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单选题通路工程中常用的是( )类基层。
- A 、二灰土
- B 、二灰矿渣
- C 、石灰煤渣稳定砂砾(碎石)
- D 、二灰碎石

扫码下载亿题库
精准题库快速提分

【正确答案:C】

- 1 【单选题】采用( )通常规定,当实际成本超过顶点对承包商罚款时,最大罚款限额不超过原先商定的最高酬金值。
- A 、成本加固定比例费用合同
- B 、成本加奖金合同
- C 、最大成本加费用合同
- D 、成本加固定费用合同
- 2 【多选题】工程师通常在( )情况下,可以对承包人的索赔提出质疑。
- A 、事实依据不足
- B 、合同依据不足
- C 、索赔事项属于发包人的责任
- D 、承包人未遵守意向通知要求
- E 、承包人必须提供进一步证据
- 3 【单选题】 地基验槽通常采用( )。
- A 、业主意见
- B 、设计要求
- C 、观察法
- D 、钎探法
- 4 【建造师案例题】 (四) 某公路工程所需的主要建材有路基土方填料、砂石材料、水泥、沥青材料、沥青混合料和钢材等。所有材料均由项目部自己采购和组织运输。项目部材料采购部门拟按工程量清单→材料供应计划→材料需用量计划→材料用款计划→材料采购计划的顺序进行材料计划管理,并对几种材料的主要工程指标及工程特性提出了如下要求(摘要)。 (1)对于碎石提出了可松散性要求。 (2)为区分砂的粗细度,提出了砂的平均密度和湿度要求。 (3)对于水泥提出了针入度的要求。 该项目在施工过程中,项目部有关部门通过资料分析,发现混凝土工程的实际成本比计划成本增加较多,主要原因是砂、碎石材料成本的增加。但有关资料表明,砂、碎石的购入原价与施工预算时的价格一致。 在工程施工中还发生了如下事件: 事件一:水泥混凝土结构局部出现了蜂窝、麻面,项目都认为并未影响结构,因此未做任何处理。 事件二:在满堂支架桥梁施工中,发生了支架垮塌,造成直接经济损失40万元。项目部在事后的第5d向上级公司进行了汇报。 事件三:在路基施工放样时,由于工期紧,项目部新购了一台全站仪后立即投入使用,并将一台超过规定的周检确认时间间隔的仪器也投入使用,使路基工程按时完工。 问题:(四)
- 5 【建造师案例题】 (四) 某公路工程所需的主要建材有路基土方填料、砂石材料、水泥、沥青材料、沥青混合料和钢材等。所有材料均由项目部自己采购和组织运输。项目部材料采购部门拟按工程量清单→材料供应计划→材料需用量计划→材料用款计划→材料采购计划的顺序进行材料计划管理,并对几种材料的主要工程指标及工程特性提出了如下要求(摘要)。 (1)对于碎石提出了可松散性要求。 (2)为区分砂的粗细度,提出了砂的平均密度和湿度要求。 (3)对于水泥提出了针入度的要求。 该项目在施工过程中,项目部有关部门通过资料分析,发现混凝土工程的实际成本比计划成本增加较多,主要原因是砂、碎石材料成本的增加。但有关资料表明,砂、碎石的购入原价与施工预算时的价格一致。 在工程施工中还发生了如下事件: 事件一:水泥混凝土结构局部出现了蜂窝、麻面,项目都认为并未影响结构,因此未做任何处理。 事件二:在满堂支架桥梁施工中,发生了支架垮塌,造成直接经济损失40万元。项目部在事后的第5d向上级公司进行了汇报。 事件三:在路基施工放样时,由于工期紧,项目部新购了一台全站仪后立即投入使用,并将一台超过规定的周检确认时间间隔的仪器也投入使用,使路基工程按时完工。 问题:(四)
- 6 【建造师案例题】 (四) 某公路工程所需的主要建材有路基土方填料、砂石材料、水泥、沥青材料、沥青混合料和钢材等。所有材料均由项目部自己采购和组织运输。项目部材料采购部门拟按工程量清单→材料供应计划→材料需用量计划→材料用款计划→材料采购计划的顺序进行材料计划管理,并对几种材料的主要工程指标及工程特性提出了如下要求(摘要)。 (1)对于碎石提出了可松散性要求。 (2)为区分砂的粗细度,提出了砂的平均密度和湿度要求。 (3)对于水泥提出了针入度的要求。 该项目在施工过程中,项目部有关部门通过资料分析,发现混凝土工程的实际成本比计划成本增加较多,主要原因是砂、碎石材料成本的增加。但有关资料表明,砂、碎石的购入原价与施工预算时的价格一致。 在工程施工中还发生了如下事件: 事件一:水泥混凝土结构局部出现了蜂窝、麻面,项目都认为并未影响结构,因此未做任何处理。 事件二:在满堂支架桥梁施工中,发生了支架垮塌,造成直接经济损失40万元。项目部在事后的第5d向上级公司进行了汇报。 事件三:在路基施工放样时,由于工期紧,项目部新购了一台全站仪后立即投入使用,并将一台超过规定的周检确认时间间隔的仪器也投入使用,使路基工程按时完工。 问题:(四)
