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单选题点声源的声音传播距离增加1倍,则噪声值()。
- A 、衰减1倍
- B 、衰减6DB
- C 、不变
- D 、衰减3DB

扫码下载亿题库
精准题库快速提分

【正确答案:B】
在距离点声源r1处至r2处的衰减值为:Adiv=20lg(r1/r2),声音传播距离增加1倍,则r2=2r1,衰减值为6dB。

- 1 【单选题】距某点声源1米处的等效声级为80dB(A),在只考虑几何发散衰减情况下,为满足2类声环境功能区昼间限值,距该声源的最小距离应为( )。
- A 、100米
- B 、21.5米
- C 、10米
- D 、4米
- 2 【单选题】某线声源长为8km,在距线声源15m处噪声值为85dB,则在30m处的声压级为()。
- A 、87DB
- B 、83DB
- C 、82DB
- D 、79DB
- 3 【多选题】属于从传播途径上降低噪声的方法的是()。
- A 、在工程设计中改进生产工艺和加工操作方法,降低工艺噪声
- B 、在生产管理和工程质量控制中保持设备良好运转状态,不增加不正常运行噪声
- C 、合理安排建筑物功能和建筑物平面布局,使敏感建筑物远离噪声源,实现“闹静分开”
- D 、采用合理的声学控制措施或技术,来实现降噪达标的目标
- 4 【单选题】户外声源声波在空气中传播引起声级衰减的主要因素有:几何发散引起的衰减(包括反射体引起的修正)、()、地面效应引起的衰减、空气吸收引起的衰减、绿化林带以及气象条件引起的附加衰减等。
- A 、对流辐射的衰减
- B 、热辐射衰减
- C 、屏障引起的衰减
- D 、障碍物的屏蔽
- 5 【多选题】当声源为流动声源,且呈现线声源特点时,现状测点位置选取应兼顾敏感目标的()随距离衰减的特点,布设在具有代表性的敏感目标处。
- A 、分布状况
- B 、工程特点
- C 、线声源噪声影响
- D 、点声源噪声影响
- 6 【单选题】在噪声传播途径上降低噪声,合理布局噪声敏感区中的()和合理调整建筑物()。
- A 、建筑物功能 平面布局
- B 、平面 布局功能
- C 、建筑物结构 使用方法
- D 、建筑物功能 使用年限
- 7 【单选题】等效点声源到预测点的距离应大于声源最大尺寸()倍。
- A 、2
- B 、2.5
- C 、3
- D 、3.5
- 8 【单选题】与噪声在传播过程中由于距离增加而引起的衰减有关的因素是( )。
- A 、噪声的固有频率
- B 、点声源与受声点的距离
- C 、噪声的原有噪声级
- D 、噪声源周围布局
- 9 【单选题】某噪声声波越过疏松地面传播,噪声源到接收点距离为4.2m,其间的地断面面积F为13.86m2,则噪声源到接收点传播路径的平均离地高度hm为( )m。
- A 、3.1
- B 、3.3
- C 、3.0
- D 、3.4
- 10 【单选题】距某点声源1米处的等效声级为80dB(A),在只考虑几何发散衰减情况下,为满足2类声环境功能区昼夜限值,距该声源的最小距离应为()。
- A 、100米
- B 、21.5米
- C 、10米
- D 、4米
热门试题换一换
- 对标2-1中的PM10检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给出评价结果。
- 某项目地下水水质现状评价执行地下水Ⅲ类标准(pH值为6.5~8.5)。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地下水环境》,下列地下水pH值监测结果中,超标最严重的是()。
- 关于运行中的垃圾填埋场的环境影响,说法错误的有()。
- 《国家重点生态功能保护区规划纲要》的指导思想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保障国家和区域生态安全为出发点,以维护并改善区域重要生态功能为目标,以调整产业结构为手段,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把生态保护和建设与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群众生活水平提高有机结合起来,统一规划,优先保护,限制开发,严格监管,促进我国重要生态功能区( )。
-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 环境保护措施及其可行性论证内容包括() 。
- 根据《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防范环境风险的通知》,环境风险预测设定的最大可信事故应包括( )。
- 《煤炭产业政策》规定,新建大中型煤矿应当配套建设相应规模的()。
-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关于危险废物污染环境防治的特别规定,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亿题库—让考试变得更简单
已有600万用户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