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综合题(主观)【上市公司收购】2009年3月1日,上市公司甲(下称“甲公司”)公布重组方案,其要点如下(①
):(1)甲公司将所属全部资产(包括负债)作价2.5亿元出售给本公司最大股东A;(2)A将其持有甲公司的35%股份全部协议转让给B,作价2.5亿元;(3)B将其持有的乙公司100%的股份作价2.5亿元,用于向A支付股份转让价款(②这就是“股权置换”,如果涉及外商,就是第3章中谈到的“外国投资者以股权作为支付手段并购境内公司”。);(4)A将受让的乙公司100%的股份转让给甲公司,作为支付购买甲公司所属全部资产的价款;(5)甲公司在取得乙公司100%股份后,将乙公司吸收合并,注销乙公司,甲公司改名为乙公司。3月18日,甲公司依法召开临时股东大会审议资产出售事宜。除A回避表决和一名持股3%的股东C投票反对外,其他出席股东大会的股东或股东代表均投了赞成票。会议结束后,C要求甲公司按照市场价格回购其所持有的全部甲公司的股份,被甲公司拒绝。为协议受让A持有的甲公司的35%股份,B以重组为由向中国证监会申请要约收购豁免(③申请豁免应当适用的程序是2012年教材重大调整的内容,本题的情形应适用“一般程序”申请豁免。),并承诺在受让上述股份后的12个月内(④有关“股份锁定期”也是2012年教材调整中的一个热点问题,值得关注。)不转让该股份。该豁免申请未获中国证监会批准。3月23日,B发出全面收购(⑤申请豁免而未获得批准,仍发出要约的,只能是全面要约。另一个强制发出“全面”要约的情况是以终止被收购上市公司上市地位为目的发出的要约。)甲公司股份的要约,要约有效截止日为4月24日,拟以B公司发行的并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的公司债券支付全部收购价款,但未同时提供现金方式供选择。因市场出现波动,B于4月1日拟撤销该收购要约,未获中国证监会同意。4月6日,B宣布变更收购要约的价格。股东D于3月30日宣布接受了B发出的收购要约,但因B变更了收购要约的价格,D于4月22日宣布撤销对收购要约的接受。5月14日,甲公司再次召开临时股东大会,讨论吸收合并乙公司的事项。出席会议的股东(包括C)或股东代表一致投票通过了合并决议。5月15日,甲公司和乙公司将合并事项分别通知了各自的已知债权人,未有债权人提出异议。5月18日,C要求甲公司以合理价格收购其股份,被甲公司拒绝。6月30日,甲公司完成对乙公司的吸收合并。但在办理乙公司的注销手续时,当地工商行政管理局的经办人员以乙公司未经清算程序为由,拒绝办理注销手续。要求: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问题。(1)在3月18日的临时股东大会后,甲公司拒绝C要求其回购所持甲公司股份的行为是否有法律依据?并说明理由。(2)中国证监会未批准B提出的要约收购豁免申请是否符合规定?并说明理由。(3)B以上市的公司债券作为支付要约收购价款的方式但未同时提供现金方式供选择是否符合规定?并说明理由。(4)中国证监会不同意B撤销收购要约是否符合规定?并说明理由。(5)B能否变更收购要约的价格?并说明理由。(6)D撤回对收购要约的接受是否符合规定?并说明理由。(7)甲公司和乙公司在合并中对债权人的通知程序是否符合法律规定?并说明理由。(8)C于5月18日要求甲公司回购其股份的要求是否符合规定?并说明理由。(9)工商行政管理局的经办人员提出乙公司未经清算程序不得办理注销手续的说法是否成立?并说明理由。

扫码下载亿题库
精准题库快速提分

(1)甲公司拒绝C的要求有法律依据。根据规定,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东对股东大会作出的公司合并、分立决议持有异议的,可以要求公司收购其股份。本题涉及的是资产出售(①“转让主要资产”属于有限责任公司异议股权回购的适用范围。)决议,不在异议回购的范围内。
(2)中国证监会未批准B的申请符合规定。根据规定,上市公司面临严重财务困难,收购人提出的挽救公司的重组方案取得该公司股东大会批准,且收购人承诺3年内不转让其在该公司中所拥有的权益,可以申请豁免。在本题中,B承诺的股份锁定期未达到3年。
(3)B以上市的公司债券作为支付方式但未同时提供现金方式供选择不符合规定。根据规定,收购人向中国证监会提出申请但未取得豁免而发出全面要约的,应当以现金支付收购价款;以依法可以转让的证券支付收购价款的,应当同时提供现金方式供被收购公司股东选择。
(4)中国证监会不同意B撤销收购要约符合规定。根据规定,在收购要约约定的承诺期限内,收购人不得撤销其收购要约。
(5)B可以变更收购要约的价格。根据规定,收购要约期限届满前15日内,收购人不得变更收购要约;但是出现竞争要约的除外。本题B变更要约的时间并未在收购期限届满前15日内。
(6)D撤回对收购要约的接受不符合规定。根据规定,在要约收购期限届满前3个交易日内,预受股东不得撤回其对要约的接受。
(7)通知程序不符合规定。根据规定,公司应当自作出合并决议之日起10日内通知债权人,并于30日内在报纸上公告。在本题中,甲公司和乙公司未履行公告债权人的义务。
