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造价师案例题某建设单位经相关主管部门批准,组织某建设项目全过程总承包(即EPC模式)的公开招标工作。根据实际情况和建设单位要求,该工程工期定为两年,考虑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决定该工程在基本方案确定后即开始招标,确定的招标程序如下:(1)成立该工程招标领导机构;(2)委托招标代理机构代理招标;(3)发出投标邀请书;(4)对报名参加投标者进行资格预审,并将结果通知合格的申请投标者;(5)向所有获得投标资格的投标者发售招标文件;(6)召开投标预备会;(7)招标文件的澄清与修改;(8)建立评标组织,制定标底和评标、定标办法;(9)召开开标会议,审查投标书;(10)组织评标;(11)与合格的投标者进行质疑澄清;(12)决定中标单位;(13)发出中标通知书;(14)建设单位与中标单位签订承发包合同。假设该工程有效标书经评标专家的评审,其中A、B、c三家投标单位投标方案的有关参数,如表所示。
若基准折现率为10%,且已知A方案寿命期年费用为72.40万元,B方案寿命期年费用为69.93万元。试计算C方案寿命期年费用,并利用年费用指标对三个投标方案的优劣进行排序(小数点后保留两位)。

扫码下载亿题库
精准题库快速提分

C方案寿命期年费用为:已知A方案寿命期年费用为72.40万元,B方案寿命期年费用为69.93万元,则C方案的年费用最低,为最优方案;其次是B方案;A方案的费用最高。

- 1 【单选题】由项目建设单位负责投资建设但产权不归属建设单位的配套专用通信设施,应作为( )处理。
- A 、有形资产
- B 、固定资产
- C 、无形资产
- D 、间接费
- 2 【单选题】主管部门应对项目建设单位报送的项目竣工财务决算认真审核,严格把关。审核的重点内容不包括( )。
- A 、项目竣工财务总金额的正确性审核
- B 、项目竣工财务决算资料的完整性审核
- C 、项目建设过程中存在主要问题的整改情况审核
- D 、项目建设超标准、超规模、超概算投资等问题审核
- 3 【造价师案例题】某建设项目经主管机构批准进行公开招标,分为I、Ⅱ两个标段分别招标。建设单位委托招标代理机构编制了(I)标段标底为800万元,招标文件要求I标段总工期不得超过365天(按国家定额规定应为460天)。通过资格预审并参加投标的有A、B、C、D、E五家施工单位。开标会议由招标代理机构主持,开标时5个投标人的最低报价为1 100万元。为了避免招标失败,业主提出休会,由招标代理机构重新复核和制定新的标底。招标代理机关复核后确认由于工作失误,对部分项目工程量漏算,致使标底偏低,修正错误后复会。招标代理机构重新确定了新的标底,A、B、C三家投标人认为新的标底不合理,向招标人提出要求撤回投标文件,由于上述问题导致定标工作在原定投标有效期没有完成。评标时由于D的报价中包含了赶工措施费被认为是废标,最后确定E为中标人,但E提出由于公司资金调度原因,请招标方在签订合同同时退还投标保证金,为早日开工,招标方同意了E的要求。 招标代理机构编制的(Ⅱ)标段标底为2000万元,额定工期为20个月,招标文件对下列问题作了说明: (1)项目公开招标采取资格后审方式。 (2)投标人应具有一级施工企业资质。 (3)评标时采用考虑其他因素的评标价为依据的最低标价法确定中标人。 (4)承包工程款按实际工程量计算,月终支付,招标人同意允许投标人提出的对工程款支付的具体要求。评标时计算投标报价按月终支付形式计算的等额支付现值与投标人具体支付方案现值的差值作为对招标方的支付优惠,在评标时予以考虑。施工后实际支付仍按投标人中标报价支付。 (5)中外联合体参加投标时,按有关规定,评标价为投标报价的93%。 (6)投标人报送施工方案中的施工工期比招标文件中规定工期提前1个月,可使招标方产生50万元超前效益,在其投标报价扣减超前效益后作为评标价。 (7)招标文件规定了施工技术方案的具体要求,并允许投标人结合企业技术水平、管理水平提出新的技术方案并报价。 G、H、I、J、K、L、M、N八个投标人参加了投标,评标情况如表所示。
计算投标人I提出支付优惠条件的报价调整值。(年折现率为12%,简化计算月折现率为1%,季折现率为3%)
- 4 【造价师案例题】某建设单位经相关主管部门批准,组织某建设项目全过程总承包(即EPC模式)的公开招标工作。根据实际情况和建设单位要求,该工程工期定为两年,考虑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决定该工程在基本方案确定后即开始招标,确定的招标程序如下:(1)成立该工程招标领导机构;(2)委托招标代理机构代理招标;(3)发出投标邀请书;(4)对报名参加投标者进行资格预审,并将结果通知合格的申请投标者;(5)向所有获得投标资格的投标者发售招标文件;(6)召开投标预备会;(7)招标文件的澄清与修改;(8)建立评标组织,制定标底和评标、定标办法;(9)召开开标会议,审查投标书;(10)组织评标;(11)与合格的投标者进行质疑澄清;(12)决定中标单位;(13)发出中标通知书;(14)建设单位与中标单位签订承发包合同。指出上述招标程序中的不妥和不完善之处。