- 7 【建造师案例题】 (二) 某城市道路工程,基层采用石灰稳定土,面层采用水泥混凝土。在施工过程中的部分质量控制要点如下: 1.对基层施工的控制要点: (1)基层土颗粒最大粒径不超过40mm (2)基层细粒土最大粒径不大于10mm。 (3)用12t以上压路机碾压,先重型后轻型。 (4)严禁用薄层贴补的办法找平基层。 (5)养生采用干养,养生期不宜小于7d。 2.对面层施工的控制要点: (1)水泥采用不低于P32.5号的普通硅酸盐水泥。 (2)碎(砾)石选用最大粒径不超过50mm。 (3)设计混凝土配合比时,以抗折强度设计,以抗压强度检验。 (4)混凝土搅拌的最长时间不得超过最短时间的五倍。 问题
- 8 【建造师案例题】 某城市道路工程,基层采用石灰稳定土,面层采用水泥混凝土。在施工过程中的部分质量控制要点如下。 1.对基层施工的控制要点: (1) 基层土颗粒最大粒径不超过40mm。 (2) 基层细粒土最大粒径不大于l0mm。 (3) 用12t以上压路机碾压,先重型后轻型。 (4) 严禁用薄层贴补的办法找平基层。 (5) 养生采用干养,养生期不宜小于7d。 2.对面层施工的控制要点: (1) 水泥采用不低于32.5级的普通硅酸盐水泥。 (2) 碎(砾)石选用最大粒径不超过50mm。 (3) 设计混凝土配合比时,以抗折强度设计,以抗压强度检验。 (4) 混凝土搅拌的最长时间不得超过最短时间的五倍。 问题
- 9 【建造师案例题】 某城市道路工程,基层采用石灰稳定土,面层采用水泥混凝土。在施工过程中的部分质量控制要点如下。 1.对基层施工的控制要点: (1) 基层土颗粒最大粒径不超过40mm。 (2) 基层细粒土最大粒径不大于l0mm。 (3) 用12t以上压路机碾压,先重型后轻型。 (4) 严禁用薄层贴补的办法找平基层。 (5) 养生采用干养,养生期不宜小于7d。 2.对面层施工的控制要点: (1) 水泥采用不低于32.5级的普通硅酸盐水泥。 (2) 碎(砾)石选用最大粒径不超过50mm。 (3) 设计混凝土配合比时,以抗折强度设计,以抗压强度检验。 (4) 混凝土搅拌的最长时间不得超过最短时间的五倍。 问题
- 10 【建造师案例题】 某城市道路工程,基层采用石灰稳定土,面层采用水泥混凝土。在施工过程中的部分质量控制要点如下。 1.对基层施工的控制要点: (1) 基层土颗粒最大粒径不超过40mm。 (2) 基层细粒土最大粒径不大于l0mm。 (3) 用12t以上压路机碾压,先重型后轻型。 (4) 严禁用薄层贴补的办法找平基层。 (5) 养生采用干养,养生期不宜小于7d。 2.对面层施工的控制要点: (1) 水泥采用不低于32.5级的普通硅酸盐水泥。 (2) 碎(砾)石选用最大粒径不超过50mm。 (3) 设计混凝土配合比时,以抗折强度设计,以抗压强度检验。 (4) 混凝土搅拌的最长时间不得超过最短时间的五倍。 问题
热门试题换一换
- 施工单位在采用新技术时,应当对作业人员进行相应的( )。
- 填石路基的填筑方法包括( )。
- 工程竣工验收之后,建设单位长安开发公司一直以资金紧张为借口,拖延支付工程结算款,总包单位南方建筑公司申请仲裁,经仲裁裁决后,长安开发公司依然不支付工程结算款,则 。
- FIDIC合同条件规定的“指定分包商”是指( )的承包商。
- 现场阻燃处理后的泡沫塑料每种取()检验燃烧性能。
- 某市政工程有限公司为贯彻执行好注册建造师规章制度,在公司内开展了一次注册建造师相关制度办法执行情况的专项检查。在检查中发现下述情况: 情况1:公司第一项目经理部承接一庭院工程,合同金额为853万元,其中有古建筑修缮分部工程。施工项目负责人持有二级市政公用工程注册建造师证书。 情况2:公司第二项目经理部负责人是二级市政公用工程注册建造师,承接的是轻轨交通工程,合同金额为2850万元,其中轨道铺设工程分包给专业队伍。该项目已处于竣工验收阶段。在查阅分包企业签署的质量合格文件中,只查到了分包企业注册建造师的签章。 情况3:公司第三项目经理部承接的是雨污水管道工程。在查阅该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报审表时,发现工程名称填写得不完整,监理单位的名称写成了口头用的简称,监理工程师审查意见栏只有“同意”两字,施工项目负责人栏只有签名。 问题 1.指出第一项目经理部负责人执业范围的错误之处,并说明理由。 2.第二项目经理部负责人能承担该轻轨交通工程吗?为什么要将轨道铺设工程分包出去? 3.指出并改正分包企业质量合格文件签署上的错误。 4.指出并改正施工组织设计报审表填写中的错误。
- 在山岭隧道浅埋段施工中,为防止围岩出现松动,应尽快施作衬砌的围岩有()围岩。
- 因建设或其他原因需要临时占用城市绿化用地的,须经城市人民政府()部门批准,办理临时用地手续。
- 仲裁庭裁决劳动争议案件,应当自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受理仲裁申请之日起( )日内结束。
- 初拉力是指栀杆在没有工作时缆风绳预先拉紧的力。一般按经验公式,初拉力取工作拉力的()。

亿题库—让考试变得更简单
已有600万用户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