(8)C要求甲公司回购其股份的要求不符合规定。根据规定,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东因对股东大会作出的公司合并、分立决议持有异议,可以要求公司收购其股份。在本题中,C在股东大会表决时投了赞成票,不属于异议股东。
(9)工商行政管理局的说法不成立。根据规定,因合并、分立而解散公司的,因其债权债务由合并、分立后继续存续的公司承继,不需要清算。

- 1 【单选题】甲公司为一上市公司。2009年1月1日,公司向其100名管理人员每人授予10万份股票期权,这些职员从2009年1月1日起在该公司连续服务3年,即可以4元每股购买10万股甲公司股票从而获益。公司估计该期权在授予日的公允价值为15元。第一年有10名职员离开甲公司,甲公司估计三年中离开职员的比例将达到20%;第二年又有5名职员离开公司,公司将估计的职员离开比例修正为15%;第三年又有8名职员离开。假定公司2010年12月31日修改授予日的公允价值为20元。则甲公司2010年末应确认的费用为( )。
- A 、4 000万元
- B 、7 333.33万元
- C 、12 000万元
- D 、11 333.33万元
- 2 【单选题】甲上市公司2012年1月2日,从乙公司购买一项专利权,甲公司与乙公司协议采用分期付款方式支付款项。合同规定,该项专利权的价款为8000万元,自2012年起每年年末付款2000万元,4年付清,甲公司当日支付相关税费10万元。假定银行同期贷款年利率为5%,4年期、5%的复利现值系数为0.8227;4年期、5%的年金现值系数为3.5460。则甲公司购买该项专利权的入账价值为( )万元。
- A 、8010
- B 、7102
- C 、7092
- D 、8000
- 3 【多选题】甲上市公司2010年3月1日披露了2009年的财务会计报告,后在2010年5月1日被人举报,其财务会计报告中并没有记载其2009年主要资产发生重大损失对利润的影响,造成了重大遗漏,导致很多投资者决策失误,此行为在2010年5月5日全国性的财经报纸和电视媒体上进行了公开揭露,甲公司在5月30日在官方指定的报纸上公告并更正了财务会计报告信息,关于该情况,下列投资该公司股票投资者的损失不能被认定为与该虚假陈述行为构成因果关系的是()。(注:不考虑举证问题)
- A 、张某,甲公司的财务人员,在2010年4月时明知甲公司的财务报告有遗漏而进行投资造成的损失
- B 、田某,新股民,在听从朋友张某的介绍下于2010年5月10日购买甲公司的股票造成了损失
- C 、孙某,职业股民,在2010年5月2日购买甲公司的股票,后于5月31日卖出该证券造成了损失
- D 、郭某,甲上市公司的原股东,在2010年4月10日卖出了自己持有的全部股票
- 4 【单选题】甲上市公司2010年3月1日披露了2009年的财务会计报告,后在2010年5月1日被人举报,其财务会计报告中并没有记载其2009年主要资产发生重大损失对利润的影响,造成了重大遗漏,导致很多投资者决策失误,此行为在2010年5月5日全国性的财经报纸和电视媒体上进行了公开揭露,甲公司在5月30日在官方指定的报纸上公告并更正了财务会计报告信息,关于该情况,下列投资该公司股票投资者的损失可以被认定为与该虚假陈述行为构成因果关系的是( )。(注:不考虑举证问题)
- A 、张某,甲公司的财务人员,在2010年4月时明知甲公司的财务报告有遗漏而进行投资造成的损失
- B 、田某,新股民,在听从朋友张某的介绍下于2010年5月10日购买甲公司的股票造成了损失
- C 、孙某,职业股民,在2010年5月2日购买甲公司的股票,后于5月31日卖出该证券造成了损失
- D 、郭某,甲上市公司的原股东,在2010年4月10日卖出了自己持有的全部股票
- 5 【单选题】甲上市公司2010年3月1日披露了2009年的财务会计报告,后在2010年5月1日被人举报,其财务会计报告中并没有记载其2009年主要资产发生重大损失对利润的影响,造成了重大遗漏,导致很多投资者决策失误,此行为在2010年5月5日全国性的财经报纸和电视媒体上进行了公开揭露,甲公司在5月30日在官方指定的报纸上公告并更正了财务会计报告信息,关于该情况,下列投资该公司股票投资者的损失可以被认定为与该虚假陈述行为构成因果关系的是( )。(注:不考虑举证问题)
- A 、张某,甲公司的财务人员,在2010年4月时明知甲公司的财务报告有遗漏而进行投资造成的损失
- B 、田某,新股民,在听从朋友张某的介绍下于2010年5月10日购买甲公司的股票造成了损失
- C 、孙某,职业股民,在2010年5月2日购买甲公司的股票,后于5月31日卖出该证券造成了损失
- D 、郭某,甲上市公司的原股东,在2010年4月10日卖出了自己持有的全部股票
- 6 【单选题】丙公司为上市公司,2001年1月1日,丙公司以银行存款6 000万元购入一项无形资产。2002年和2003年末,丙公司预计该项无形资产的可收回金额分别为4 000万元和3556万元。该项无形资产的预计使用年限为10年,按月摊销。丙公司于每年末对无形资产计提减值准备;计提减值准备后,原预计使用年限不变。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丙公司该项无形资产于2004年7月1日的账面余额为()万元。
