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单选题为了改善特大城市人口与产业过于集中布置在中心城区带来的环境恶化状况,最有效的途径是()。
- A 、产业向城市近郊区转移
- B 、在市域甚至更大的区域范围布置生产力
- C 、在中心城区周边建立绿化隔离带
- D 、城市布局采用组团式结构

扫码下载亿题库
精准题库快速提分

【正确答案:A】
产业向城市近郊区转移是改善特大城市人口与产业过于集中布置在中心城区带来的环境恶化状况最有效的途径。

- 1 【多选题】大中城市人口规模较大,经济与产业结构相对稳定,在区域城镇体系中的地位一般不会发生大的变化,因此在大中城市人口规模预测时较常采用( ),并且具有较好的效果。
- A 、区位法
- B 、区域人口分配法
- C 、增长率法
- D 、分项预测法
- E 、类比法
- 2 【单选题】由于巨大的城乡差异,导致人口与产业等要素从乡村向城市单向集聚的城镇化的基本阶 段是( )。
- A 、集聚城镇化阶段
- B 、逆城镇化阶段
- C 、郊区化阶段
- D 、再城镇化阶段
- 3 【单选题】面对城市中由于大量人口和产业外迁导致的经济衰退、人口贫困、社会萧条等问题,许多城市开始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发展高科技产业和第三产业、积极开发市中心衰落区、努力改善城市环境和提升城市功能,这是()的表现。
- A 、逆城镇化阶段
- B 、再城镇化阶段
- C 、郊区化阶段
- D 、集聚城镇化阶段
- 4 【单选题】规划城市人口超过多少万人口的城市,应控制预留设置快速轨道交通用地() 。
- A 、50万
- B 、100万
- C 、200万
- D 、300万
- 5 【单选题】某城市人口大于200万,拟建设城市快速路,提出了四个设计方案,符合《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的方案是( )。
- A 、A
- B 、B
- C 、C
- D 、D
- 6 【单选题】某城市2008年的城市人口数为500万,城市人口年平均增长率为3%,则5年后的城市人 口预测值为( )万。
- A 、560
- B 、580
- C 、600
- D 、700
- 7 【单选题】第一个成为城市化人口超过50%总人口的国家是( )。
- A 、英国
- B 、法国
- C 、德国
- D 、日本
- 8 【单选题】规划城市人口超过( )万人的城市,应控制预留设置快速轨道交通的用地。
- A 、50
- B 、100
- C 、200
- D 、300
- 9 【案例分析题】我国北方地区某小城市为了改善政府办公环境,由该市规划建设局调整已经审批过的该市东南部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在不改变总建筑面积及建筑基底面积和建筑控制高度的前提下,将该市东南部规划区内的一处体育用地(04-07地块)改为市政广场,并将该地块南侧道路红线由20m拓宽到80m,之后由该局负责组织该市政广场及其内部办公大楼的建筑设计招标工作。具体控规调整方案见下图。图1-2-9 控规调整方案图【问题】请根据规划知识对此事进行评论,指出不当之处。
- 10 【多选题】下列关于城市道路交叉口常用的改善方法,哪些项是正确的?( )
- A 、渠化和拓宽道路
- B 、错口交叉改为十字交叉
- C 、斜角交叉改为正交叉
- D 、环形交叉改为多路交叉
- E 、合并次要道路.再与主路相交
热门试题换一换
- 根据《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的规定,风景资源评价应包括( )。
- 中央政府对城乡关系做出了具有历史性转折的重大调整,在( )终止了农业税。
- 根据《城市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转让规划管理办法》规定,城市规划主管部门和有关部门要根据()编制城市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规划和计划。
- 在联合国1992年环境与发展大会上所确立的( )中,对于可持续发展的人居环境的行 动纲领作了具体的规定。
- 在固体废物处理和处置的基本方法中,城市发展初期通常采用的方式是( )。
- 城市规划分为()两个阶段。
- 《建筑法》中明确规定了该法的主要内容有()。
- 城市道路交通标志分为( )类标志。
- 下列有关地震烈度的表述,哪项是错误的?( )
- 城市所具备的基本特征主要包括( )。
- 下列关于城市规划实施的表述,哪项是错误的()。

亿题库—让考试变得更简单
已有600万用户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