- 5 【造价师案例题】某建设单位经相关主管部门批准,组织某建设项目全过程总承包(即EPC模式)的公开招标工作。根据实际情况和建设单位要求,该工程工期定为两年,考虑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决定该工程在基本方案确定后即开始招标,确定的招标程序如下:(1)成立该工程招标领导机构;(2)委托招标代理机构代理招标;(3)发出投标邀请书;(4)对报名参加投标者进行资格预审,并将结果通知合格的申请投标者;(5)向所有获得投标资格的投标者发售招标文件;(6)召开投标预备会;(7)招标文件的澄清与修改;(8)建立评标组织,制定标底和评标、定标办法;(9)召开开标会议,审查投标书;(10)组织评标;(11)与合格的投标者进行质疑澄清;(12)决定中标单位;(13)发出中标通知书;(14)建设单位与中标单位签订承发包合同。该工程共有七家投标人投标,在开标过程中,出现如下情况:(1)其中一家投标人的投标书没有按照招标文件的要求进行密封和加盖企业法人印章,经招标监督机构认定,该投标作无效投标处理:(2)其中一家投标人提供的企业法定代表人委托书是复印件,经招标监督机构认定,该投标作无效投标处理:(3)开标人发现剩余的五家投标人中,有一家的投标报价与标底价格相差较大,经现场商议,也作无效投标处理。指明以上处理是否正确,并说明原因。
- 6 【造价师案例题】某建设单位经相关主管部门批准,组织某建设项目全过程总承包(即EPC模式)的公开招标工作。根据实际情况和建设单位要求,该工程工期定为两年,考虑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决定该工程在基本方案确定后即开始招标,确定的招标程序如下:(1)成立该工程招标领导机构;(2)委托招标代理机构代理招标;(3)发出投标邀请书;(4)对报名参加投标者进行资格预审,并将结果通知合格的申请投标者;(5)向所有获得投标资格的投标者发售招标文件;(6)召开投标预备会;(7)招标文件的澄清与修改;(8)建立评标组织,制定标底和评标、定标办法;(9)召开开标会议,审查投标书;(10)组织评标;(11)与合格的投标者进行质疑澄清;(12)决定中标单位;(13)发出中标通知书;(14)建设单位与中标单位签订承发包合同。建设单位从建设项目投资控制角度考虑,倾向于采用固定总价合同。固定总价合同具有什么特点?
- 7 【单选题】项目主管部门或建设单位向负责验收的单位提出竣工验收申请报告时,应具备的文件资料不包括( )。
- A 、竣工决算
- B 、工程总结
- C 、竣工图
- D 、竣工结算
- 8 【单选题】项目主管部门或建设单位向负责验收的单位提出竣工验收申请报告时,应具备的文件资料不包括( )。
- A 、竣工决算
- B 、工程总结
- C 、竣工图
- D 、竣工结算
- 9 【造价师案例题】某房屋建筑工程项目,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按照《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签订了施工承包合同。施工合同中规定: (1)设备由建设单位采购,施工单位安装; (2)建设单位原因导致的施工单位人员窝工,按18元/工日补偿,建设单位原因导致的施工单位设备闲置,按表2-5-1中所列标准补偿;
(3)施工过程中发生的设计变更,其价款按建标[2003]206号文件的规定以工料单价法计价程序计价(以直接费为计算基础),间接费费率为10%,利润率为5%,税率为3.41%。 该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发生以下事件: 事件1:施工单位在土方工程填筑时,发现取土区的土壤含水量过大,必须经过晾晒后才能填筑,增加费用30000元,工期延误10d。 事件2:基坑开挖深度为3m,施工组织设计中考虑的放坡系数为0.3(已经监理工程师批准)。施工单位为避免坑壁塌方,开挖时加大了放坡系数,使土方开挖量增加,导致费用超支10000元,工期延误3d。 事件3:施工单位在主体钢结构吊装安装阶段发现钢筋混凝土结构上缺少相应的预埋件,经查实是由于土建施工图纸遗漏该预埋件的错误所致。返工处理后,增加费用20000元,工期延误8d。 事件4:建设单位采购的设备没有按计划时间到场,施工受到影响,施工单位一台大型起重机、两台自卸汽车(载重5t、8t各一台)闲置5d,工人窝工86工日,工期延误5d。 事件5:某分项工程由于建设单位提出工程使用功能的调整,需进行设计变更。设计变更后,经确认直接工程费增加18000元,措施费增加2000元。 上述事件发生后,施工单位及时向建设单位造价工程师提出索赔要求。 问题: 1.分析以上各事件中造价工程师是否应该批准施工单位的索赔要求?为什么? 2.对于工程施工中发生的工程变更,造价工程师对变更部分的合同价款应根据什么原则确定? 3.造价工程师应批准的索赔金额是多少元?工程延期是多少天?
