仍然不能行动起来,并为此而深感苦恼时。
(2)制定切实可行的行动计划。“合理有效行为模式”是由若干具体的有效行动组成的,因此,要建立合理有效的行为模式,必须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计划。
(3)心理咨询师应当按制定计划行事,逐个地协助求助者实施每个有效行动。
(4)及时进行反馈。合理的社会交往行为模式形成后,要对它的行为结果有一个及时的反馈。它的反馈信息,就可以使求助者坚定地相信自己有能力自律,进而确立满意的自我评价、合理的自我接纳以及在道德水平上的自我肯定。与此同时,也满足了自己的社会需求,清除道德冲突,维持持久的心理平衡,并且建立了维护心理健康的良好社会支持系统。
只要针对求助者的心理问题,鼓励求助者采取有效行为,就可使他摆脱苦恼,达到新的平衡。解除心理问题的关键,不在于求助者能否控制自己的思想和欲望,而在于求助者是否具有合理的认识以及发自内心想要改变的动机,进而能否将合理的思想和观念付诸行动。

- 1 【多选题】 为了帮助该求助者,心理咨询师有必要了解该求助者()。
- A 、详细的成长经历
- B 、所持爱情观
- C 、和女友的性经历
- D 、与家庭成员的关系
- 2 【单选题】在咨询中,心理咨询师应致力于帮助求助者()。
- A 、寻找生物学原因
- B 、建立积极认知
- C 、明确心理学原因
- D 、健全健康人格
- 3 【多选题】心理咨询师应帮助求助者解决()。
- A 、躯体疾病
- B 、错误认知
- C 、性格缺陷
- D 、易发脾气
- 4 【单选题】心理咨询师在咨询中不必帮助该求助者()。
- A 、分析心理冲突
- B 、积极调节情绪
- C 、寻求其他工作
- D 、发掘自身资源
- 5 【多选题】对该求助者的心理咨询,重点可放在帮助求助者()。
- A 、解决失眠
- B 、学会转移
- C 、宣泄情绪
- D 、接纳现实
- 6 【客观案例题】多选:为了帮助求助者,心理咨询师有必要了解( )。
- A 、诱发事件及当时内心想法
- B 、求助者的成长经历
- C 、求助者的性格特征
- D 、求助者妻子对丈夫问题的反应
- 7 【客观案例题】多选:为帮助求助者,心理咨询师还需了解( )。
- A 、求助者的成长经历
- B 、求助者的爱情观
- C 、求助者的婚姻问题的来龙去脉
- D 、求助者的性格特征
- 8 【客观案例题】多选:为帮助求助者,心理咨询师尚需了解( )。
- A 、求助者的成长经验
- B 、求助者人格特征
- C 、求助者的社会支持系统
- D 、求助者的婚姻及家庭资料
- 9 【客观案例题】多选:心理咨询师应帮助求助者解决的问题是( )。
- A 、处境改变
- B 、认知改变
- C 、个性改变
- D 、情绪改变
- 10 【客观案例题】多选:为了帮助求助者,心理咨询师有必要了解( )。
- A 、求助者的成长经历
- B 、求助者所持道德观
- C 、他和妻子的性经历
- D 、与女同事亲密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