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经济师
报考指南 考试报名 准考证打印 成绩查询 考试题库

重置密码成功

请谨慎保管和记忆你的密码,以免泄露和丢失

注册成功

请谨慎保管和记忆你的密码,以免泄露和丢失

首页 中级经济师考试 题库 正文
  • 客观案例题
    题干:20世纪80年代后期,阿根廷深陷债务危机、恶性通货膨胀及济持续萧条等困境。1991年,阿根廷政府颁布《自由兑换法》,实施货币局制度,将比索和美元的汇率固定为1:1。自由兑换法的实施,以及恶性通货膨胀,阿根廷经济一度快速发展。2001年底,阿根廷爆发严重的金融危机,比索与美元的挂钩彼迫中断,货币局制度退出,比索大幅贬值,通货膨胀加剧。2015年末,阿根廷开放资本与金融账户,外国资本大规模流遇流入,财政赤字使通货膨胀问题更加严重。从阿根廷的贸易结果来看,阿根廷出口的主要是农副产品,进口的多为制成品和资本中间品。2023年拉尼娜现象引起南美洲干旱、灾害,导致阿根廷主要农产品大幅减产,阿根廷的出口和进口下降,经常账户出现逆差,进一步加剧了其国际收支失衡的局面。
    题目:根据案例中的材料,可以判断阿根廷国际收支失衡形成的最可能原因是()。
  • A 、货币性失衡
  • B 、周期性失衡
  • C 、结构性失衡
  • D 、收入性失衡

扫码下载亿题库

精准题库快速提分

参考答案

【正确答案:C】

根据国际收支差额产生的原因划分,国际收支失衡可以分为偶然性失衡、收入性失衡、货币性失衡、周期性失衡与结构性失衡。此外,外汇投机和国际资本流动也会造成一国国际收支失衡。
(1)偶然性失衡是由偶然原因如自然灾害、战争等造成的国际收支失衡。
(2)收入性失衡是由一国的国民收入增长超过他国的国民收入增长,引起本国进口需求增长超过出口增长而导致的国际收支失衡。通常,一国国民收入相对快速增长会导致进口需求的大幅增长,进而出现国际收支顺差减小或逆差增大。反之亦然。
(3)货币性失衡是指一国的货币供求失衡造成本国通货膨胀率高于他国通货膨胀率,从而引起的国际收支失衡。在一定的汇率条件下,当一国货币供应量增长较快,出现通货膨胀时,国内货币成本上升,出口商品价格相对上升而进口商品价格相对下降,导致出口商品减少、进口商品增加,引起国际收支失衡,顺差减小或逆差增大。反之亦然。

您可能感兴趣的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