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案例分析题图1所示为某县级城市用地发展布局及省道改线的两个规划方案。值得注意的是该市西距人口 65万的地级市40 km,东距人口 5万的县城30 km。用地条件较好,西部为山丘坡地,东部较为平坦,水资源充沛,虽现住人口不足10万,但近年来国家铁路通车后,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省域城镇体系规划中已确定其为重点发展城市。试评析哪一个规划方案对城市今后的发展更为有利,为什么?(注:不考虑人口规模预测及各项用地比例)

扫码下载亿题库
精准题库快速提分

方案二合理,理由如下。 1.城市用地发展方向分析:北部有铁路、基本农田,南部为风景保护区,皆不宜作为城市用地的发展方向。西部为丘陵及少量农田,且距大城市40 km,可适度发展(基础设施投资大,城市辐射效应小),东部场地平整,水资源丰富,距人口 5万的小城市30 km,可作为城市用地的主要发展方向。 2.省道改线在两个方案中对西部发展用地影响较大:方案一采用与城市路网斜交,形成不规则用地,且用地面积较小,限制城市向西发展;方案二采用与城市路网平行,且用地面积较大,能为城市向西发展提供有效的空间。 3.城市布局:方案一工业仓储用地布置在城市东部(上游),限制城市向东发展(同时对风景区有影响);方案二工业仓储用地沿铁路、省道条形布置,交通便利,易于运输,且为城市向东发展预留了空间。

- 1 【案例分析题】某县级市为发展当地经济,拟出让县政府所在镇中心区的一块规划建设用地的土地使用权,该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依据镇中心区的控制性详细规划提出了规划条件,如图2-1所示。图2-1 某地块修建性详细规划示意图甲房地产开发公司(以下简称甲公司)通过土地市场公开交易的方式,取得了该用地的土地使用权,并与土地行政主管部门签订了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出让合同中明确了出让地块的位置、使用性质、容积率、绿地率和需要同步建设的公共服务设施等要求,但未对建筑高度作出明确规定。甲公司在组织编制修建性详细规划时,为了突出企业形象和便于建筑布局,向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提出了以下要求:(1)将用地内原规划安排在西北角的消防站调整到用地东北角。(2)在维持其他规划条件不变的前提下,将用地东南角3栋住宅楼的建筑高度由18m增加到30m。该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委托省规划院进行专题论证,认为甲公司提出的要求不违背镇总体规划,也有利于城市景观和城市功能布局优化。[2008年真题]【问题】1.甲公司在通过公开交易的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后,是否还可以向市政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提出变更规划条件的申请?为什么?2.该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是否可以依法批准甲公司的以上申请?为什么?依法批准必须履行的程序是什么?
- 2 【案例分析题】某县级市为发展当地经济,拟出让县政府所在镇中心区的一块规划建设用地的土地使用权,该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依据镇中心区的控制性详细规划提出了规划条件,如图2-9-1所示。甲房地产开发公司通过土地市场公开交易的方式,取得了该用地的土地使用权,并与土地行政主管部门签订了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出让合同中明确了出让地块的位置、使用性质、容积率、绿地率和需要同步建设的公共服务设施等要求,但未对建筑高度做出明确规定。甲公司在组织编制修建性详细规划时,为了突出企业形象和便于建筑布局,向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提出了以下要求。1.将用地内原规划安排在西北角的消防站调整到用地东北角。2.在维持其他规划条件不变的前提下,将用地东南角三栋住宅楼的建筑高度由18 m增加到 30 m。该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委托省规划院进行专题论证,认为甲公司提出的要求不违背镇总体规划,也有利于城市景观和城市功能布局优化。试问:1.甲公司在通过公开交易的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后,是否还可以向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提出变更规划条件的申请?为什么?2.该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是否可以依法批准甲公司的以上申请?为什么?依法批准必须履行的程序是什么?
- 3 【案例分析题】图2-1-4所示为某县级市因省道改线而形成的总体规划布局的两个方案。该市西距65万人口的地级市40 km,东距5万人口的县城30 km。用地条件较好,西部为山丘坡地,东部较为平坦,水资源充沛。虽现状人口不足10万人,但随着近年国家铁路的通车,社会经济呈快速发展的趋势,该省域城镇体系规划中已确定其为重点发展城市。请评析比选出一个优选方案并说明理由。
- 4 【单选题】市域城镇发展布局应根据当地( ),对市域城镇聚落体系进行合理安排,并提出相应发展策略,促使市域城镇聚落体系优化发展。
- A 、城市经济条件
- B 、城市商业条件
- C 、城镇规划条件
- D 、城镇发展条件
- 5 【单选题】城市的布局现状是城市历史发展过程的产物,有着相当的( )。
- A 、安全性
- B 、不安全性
- C 、稳定性
- D 、不稳定性
- 6 【单选题】城市用地的用途分类,是城市规划中用地布局的统一表述,具有严格的内涵界定,按照《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城市用地分类不包含() 。
- A 、中类
- B 、小类
- C 、特大类
- D 、大类
- 7 【单选题】城市居住用地在城市总体布局的分布中,采用的布置方式不包括( ) 。
- A 、分散布置
- B 、轴向布置
- C 、圆心布置
- D 、集中布置
- 8 【多选题】城市用地布局依托旧城、紧凑发展,这样做的主要原因在于 ( )。
- A 、有利于尽快改造旧区,形成新的城市面貌
- B 、方便新、旧区联系,便于疏散旧城功能与人口
- C 、可充分利用旧区现有公共设施和基础设施,便于新、旧区基础设施的衔接
- D 、便于行政管理工作,有利于基层社区组织建设
- E 、便于解决城乡结合部存在的问题
- 9 【案例分析题】下图为某县级市城市用地发展布局和省道改线的两个规划方案。值得注意的是,该市西距人口65万的地级市40km,东距5万人口的县城30km。用地条件较好,西部为山丘坡地,东部较为平坦,水资源充沛,虽现状人口不足10万,但近些年国家铁路通车后,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省域城镇体系规划中已确定其为重点发展城市。图1-3-2 某市城市用地发展及省道改线规划示意图【问题】试评析,哪一个方案对城市今后的发展更有利?为什么?(注:不考虑人口规模预测及各项用地比例)
- 10 【单选题】下列关于城市用地布局形态与道路网络形式关系的表述,错误的是()。
- A 、规模较大的组团式用地布局的城市中,不能简单的套用方格路网
- B 、沿河谷呈带状组团式布局的城市,往往不需要布置联系各组团的交通性干路
- C 、中心城市对周围的城镇具有辐射作用,其交通联系也成中心放射形态
- D 、公共交通干线的形态应与城市用地形态相协调
热门试题换一换
-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城镇规划实施管理的"一书两证"制度的是( )。
- 某小区,北方寒冷地区,建筑间距系数1.7,住宅层高2.7m,小区北侧为快速路,东侧为主干路,南侧为次干路,西侧为支路。小区在快速路与主干路立体交叉口附近设置了东出入口,在西侧支路上设置了两个出入口。小区商业沿小区北边、西边布置,部分高层住宅东西向布置。楼宇之间布置了地下停车场,与小区道路连通。小区西南方向设置了一个小学,并在小学西侧布置一个停车场。请指出该居住区总平面布局方面的问题。图1-6-23 某居住小区总平面布局示意图【问题】请指出该居住区总平面布局方面的问题。
- 城市经济的增长表现为( )的增长三个方面。
- 下列哪项属于城市总体规划阶段用地竖向规划的主要内容()。
- 环境保护工程措施中,一般工程性措施主要是( )。

亿题库—让考试变得更简单
已有600万用户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