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案例分析题下图为我国中部地区某市内的一处规划用地,规划为行政办公区及其机关宿舍区,共有12块地尚未安排用途(图纸中各地块的编号下为地块面积,单位:㎡)。请根据图纸中所示面积及位置安排如下几处用地:(1)机关幼儿园(8班)。(2)小学(24班)。(3)机关门诊所。(4)社会停车场(300辆车)。(5)广播电视台(1h㎡以上)。(6)政府招待所(1h㎡以上)。图1-11-11 某市规划用地示意图

扫码下载亿题库
精准题库快速提分

根据图纸中所示面积及位置,用地安排如下: (1)机关幼儿园(8班):A03。8班幼儿园属中型幼儿园,用地面积在3000~4000㎡,而且用地位置以邻近主要居住区为宜。A05、A07、A08三块地的面积比较合适,但是A07、A08主要邻近行政办公用地,因此仅有A03比较合适。 (2)小学(24班):A05。24班小学用地应包括建筑用地、运动场地、绿化用地,用地面积在1~1.5h㎡为宜,A04、A05、A06的面积都可以,但作为小学用地,A05的位置适中,服务半径更加合理。 (3)机关门诊所:A08。机关门诊所的位置,有A07、A08两块邻近行政办公用地的地块可以选择,但是A07位于路口处,环境嘈杂,过往车流多,与门诊本身的人流、车流容易形成混杂,因此A08比较合适。 (4)社会停车场(300辆车):A10。一般地,社会停车场用小型机动车停车面积来计算,每车面积为25㎡左右,题目要求停车量为300辆车,需要8000㎡左右,A10比较合适;A12的面积也接近这个数字,但是A12的位置处在城市主干道与城市次干道的交叉口处,进出停车场车辆与干道上行驶的大量车辆互相干扰,因此A12不合适。 (5)广播电视台(1h㎡以上):A04。广播电视台用地要求1hm2以上,A04、A06都符合要求,但是A06紧邻居住用地,广播电视台中需要设置电子发射装置,要求与居住建筑有一定的距离,因此只有A04比较合适。 (6)政府招待所(1h㎡以上):A06。

