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单选题—圆柱形电容器,外导体的内半径为2cm,其间介质的击穿场强为200kV/cm。若其内导体的半径可以自由选择,则电容器能承受的扱大电压为()。
- A 、284kV
- B 、159kV
- C 、252kV
- D 、147kV

扫码下载亿题库
精准题库快速提分

【正确答案:D】
设圆柱形电容器的内导体单位长度所带电荷为τ,则电场强度b);
设圆柱形电容器电压为U0(内外导体电位差),则
,解得:
,代入电场强度公式,得到电场强度:



若电场强度最大值为
,当a(lnb-|na)取得最大值时,电容器承受最大电压U0。

根据题目已知条件及函数极值的求解方式,设b,固定,对a求导可得:
由导数几何意义,当f'(a)=0,时,Er=a取得极值,则:

解得:
,则电容承受的最大电压为:



- 1 【单选题】球形电容器的内半径R1=5cm,外半径R2=10cm。若介质的电导率,则球形电容器的漏电导为( )。
- A 、
- B 、
- C 、
- D 、
- 2 【单选题】球形电容器的内半径若介质的电导率,则球形电容器的漏电导为( )。
- A 、
- B 、
- C 、
- D 、
- 3 【单选题】一高压同轴圆柱电缆,内导体的半径为a ,外导体的内半径为b ,若b固定,要使内导体表面上场强最大,b与a的比值应该是下列何值( )。
- A 、e
- B 、2
- C 、4
- D 、3
- 4 【单选题】一圆柱形电容器,外导体的内半径为2cm,其间介质的击穿场强为200kV/cm ,若其内导体的半径可以自由选择,则电容器能承受的最大电压为( )。
- A 、284kV
- B 、159kV
- C 、252kV
- D 、147kV
- 5 【单选题】—高压同轴圆柱电线,内导体的半径为a ,外导体的内半径为b ,若b固定,要使内导体表面上场强最强,a与b的比值应该为( )。
- A 、1/e
- B 、1/2
- C 、1/4
- D 、1/8
- 6 【单选题】均质圆柱体重P,直径为D圆柱体的质量为m,半径为r,置于两光滑的斜面上。设有图示方向力F作用,当圆柱不移动时,接触面2处的约束力大小为()。
- A 、
- B 、
- C 、
- D 、
- 7 【单选题】一高压同轴圆柱电缆,内导体的半径为a,外导体的内半径为b,若b固定,要使内导体表面上场强最小,a与b的比值应该是()。
- A 、1/e
- B 、1/2
- C 、1/4
- D 、1/8
- 8 【单选题】在一个圆柱形电容器中,置有两层同轴的绝缘体,其内导体的半径为3cm,外导体的内半径为12cm,内、外两绝缘层的厚度分别为3cm和6cm,内、外导体间的电压为270V(以外导体为电位参考点)。设有一很薄的金属圆柱片放在两层绝缘体之间,为了使两绝缘体内的最大场强相等,金属圆柱片的电位为()。
- A 、60V
- B 、90V
- C 、150V
- D 、180V
- 9 【单选题】在一个圆柱形电容器中,置有两层同轴的圆柱体,其内导体的半径为2cm,外导体的内半径为8cm,内外两绝缘层的厚度分别为2cm和4cm,内外导体间的电压为150V(以外导体为电位参考点)。设有一根薄的金属圆柱片放在两层绝缘体之间,为了使两层绝缘体内的最大场强相等,金属圆柱片的电位应为()。
- A 、100V
- B 、250V
- C 、667V
- D 、360V
- 10 【单选题】一高压同轴圆柱电缆,内导体的半径为a,外导体的内半径为b,若b固定,要使内导体表面上场强最小,b与a的比值应该是下列何值()。
- A 、e
- B 、2
- C 、4
- D 、3
热门试题换一换
- 若函数f(x,y)在闭区域D上连续,下列关于极值点的陈述中正确的是:
- 均质杆AB长为l,重为w,受到如图所示的约束,绳索ED处于铅垂位置,A、B两处为光滑接触,杆的倾角为α,又CD=l/4,则A、B两处对杆作用的约束力大小关系为:
- 在RC串联电路中,已知外加电压:,电路中电流:,则电路的平均功率P为( )。
- 如图所示,杆AB的A端置于光滑水平面上,AB与水平面夹角为30°,杆重力大小为P,B处有摩擦,则杆AB平衡时,B处的摩擦力与x方向的夹角为()。
- 二极管应用电路如图所示。,设二极管为理想器件,则输出电压()。
- 图示两端铰支压杆的截面为矩形,当其失稳时:()。
- 一束自然光自空气射向一块平板玻璃,设入射角等于布儒斯特角,则反射光为:()。
- 重为W的质点,由长为的绳子连接,如图所示,则单摆运动的固有圆频率为()。
- 选择断路器开断容量应根据安装( )来决定。
- 如图所示RC串联电路中,电容C=3.2μF,电阻R=100Ω,电源电压U=220V,f=50Hz,则电容两端电压与电阻两端电压的比值为()。

亿题库—让考试变得更简单
已有600万用户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