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观案例题
题干:求助者一般资料:男性,33岁,大学毕业,国家公务员。求助者主诉:婚姻不美满,妻子有外遇,自己想与妻子离婚但又怕给孩子造成负面的影响,对妻子既不满又怨恨,情绪低落一个半月。心理咨询师在充分了解求助者的基本生活情况后,决定对他进行合理情绪疗法。以下是整个咨询过程的部分内容:心理咨询师:你认为使你长期处于现在这种情绪状态的原因是什么?求助者:这还用特别解释吗?我们俩五天一大吵两天一小吵,她根本就不理解我……没有比这更糟糕的事情了?心理咨询师:虽然您说的都是你家庭生活中的一些影响你情绪的事情,但它们并不是最直接的原因。求助者:那么原因会是什么呢?心理咨询师:是你个人对这些事情的看法。所有人对不同的事物都有自己独到的看法,既有合理的看法,也有不合理的看法,各人不同的看法会产生不同的个人情绪。假如你认识到了你目前的情绪是你自己一些不合理的看法导致的,那么你也许会调节好你现在的坏情绪。求助者:(沉默……)这是怎么回事呢?心理咨询师:想必你也听过塞翁失马的典故吧,塞翁在遇到困难时总保持乐观的态度,原因是什么?求助者:他的想法与别人不同。他丢了一匹马,在大家安慰他时他却说这可能不是一件坏事,所以他没有为这件事情伤心。心理咨询师:通过这则小典故,你是不是觉得情绪是被一些想法所左右的呢?求助者:确实如此。那么我的坏情绪也许就是我的一些想法在作祟了。心理咨询师:你现在面临的问题也许大家都有。夫妻吵吵闹闹,感情不好,这些都是夫妻间的小事,但大家并不会像你情绪那么低落,原因是什么呢?求助者:那么是我想的太复杂了吗?但是我觉得我的想法都是合理的。我对她太好了,我变着法子让她高兴,还会帮助她做饭,洗衣服,别的丈夫做不到的事情我都会去做。结果呢?她从来不知道感谢,一直以来总是在挑剔我的缺点。心理咨询师:你的意思是你的妻子不像你爱她一样爱你吗?求助者:是啊,她应该爱我的。心理咨询师:你有什么资格要求她必须爱你呢?求助者:很简单,她是我的妻子,本来就该爱我。
题目:多选:心理咨询师说完上题那段话以后,求助者说了很多话,该段话属于( )。 - A 、宣泄型
- B 、癔症型
- C 、表白型
- D 、外向型

扫码下载亿题库
精准题库快速提分

【正确答案:A,C】
宣泄型:这类求助者只是为了宣泄一时的剧烈情绪,他们急需一个宣泄的对象,在倾诉时往往犹如倾盆大雨、排山倒海,喜怒哀乐都会表现出来。表白型:此类求助者知道自己正面临某方面的问题,然而,面谈时,他们一味地谈论别人的不是。

- 1 【多选题】本段咨询对话中,心理咨询师()。
- A 、正确理解了求助者讲述内容
- B 、正确体验了求助者的内心世界
- C 、较好地使用了自我开放技术
- D 、引导求助者了解自卑的真实原因
- 2 【多选题】在这段咨询的最后几句话中,心理咨询师主要是在帮助求助者()。
- A 、强化合理信念
- B 、改变不合理信念
- C 、寻找合理信念
- D 、建立合理的信念
- 3 【客观案例题】多选:在这段咨询的最后几句话中,心理咨询师主要是在帮助求助者( )。
- A 、强化合理信念
- B 、改变不合理信念
- C 、寻找合理信念
- D 、建立合理的信念
- 4 【客观案例题】多选:心理咨询师在最后一段话中使用的技术包括( )。
- A 、内容表达
- B 、内容反应
- C 、情感表达
- D 、情感反应
- 5 【客观案例题】多选:心理咨询师说完上题那段话以后,求助者讲了很多话,属于( )。
- A 、宣泄型
- B 、表现型
- C 、表白型
- D 、外向型
- 6 【客观案例题】多选:心理咨询师在最后一段话中所使用的技术是( )。
- A 、内容表达
- B 、内容反应
- C 、情感表达
- D 、情感反应
- 7 【客观案例题】单选:在咨询的最后几句话中,心理咨询师主要是帮助求助者( )。
- A 、改变不合理信念
- B 、寻找不合理信念
- C 、对抗不合理信念
- D 、建立合理的信念
- 8 【客观案例题】单选:在这段咨询谈话中,心理咨询师主要运用了()。
- A 、认知疗法
- B 、求助者中心疗法
- C 、合理情绪行为疗法
- D 、认知冲击疗法
- 9 【客观案例题】多选:心理咨询师在这段对话中运用了()。
- A 、设身处地的理解技术
- B 、坦诚自发的交流技术
- C 、价值的无条件化技术
- D 、无条件积极关注技术
- 10 【客观案例题】多选:心理咨询师的谈话表明其( )。
- A 、正确掌握相关技术
- B 、正确掌握相关原则
- C 、理解心理咨询的过程
- D 、理解心理咨询的性质
热门试题换一换
- 对求助者情绪的判断正确的是()。
- 为确定非情境性症状的性质,应选择( )。
- 遗尿症的特点有( )。
- 认知曲解中绝对性思考的特点包括( )。
- 团体初创阶段的活动主要有两类,它们是( )。
- 案例五 一般资料:求助者,男性,24岁,在读研究生。 案例介绍:求助者研究生入学后不久因车祸导致骨折住院治疗,缺了许多课。求助者不想因此而休学,于是抓紧时间补课,但因缺课较多,考试成绩很不理想。此后每到考试就紧张,总怕考不好。睡不着觉,好不容易睡着了,有时半夜会突然醒来。时常感觉不到饿。吃什么都不香。最近求助者又要面临大考,但他无法正常复习,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感到身心疲惫。考试一天天临近,烦躁也一天天加剧,甚至想到考试的场景,也会心跳加快,全身发抖。明明知道没有什么可害怕的,可就是控制不住。考试时常常大脑一片空白,或越想越乱,会答的题也答不出,所以考试成绩一次比一次差。求助者心里十分痛苦,前来寻求帮助。 心理咨询师观察了解到的情况:求助者从小在学习上一帆风顺,以全省高考第二名的成绩考入某名牌大学,又因成绩优秀被保送研究生。因车祸影响,第一学期成绩不理想.但考试都通过了。研究生第二年成绩一般,第三年课题研究进展不顺利。求助者对自己要求很严格,自尊心较强。容不得失败。 引发该求助者心理问题的社会性因素主要包括( )。
- 使用心理测验时,把握正确的是()。
- 与求助者商定咨询目标时,应当()。
- 多选:求助者的情绪症状包括( )。

亿题库—让考试变得更简单
已有600万用户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