- A 、3 302
- B 、3 900
- C 、3 950
- D 、4 046
- 7 【多选题】甲上市公司2010年3月1日披露了2009年的财务会计报告,后在2010年5月1日被人举报,其财务会计报告中并没有记载其2009年主要资产发生重大损失对利润的影响,造成了重大遗漏,导致很多投资者决策失误,此行为在2010年5月5日全国性的财经报纸和电视媒体上进行了公开揭露,甲公司在5月30日在官方指定的报纸上公告并更正了财务会计报告信息,关于该情况,下列投资该公司股票投资者的损失不能被认定为与该虚假陈述行为构成因果关系的有()。(注:不考虑举证问题)
- A 、张某,甲公司的财务人员,在2010年4月时明知甲公司的财务报告有遗漏而进行投资造成的损失
- B 、田某,新股民,在听从朋友张某的介绍下于2010年5月10日购买甲公司的股票造成了损失
- C 、孙某,职业股民,在2010年5月2日购买甲公司的股票,后于5月31日卖出该证券造成了损失
- D 、郭某,甲上市公司的原股东,在2010年4月10日卖出了自己持有的全部股票
- 8 【单选题】甲公司于2015年12月1日购买某上市公司100万股普通股股票,划分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核算。2015年12月1日,该上市公司股票价格为每股10元。甲公司共支付1002万元,其中2万元是支付的交易费用。2015年12月31日,毎股股票的收盘价为12元,预计处置全部股票将发生交易费用2.4万元。甲公司下列会计处理中错误的是( )。
- A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初始入账金额为1002万元
- B 、2015年12月1日每股股票的公允价值为10元
- C 、2015年12月1日每股股票的公允价值为10. 02 元
- D 、2015年12月31日每股股票的公允价值为12元
- 9 【单选题】甲公司于2015年12月1日购买某上市公司100万股普通股股票,划分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核算。2015年12月1日,该上市公司股票价格为每股10元。甲公司共支付1002万元,其中2万元是支付的交易费用。2015年12月31日,毎股股票的收盘价为12元,预计处置全部股票将发生交易费用2.4万元。甲公司下列会计处理中错误的是( )。
- A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初始入账金额为1002万元
- B 、2015年12月1日每股股票的公允价值为10元
- C 、2015年12月1日每股股票的公允价值为10. 02 元
- D 、2015年12月31日每股股票的公允价值为12元
- 10 【单选题】甲公司于2×16年12月1日购买某上市公司100万股普通股股票,将其划分为交易性金融资产核算。2×16年12月1日,该上市公司股票价格为每股10元。甲公司共支付1001万元,其中1万元是支付的交易费用。2×16年12月31日,每股股票的收盘价为11元,预计处置全部股票将发生交易费用1.1万元。甲公司下列会计处理中错误的是()。
- A 、交易性金融资产初始人账金额为1000万元
- B 、2×16年12月1日每股股票的公允价值为10.01元
- C 、2×16年12月1日每股股票的公允价值为10元
- D 、2×16年12月31日每股股票的公允价值为11元
- 下列关于持续经营审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下列有关注册会计师是否实施应收账款函证程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甲公司是一家化工生产企业,生产单一产品,按正常标准成本进行成本控制。公司预计下一年度的原材料采购价格为13元/公斤,运输费为2元/公斤,运输过程中的正常损耗为5%,原材料入库后的储存成本为1元/公斤。该产品的直接材料价格标准为( )元。
- 下列说法,不符合消费税纳税义务发生时间规定的是()。
- 计算向银行转让抵押房产业务应缴纳营业税;
- 根据合同法律制度的规定,建设工程合同当事人对工程实际竣工日期有争议时。下列处理规则中,正确的是()。
- 甲公司是国内一家领先的新媒体、通信及移动增值服务公司,由于遭受世界金融危机,甲公司经济利润严重下滑,经营面临困境,但为了稳定职工队伍,公司并未进行裁员,而是实行高层管理人员减薪措施。甲公司此举采用的收缩战略方式是( )。
- 计算股票期权所得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
- 计算更新方案的零时点现金流量合计。

亿题库—让考试变得更简单
已有600万用户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