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造师案例题某施工单位承接了某二级公路的普通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项目,合同段总长度36km,路面结构层为15cm厚级配碎石底基层、20cm厚水泥稳定碎石基层、24cm厚水泥混凝土面层,面层采用轨道摊铺机摊铺施工。钢材、水泥供应厂家由建设单位指定。施工单位对基层和面层分别组织一个专业队采用线性流水施工,其施工组织设计内容摘要如下。摘要一:基层施工进度为每天450m,养护时间至少7d;水泥混凝土面层施工进度为每天400m,养护时间至少14d。所需最小工作面长度为3600m,其流水施工横道如图所示。
摘要二:施工单位现有主要施工设备包括混凝土生产设备、混凝土及原材料运输设备、吊车、布料机、摊铺机、整平机、压路机、拉毛养护机和石屑撒布机,项目部根据实际情况调用。摘要三:项目部要求工地试验室在检查了产品合格证、质量保证书后向监理工程师提交每批水泥清单。计算基层和面层的流水工期并按表绘制路面工程线性流水施工横道图。(注:将表抄绘在答题纸上作答)

扫码下载亿题库
精准题库快速提分
参考答案因为基层的速度450m/d快于面层的速度400m/d,基层与面层之间逻辑关系应选择STS(开始到开始)搭接关系。搭接时距计算应该除以两者中较快的速度,结果为3600m÷450m/d= 8d;考虑到养护至少7d,所以STS=(8+7)d=15d。基层和面层的流水工期= (15+90)d=105d。绘制路面工程线性流水施工横道图,如图所示。
您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1 【建造师案例题】某施工单位承接了一条长21km的二级公路的路基、路面工程,路基宽12m,水泥混凝土路面。为保证测量工作质量和提高测量工作效率,项目部制定了详细的测量管理制度,要求如下:(1)测量队对有关设计文件和监理签认的控制网点测量资料,由两人共同进行核对,核对结果应作记录,并进行签认,成果经项目技术主管复核签认,总工程师审核签认后方可使用。(2)测量外业工作必须有多余观测,并构成闭合检测条件。(3)对各工点、工序范围内的测量工作,测量组应自检、复核并签认,分工衔接的测量工作,由测量队或测量组进行互检、复核和签认。(4)项目经理部总工程师和技术部门负责人要对测量队(组)执行测量复核签认制的情况进行检查,测量队对测量组执行测量复核签认制的情况进行检查,所有检查均应做好检查记录。(5)测量记录与资料必须分类整理、妥善保管,并作为竣工文件的组成部分归档保存,具体归档资料包括以下内容:①交接桩资料、监理工程师提供的有关测量控制网点、放样数据变更文件。②各工点、各工序测量原始记录、观测方案布置图、放样数据计算书。K6+280~K6+910为土质路堑,平均挖方深度约13m,最大挖深21.2m,路段土质为细粒土。施工单位在进行路堑开挖时,先沿路线纵向挖出一条通道,再横向进行挖掘。由于该路段地下水位较高,设置了渗沟排除地下水,但路床碾压时出现了“弹簧”现象。经检查分析,出现“弹簧”的原因是渗沟的排水效果不理想,路床下局部路段地下水排不了,导致毛细水上升,使土的含水量偏高。指出施工单位进行路堑开挖所采用方法的名称。采用该方法是否恰当?说明理由。
- 2 【建造师案例题】某施工单位承接了一段长66.8km,宽7m的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任务,該工程穿越人口密集区。根据现场实际情况,所需混凝土需由现场制备,并采用轨道式摊铺机施工。该工程合同约定工期为85d,经计算,摊铺机总工作量为320台班。项目部将整个标段划分为两个工作量相等的施工区段,每段安排一台摊铺机,按每天两班组织平行施工。当工程量完成到一半时,由于业主原因,工程中止了10d,为赶工期,剩余摊铺工作拟安排三班倒施工,并另外备用一台设备。为实现全面成本管理,项目部将施工成本目标层层分解,定期对相关人员和部门进行考核。当施工完成1200m长的路面时,针对影响路面质量的水泥混凝土面板的弯拉强度、面板厚度、中线平面偏位、路面宽度、纵断高程和路面横坡6项指标,检测了已完的1200m长的路段,得到这6项指标不合格的频数(见表2)。通过分析,找到了影响质量的主要因素,并在此后的施工中加强了对这些因素的控制。
按背景所述情况,在采用三班倒后,施工单位能否按时完成路面摊铺任务?说明理由。(列出分析计算过程)
