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案例分析题
题干:某测量单位承担了某市航测生产1:5000数字地形图(DLG)的任务。1.测区概括测区面积约3600k(60km×60km),海拔最低300m/最高600m:测区内多山,地形起伏较大;市区房屋建筑物较多;测区全年大部分时间天气晴好、能见度高。2.资料条件:(1)覆盖全测区的1:5000地形图;(2)测区有可利用的CORS系统;(3)测区似大地水准面精化成果,精度优于10m;(4)测区内均分布有9个高精度的平高控制点。3.主要设备框幅式数字航摄仪,有焦距分别为50mm和120mm的两个镜头备选,像元大小为9μm;定位定姿系统(POS);数字摄影测量工作站;集群式摄像处理系统等。4.作业要求(1)航空摄影要求航向重叠度65%左右,旁向重叠度30%左右,影像地面分辨率0.3m。(2)充分利用已有条件,不再布设像控点。(3)DLG生产采用“先内后外”的方式。地物、地貌要素均由内业立体采集获取;外业对内业立体采集的地物要素属性进行调绘,并补测内业立体采集不到和变化的地物;最后内业编辑成图。作业期间地貌变化不予考虑。(4)内业立体测图与外业调绘、补测尽可能并行作业,以缩短工期。问题:
题目:简述合理的DLG作业方案。

扫码下载亿题库
精准题库快速提分
参考答案DLG生产采用“先内后外”的方式,作业方案为:
(1)数据资料准备:空三成果、航摄影像和模型像对数据等。
(2)利用集群式摄像处理系统对航摄影像数据(0.3m分辨率)进行处理,采用数字摄影测量工作站根据空中三角测量成果恢复立体模型并进行立体测图。
(3)由内业立体采集获取测区的地物、地貌要素;内业对有把握并能够判断准确的地物、地貌元素,按图式符号直接采集;对无把握判断准确的(包括隐蔽地区、阴影部分和较小的独立地物以及无法确定性质的实体元素)尽量采集,并作出标记由外业实地进行精确定位和补调。
(4)利用覆盖全测区的1:5000地形图对自然村、重要企事业单位、道路、河流名称进行地图注记,添加境界要素。
(5)外业对内业立体采集的地物要素属性进行调绘,例如,自然村、重要企事业单位、道路(等级、材质)、河流名称、电力线、码头、水系、地类,并补测内业立体采集不到和变化的地物。
(6)最后内业编辑成图。同时,内业立体测图与外业调绘、补测尽可能并行作业,以缩短生产周期。
(7)质量检查:对DLG数据进行接边,并检查DLG数据成果质量。
(8)成果整理和提交:DLG数据成果质量验收合格后提交成果数据。
您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1 【案例分析题】简述三等高程控制网技术设计方案的主要内容。
- 2 【案例分析题】结合案例简述实施似大地水准面精化的主要工作,需要上交的资料。
- 3 【案例分析题】简述变形监测方案设计的内容。
- 4 【案例分析题】简述该项目修测1:500 DLG数据应采用的作业方法和理由。
- 5 【案例分析题】简述修测1:500 DLG数据的主要工作步骤。
- 6 【案例分析题】列出DLG生产的作业流程。
- 7 【案例分析题】简述高程控制测量技术设计方案的主要内容。
- 8 【案例分析题】简述生活垃圾处理厂选址的作业流程。
- 9 【案例分析题】简述DLG数据库系统结构中C/'S结构和B/S结构各负责的任务。
- 10 【案例分析题】用框图描述DLG数据库建库流程。
热门试题换一换
- 下列关于测绘合同的说法,错误的是( )。
- 根据《外国的组织或者个人来华测绘管理暂行办法》,合资、合作测绘不得从事的测绘活动是( )。
- 简述将采集的市政设施数据整理入库的主要工作步骤及内容。
- 简述测绘技术设计书编写的主要内容。
- 下列选项不属于边界协议书附图内容的是( )。
- 有台光电测距仪,最大测程为10km,请问这台测距仪属于( )。
- 下列关于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现行规范规定,经济发达地区1:5000~1: 10000地形图的全面更新周期一般为()年。
- 检查线的方向应尽量与主测深线垂直,分布均匀,并要求布设在较平坦处,能普遍检查主测深线。检查线总长应不小于主测深线总长的( )。
- 一般的工程建设中,对于厂址的选择通常选用( )的地形图。
- 印刷成图的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的各种颜色套印误差不大于( )。
亿题库—让考试变得更简单
已有600万用户下载
Kg9X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