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观案例题
题干:一般资料:吴某,女,30岁.已婚,某公司出纳。求助者自述:三个月前,偶见丈夫有外遇.因此痛不欲生,开始终日哭泣,感到心情烦躁,不想吃也不想喝,好多天睡不着,心里很恨丈夫,想离婚。但经家人劝阻说:“为了孩子.也为了不让父母受太大刺激,就凑合着过吧,离了婚也未必能找到一个可靠的男人。”虽然丈夫发誓痛改前非,但我才不信呢,男人没一个好东西,狗改不了吃屎。后来,只要他一接电话,我就觉得是那个女人打来的;他下班稍晚回来一会儿我就怀疑又去找她了,越怀疑心里越难受,越想越愤怒。他一到家我就大吵大闹,朝他发火。在单位,同事都说我近来脾气越来越大,无端发火。最近,工作又有差错,受到领导的批评。我心里越发着急,怕这样下去会得大病……所以就来心理咨询。心理咨询师决定对该求助者采用合理情绪疗法。以下是咨询过程片断。心理咨询师:你认为是什么原因使你处于当前这种情绪状态?求助者:那还用说吗?由于他有外遇,我们老吵架……他一点也不关心我。心理咨询师:这些都是你生活中发生的事情,但它们也可能并不是你情绪低落的直接原因。求助者:那是什么原因呢?心理咨询师:是你对于一些事情的看法。人们往往对事物都有自己的看法,有些是合理的,有些是不合理的,不同的看法可能引起不同的情绪。如果你能认识到你现在的情绪状态是头脑中一些不合理的想法造成的,那你或许能控制自己的情绪。求助者:(沉默许久)怎么会这样呢?心理咨询师:我举一个例子,假设有一天你带孩子去公园,把孩子带的风筝放在长椅上,忽然走过一个人,坐在椅子上把风筝压坏了。这时候,你会怎么想?求助者:我一定很生气,他怎么能这样呢?心理咨询师:现在我告诉你,他是一个盲人。求助者:啊一原来是个瞎子,他看不见。心理咨询师:你还会对他愤怒吗?求助者:不会了,我甚至觉得他有点可怜。心理咨询师:你看,都是同样一件事,他压坏了你孩子的风筝,但你前后的情绪反应不一样。为什么会这样呢?那是因为前后你对这件事的看法不同。求助者:的确有道理。也许我的问题是由我原来的一些想法造成的。心理咨询师:就你的问题来说,别人也可能遇到。夫妻吵架,感情不和,这是比较常见的,但并不是所有当事人都跟你一样。你想想,这是为什么?求助者:难道他们的想法跟我不一样?可是,现在我还不清楚,我的看法有哪些不合理的地方。心理咨询师:这正是我们下一步要解决的问题。
题目:单选:根据ABC理论,该求助者心理问题的直接原因不是( )。 - A 、挫折和遭遇
- B 、歪曲的认知
- C 、评价性观念
- D 、不合理的信念

