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综合题(主观)
题干:甲企业是某公司下属的一个独立分厂,该企业仅生产并销售W产品,2018年有关预算与考核分析资料如下:资料一:W产品的预计产销量相同,2018年第一至第四季度的预计产销量分别为100件、200件、300件和400件,预计产品销售单价为1000元/件。预计销售收入中,有60%在本季度收到现金,40%在下一季度收到现金。2017年年末应收账款余额为80000元。不考虑增值税及其他因素的影响。资料二:2018年年初材料存货量为500千克,每季度末材料存货量按下一季度生产需用量的10%确定。单位产品用料标准为10千克/件,单位材料价格标准为5元/千克。材料采购款有50%在本季度支付现金,另外50%在下一季度支付。资料三:企业在每季度末的理想现金余额是50000元,且不得低于50000元。如果当季度现金不足,则向银行取得短期借款;如果当季度现金溢余,则偿还银行短期借款。短期借款的年利率为10%,按季度偿付利息。借款和还款的数额须为1000元的整数倍。假设新增借款发生在季度初,归还借款发生在季度末。2018第一季度,在未考虑银行借款情况下的现金余额(即现金余缺)为26700元。假设2018年初,企业没有借款。资料四:2018年年末,企业对第四季度预算执行情况进行考核分析。第四季度W产品的实际产量为450件,实际材料耗用量为3600千克,实际材料单价为6元/千克。
题目:根据资料一、资料二和资料四,计算第四季度材料费用总额实际数与预算数之间的差额。

扫码下载亿题库
精准题库快速提分

第四季度材料费用总额实际数=3600×6=21600(元)
第四季度材料费用总额预算数=400×10×5=20000(元)
第四季度材料费用总额实际数与预算数之间的差额=21600-20000=1600(元)

- 1 【计算分析题】根据资料(3)编制2012年第四季度有关购销业务的会计分录。
- 2 【计算分析题】根据资料一、资料二和资料三,计算预算年度应收账款、存货和应付账款的年末余额。
- 3 【综合题(主观)】 根据资料二,资料三和资料四: ①计算方案一和方案二的每股收益无差别点(以息税前利润表示);②计算每股收益无差别点的每股收益;③运用每股收益分析法判断乙公司应选择哪一种筹资方案,并说明理由。
- 4 【综合题(主观)】根据资料二,资料三和资料四:①计算方案一和方案二的每股收益无差别点(以息税前利润表示);②计算每股收益无差别点的每股收益;③运用每股收益分析法判断乙公司应选择哪一种筹资方案,并说明理由。
- 5 【综合题(主观)】根据资料二、资料三和资料四:①计算方案一和方案二的每股收益无差别点(以息税前利润表示);②计算每股收益无差别点的每股收益;③运用每股收益分析法判断己公司应选择哪一种筹资方案,并说明理由。
- 6 【综合题(主观)】根据资料一、资料四和资料五,计算2017年的下列指标:①单位变动成本;②保本点销售量;③实现目标净利润的销售量;④实现目标净利润时的安全边际量。
- 7 【综合题(主观)】根据资料一,计算:①W产品的第一季度现金收入;②资产负债表预算中应收账款的年末数。
- 8 【综合题(主观)】根据资料一和资料二,计算:①第一季度预材料期末存货量;②第二季度预计材料采购量;③第三季度预计材料采购金额。
- 9 【综合题(主观)】根据资料三,计算第一季度现金预算中:①取得短期借款金额;②短期借款利息金额;③期末现金余额。
- 10 【综合题(主观)】根据资料一、资料二和资料三,计算:①2020年增加的流动资产;②2020年增加的流动负债;③32020年留存收益增加额;④2020年的外部融资需求量。
热门试题换一换
- 下列费用中,不属于形成固定资产的费用的是( )。
- 甲公司未授予王某代理权,王某以甲公司名义与乙企业实施民事行为,甲公司知道该事项而不作否认表示的,王某所为的代理行为的法律后果应由甲公司承担。 ()
- 注册商标的有效期自核准注册之日起计算,有效期限是()。
- 某企业2011年销售收入3 000万元,固定资产处置收益30万元,业务招待费支出30万元。根据企业所得税法律制度的规定,该企业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准予在税前扣除的业务招待费支出是()万元。
- 可抵扣暂时性差异一定确认为递延所得税资产。 ( )
- 下列各项中,属于甲公司投资性房地产的是( )。
- 2013年度某企业通过市政府向灾区捐款100万元,直接向受灾小学捐款20万元,两笔捐款均在营业外支出中列支。该企业当年的利润总额为1000万元。假设不考虑其他纳税调整事项,根据企业所得税法律制度的规定,该企业2013年度应纳税所得额为( )万元。
- 计算甲公司2017年第2季度末外币借款汇兑差额并编制会计分录。
- 甲公司能否中止履行与丁公司订立的转让机床合同?为什么?
- 企业在采用投入法确定履约进度时,应当扣除那些虽然已经发生、但是未导致向客户转移商品的投入。( )
- 根据合伙企业法律制度规定,合伙协议未约定合伙企业的利润分配、亏损分担,应首先按照( )分配、分担。

亿题库—让考试变得更简单
已有600万用户下载