- 3 【建造师案例题】某施工单位承接了某山区二级公路4.5km的路基路面施工任务。合同段有一段长450m的两车道隧道和一座长20m的简支梁桥。隧道位于软弱围岩地段,桥梁采用重力式U形桥台,整个合同段均为沥青混凝土路面。在隧道施工方案中有如下要求:(1)在隧道施工期间,由专职安全员作为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对隧道施工安全生产全面负责。(2)隧道的钻爆作业,必须由具有经过专业培训且持有钻孔操作合格证的专业人员作业。(3)在隧道施工中,坚持“长进尺、强爆破、早喷锚、勤量测”的原则。(4)采用干式凿岩机凿岩。桥台基础采用明挖基础,开挖深度为2.5m,地下水位位于基底以下,土质为黏性土,为了方便开挖出的土方回填原处,施工队在开挖后的基坑南边距坑顶边缘1m内堆土(堆土高度1m),在北边基坑顶边缘1~3m范围内堆土(堆土高度2m)。由于天气炎热,为防止太阳辐射,施工人员应戴草帽在坑内作业。为了满足施工需要,招聘了一批工人。在进行体检时,发现:2人患有轻度脂肪肝,2人患有皮肤病,3人患有乙肝,1人患有心脏病,1人患有高血压。指出并改正基坑施工过程中施工队的错误做法。背景中的桥台基础开挖是否属于高处作业?说明理由。
- 4 【建造师案例题】某施工单位承接了某山区二级公路4.5 km的路基路面施工任务。合同段有一段长450 m的两车道隧道和一座长20 m的简支梁桥。隧道位于软弱围岩地段,桥梁采用重力式U型桥台,整个合同段均为沥青混凝土路面。在隧道施工方案中有如下要求:(1)在隧道施工期间,由专职安全员作为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对隧道施工安全生产全面负责。(2)隧道的钻爆作业,必须由具有经过专业培训且持有钻孔操作合格证的专业人员作业。(3)在隧道施工中,坚持“长进尺、强爆破、早喷锚、勤量测”的原则。(4)采用千式凿岩机凿岩。桥台基础采用明挖基础,开挖深度为2.5 m,地下水位位于基底以下,土质为黏性土,为了方便开挖出的土方回填原处,民工队在开挖后的基坑南边距坑顶边缘1 m内堆土(堆土高度1.0 m),在北边基坑顶边缘1.0—3.0 m范围内堆土(堆土高度2.0 m)。由于天气炎热,为防止太阳辐射,民工戴草帽在坑内作业。为了满足施工需要,招聘了一批工人。在进行体检时,发现:2人患有轻度脂肪肝、2人患有皮肤病、3人患有乙肝、1人患有心脏病、1人患有高血压。指出并改正基坑施工过程中民工队的错误做法。背景中的桥台基础开挖是否属于高处作业?说明理由。
- 5 【建造师案例题】某施工单位承接了一条长21 km的二级公路的路基、路面工程,路基宽12 m,水泥混凝土路面。为保证测量工作质量和提高测量工作效率,项目部制定了详细的测量管理制度,要求如下:(1)测量队对有关设计文件和监理签认的控制网点测量资料,由两人共同进行核对,核对结果应作记录,并进行签认,成果经项目技术主管复核签认,总工程师审核签认后方可使用。(2)测量外业工作必须有多余观测,并构成闭合检测条件。(3)对各工点、工序范围内的测量工作,测量组应自检、复核并签认,分工衔接的测量工作,由测量队或测量组进行互检、复核和签认。(4)项目经理部总工程师和技术部门负责人要对测量队(组)执行测量复核签认制的情况进行检查,测量队对测量组执行测量复核签认制的情况进行检查,所有检查均应做好检查记录。(5)测量记录与资料必须分类整理、妥善保管,并作为竣工文件的组成部分归档保存,具体归档资料包括:①交接桩资料、监理工程师提供的有关测量控制网点、放样数据变更文件。.②各工点、各工序测量原始记录、观测方案布置图、放样数据计算书。K6+280~ K6+910为土质路堑,平均挖方深度约13 m,最大挖深21.2 m,路段土质为细粒土。施工单位在进行路堑开挖时,先沿路线纵向挖出一条通道,再横向进行挖掘。由于该路段地下水位较高,设置了渗沟排除地下水,但路床碾压时出现了“弹簧”现象。经检查分析,出现“弹簧”的原因是渗沟的排水效果不理想,路床下局部路段地下水排不了,导致毛细水上升,使土的含水量偏高。指出施工单位进行路堑开挖所采用方法的名称。采用该方法是否恰当?说明理由。
- 6 【建造师案例题】某施工单位承包了一条21.7km的二级公路,路面面层为沥青混凝土,基层为水泥稳定碎石。其中K22+300~K22+700路段,地面横坡陡于1:5,填方平均高度为12 m左右。施工单位填筑前,对地基原状土进行了检测,土的强度符合要求,然后对地基进行了压实处理。由于前后路段开挖后,可调运利用的填料主要是石方,为节约用地,降低建设成本,在请示建设单位后,施工单位将填土路基变更为填石路基,边坡为1:1.5。为了加快施工进度,采用了倾填的方式进行施工,在路床底面下1.0 m范围内改为分层填筑并压实。在整个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对石方路基进行了质量检验。路堤填筑完毕后不久,该路段出现了部分边坡坍塌。经处理后,该项目通过验收,评定为合格工程。 问题 1.背景资料中的“设计变更”,是否符合变更设计制度的要求?为什么?较大问题的变更如何处理方为有效? 2.从提供的背景材料中分析引起部分边坡坍塌的原因可能是什么? 3.当采用倾填方式进行施工时,填石路堤在倾填前,对路堤边坡坡脚该如何处置? 4.路堤边坡除了边坡坍塌外,还有哪些常见病害? 5.施工单位对石方路基的质量检验,应该实测哪些项目? 6.在工程质量评定等级时,通常采用双指标控制工程质量等级,请问双指标是哪两个指标?