- 1 【案例分析题】下图为中国北方某城市一个居住小区规划,基地面积含代征道路用地共计15公顷。用地西侧为主干路,北侧为次干路,南侧和东侧为支路。用地内为高层住宅;沿东侧支路设置商业配套设施;另设片区中心小学一所和全日制幼儿园一所,市政设施齐全;地段内还有一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居住小区采用地下停车,车位符合相关规范。地段规划建筑限高45m。当地住宅日照间距系数约为1.3。规划住宅高2.95m,层数见下图。试分析该方案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理由。
- 2 【案例分析题】图为某县级市中心城区总体规划示意图,2030年规划城市人口21万人,城市建设用地为22k㎡,其中居住用地占城市建设用地的45%,该市具有丰富的农业、林业资源,对外交通便捷,有河流绕城区流过,北部为山地林区,南部为基本农田,西部为荒地。中心城区总体布局拟向西大力发展工业仓储,向南跨越国道建设现代居住新区。试指出该中心城区总体规划方案的主要不合理之处,并简述理由及依据。
- 3 【案例分析题】图为某市市区总体规划示意图,该市位于我国中部丘陵地区,为人口规模约7 0万的大城市。某河流将该市分为南北两个组团,其中南组团为城市中心区,北组团为城市新区,重点是教育科研产业。河流两岸有大片滨河绿地,河流中有一小岛(D处),为省级风景名胜区。【问题】试评析道路网结构的不合理之处。
- 4 【案例分析题】图为我国中部地区某市内的一处规划用地,规划为行政办公区及其机关宿舍区,共有1 2块地尚未安排用途,图纸中各地块的编号下为地块面积,单位㎡。【问题】请根据图纸中所示面积及位置安排如下几处用地:(1)机关幼儿园(8班)。(2)小学(2 4班)。(3)机关门诊所。(4)社会停车场(3 00辆车)。(5)广播电视台(1 h㎡以上)。(6)政府招待所(1h㎡以上)。
- 5 【案例分析题】某中等城市位于我国西南地区,图为该市市域城鎮体系规划。该市西邻某省会城市(约1 小时车程),东临某中部省,全市面积2.89万k㎡,辖一区(市区)、一市、七县、39个镇、75个乡。 现状市区城市人口 22.36万,总人口 529万。市域北部为山区,南部为丘陵地带,经济发展为北不平衡,现有两条国道、两条铁路通过本市。规划要点如下:1 .规划期末,市域城镇空间结构重点形成一条市域中部的东西向的城镇发展主轴,市域南部沿铁路线的东西向城镇发展副轴,市域南北向沿国道的城镇发展副轴。2 .依据市域城镇职能的作用范围,充分发挥城镇的区域中心作用,将市域划分为北、中、南 3个经济区。3. 按照一级中心城市、二级次中心城市、三级中心城镇、四级城镇的等级序列,形成四个层次的城镇等级结构,并制定相应的分级发展原则。4. 按照市场经济效率原则和区域平衡发展原则兼顾的指导思想,将其纳入进省域城镇体系规划中去。【问题】试评析该规划在城镇布局方而的特点。
- 6 【多选题】我国东部沿海地区,有些地区的城市分布和发展符合戈特曼提出的大都市带的发展特点或发展条件,也引起了城市地理学界的关注。这类城市密集区有( )。
- A 、珠江三角洲地区
- B 、辽中南半岛地区
- C 、长江中游地区
- D 、福建沿海地区
- E 、中原地区
- 7 【案例分析题】图为某地级市的市域城镇体系规划示意图。该市北部为山区,中部为山前平原,南部为滨海平原。有两条国道呈十字交叉形在市域内通过。1.该市沿海有N、D、W三个县城。东部海岸为沙质岸线,沙软潮平,水质清澈,附近有海岛;中部主要为礁石海岸,距海岸500m处水深可达20~25m;西部沿海有大面积的盐田。规划拟在W城布局大型区域电厂(装机容量480万kW)和焦化厂;在D城建深水码头,用进口铁矿石,结合当地的煤炭资源,建大型钢铁基地及发展相关的产业;N城拟建为盐化工基地。2.该市市区由三个组团构成,相距均在20km左右。Z组团为中心组团,是全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人口70万。G为以煤炭开采为主的矿区,人口25万。F为新型工业区,全市的副中心,人口30万。Z与G、Z与F、Z与N有国道连接,N与D有公路连接。规划还拟分别从Z城、G城建高等级公路与W连接。3.为保护环境,中心城市各组团都规划建设污水处理厂(位置见图)。F城与G城之间有一水库,这个水库是城市水源。请指出:该规划在工业布局、公路建设及城市基础设施规划中的不合理之处,说明理由并提出改进意见。
- 8 【案例分析题】某中等城市位于我国西南地区,图为该市市域城镇体系规划。该市西邻某省会城市,(约1小时车程),东临某中部省,全市面积2.89万hm2,辖1区(市区)、1市、7县、39个镇、75个乡。现状市区城市人口22.36万,总人口529万。市域北部为山区,南部为丘陵地带,经济发展南北不平衡,现有两条国道、两条铁路通过本市。规划要点如下:(1)规划期末,市域城镇空间结构重点形成一条市域中部的东西向的城镇发展主轴,市域南部沿铁路线的东西向城镇发展副轴,市域南北向沿国道的城镇发展副轴。(2)依据市域城镇职能的作用范围,充分发挥城镇的区域中心作用,将市域划分为北、中、南三个经济区。(3)按照一级中心城市、二级次中心城市、三级中心城镇、四级城镇的等级序列,形成四个层次的城镇等级结构,并制定相应的分级发展原则。(4)按照市场经济效益原则和区域平衡发展原则兼顾的指导思想,将其纳入进省域城镇体系规划中去。图1-3-11 某市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图【问题】试评析该规划在城镇布局方面的特点。
- 9 【案例分析题】附图为某市一个居住区组团规划方案,规划用地9万m2,规划住宅户数800户,人口约3000人。该地块西、北临城市次干路,东南两侧为支路,在地块外西南角为现状行政办公用地,根据当地规划条件要求,住宅建筑均为5层,层高2.8m,日照系数不少于1.4。该规划方案布置了12幢住宅楼及物流管理和商业建筑;结合组团出入口安排地面和地下停车场,并有市政工程和环卫设施配套。图1-6-5 规划方案示意图【问题】请评析该方案,具体指出方案的主要优点和存在的问题。
- 10 【案例分析题】下图为某市市区总体规划示意图。该市位于我国中部丘陵地区,为人口规模约70万的大城市,某河流将该市分为南北两个组团,其中南组团为城市中心区,北组团为城市新区,重点是教育科研产业。河流两岸有大片滨河绿地,河流中有一小岛(D),为省级风景名胜区。图1-8-7 某市总体规划示意图【问题】试评析道路网结构的不合理之处。
- 根据《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的规定,在计算城市现状和规划的用地时,应统一以()为界进行汇总统计。
- 两个城市的第一、二、三产业结构分别为:甲城市为15:35:50,乙城市为15:45:40。下列哪项表述是正确的()。
- 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通常划分为( )等阶段。
- 燃气用量的预测与计算的主要任务是预测计算燃气的( )。
- 以下为北方某历史文化名城的一处城市建设用地的控制性详细规划图。该街区位于已批准的近期建设规划用地界线之外,紧邻近期建设用地界线。为了加快城市建设步伐,市政府拟提前开发建设04-01至04-09共9块地,考虑基础设施建设先行,委托某投资公司进行道路和配套市政管线的施工建设。为了解决冬季采暖问题,决定首先建设集中锅炉房,总容量24MW,为整个9块地提供热源。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的部分内容如下: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1)建设项目名称:集中锅炉房。(2)建设规模:5400m2。(3)建设单位拟选位置:04-03地块。(4)城市规划主管部门选址意见:同意施工建设,但不得占用西侧河流绿化隔离带。图1-2-6 某处城市建设用地控制性详细规划图【问题】请根据图纸及文字,指出其中不当之处。
- 根据《城乡规划法》的规定,下列关于临时建设和临时用地规划管理程序内容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为了保护城市环境,保证城市台阶式用地的土(石)稳定,要求台地间设置护坡或挡土墙。 同时,在高差大于( )m的挡土墙或护坡顶要加设防护栏。
- 建筑物一般均不得超出()建造。

亿题库—让考试变得更简单
已有600万用户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