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案例分析题
题干:1)任务概述为反映××省面貌和发展成就,向国内外介绍××省投资环境,招商引资,促进××省的发展,××省人民政府决定编纂《××省地图集》(以下简称《图集》)。该《图集》将是一本公开发行的综合性省情地图集。2)编图资料情况(1)1:25万地形图数据库,用于县市图编制的基本资料;(2)1:5万地形图DEM数据,用于地貌晕渲的生成的基本资料;(3)1:1万地形图数据库,用于县城平面图的编制的基本资料;(4)1:5万地形图DRG数据及地名数据库,作为图集更新地名的补充资料;(5)最新的道路、居民地等现势资料,作为道路居民地编制的补充资料;(6)各市县提供的现势资料及各种新版地图作为相关要素编制的补充资料;(7)有关单位收集的资料,作为专题地图的基本资料。3)地图产品主要技术指标和规格(1)地图精度普通地图上要素(地物)相对经线和纬线的交叉点的平面位置中误差为图上±0.75mm,最大不超过±1.1mm。(2)地图规格《图集》采用890mm×1240mm纸张,A4开本(210mm×297mm),每幅图展开尺寸为420×297mm,共102幅图,214个页码,硬面精装。(3)地图比例尺《图集》各图幅比例尺之间尽量为简单的倍率关系,设计比例尺如下:普通图组中,城区详图为1:1万,县市图为1:25万。专题图组中,地理底图采用双标准纬线等角圆锥投影。1:90万、1:120万、1:150万图幅的经纬网密度为30′×30′,1:200万、1:250万图幅的经纬网密度为1°×1°。自然类专题地图与其他类专题地图采用不同的地理底图。4)地图集的内容结构《图集》由序图组、自然环境图组、社会经济图组、发展规划图组和区域详图组等5个部分组成,如表9-14所示。5)《图集》的编制要求(1)地理底图的设计与编制《图集》的地理底图分别设计为自然类专题地图地理底图和其他类专题地图地理底图,以满足不同专题地图需要。(2)普通图组的设计与编制①数学基础:普通地图(市、县地图)采用高斯一克吕格投影。虽然各市县面积相差不大,但是形状各异,所以比例尺无法统一,大多数图幅比例尺控制在1:25万左右。②编排及内容安排:各市县原则上都以常规的行政区划地图、市县地势图、城镇扩大图及资料图片等3个图幅表示。行政区划地图:以表现市县行政区划为主,内容主要是境界(地市界、县市界、乡镇界)、水系、道路、居民地及地表覆盖的主要类型(森林、灌丛、耕地、果园等)。在邻区的适当位置配置行政区划简表。市县地势图:以1:1万DEM数据自动晕渲,反映区域地形,拟采用分层设色加晕渲的方式,使地势更为形象和生动,加强立体感。邻区空间较大时,可以较小的彩色卫星图像或地势透视图作附图。城镇扩大图、本市县文字介绍及有关统计资料和精彩图片。城关镇平面图一般不超过幅面的1/2(省会除外)。文字介绍大约1000~1500字。在文字介绍中可就本市县人口历年变化,经济历年发展,本市县主要产业的发展及产业构成等,插入一些简单的统计图表。这些图表作为文字介绍的一部分统一排列,图表可采用较简单的素色(如浅青灰、浅绿灰、浅棕……)。图中可安排一些图片,反映区域典型的自然面貌和人文景观。(3)专题图组的设计与编制对大量的统计数据进行分析选择,进行统计地图、分布图、动线图、等值线图、类型图等的设计与编制。统计地图的设计与编制:《图集》中大部分专题地图属于统计图图型。制图资料大多来源于统计资料。这些图一般从相对和绝对两方面描述各区域的经济状况。统计图表常安排于该主题图的空白处。对那些在空间呈复杂分布或不易获得具体分布状况的现象,如人口、工农业、商贸、房地产、环境质量、教育、卫生等一般采用统计制图方法。其中,分级统计图法表示相对指标为主的现象,分区统计图表法表示绝对指标为主的现象。统计图表的表现形式要求新颖、求变,以增加图面的生动性和活泼性。分级统计图法最适合与分区统计图表法配合。分布图的设计与编制:地图内容要素在图上呈点状分布的,常以符号法表示。用符号的形状或颜色反映其质量特征,用符号的大小表示其数量特征,如工矿企业、医院、学校等。地图内容要素呈线状分布特征的,常以线状符号表示。用线状符号的颜色或图案反映质量特征,用线状符号的粗细反映重要性及等级差异,如交通线、管网等。地图内容要素呈间断成片的面状分布的,常以范围法表示。界限范围明确的以轮廓线表示,如工业区、渔场、旅游区、森林等。同一幅图可表示呈点状、线状和面状三种特征的现象,用符号法、线状符号法和范围法配合表示。动线图的设计与编制:对于移动的制图现象通常采用动线法表示。动线的轨迹表示移动路径,动线的颜色表示质量特征,宽度表示数量特征,如对台风的表示等。等值线图的设计与编制:如地势图的等高线、气候图的等温线、反映降水状况的等降水线,水资源图中反映陆地水的年径流深度等值线等。类型图的设计与编制:《图集》中的地质图、地貌图、土壤图和土地利用图等类型图色彩要鲜艳,能分辨出各种类型,但要遵循已有规定或约定俗成的习惯。常使用底色、晕线、花纹和点状、线状符号配合形成多层平面。地质、土壤、土地利用等地图以质底法表示。专题图组充分利用各图幅面,用多种表示方法配合和叠加,附以图表、照片、文字说明等手段,增加《图集》的实用性、知识性和艺术性,增加地图的感受效果和吸引力。6)问题(1)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小比例尺编图的收费标准为426元/dm2。根据上述案例,设普通地图(序图及区域详图)每页编图需要10个工作日,检查、修改各需要2个工作日;专题地图编图每页需要8个工作日,检查、修改也各需要2个工作日。编图工作需在10个月内完成。
题目:简述地图集编制中的统一、协调工作包含的主要内容。

