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单选题关于处方开具和调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处方开具后7日内有效
- B 、调剂处方时应做到“四查十对 ”
- C 、调剂处方时“四查”是指查对药名、剂型、规格和数量
- D 、应使用淡红色处方开具第二类精神药品
- E 、工作3年及以上的执业医师可开具麻醉药品处方

扫码下载亿题库
精准题库快速提分

【正确答案:B】
处方开具当日有效,特殊情况下需延长有效期的,由开具处方的医师注明有效期,最长不得超过3天;药师调剂处方时应做到“四查十对”;调剂处方时“四查”是指查处方、查药品、查配伍禁忌、查用药合理性;第二类精神药品处方印刷用纸为白色,右上角标注“精二”;医疗机构应当按照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的规定,对本单位执业医师进行有关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使用知识的培训、考核,经考核合格的,授予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处方资格。执业医师取得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的处方资格后,方可在本医疗机构开具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处方,但不得为自己开具该种处方。

- 1 【多选题】关于受体阻断剂说法正确的是()。
- A 、肝肾功能不全者,不需减量
- B 、餐后较餐前服用效果好
- C 、不易发生耐药
- D 、停药不易引起基础胃酸反跳
- E 、与抗酸药合用可导致吸收减少
- 2 【单选题】依照《处方管理办法》的规定,调剂处方必须做到“四查十对”,其中“四查”是指()
- A 、查剂量、查用法、查重复用药、查配伍禁忌
- B 、査姓名、查药品、查剂用法、查给药途径
- C 、查给药途径、查重复给药、查用药失误、查药品价格
- D 、查处方、查药品、查配伍禁忌、查用药合理性
- 3 【单选题】关于抗菌药物处方权和调剂资格授予的理解,错误的是()
- A 、二级以上医院应定期对医师和药师进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知识和规范化管理培训
- B 、二级以上医院可以直接授予抗菌药物相应处方权和调剂资格
- C 、其他医疗机构由县级以上地方卫生行政部门授予抗菌药物处方权和调剂资格
- D 、如果村卫生室只有乡村医生,可由乡镇卫生院授予抗菌药物调剂资格
- 4 【多选题】关于违反处方管理和调剂要求法律责任的说法, 正确的有()
- A 、使用未取得药学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人员从艰处方调剂工作,情节严重的,吊销其 《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
- B 、医疗机构未按规定保管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处方或未按规定进行专册登记,惜节严重的, 吊销其《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
- C 、药师未按规定调剂麻醉药品、褙神药品处方, 情节严重的,吊销药师的执业证书
- D 、药师未按规定调剂普通药品,情节严重的, 吊销药师的执业证书
- 5 【单选题】关于处方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由医务人员开具,药师审核、调配、核对,作 为患者用药凭证的医疗文书
- B 、由执业药师开具,药师审核、 调配、核对,作为患者用药凭证的医疗文书
- C 、由注册医师开具,药师审核、 调配、核对,作为患者用药凭证的医疗文书
- D 、由实习医师开具,药师审核、 调配、核对,作为患者用药凭证的医疗文书
- E 、由注册医师开具,护士审核、 调配、核对,作 为患者用药凭证的医疗文书
- 6 【单选题】关于复方制剂美洛西林钠与舒巴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美洛西林为“自杀性”β-内酰胺酶抑制剂
- B 、舒巴坦是氨苄西林经改造而来,抗菌作用强
- C 、舒巴坦可增强美洛西林对β-内酰胺酶稳定性
- D 、美洛西林具有甲酰氨基,对β-内酰胺酶具高稳定作用
- E 、舒巴坦属于碳青霉烯类抗生素
- 7 【单选题】关于复方制剂美洛西林/舒巴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美洛而林为“自杀性”β-内酰胺酶抑制剂
- B 、舒巴坦是氨苄西林经改造而来,抗菌作用强
- C 、舒巴坦可增强美洛西林对β-内酰胺酶稳定性
- D 、美洛西林具有甲氨肟基,对β-内酰胺酶具有高稳定作用
- E 、舒巴坦属于碳青霉烯类抗生素
- 8 【多选题】关于药物的剂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 、剂位指给药量
- B 、临床一般采用常用剂量
- C 、在一定范围内,随着给药剂量的增加,药物作用逐渐增强
- D 、超剂量用药会产生严重的不良反应,甚至中毒
- E 、剂量不同,机体对药物的反应程度不同
- 9 【单选题】关于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分类管理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双跨”药品的处方药部分和非处方药部分的标签、说明书、商品名应相同
- B 、自动售药机可以销售所有非处方药品
- C 、非处方药可以在大众媒介上进行广告宣传,但广告内容必须经过审查、批准,禁止随意夸大或篡改
- D 、处方药和非处方药应分别在包装上印制国家指定的专有标识RX和OTC
- 10 【单选题】依照《处方管理办法》的规定,调剂处方必须做到“四查十对”。下列不属于“四查”的是()。
- A 、查药品
- B 、查处方
- C 、查给药途径
- D 、查用药合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