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观案例题
题干:居住在市区的中国公民李某,为一中外合资企业的职员,2015年取得以下所得:(1)每月取得合资企业支付的工资9800元;(2)2月份,为某企业提供技术服务,取得报酬30000元,与其报酬相关的个人所得税由该企业承担;(3)3月份,从A国取得特许权使用费折合人民币15000元,已按A国税法规定缴纳个人所得税折合人民币1500元并取得完税凭证;(4)4月1日~6月30日,前往B国参加培训,利用业余时间为当地三所中文学校授课,取得课酬所得折合人民币各10000元,未扣缴税款;出国期间将其国内自己的小汽车出租给他人使用,每月取得租金5000元,缴纳财产租赁相关税费275元,取得相关凭证;(5)7月份,与同事杰克(外籍)合作出版了一本讲述中外文化差异的书籍,共获得稿酬收入56000元,李某与杰克事先约定按6:4的比例分配稿酬;(6)11月份,以每份218元的价格将2011年购入的企业债券500份全部转让,发生相关税费870元,债券购入价每份200元,购入时共支付相关税费350元;转让境内上市公司股票取得收入24000元;(7)1~12月份,与4个朋友合伙经营一个酒吧,年底将酒吧300000元生产经营所得在合伙人中进行平均分配。要求:根据上述资料,按下列序号计算回答问题,每问需计算出合计数:
题目:李某从合伙企业分得的生产经营所得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为( )元。 - A 、8450
- B 、8250
- C 、12250
- D 、8600

扫码下载亿题库
精准题库快速提分

【正确答案:B】
李某分得合伙企业的生产经营所得=300000÷5=60000(元)
生产经营所得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60000×20%-3750=8250(元)。

- 1 【单选题】2015年张某取得的诊所生产经营所得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 )元。
- A 、0
- B 、62250
- C 、86050
- D 、100750
- 2 【客观案例题】生产经营所得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为( )元。
- A 、0
- B 、30000
- C 、16650
- D 、36083.33
- 3 【客观案例题】甲在合伙企业B取得生产经营所得的应纳税所得额( )万元。
- A 、32.17
- B 、31.87
- C 、33.27
- D 、38.52
- 4 【客观案例题】甲来源于合伙企业B的所得应缴纳个人所得税( )万元。
- A 、10.43
- B 、11.13
- C 、13.36
- D 、12.22
- 5 【客观案例题】甲在合伙企业B取得生产经营所得的应纳税所得额为( )万元。
- A 、32.17
- B 、31.87
- C 、33.27
- D 、38.52
- 6 【客观案例题】甲来源于合伙企业B的所得应缴纳个人所得税( )万元。
- A 、10.43
- B 、11.13
- C 、13.36
- D 、12.22
- 7 【单选题】计算合伙企业生产经营所得时,允许个人所得税前扣除的项目是()。
- A 、支付的工商业联合会会费
- B 、投资者个人缴纳的个人所得税
- C 、纳税年度年末合伙企业留存的利润
- D 、每个季度按分配协议分配给合伙人的股利
- 8 【客观案例题】2019年张某取得的诊所生产经营所得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 )元。
- A 、0
- B 、62250
- C 、43500
- D 、100750
- 9 【单选题】计算合伙企业生产经营所得时,允许个人所得税前扣除的项目是()。
- A 、支付的工商业联合会会费
- B 、投资者个人缴纳的个人所得税
- C 、纳税年度年末合伙企业留存的利润
- D 、每个季度按分配协议分配给合伙人的股利
- 10 【多选题】下列关于合伙企业缴纳所得税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有( )。
- A 、合伙企业以每一个合伙人为纳税义务人
- B 、合伙企业的合伙人以合伙企业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按合伙协议约定的分配比例确定应纳税所得额
- C 、合伙企业不得约定将全部利润分配给部分合伙人
- D 、合伙企业的合伙人是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伙人在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时,可以用合伙企业的亏损抵减其盈利
- E 、合伙企业生产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采用“先税后分”的原则
热门试题换一换
- 下列关于占有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 甲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本期购进一笔生产用材料,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价款10万元,增值税款1.7万元。则该笔支付的1.7万元增值税款的含义是()。
- 下列情形中,企业应按照“工资薪金所得”扣缴个人所得税的有()。
- 会计核算的基本假设包括()。
- 下列各种情形,投资企业应按规定确认股息、红利收入的有( )。
- 下列关于房产税纳税人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 关于资源税的处理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城市维护建设税采用的税率形式是()。
- 2020年该企业新产品研究开发费用和业务招待费分别应调整的应纳税所得额为( )万元。

亿题库—让考试变得更简单
已有600万用户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