扫码下载亿题库
精准题库快速提分

地图集中的统一、协调工作是为了正确而明显地反映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的客观规律;消除各幅地图因作者观点不一致、地图资料不平衡和制图方法不同而产生的矛盾和分歧;对地图的表示方法、表达效果和整饰进行统一设计,使各地图间便于比较和使用。具体包括以下内容:
①统一的总体设计观点。如各图组图幅数大致均衡,易于比较的比例尺系统,各图幅编排的逻辑次序等。
②采用统一的原则设计地图内容。如自然地图以分布图、类型图、等值线图为主,人文经济图则以分布图、统计图的图型为主。
③对同类现象采用共同的表示方法及统一规定的指标。
④采用统一协调的制图综合原则。在内容选取方面反映在对制图要素类型选取以及确定统一协调的内容分类、分级标准;在内容概括方面对制图要素轮廓图形的综合及确定统一协调的综合指标。
⑤采用统一协调的基础地理底图。包括数学基础的统一协调、地理基础的统一协调、地理底图整饰的统一协调。
⑥采用统一协调的整饰方法。保持地图集在设计风格、用色原则、符号系统设计上的一
致,同类现象在不同地图幅面上表达一致、图面配置风格上的一致等。

- 1 【案例分析题】简述普通地图集的编排设计。
- 2 【案例分析题】简述该挂图地图编制过程中制图资料的选择。
- 3 【案例分析题】简述导航电子地图产品系统集成工作的主要内容。
- 4 【案例分析题】简述导航电子地图外业采集的工作程序。
- 5 【案例分析题】简述专题地图的制作过程。
- 6 【案例分析题】简述图集中统计图的设计与编制方法。
- 7 【案例分析题】简述图集中分布图的设计与编制方法。
- 8 【案例分析题】简述图集中统计图的设计与编制方法。
- 9 【案例分析题】简述图集中分布图的设计与编制方法。
- 10 【多选题】地图集设计统一协调工作的内容包括( )。
- A 、图集的总体设计要贯彻统一的整体观点
- B 、统一采用计算机制图的方法
- C 、采用统一的原则设计地图内容
- D 、采用统一和协调的制图综合原则
- E 、对同类现象采用共同的表示方法及统一规定的指标
热门试题换一换
- 下列投标行为中,《招标投标法》没有禁止的是( )。
- 根据《基础地理信息数据档案管理与保护规范》 ,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异地储存的最佳距离为( )千米以上。
- 简述该街区信息平台的基本功能。
- 《测绘科学技术档案管理规定》规定,凡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具有查考、利用、凭证作用的测绘科技档案,其保管期限为( )年。
- 根据《测绘生产质量管理规定》,下列工作内容中,属于测绘单位质量主管责任人的职责的有( )。
- 现行规范规定,下列图幅尺寸中,不属于海道测量中水深测量标准图幅尺寸的是()。
- 3S不包括()。
- 根据《测绘资质分级标准》,甲级测绘资质单位的质量保证体系应当通过( )。
- 测绘工程费结算的主要依据是( )。
- 在《招标投标法》中规定了两种招标方式,即( )。

亿题库—让考试变得更简单
已有600万用户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