扫码下载亿题库
精准题库快速提分

【正确答案:A】
根据ABC理论,该求助者心理问题的直接原因不是挫折和遭遇。

- 1 【单选题】根据ABC理论,该求助者心理问题的主要原因不是()。
- A 、挫折和遭遇
- B 、歪曲的认知
- C 、评价性观念
- D 、不合理信念
- 2 【多选题】根据ABC理论,求助者的C是( )。
- A 、辞去工作
- B 、女友拒绝了求婚
- C 、头痛失眠
- D 、女友应该答应求婚
- 3 【客观案例题】 单选:根据ABC理论,该求助者心理问题的主要原因不是( )。
- A 、挫折和遭遇
- B 、歪曲的认知
- C 、评价性观念
- D 、不合理信念
- 4 【客观案例题】 单选:在该案例中,根据ABC理论,求助者的A包括( )。
- A 、不敢找工作
- B 、被逼找工作
- C 、不愿找工作
- D 、找不到工作
- 5 【客观案例题】 单选:在该案例中,根据ABC理论,求助者的C包括( )。
- A 、难找工作
- B 、与父母冲突
- C 、情绪焦虑
- D 、找不到工作
- 6 【客观案例题】单选:按照埃利期A.B.C.理论,求助者心理问题的直接原因不包括( )。
- A 、歪曲的认知
- B 、不合理信念
- C 、挫折和遭遇
- D 、评价性观念
- 7 【客观案例题】单选:按照埃利斯的ABC理论,求助者心理问题的直接原因不包括( )。
- A 、歪曲的认知
- B 、不合理的信念
- C 、挫折和遭遇
- D 、不恰当的解释
- 8 【客观案例题】单选:按照ABC理论,该求助者心理问题的直接原因是( )。
- A 、挫折和遭遇
- B 、工作压力大
- C 、家庭不美满
- D 、人际关系不和
- 9 【客观案例题】单选:在本案例中,根据ABC理论,求助者的A是( )。
- A 、父母不和合
- B 、工作压力太大
- C 、喜欢的男孩对别人很亲热
- D 、求助者和同事的关系不好
- 10 【客观案例题】单选:在本案例中,根据ABC理论,求助者的B是( )。
- A 、父母不和
- B 、工作压力很大
- C 、喜欢的男孩对别人很亲热
- D 、求助者认为李林只能对自己好
热门试题换一换
- 分析案例,对该求助者做出诊断并说明诊断依据。
- 一般资料:求助者,女性,28岁,公司职员。 案例介绍:求助者是独生女,漂亮高雅。上大学时与同班同学恋爱,毕业后结婚,两人感情好,与公婆生活在一起。一天听到婆婆告诫丈夫:“千万别怕老婆,得管住她,活儿让她多干。”求助者听了虽然很生气,但为了丈夫还是忍住了。还有一天晚上,求助者和丈夫为一个学术问题争论起来,气氛还算平和。后来婆婆进来“旁听”两人斗嘴,为顾全面子两人都突然绷紧面孔,提高嗓门。结婚一年多以来这种事情时常发生。近一个月以来,下班不想回家,失眠,食欲下降,胃不舒服,体重降了十多斤,做胃镜未查出问题。求助者不知如何为好,内心很矛盾,也很痛苦,主动前来咨询。 下面是心理咨询师和求助者的一段咨询对话: 咨询师:在婆媳问题上,你需要我帮你解决什么问题呢? 求助者:情况我都说了,我不知道该怎么办,你能告诉我吗? 咨询师:对这件事你想怎么办呢? 求助者:我也不知道,所以就来咨询了。 咨询师:那你现在思考一下可以吗? 求助者:我早想过了,但我想不出来什么。 咨询师:那你能说说你都想了什么吗? 求助者:我想和婆婆搞好关系,婆婆别老是干预我们夫妻间的事情。我想和她分开过,那样我就要买房子,我们现在的经济条件又不允许。况且丈夫是独生子也很孝顺。我现在都烦死了,为这事吃不下、睡不着,工作也没精打采,什么事也不想干。我今天来就是想让你告诉我到底该怎么办? 咨询师:你先试想一下,如果你去商场买衣服,漂亮的衣服很贵;而便宜的衣服又不漂亮。你说你怎么办啊? 求助者:我既要漂亮的衣服,还不想多花钱。 咨询师:想要漂亮的衣服还不想多花钱,那怎么办呢? 求助者:(沉默)没法办。 咨询师:没法办,但又必须买一件,怎么办? 求助者:(沉默)只能选一个。 咨询师:选哪个? 求助者:我可能会根据我的经济能力来选择。 咨询师:你想想,你不知道是和婆婆生活在一起还是分开单过,不就是像买衣服一样吗?因为两个各有利弊,你不是不知道怎么做,你是想选哪个都只要利,不要弊,是吗? 求助者:好像是这样的,我明白了,您的意思是说我太追求完美了吗? 咨询师:你觉得呢? 求助者:我懂了,我知道该怎么办了…… 咨询师:你看,通过心理咨询,你获得了成长,解决了自身的问题,我为你高兴,你最后怎么选,告诉我一声好吗? 该求助者在咨询开始阶段的表现说明可能出现了( )。
- 你最后选了谁,告诉我一声好吗? 心理咨询师说“你最后选了谁,告诉我一声好吗?”表明其出现了()错误。
- 案例二(2004年12月二级真题) 王某,男性,33岁,已婚,硕士研究生,单身在外工作(夫妻分居)。 自我陈述:担心、紧张、烦躁不安、怀疑自己生病2年,自己就诊。2年前,由于工作应酬陪客人喝酒。可能是喝多的原因,我糊涂地与一个歌厅小姐发生了一次性关系,以后再未往来,也无其他类似经历,但我在很长一段时间都非常后悔,后悔自己那次糊涂,并担心会因此染上性病。半年前,我在报纸上看到有关艾滋病的报道后,更加担心,担心自己会不会因此染上艾滋病,而且越担心越觉得有可能,为此我整天想着这件事情,心烦意乱、紧张不安。经过多方了解有关艾滋病的知识,知道自己得艾滋病的可能性非常小,但我仍很害怕,很担心,搞得上班也不能全神贯注。后来曾经几次偷偷地去医院检查过,虽然结果都很正常,我还是紧张害怕,担心自己因为不能集中注意力影响工作,害怕工作失败。加上近一周来工作压力较大,应酬比较多,感到不能适应,情绪就越加不好,担心这个,担心那个,以致到后来我自己也不知自己在担心什么,烦躁不安的,晚上也睡不好,经常想着自己不好的一些事情。虽然如此,工作尚能胜任完成,生活也还没有乱套,只是心烦多想而已。了解资料:求助者既往无重大躯体疾病史,家族遗传史是阴性。求助者自小个性好强,脾气急躁,而且敏感多疑,比较在乎别人对自己的评价。一直以来从读书到就业都很顺利,工作也做得很不错。在家中排行老大,家里人都以他为骄傲。咨询过程中观察求助者服装整洁,仪表大方得体,讲话思路清晰,逻辑推理也正常。自认自己有心理问题,但解决不了。 心理测验:SCL-90检查结果: 阳性项目数:40;躯体化:1.3;强迫:1.4;人际关系:1.4;抑郁:1.8;焦虑:2.9;敌对性;1.2;恐怖:1.9;精神病性:1.4。 咨询过程:本案例在了解情况后进行了三次咨询,第一次与求助者讨论了目前所表现的主要症状及其产生的主要原因,站在理解的角度上予以心理疏导和解释,并指导一些放松的方法。通过分析求助者明白了产生其心理问题的根本原因是自己的认识和态度,自己一贯的思维方式,“过于相信自己的感觉,而忽视现实”。后两次与求助者一起讨论了如何调整自己的心态,使求助者明白了要想解决其问题首先从认识上调整自己,对自己担心的事情,要去详细了解其相关的知识,改变某些错误的观念,而对自己要有客观的评价,要面对现实,而不是任凭自己的猜想臆断;对自己的某些一贯的思维方式也要进行调整。通过咨询,求助者认为获益不小,咨询结束时自己觉得很轻松,对咨询结果感到满意。 求助者的症状主要表现为( )。
- 评估咨询效果时,评价的内容应以()为主。
- 单选:本案例中,该求助者讲出了自己的隐私,心理咨询师应( )。

亿题库—让考试变得更简单
已有600万用户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