- 10 【造价师案例题】某建设单位经相关主管部门批准,组织建设某项目全过程总承包(即EPC模式)的公开招标工作。该工程工期定为2年,考虑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决定该工程在项目基本方案确定后即开始招标。招标程序如下: (1)组织评标; (2)招标文件的澄清与修改; (3)成立该工程招标领导机构; (4)召开投标预备会; (5)建立评标组织; (6)决定中标单位; (7)对申请投标者进行资格预审,并将结果通知所有申请投标者; (8)委托招标代理机构代理招标; (9)委托咨询机构编制招标文件; (10)向资审合格的投标者发售招标文件; (11)组织投标单位踏勘现场; (12)发布招标公告和投标邀请书; (13)发出中标通知书; (14)编制标底; (15)建设单位与中标单位签订承发包合同; (16)召开开标会议,审查投标书。 业主于2000年3月1日发布该项目施工招标公告,其中载明招标项目的性质、大致规模、实施地点、获取招标文件的办法等事项,还要求参加投标的施工单位必须是本市一、二级企业或外地一级企业,近三年内有获省、市优质工程奖的项目,且需提供相应的资质证书和证明文件。4月1日向通过资格预审的施工单位发售招标文件,各投标单位领取招标文件的人员均按要求列表登记并签收。招标文件中明确规定:工期不长于24个月,工程质量要求获得本省优质工程奖,4月18日16时为投标截止时间。 开标时,由各投标人推选的代表检查投标文件的密封情况,确认无误后,由招标人当众拆封,宣读投标人名称、投标价格、工期等内容,还宣布了评标标准和评标委员会名单(共8人,其中招标人代表2人,招标人上级主管部门代表1人,技术专家3人,经济专家2人),并 授权评标委员会直接确定中标人。 问题: 1.上述招标程序中的工作顺序是否正确?具体工作实施情况哪些方面不符合相关法律与规定? 2.若本工程有A、B、C、D四家投标单位为有效投标,经评审,4家投标单位的投标方案的有关参数如表3-3-1所示。列式计算D单位投标方案的年费用(基准折现率为10%)。 3.评标委员会在初步评审中汇总了各投标单位的得分,如表3-3-2所示。 各投标单位的报价以年费用作为评标基础,年费用最低的100分,与最低年费用相比,每上升1%扣2分。若表3-3-2评价指标的权重分别为:业绩25%、投标方案25%、质量目标5%、方案年费用45%,计算各投标单位的评标得分。 (保留两位小数)
热门试题换一换
- 以预制构件组成外墙、楼板和屋面,以现浇钢筋混凝土形成内墙的建筑物为( )。
- 桥梁承载结构施工方法中,投入施工设备和施工用钢量相对较少的是( )。
- 下列对于施工过程的描述中,属于动作的是()。
- 在碳素结构钢中,屈服点为235MPa,质量等级为A的沸腾钢,其牌号应为()。
- 除去对接接头、搭接接头以外,属于焊接接头基本类型的接头形式还有()。
- 气柜安装质量检验时,气柜壁板所有对焊缝均应进行()。
- 在大型的高层建筑中,常将球墨铸铁管设计为总立管,其接口连接方式有()。
- 招标单位与中标单位应自中标通知书发出之日起()天内,根据招标文件和中标单位的投标文件订立书面合同。
- 地下停车场设计应符合的要求有()。

亿题库—让考试变得更简单
已有600万用户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