- 7 【建造师案例题】施工工艺流程图
某二级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级配碎石基层采用路拌法施工,施工工艺流程图如上:请补充上述施工工艺流程途中的④⑤⑥⑦工序。
- 8 【多选题】施工工艺流程图
某二级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级配碎石基层采用路拌法施工,施工工艺流程图如上:在准备下承层时,对其质量控制的指标包括( )。 - A 、路拱横坡
- B 、压实度
- C 、构造深度
- D 、弯沉
- E 、平整度
- 9 【建造师案例题】某施工单位承接了某山区二级公路4.5 km的路基路面施工任务。合同段有一段长450 m的两车道隧道和一座长20 m的简支梁桥。隧道位于软弱围岩地段,桥梁采用重力式U型桥台,整个合同段均为沥青混凝土路面。在隧道施工方案中有如下要求:(1)在隧道施工期间,由专职安全员作为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对隧道施工安全生产全面负责。(2)隧道的钻爆作业,必须由具有经过专业培训且持有钻孔操作合格证的专业人员作业。(3)在隧道施工中,坚持“长进尺、强爆破、早喷锚、勤量测”的原则。(4)采用千式凿岩机凿岩。桥台基础采用明挖基础,开挖深度为2.5 m,地下水位位于基底以下,土质为黏性土,为了方便开挖出的土方回填原处,民工队在开挖后的基坑南边距坑顶边缘1 m内堆土(堆土高度1.0 m),在北边基坑顶边缘1.0—3.0 m范围内堆土(堆土高度2.0 m)。由于天气炎热,为防止太阳辐射,民工戴草帽在坑内作业。为了满足施工需要,招聘了一批工人。在进行体检时,发现:2人患有轻度脂肪肝、2人患有皮肤病、3人患有乙肝、1人患有心脏病、1人患有高血压。指出并改正基坑施工过程中民工队的错误做法。背景中的桥台基础开挖是否属于高处作业?说明理由。
- 10 【建造师案例题】某施工单位承接了一条长21 km的二级公路的路基、路面工程,路基宽12 m,水泥混凝土路面。为保证测量工作质量和提高测量工作效率,项目部制定了详细的测量管理制度,要求如下:(1)测量队对有关设计文件和监理签认的控制网点测量资料,由两人共同进行核对,核对结果应作记录,并进行签认,成果经项目技术主管复核签认,总工程师审核签认后方可使用。(2)测量外业工作必须有多余观测,并构成闭合检测条件。(3)对各工点、工序范围内的测量工作,测量组应自检、复核并签认,分工衔接的测量工作,由测量队或测量组进行互检、复核和签认。(4)项目经理部总工程师和技术部门负责人要对测量队(组)执行测量复核签认制的情况进行检查,测量队对测量组执行测量复核签认制的情况进行检查,所有检查均应做好检查记录。(5)测量记录与资料必须分类整理、妥善保管,并作为竣工文件的组成部分归档保存,具体归档资料包括:①交接桩资料、监理工程师提供的有关测量控制网点、放样数据变更文件。.②各工点、各工序测量原始记录、观测方案布置图、放样数据计算书。K6+280~ K6+910为土质路堑,平均挖方深度约13 m,最大挖深21.2 m,路段土质为细粒土。施工单位在进行路堑开挖时,先沿路线纵向挖出一条通道,再横向进行挖掘。由于该路段地下水位较高,设置了渗沟排除地下水,但路床碾压时出现了“弹簧”现象。经检查分析,出现“弹簧”的原因是渗沟的排水效果不理想,路床下局部路段地下水排不了,导致毛细水上升,使土的含水量偏高。指出施工单位进行路堑开挖所采用方法的名称。采用该方法是否恰当?说明理由。
热门试题换一换
- 我国的GB/T 19000-2008质量管理体系标准中,质量管理原则包括( )。
- 安全生产监督检查人员的职权之一是( )。
- 索赔证件主要有( )。
- 砖基础的水平灰缝厚度和垂直灰缝宽度宜为( )。
-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高压电器施工及验收规范》规定,高压电器采用的设备及器材均应符合国家现行技术标准的规定,并应有合格证件,设备应有( )。
- 要约相对人对要约主要条款部分同意,部分作变更的答复文件,可视为( )。
- 城市快速路、主干路原地面以下0~300mm范围内,采用重型击实标准,土的压实度应不低于( )。
- 管道工程的一般施工程序中,前部分施工程序是:施工准备→配合土建预留、预埋、测量→管道、支架预制→附件、法兰加工、检验→管段预制→管道安装。接下来还应包括的程序有( )。
- 经评标,甲被推荐为第一中标人,但在中标通知书发出之前,招标人受到甲退出此次投标的书面通知,关于甲行为的正确说法是( )。
- 信息管理手册的主要内容,不包括( )。
亿题库—让考试变得更简单
已有600万用户下载
91WZ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